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开展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不完全试验等田间试验,因试验处理多,小区多,如采用常规的筑泥埂技术,易造成绝大部分熟土被用于筑埂,水稻栽种在生土上,开展试验前的取土化验数据与试验栽种时生土的实际养分数据有差异,对田间试验结果有很大影响。同时,老式的筑泥埂不仅用工量大、费时多,还容易造成肥水串灌。采用木桩固定铁丝覆膜隔埂技术,不仅容易操作,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和省工、省时的优点,且部分器材重复使用,降低生产成本,还能防止肥水串灌,并保持了稻田土层原样,提高了肥料田间试验的精确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李寿堂  熊树 《云南农业》2009,(11):24-25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的重复间、区组间、进出水沟采用层板筑埂,容易操作,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和省工、省时的优点,克服了老式筑埂用工量大、费时多的缺点,防止了肥水串灌,提高了肥料施用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程度,针对其生产过程中的整地筑埂作业工序,设计了一种稻田生产用整地筑埂两用机的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主要由变速箱、传动轴、链传动系统、两个旋耕集土器半轴、离合器、轴承等关键部件组成;采用轮式拖拉机为动力,实现了一次进地,可同时完成整地和筑埂两种作业。田间试验表明,该传动系统设计合理、性能稳定、技术先进,为水稻生产过程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比调查结果表明,采用隔墙式晒水池、宽浅式灌渠覆膜、滚水埂等综合措施,可提高水温至17℃以上。“浅湿干”间歇灌溉、单灌单排设计分别较一般灌溉方法、串灌设计提高水温,保温促蘖,促进水稻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5.
保定市清苑区自2005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土样采集、室内化验、田间试验、数据处理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布点、全过筛、防止串浇串灌、标样检测、请专家指导等方法,确保化验数据准确、试验结果可靠并应用,对正在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明玉 《农家致富》2007,(13):31-31
一、查病治病必须及时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必须立足早查早治,不能等到叶片出现大量干枯才用药。老病区要从育秧期开始用药防治,并避免用有病稻草覆盖育秧和捆扎秧把;秧田和大田都要框田打埂,防止深水串灌;水稻中后期、暴风雨过后要及时查病治病,严防病害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7.
水稻大田的肥水管理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如今,作为世界大多数人的主食——大米在食物方面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为了满足国民食用需求,良好的栽种水稻是非常必要的。而通过对近些年我国水稻种植情况的了解与分析,确定水稻大田的肥水管理不佳,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此,应当明确水稻大田的肥水管理技术实施要点,科学合理的落实此项技术,提高肥水管理效果,利于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影响水稻大田产量和质量的因素,进而研究水稻大田的肥水管理技术及实施要点,希望对于提高水稻大田的肥水管理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1种稻田生产用可升降式整地筑埂联合作业机。该机采用拖拉机为动力,一次进地,能够完成整地和筑埂作业。该机主要由牵引架、机架、液压油缸、旋耕部件、传动装置、集土铲、筑埂压实部件等组成。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及各关键部件的设计,说明了机器的工作状态、适应范围和主要技术指标。该机结构设计合理,为水稻生产过程中整地、筑埂作业机械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荒地灌水养鱼江苏溧阳土黄镇,在荒地里进行灌水养鱼试验,3年共产鱼200多万公斤,平均亩产300公斤以上,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科技致富之路。土黄镇在低洼荒地的四周筑埂圈围,向圈里灌水深达1米以上用来养鱼。这种简便的养殖方式,有利于直接控制水温、水深、水色。...  相似文献   

10.
一、池塘要求池塘须有充足水源,良好水质,进排水方便,面积一般为0.32~0.54hm2。池埂要做成宽1.5m、高2.5m、坡度1∶3。为防止龙虾逃出,池埂拐角要圆弧形,埂内壁做成高0.5m的陡坡,并用较厚的光滑塑料皮覆盖。进排水用PVC管伸出埂坡,管口用铁网罩住。塘中做2~3条宽1m、高1m、长为池长4/5的泥埂(不能与池埂相接),为龙虾创造打洞穴居的条件。池塘做好后按照池面30%的比例栽种茭白、苦草、轮  相似文献   

