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灰斑病是影响大豆生长的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随着北方大豆重茬、迎茬面积的增加,大豆灰斑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大豆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籽粒,严重降低了光合作用,同时会导致大豆提前落叶,最终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营养含量。文章分析并研究了北方大豆灰斑病发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旨在为相关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一、大豆灰斑病1、危害及症状大豆灰斑病又称褐斑病、斑点病或蛙眼病。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重要病害,尤以东北三省危害严重。该病原为黑龙江省东部低洼易涝地区的主要病害,1963年统计,合江地区因灰斑病损失大豆达1000万千克,80年代以来,逐步向西扩大蔓延,现已成为全省性的大豆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迎茬面积增加,使灰斑病愈来愈重。大豆灰斑病是我省大豆生产中常  相似文献   

3.
一、大豆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褐斑病或斑点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同时,灰斑病还严重影响大豆品质,灰斑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降低1.2%,百粒重降低2 g左右.  相似文献   

4.
<正>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褐斑病或斑点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同时,灰斑病还严重影响大豆品质,灰斑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降低1.2%,百粒重降低2 g左右。一、大豆灰斑病发病症状1、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  相似文献   

5.
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重要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迎茬面积增加,使灰斑病愈来愈重。大豆灰斑病除危害叶片,降低光合作用,导致提前落叶造成产量损失外,还严重地影响其品质、脂肪含量和蛋白质,降低其商品率。因此,要想达到大豆稳产高产,现将大豆灰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豆灰斑病又称褐斑病、斑点病或蛙眼病。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重要病害,尤以东北三省危害严重。该病原为黑龙江省东部低洼易涝地区的主要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迎茬面积增加,使灰斑病愈来愈重。  相似文献   

7.
正大豆灰斑病是一种对大豆影响较为严重的世界性病害,严重影响大豆的质量,影响大豆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大豆灰斑病的病因、性质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大豆灰斑病是一种间歇性的流行性病害,严重时可导致大豆大量减产。大豆灰斑病在东北地区广泛发病,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等大豆产区,其中黑龙江地区发病最为严重,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1大豆灰斑病病因及性质大豆灰斑病的主要病因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病原是大豆  相似文献   

8.
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重要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迎茬面积增加,使灰斑病愈来愈重.大豆灰斑病除危害叶片,降低光合作用,导致提前落叶造成产量损失外,还严重地影响其品质、脂肪含量和蛋白质,降低其商品率.  相似文献   

9.
正大豆灰斑病又称斑点病,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7~8月遇高温多雨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严重发病时几乎所有叶片长满病斑,造成叶片过早脱落,大豆品质降低。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同时,灰斑病还严重影响大豆品质,灰斑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降低1.2%,百粒重降低2 g左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同时,灰斑病还严重影响大豆品质,灰斑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降低1.2%,百粒重降低2g左右。一、病原大豆灰斑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大豆尾孢菌。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分生孢子为棍棒状或圆柱形。具隔膜  相似文献   

11.
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  相似文献   

12.
在三江平原大豆主产区设立气象观测站,监测2005~2010年6年中7月、8月(大豆灰斑病易感期)日降水量,同时在气象站周围种植易感大豆灰斑病品种合丰45号,定点定株逐日调查和记录大豆灰斑病病情指数。初步确定三江平原大豆灰斑病易感期降水量对大豆灰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灰斑病发生与7月上旬、下旬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此基础上8月下旬遇到较强降水,易发生大豆灰斑病,严重时将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3.
在三江平原大豆主产区设立气象观测站,监测2005~2010年6年中7月、8月(大豆灰斑病易感期)日降水量,同时在气象站周围种植易感大豆灰斑病品种合丰45号,定点定株逐日调查和记录大豆灰斑病病情指数。初步确定三江平原大豆灰斑病易感期降水量对大豆灰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灰斑病发生与7月上旬、下旬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此基础上8月下旬遇到较强降水,易发生大豆灰斑病,严重时将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4.
一、危害及症状 大豆灰斑病又称褐斑病、斑点病或蛙眼病。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重要病害,尤其在东北三省危害严重。该病原为黑龙江省东部低洼易涝地区的主要病害。早在70年代,黑龙江省地区因灰斑病损失大豆就达10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15.
正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褐斑病或斑点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同时,灰斑病还严重影响大豆品质,灰斑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降低1.2%,百粒重降低2 g左右。1.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同时,灰斑病还严重影响大豆品质,灰斑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降低1.2%,百粒重降低2g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1.病害症状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及种子。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和子叶片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气候干燥时,病斑扩展缓慢。当气候适宜、低温多雨时,病斑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成株叶片染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上一直都十分重视,大豆其本身包含较高的蛋白质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作为我国的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我国的部分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由于大豆的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病虫害,使得大豆产量严重受到了影响,研究防治大豆病虫害的技术十分重要,而在我国北方种植大豆的过程中经常性发生的疾病为大豆灰斑病,严重影响了我国大豆的产量。。本文分析了大豆灰斑病发生的状况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从而从根本上的消除大豆灰斑病对于大豆产量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大豆种植业能够得到更高的产量与更高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一、大豆灰斑病 (1)危害及症状大豆灰斑病又称褐斑病、斑点病或蛙眼病.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该病原为黑龙江省东部低洼易涝地区的主要病害,1963年统计,合江地区因灰斑病损失大豆达1000万千克,80年代以来,逐步向西扩大蔓延,现已成为全省性的大豆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迎茬面积增加,使灰斑病愈来愈重.大豆灰斑病是我省大豆生产中常发生的间歇性流行病害.  相似文献   

20.
一、大豆灰斑病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褐斑病或斑点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同时,灰斑病还严重影响大豆品质,灰斑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降低1.2%,百粒重降低2 g左右。1、病害症状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及种子。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和子叶片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气候干燥时,病斑扩展缓慢。当气候适宜、低温多雨时,病斑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后,初现褪绿色小圆斑,逐渐发展成为中间灰色至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蛙眼状斑,大小1~5mm,有的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潮湿时,叶片背面病斑中央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为该病菌的分生孢子发病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病斑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