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明荞麦剥壳机工作过程中对剥壳效果影响的主要参数,选取砂盘转速、剥壳间隙、工作面宽度及砂盘粒度为影响因素,分析以上4种因素对剥壳机极限流量的影响,以及砂盘转速对剥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盘转速对出米率和相对碎米率影响明显,砂盘转速高于950 r/min时,相对碎米率急剧上升,但对极限流量的影响缓慢;剥壳间隙在5~7 mm时极限流量随剥壳间隙呈线性增加趋势;工作面宽度的变化会导致极限流量呈直线下降趋势;砂盘粒度对极限流量的影响较小。因此,在保证剥壳效果的前提下,优化剥壳间隙及工作面宽度对极限流量的影响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核桃剥壳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核桃破裂进行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核桃剥壳机,提出了双齿盘-弧齿板式剥壳原理及最优设计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板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均有大面积种植。板栗虽然好吃,但在收获时要将其从浑身带刺的外壳中剥离出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国虽然板栗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来一直靠人手工剥壳,极易扎手,剥壳效率低下,耗时费力。曾经有人试制过机械剥壳装置,但由于技术不过关,一直未能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板栗剥壳难的特点,江苏省阜宁县家家乐食品机械厂经过近三年的试验攻关,研制成功了DF-1600型板栗专用剥壳机。该机从根本上解决了板栗剥壳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核桃剥壳机导向装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核桃的可导向性,设计了核桃导向定位试验装置,进行了试验,找到了核桃剥壳机导向机构的合适参数一、二级导向角分别为21°,37°,导向辊轴转速为320 r@min-1,为新型核桃破壳机的设计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荞麦的物理特性参数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育种的荞麦品种参差不齐,育种过程中鲜有考虑荞麦机械加工的影响因素,并且由于不同品种荞麦的机械特性有较大差异,造成荞麦剥米经济性差和剥米效果不佳等问题。检测了3个品种荞麦的粒径分布比、皮米占总比、荞麦与荞麦米的三轴尺寸3个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荞麦的各粒径占比差异大。3个荞麦品种的皮米占总比分别为79.81%~83.6%、78.81%~83.78%、69.86%~83.5%。荞麦、荞麦米的宽、高对其透筛有较大影响,荞麦籽粒与去皮后的荞麦米有较大的差异。不同品种荞麦的皮米占总比,粒径分布比,荞麦、荞麦米三轴尺寸等影响因素是存在特异性的,这些物理特性参数的研究对荞麦剥壳性能试验研究有重要的影响,为选育适合加工荞麦米的新荞麦品种提供基础数据,对选育新的荞麦品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花生剥壳机     
<正>河北省聚鑫蔬菜食品机械厂生产的花生剥壳机,采用纹杆、栅条凹板剥壳形式,具有复式剥壳、剥净率高、清洁度好、破碎率低、节省人力等特  相似文献   

7.
荞麦播种期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播种期试验简报白景琛(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荞麦不仅籽粒营养丰富,而且全身都是宝。荞麦生育期短,适应性广,是救灾、备荒、填闲补种的好作物,也是我省西北部地区重要的“三小作物”之一,在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中有一定作用。过去,生产上一直流传着“头伏萝...  相似文献   

