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蛤(Celina sinensis)俗称黑蛤、牛眼蛤、蛤蜊等。在青蛤育苗过程中,青蛤幼体发育过程经过担轮幼虫、面盘幼虫、匍匐幼虫期,然后变态成稚贝而进入附着期,稚贝在育苗池池底部生活或在附着基上生活。育苗池的底部环境最为恶劣,容易造成污染而引起稚贝的大量死亡。所以贝类育苗的关键是控制好水质,使育苗池的底部清洁而干净,给青蛤稚贝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贝类育苗对水质要求特别高,育苗海水必须经过初步沉淀池,黑暗沉淀池,再经过砂滤才能进入育苗池。有条件的苗场砂滤后的海水还要经过紫外线消毒后才能进入育苗池。如果育苗  相似文献   

2.
青蛤又称黑蛤、牛眼蛤等,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在江苏南部沿海,产量仅次于文蛤和四角蛤蜊,是重要经济贝类。为了配合青蛤的土池育苗,我们在室内进行了不同饵料对青蛤幼虫生长发育及成活率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3.
于2015年7月在天津大港地区开展青蛤的工厂化人工育苗生产性试验,以探索青蛤最适的孵化密度和培育密度;并通过设置10个盐度阶梯(5‰~50‰),研究了不同盐度对青蛤发育各阶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青蛤受精卵孵化密度为8~12个/mL,其孵化率能达较高水平,幼虫培育密度为8~12个/mL时幼虫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可达较高水平;浮游期幼虫、变态期幼虫及稚贝的最适盐度范围均是20‰~25‰,最利于青蛤浮游幼虫的生长,其变态率高,畸形率低,D形幼虫游动迅速,摄食积极。此盐度也最利于稚贝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然海水和天然饵料,采用无泥砂采苗方法,在天津沿海成功开展了青蛤工厂化育苗。幼虫初始壳长(120±1.28)μm,壳长平均日增长5.05μm,成活率23.0%;第19~31d为变态期,壳长平均日增长14.1μm,变态率32.9%;变态后至第53d,壳长平均日增长32.5μm,成活率82.3%。本次育苗试验充分利用天津沿海水质条件与环境特点,改进育苗方法,建立了适于天津海区的青蛤人工育苗工艺,共得到双水管稚贝约1.25亿枚。  相似文献   

5.
青蛤繁殖期性腺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何  王慧 《水产养殖》1990,(4):10-11
本文报道作者对江苏省启东沿海青蛤(Cyclina sinensis)繁殖期间性腺发育的初步观察,将青蛤性腺发育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排放期、哀迟期、休止期5期,对各期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青蛤工厂化育苗工艺规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于业绍  周琳 《海洋渔业》2000,22(3):128-128,125
<正> 青蛤为暖水性种,生活在沿海潮间带泥砂滩中,是重要的经济贝类。近几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上人为的滥采酷捕,青蛤资源急剧下降。1993~1999年,我们在辽宁省大连登沙河育苗场、江苏省启东盐场育苗场和徐圩盐场进行了青蛤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和推广,取得一定的成果。 青蛤工厂化育苗是在自然温度条件下进行的,包括亲贝催产、采卵、受精、孵化、幼虫  相似文献   

7.
青蛤人工育苗及增养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青蛤Cyclina sinensis的室内人工催产、受精卵的孵化密度、幼虫培养密度、幼虫饵料及青蛤增养殖进行了研究。采用阴干、遮光和充气的方法对青蛤进行催产,成功率达95%;平均孵化率为88.6%;室内育苗中,幼虫培养密度控制在11 ̄16个/ml,幼虫变态后,减少培养密度,可以提高幼虫成活率;幼虫的饵料以叉鞭金藻为主,混合投喂较单一投喂效果更好。在105.61m^3水体的室内育苗池内,培育出  相似文献   

8.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生活于沿海泥沙滩中.浙江省青蛤养殖面积5万余亩,年产量约4.5万吨,青蛤已成为当地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过去青蛤苗种大多采捕于自然海区,随着其自然资源的衰退,青蛤苗种日趋紧张,为此,浙江省温岭等地积极开展青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系统掌握青蛤全人工育苗技术,并进行了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正>青蛤俗称黑蛤、牛眼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沿海滩涂经济贝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海域环境变化,加上过度捕捞,青蛤资源出现严重衰退。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对青蛤苗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人工育苗在全国沿海广泛开展。笔者总结东港市近年来青蛤人工育苗经验,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育苗设施和饵料准备育苗设施包括育苗车间、饵料培养车间、沉淀池、沙滤罐、供水系统、充气系统、供电系统等。生产前应检修、维护机械和电力以及水管、供气管等系统,保证其正常运转工作。  相似文献   

10.
青蛤潜居泥沙中生活,移动性小,适宜滩涂养殖,且近几年对其苗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沿海各地均在开展青蛤人工育苗试验和生产。我们于2005年7月-10月底,利用投放较大颗粒的附着基、浮游期采用过滤海水、稚贝附着后改用室外土池流水培育的新工艺,在430m2水体中培育壳长4mm-9mm的青蛤苗种总计1亿粒。  相似文献   