11.
病虫害是影响水稻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农药减量增产技术不仅能减少农药使用量,还能优化农药组合,在预防病虫害的同时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为研究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浙江衢州龙游县进行了水稻田间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每亩减少农药用量66 g,不仅可降低水稻病虫害发生概率,还可增产6.5%,减量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水稻倒伏的调查及预防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倒伏影响产量、米质和收割,倒伏发生的程度与品种特性密切相关,栽插密度大、氮素水平高、长期灌深水容易引起倒伏,纹枯病和稻飞虱危害稻茎叶鞘,常造成倒伏。选用耐肥抗倒伏品种,优化施肥技术、合理选用栽插方式和综合防治病虫害能有效地预防倒伏,发现水稻有倒伏的征兆,可采用喷施多效唑,割叶等措施进行调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1、稻白叶枯病稻白叶枯病是由水稻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的细菌病害,症状主要有普通型、急性型、凋萎型。病原物主要在病稻草、稻桩、再生稻、稻种及一些杂草上越冬,次年主要通过流水、风雨传播,从水稻的水孔或伤口处侵染发病。高温、多湿,多台风、暴雨是病害流行的条件。稻田流水串灌、偏施氮肥、土壤酸性等有利于病害发生。防治方法:稻白叶枯病的防治应以控制菌源为前提,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狠抓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4.
固原市原州区机修水平梯田近年来实施生物经济埂工程,不仅有效避免了地埂容易遭受冲刷、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的问题,而且取得了“多、好、省”的效果,即:林草植被增多、农民收入增多,水土流失控制好、农村经济效益好,省工、省资金。建议因地制宜,建立技术投入机制,推广应用好生物经济埂建设。  相似文献   

15.
宁夏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水稻几种节水灌溉技术是否适应宁夏稻区的问题,进行了控灌,浅湿晒灌,常规灌三种灌水技术的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节水灌溉技术对水稻生理指标和产量等的影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得到了所选节水灌溉技术的评判结果。  相似文献   

16.
梅县是一个水稻种植大县,有水稻面积1.63万hm2,其中抛秧稻面积1.5万hm2,占92.6%。为降低农民耕作成本,寻求简便、省工、高效的耕作方式,提高水稻的种植经济效益,我们在1998~2000年进行了3年5造的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试验、示范,从田间试验到大面积示范,从一个镇到全县铺开,至目前使用孟山都公司生产的农民乐747除草剂进行水稻免耕抛秧技术面积达1 000多hm2,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有继续扩展的强劲势头。现将3年来农民乐747在水稻免耕抛秧中应用的技术关键初报如下。 1 选择田块 1.1 排灌条件   处理的田块必须是排灌方便,水源充足,要做到能灌能排。沙底田、漏水田及排灌不便的田块不能进行免耕技术的操作。 1.2 前作稻茬   早造收割水稻时做到低割禾头,禾茬高度不能超过15 cm,以利于药液快速传导至根部,加速稻茬的腐烂。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当前水稻生产成本高、劳动力缺乏、劳动强度大、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进一步探索适合田阳县杂交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杂交稻增产潜力,为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提供技术支撑,在冬种番茄畦上开展直接栽种水稻试验,研究集成水稻高产良种、旱耙垄作栽培、前茬作物秸秆还田、科学施肥、水气平衡栽培、强化病虫害防控等综合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垄上直接栽种水稻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每667m2比水耙的常规栽培对照增产55.04kg,增产率9.0%。  相似文献   

18.
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0-1997年水稻抗旱节水栽培的各项研究确定:免耕补修干埂至插秧前2-3d撒底肥-灌寸水,用机械轻耙表土-移栽缓苗-分蘖期有水则灌,无水则湿润-以孕穗期开始采取间断灌水的免耕轻耙栽培技术在白浆型、草炭型、低洼地和井灌的稻田,具有节省泡田水70%以上、增加地温、提高土壤通透性、提高成熟度的效果。此项技术应选用偏大穗型品种,尽量采用钵体育苗,适当地加底肥用量。插秧后无水管理的情况下,施用CT合剂或茎叶2号等叶而化学除草剂。  相似文献   

19.
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采用对比法,用常规尿素作对照,小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不同施肥比例间用玻璃钢埂间隔。单排单灌,设3次重复。供试水稻品种为空育131,旱育中苗,5月18日插秧,行穴距为30cm×12cm。试验共设5个处理,处理1为对照,每公顷施常规尿素250kg(按基、蘖、调、穗、粒比例  相似文献   

20.
海盐县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在开展相关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介绍了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适用的机型,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点与不足,并总结了相关技术要点,包括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杂草防控、肥水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