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迟播小麦成因、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迟播小麦栽培历史悠久,并积累了很多经验。为促进迟播小麦的推广种植,文章通过多年、多点迟播小麦种植试验和生产调查,总结了迟播小麦成因、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江苏省扬中市小麦生产水平,针对扬中市连年小麦播期过迟的现状,进行了迟播小麦播期试验及迟播小麦配套栽培技术示范。结果表明,迟播小麦生育期变短、茎蘖生长迟缓、干物质积累下降、抗性趋弱、穗数不足、穗型变小、产量严重降低。同时对"宁麦13""扬麦20"两个品种进行迟播小麦配套栽培技术示范结果表明,在迟播15d的情况下,通过采用增大种植密度、抗灾播种、调整肥料、科学除草、加强管理等技术措施,小麦每667m~2产量仍达350kg左右。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五河县小麦晚(迟)播的原因及实践情况,总结了晚(迟)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改善五河县小麦晚(迟)播技术水平,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4.
目前,苏南稻麦两熟区水稻收获期越来越迟,导致小麦的播种期推迟和产量降低。对迟播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进行比较,利用隶属函数法,筛选适合苏南地区迟播的品种。结果显示,在苏南迟播条件下,宁麦13、宁麦19、扬麦20、扬辐麦4号和镇麦8号共5个品种中,宁麦19适宜在该地区种植,可以通过提高播量来增加迟播条件下的有效穗数,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张家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粮食生产为稻麦两熟制,常年种植小麦面积1. 6万hm2左右,单产5250kg/hm2左右。由于水稻收割期间机械劳力不足、"养老稻"的习惯、秋种期间持续阴雨等因素影响,张家港市每年都有部分小麦迟播,尤其是2015、2016年受不利天气影响,迟播(11月20日后播种)比例分别达到67. 86%、84. 64%。小麦迟播,收获期推迟,造成水稻晚播栽恶性循环,部分年景更是发生烂麦场,严重影响种植户收益。本试验旨在筛选适合张家港市稻麦周年生产,能够耐迟播、抗病、后期灌浆快、早熟的小麦品种,为张家港市小麦晚播抗灾应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围绕近2年生产上比较普遍的迟播晚播稻茬小麦开展了调查和试验性研究,分析了迟播晚播小麦减产的主要因子以及不同品种耐迟播的表现,在此基础上补充和强调了晚播尤其是过迟播种稻茬小麦的创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五图河农场稻茬小麦的生产现状,总结了茬口迟、适耕性差、灾害频发、种植粗放、品种繁杂等高产的障碍因素,提出了抢茬早播、机械匀播、选用合适品种、高效调肥、抗逆应变等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丹阳市稻麦两熟条件下水稻机插、直播带来的小麦迟播问题,重点研究迟播小麦丰产高效需肥规律,明确迟播小麦不同氮肥运筹精确定量相关参数,建立迟播小麦丰产高效氮肥定量与运筹技术。以最少的肥料运筹获得预期的高产、优质小麦产量,收到节肥、高效、环境友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程红雨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7):116-117,137
2012年桐城市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主要表现为水田小麦病情重于旱地小麦、迟熟(迟播)小麦病情重于早熟(早播)小麦、土壤湿度大的小麦病情较重、病情后期急剧上升等特点,重发的主要原因是前期菌量较高、花期雨日较多、水田小麦种植面积比例较大和降雨影响防效等。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晚播条件下种植的小麦品种,特进行了晚播小麦品种特征特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晚播小麦的生育进程前期起步晚,抽穗期较大面积生产晚1~2 d,后期生长平稳,成熟期与大面积生产基本一致,全生育期缩短。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晚播小麦的群体茎蘖动态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拔节期达到茎蘖高峰;而晚播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呈上升趋势。结合产量因素,在迟播条件下,获得高产的小麦品种的叶面积指数也较高。综上,在晚播条件下,淮北地区晚播小麦种植应选择分蘖能力强、后期灌浆速率快、干物质积累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灌云县受特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稻茬小麦每年都会出现大面积的迟播,进而使得小麦播种错过最佳时期。由于小麦迟播时积温低,麦苗小、弱,分蘖少或无分蘖,分蘖成穗少,春季穗进程历时短,单穗结实粒数明显减少。同时,与适播小麦相比,迟播稻茬小麦的收获期也相应推迟,后期病虫害发病率随之增加。因此,针对灌云县迟播稻茬小麦现象,加强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究就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立足灌云县实际,探讨迟播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能够实现助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1播种技术 1.1品种 适合我县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有:烟农19、济南17、烟95-9. 1.2播期 在小麦正常播期范围内(10月初至10月下旬),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品质有所提高,而籽产量呈下降的趋势.因此,应根据具体生态条件,协调播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我县强筋小麦品种宜在10月5~15日的范围内适当迟播.  相似文献   