11.
青蛤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永凯 《水产养殖》2007,28(4):26-26
青蛤为亚热带种,属帘哈科,肉味鲜美,蛋白含量高,还有药用价值,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品种。新世纪以来随着青蛤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成熟,青蛤的人工养殖得到迅猛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江苏、浙江沿海池塘的主要贝类养殖品种之一。但随着养殖面积的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2.
青蛤室内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青蛤人工育苗技术,2001年7~8月,利用72m3水体进行青蛤人工育苗试验。采用阴干5h 流水3h对亲贝刺激催产,以叉鞭金藻、扁藻为饵料,培育幼虫,以100目筛绢网筛出的细海沙做附着基,自亲贝产卵起历时20d,培育出壳长(318~487)μm的双管期稚贝9250万粒,浮游幼虫培育成活率86 7%,底栖稚贝培育成活率平均85 6%。结果表明,试验中所采取的方法是简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带目前从事泥蚶Texillareaxranosa(linnaeus)人工育苗的单位达数百家之多、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育苗厂育苗效果不太理想。本文就育前期间经常出现的面盘幼虫发育参差不齐.壳顶初期前后幼虫大量下沉,附着初期幼虫变态难,及附着后幼虫仍大量死亡等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青蛤Gylina sinensis(Gmelin)俗称铁蛤、墨蛤、蛤蜊、石头螺等,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药用价值,因此倍受消费者青睐。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和捕捞过度等因素影响,青蛤资源日益匮乏,青蛤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开发异军突起。目前,江苏、浙江等地青蛤人工育苗与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已十分成熟,而渤海南部此类技术研究尚处在启蒙阶段。  相似文献   

15.
青蛤的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蛤[Cyclinasinesis(Gmelin)],俗称黑蛤、羊蹄蛤等,是生活于潮间带的理栖型双壳贝类,为黄渤海常见种。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经济价值较高,是颇具发展前途的养殖贝类。为促进青蛤养殖业的发展,笔者将青蛤的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半人工育苗半人工育苗是指在室外土池(或滩涂)对亲贝蓄养、育肥,育肥后期在室内进行强化培育,然后在室内进行亲贝的人工催产,人为控制条件孵化受精卵,培养浮游幼虫至出现眼点或附着变态后,再将幼虫从室内水泥地移到室外土地中进行稚贝的培育。1.1受精卵的获取这一育苗过程室内工作的关键是…  相似文献   

16.
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带目前人从事泥蚶(Tegillarca granosa(Linnaeus)人工育苗的单位达数百家之多,但由于多种种原因,不少育苗厂育苗技术不太理想,本文就育苗期间经常出现的面盘幼虫发育参差不齐,壳顶初期前后幼虫大量下没,附着初期幼虫变态难,及附着幼虫仍大量死亡等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贝类养殖技术之二青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蛤俗称蛤蜊、黑蛤、石头螺等,属帘蛤科,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也有药用价值。青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是青蛤养殖规模化、产业化的瓶颈,笔者在连续多年的生产实践基础上,对青蛤工厂化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一、育苗设施1.育苗池共计20口,总面积750m2。2.单细胞藻类培育池共计10口,总面积250m2。3.水处理系统、供气系统等与其它贝类育苗要求相同。二、亲贝来源6月底~8月初是当地青蛤自然繁殖期,从连云港、盐城海域及其附近池塘选取壳长2cm~3cm、无创伤、无病灶、性腺饱满的成贝作为亲贝,以干法运输至育苗场。三、催产及孵化洗净亲贝,用50…  相似文献   

18.
<正>青蛤(Cyclina sinensis Gmelin)俗称黑蛤,属瓣鳃纲、帘蛤科,是北方沿海常见贝类品种,主要分布区域为沿海高中潮区滩涂和有淡水注入的河口附近。青蛤肉质鲜美,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深受辽宁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发展前景较广阔。近年来,辽宁地区的青蛤来源主要依靠采捕自然资源,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青蛤增养殖所需苗种则主要购于江浙地区,受苗种质量、环境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本地区青蛤苗种增养殖的成活率均不太理想。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从2014年起连续3年进行青蛤苗种的人工繁育工作,2017年起增加了青蛤苗种的室内中间暂养技术研究,取得了成功。现将青蛤育苗及中间暂养技术作一简  相似文献   

19.
青蛤俗称黑蛤、铁蛤、牛眼蛤,生活于近海砂泥或泥砂质的潮间带,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一带。青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青蛤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养殖发展很快。灌东盐场发展青蛤养殖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综合开发利用资源,近几年来,该场在上级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先后进行了青蛤土池育苗、工厂化育苗及苗种中间培育和成贝养殖并取得了成功,养殖规模1,000ha,年产青蛤1,750t,工厂化育苗水体350m^3,育稚儿104.6Kg,无公害苗种培育基地80ha,培育小苗300t,年总产值达2,0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青蛤养殖的发展,青蛤养殖已成为灌东盐场水产养殖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青蛤[Cgclina.sinensis(Gmelin)]属帘蛤科,为暖水性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如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和日本本州以南及朝鲜沿海及河口潮间带,多生活在高潮区和中潮区的泥沙滩中,它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质贝类,是出口创汇的海产品之一.近几年,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上人为的酷捕滥采,青蛤资源急剧下降.为适应市场需求,振兴滩涂养殖和推广虾贝混养,为青蛤养殖业的发展提供苗种,在锦州市天桥开发区青蛤育苗及养殖示范基地进行了三年青蛤室内人工育苗及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