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红古区早春花椰菜异常现球现象,通过对该批种子芽率、水分、净度的室内检验,对当年不同品种、不同时期栽培生产田的田间调查,对2016年气候情况、花椰菜栽培技术及适宜的环境条件等的综合分析,找出花椰菜出现异常现球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花椰菜属绿体春化型植物,与甘蓝通过春化阶段对低温的要求差别很大。它是甘蓝类中对温度较为严格的一种蔬菜,对不良环境表现较为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僵化苗、先期现球、抽薹、散花、畸形球等现象,失去商品价值,影响产量和产值,给农户造成重大损失。在甘南高海拔地区如何采取相应栽培管理新技术,是当前种植好夏季花椰菜、获得优质高产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3.
花椰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栽培管理不当或遇特殊气候,会表现早花和散花,或出现黄花球和紫花球等现象[1,2],致使花椰菜丧失商品价值。为避免花椰菜出现畸形,现将其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国信 《今日农村》2006,(10):33-33
花椰菜,俗称菜花,对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生产中常因环境条件不适宜和管理不当,而出现不结花球、先期现球、花球质量差等生理病害,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现将其发生原凼和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蔬菜作物在留种过程中,由于没有设置必要的隔离措施或隔离不严格,常引起不同品种、不同亚种、不同变种间出现天然杂交,导致品种混杂退化。如甘蓝类的不同变种间品种串粉后,结球甘蓝变得只长外叶不结球或结小球。花椰菜则不能形成肥嫩的花球或先期散球现蕾。  相似文献   

6.
系统阐述花椰菜在南方繁种的整个生长过程,着重描述了播种、苗期、定植期、缓苗期、现球期、抽苔期、花期、收获期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总结出一套合理的花椰菜在我国南方的繁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花椰菜,俗称菜花,对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生产中常因环境条件不适宜和管理不当,而出现不结花球、先期现球、花球质量差等生理病害,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现将其发生原因和防治对策介绍如下。一、不结花球1.症状与原因花椰菜若只长茎、叶,不结花球,会导致绝产或大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1999,(2)
在花椰菜现蕾后.采用折叶覆盖法,可提高花菜质量。其方法是:当花椰菜的菜球长到0.25公斤左右时,利用晴天的下午,每株选取一张干净的花椰菜外叶,将其折过来覆盖在花球上,让花椰菜的花球在花椰菜外叶的覆盖下生长,经折叶覆盖的花椰菜花球因避免太阳光的直接照射,球体长得结实,白嫩,新鲜。在折叶覆盖时,要注意不能折断叶脉,更不能将外叶剥下来覆盖,否则会造成花椰菜基部积水,花球腐  相似文献   

9.
花椰菜单球重选择指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5个花椰菜品系的9个经济性状与单球重的遗传相关的分析表明,选择显球天数,采收天数,株高,叶长,叶宽5个相关性状构成单球重选择系数,采用估计预期遗传进度的方法,比较不同选择指数的效率,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加以分析,确定花椰菜单球重的最适合选择指数为:I=0.0207x1(显球天数)+0.0533x2(采收天数)+0.0169x3(株高)。  相似文献   

10.
早春花椰菜露地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择适宜品种,春季栽培必须选用春用品种,同时选种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物侯条件.因花椰菜对温度和肥水条件要求较高。春用种有耶尔福、福建60天、瑞士雪球、法国雪球、日本雪山、白雪公主等。  相似文献   