13.
迟播小麦的管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棉花迟发或者小麦播种适宜期遇连阴雨的影响,常有在11月上中旬播种的小麦。此类迟播的小麦,生长势弱,生长缓慢,产量不稳,拖了夏粮生产的后腿。迟播小麦在生长发育上的特点有:出苗时间长,始蘖发生晚;苗期生长慢,越冬叶片少;茎生叶形成期短,植株高度低;每穗粒数少,千粒重低。如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也能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迟播小麦在品种上应注意选择播期弹性较大而且耐迟播的品种,还要配以温汤浸种,精细耕整,浅播,以促使快发芽、早出苗。出苗后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追肥保蘖迟播小麦苗在3叶露尖时,即有幼蘖33.4%,要充分利用并促进这…  相似文献   

14.
晚播条件下高产冬小麦品种的产量形成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中南地区的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而种植耐迟播小麦品种是保证两季作物均衡增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为了筛选耐迟播的小麦品种,2015年以适宜河北地区种植的16个冬性或半冬性小麦品种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迟播(10月15日播种)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分析了迟播高产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冬前的单株分蘖数、单株次生根条数和主茎叶片数均呈负相关,其中,与冬前单株分蘖数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与其他生长和生理指标均呈正相关,其中,与成熟期旗叶SPAD值和开花期叶面积指数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挑旗期旗叶SPAD值和灌浆期天数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晚播条件下,应选择春季发育较快、灌浆期长、后期衰老较慢的小麦品种;而冬前植株生长过快、过旺,反而不利于产量的提高。从高产水平(产量9 500 kg/hm2)看,冀麦325、石农086、婴泊700、衡S29、济麦22和冀麦585属于耐迟播品种,这些品种的特点是:冬前生长速度中等(主茎叶片3叶一心),灌浆期较长(39~41 d),冬前LAI为0.90~1.03、开花期LAI为7.46~8.03,生育后期叶片衰老较慢、SPAD较高(≥36.8)。  相似文献   

15.
对4个小麦品种和8个耐迟播高分蘖小麦种质资源进行迟播产量鉴定。结果显示,迟播较常规播期产量平均下降25.8%,不同种质资源间迟播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量超过对照扬麦158的种质资源有4个,其中浙889 和浙902是2个耐迟播最好的种质资源,可作为耐迟播的育种材料,进一步转育利用。这2个种质资源耐迟播主要原因在于其有效穗数减小量较少。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五河县稻茬小麦每年都有相当大的迟播面积,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以"补"字决为核心的迟播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其中,科学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从科学管肥、科学管水、科学管草、科学管理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五河县迟播稻茬麦科学管理技术,以期为提高五河县迟播稻茬小麦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4~2015年度对桐城市8个小麦新品种进行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在迟播条件下,苏麦188、扬麦15、扬麦17生育期与桐城市主栽品种扬麦13相近,产量水平与扬麦13相当,适合于桐城市种植。对本展示试验的产量水平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品种与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品种与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丰地区小麦的适宜播期在10月20日至11月10日;适期及迟播种的品种以春性的扬麦系列、宁麦13及郑麦9023较为适宜;适播期内偏早播种的可种植冬性的烟农19及半冬偏春性的郑麦9023。  相似文献   

19.
迟播小麦的增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播小麦在品种选择上应选用播期幅度弹性较大、而较耐迟播的品种,并配以温汤浸种,精细耕整,适时浅播,以促使小麦快发芽早出苗。出苗后则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迟播条件下烂耕烂种与适墒播种小麦产量差异。[方法]以小麦品种宁麦1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墒情、播种方式、播种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植株性状、基本苗、穗数及总叶片数的影响。[结果]在水稻迟收、墒情不利造成小麦过迟播情况下,创造条件抢早播种利于小麦稳产。浅旋耕撒播种较板茬小麦能提高小麦产量。过迟播小麦增大播量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结论]该研究为探索小麦抗逆栽培新途径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