8.
荞麦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兰孝义 《吉林农业》2011,(2):137-137
花生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作物,收获后人工剥壳费时费力,很多农民喜欢用剥壳机进行花生剥壳。文章根据生产实际对花生剥壳机的作业要求与正确使用方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来自不同地区的7个甜荞新品种(系)和8个苦荞新品种(系)连续进行3年田间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甜荞组中品甜荞2号综合性状优良,比对照增产,适宜在晋中地区推广种植,苦荞组中六苦2017综合性状优良,比对照增产,适宜在忻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苦荞麦非热脱壳机试验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传统的熟化脱壳工艺中热处理造成苦荞麦营养损失严重的问题,基于对苦荞麦结构特性和现存脱壳机缺点的分析,提出苦荞麦动态调压磨削非热脱壳方法,并研制了脱壳机。该机具有脱壳室压力动态调整机构。通过单因素试验,明确了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分别建立了脱壳率和整仁率与各因素的回归模型。采用多指标优化,确定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磨削间隙2.6mm,磨削气囊压强22.3kPa,揉搓间隙4.0mm,揉搓气囊压强5.1kPa,主轴转速470r/min。在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整仁率为31.8%,脱壳率为88.1%。脱壳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脱壳室压力动态调整机构不灵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农产品物料的脱壳方法及原理,并结合油菜籽的物理机械特性,提出了油菜籽两次撞击脱壳方法。同时依据两次撞击脱壳方法设计制造了油菜籽脱壳装置,并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脱壳装置上进行的油菜籽脱壳试验结果表明,两次撞击法脱壳率大于75%,粉末率小于5%;随着油菜籽含水量的增加,脱壳率和粉末率降低;打板在主轴上的安装位置和打板高度均有最佳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60份西藏荞麦资源进行鉴定与分析,将供试材料分成四类:第1类株高中等-中产类;第2类株高中等偏上-高产类;第3类高杆-中产类;第4类株高中等偏下-中产类,并对各类荞麦资源各性状进行了论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荞麦营养成分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定结果表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荞麦中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与其它谷物和小麦、大米等相比,荞麦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VB1,VB2,Vpp(烟酸),Vp(芦丁)的含量较为丰富,荞麦中含有多种易被人体吻收的矿物质元素,其中Mg含量较高,Fe含量较丰富。荞麦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且配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不同供氮水平对野生荞麦与栽培苦荞的表现型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探讨了中国荞麦属1个种及1变种对氮的需肥特性,不同肥料梯度处理对其生理、农艺性状等的综合影响。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 s)、胞间间隙CO2浓度(CO2)、叶面温度(Tleaf)、叶绿素含量、光强(PAR)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对植株体不同层次叶片光合特性进行比较。对3个材料盆栽试验,氮肥(尿素)设5个水平,分底肥(2/3)、追肥(1/3)2次施用,1个对照,共48个处理。盆栽试验处理中,野生荞麦与栽培苦荞对氮素吸收利用表现型差异明显。金荞麦、齿翅野荞对氮的需求能力强于西荞1号;耐低氮瘠薄能力以齿翅野荞为强,西荞1号、金荞麦之间差异不明显;齿翅野荞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16.
以11个甜荞品种和12个苦荞品种为材料,在云南、西藏、山西、内蒙、宁夏、青海6个生态区进行种植,研究了生态因子对甜荞和苦荞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荞和苦荞平均产量分别为98.11和138.35 kg·亩-1,可溶性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3.49%和10.21%,黄酮平均含量分别为0.03%和2.45%。甜荞和苦荞品种不同栽培地点的单株粒重和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栽培地点对甜荞和苦荞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影响比基因型的影响大。除了甜荞籽粒黄酮含量,甜荞和苦荞各性状在不同栽培地点均存在显著差异。生态因子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甜荞产量与海拔呈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苦荞产量和黄酮含量均与海拔呈正相关,表明海拔是影响甜荞和苦荞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主要生态因素。本研究发现甜荞和苦荞对环境敏感性都存在着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17.
荞麦粉工艺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荞麦粉工艺特性结果表明 ,荞麦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有影响。添加荞麦粉会使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缩短 ,弱化度增大 ,评价值降低 ,拉伸性能下降。荞麦粉用量不超过 2 0 %时 ,混粉面包仍表现出良好的食用性能和商品价值。荞麦芯粉的加工性能优于荞麦全粉  相似文献   

18.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基因应答了生长素信号,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荞麦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利用BlastP比对程序共鉴定了21个荞麦ARF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编码蛋白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亚细胞定位、潜在磷酸化位点及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基因结构分析表明,21个荞麦ARF基因均含有内含子,且不同基因间内含子数目存在较大差异。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21个ARF蛋白均含有保守的B3和ARF结构域,部分ARF蛋白还含有Aux/IAA结构域。蛋白保守基序分析表明,21个ARF蛋白共有10个保守基序,基序长度在13~55个氨基酸之间。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大多数ARF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个别定位于叶绿体。潜在磷酸化位点分析显示,所有ARF蛋白均含有潜在的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和酪氨酸(Tyr)磷酸化位点,但各蛋白的不同磷酸化位点的数目差异较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21个ARF基因可以分为Ⅰ、Ⅱ、Ⅲ三个亚家族,其中,Ⅰ亚家族可以进一步分为Ⅰa和Ⅰb两个家族,Ⅱ亚家族可以进一步分为Ⅱa和Ⅱb两个家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克隆荞麦ARF基因及深入研究它们在荞麦中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重庆市栽培的苦荞品种籽粒小、产量低、且退化混杂严重等问题,引进并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苦荞品种是当务之急。本试验从市外引进5个苦荞新品种,和市内选育的4个苦荞新品种,以九江苦荞为对照,2021-2022年连续2年对9个苦荞品种开展物候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性状的田间调查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K1206在2年试验中均表现为产量高、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好等特征,因此,该品种可以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荞麦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对荞麦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优选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60℃条件下,用15倍的乙醇(65%)浸提3h,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