11.
花椰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椰菜,又名花菜、菜花、球花甘蓝,为十字花科甘蓝属一、二年生的蔬菜。花椰菜是短茎上长成的肉质花茎和未发育的蕾群所组成,它以雪白色的花蕾簇拥成球状,青翠碧绿的茎叶衬托其下,尤似朵朵含苞怒放的绣球花,惹人喜爱;它以美丽动人的风姿,奇特的药效受到人们对它的...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花椰菜内叶盖球性状的遗传规律,选择内叶盖球度高的花椰菜高代自交系与内叶盖球度低的花椰菜多代自交稳定纯系构建P_1、P_2、F_1、BC_1、BC_2和F2的6个联合世代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离分析方法,研究控制花椰菜内叶盖球性状的基因分离规律。两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花椰菜内叶盖球度性状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符合E-0遗传模型),其中两对主基因具有明显的负向加性效应;两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则分别为正向和负向,且第一对主基因显性度相对较高;两对主基因具有明显的负向互作效应。2012年,BC_1、BC_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5.96%、74.84%和81.09%,广义遗传力分别为84.99%、84.11%和89%,环境变异占比相对较小;2013年,BC_1、BC_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9.95%、70.96%和84.27%,广义遗传力分别为79.43%、80.91%和84.28%,环境变异占比相对较小。表明花椰菜内叶盖球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到2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控制,且主要受主基因遗传的影响,整体受环境影响较小,本研究为以内叶盖球性状为育种目标的花椰菜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花椰菜性喜冷凉,属半耐寒蔬菜,栽培上以生产花球为目的,因此它的生育适温范围比较窄,其耐寒性及抗热能力均为结球甘蓝差,栽培季节和品种选择比较严格,栽培条件和管理技术均要求适时、适当。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因栽培管理不当,常出现三球两花现象(僵花球、多叶花球、散花球、污斑花球和毛花、紫花),严重影响了花椰菜的商品性及产量,三球两花现象每年都有发生,为此我们进行了花椰菜适应性、商品性的试验。  相似文献   

14.
花椰菜花球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7个花椰菜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朱军提出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花椰菜花球性状进行了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球重、球径、球高均主要受制于基因的显性效应,分别达69.1%、59.0%和60.2%.笔者还对各研究亲本加性效应值和F1组合显性效应值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南方高山土壤多数为红、黄壤,土壤酸性大,且因高山雨水多,淋溶下渗严重,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低,在越夏花椰菜栽培中,经常出现缺钼、缺硼、缺镁、缺钙等,各种生理病害,制约了南方高山越夏花椰菜生产的发展。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试验,总结了一套南方高山越夏花椰菜栽培中主要生理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方法,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花椰菜单球重、球径、球高和成熟期等花球农艺性状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和Vc含量等花球品质性状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多数性状间存在显著的协方差.其中,单球重与球径和成熟期与单球重、球径、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Vc含量间主要表现为加性效应协方差,成熟期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间以加性效应协方差和显性效应协方差为主,球径与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其它花球品质性状间以加性效应协方差和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协方差为主.研究花椰菜花球农艺及品质性状间的遗传关系,有助于对这些性状进行同步改良.  相似文献   

17.
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C对花椰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C)处理不同熟性花椰菜(青花和白花)的幼苗对现蕾时间等田间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5-azaC不仅能促进花椰菜提前现蕾和开花,而且对株高、株幅、花球直径、单球质量等生长指标均有影响,影响大小与浓度密切相关。同一材料在不同浓度5-azaC条件下花椰菜现蕾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各处理的现蕾时间均比对照明显提前,现蕾时间可提前3~8 d,适宜的5-azaC浓度为10~20 mg/L。不同材料对5-azaC处理的敏感反应程度不同,低浓度5-azaC(5~20 mg/L)处理表现为促进作用,高浓度5-azaC(20~40 mg/L)处理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农业生态环境优越.无工业污染,空气新鲜,水质、土壤洁净度高,具有花椰菜反季节无公害栽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随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反季节花椰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4年全县反季节花椰菜种植26万亩,已成为我县山区农民致富创收的主要途径。现将我县反季节花椰菜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1.品种选择与播期。花椰菜对温度要求严格,应根据不同的栽培时期选择适宜的品种。夏秋花椰菜,可从6月上旬至7月下旬播种,选用早熟或早中熟品种,如澄海早花、荷兰雪球、温州60~80天等。2.培育壮苗。①床土准备。选择近水源,地势高燥、通风,土质通透性好的肥  相似文献   

20.
花椰菜,又叫菜花,是甘蓝的一个变种。花椰菜多为白色花球,但也有绿花菜和紫花菜。从生育期来说又分为早、中、晚熟品种。早熟品种如瑞士雪球、倚兰早雪球等均为抗寒早熟的优良品种。晚熟品种如日本雪山、兰州大雪球等定植后3个多月才能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