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高接换优的条件 我国核桃低产树多分布于山区、丘陵的梯田、地埂及堰边,多为核桃与粮食作物间作模式。必须符合一定的树体和立地条件方可进行高接改优。  相似文献   

2.
核桃大树高接改劣换优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桃大树高接改劣换优技术杨华廷(河北省涉县林业局056400)我县现有核桃树143万株,其中幼龄树105.2万株,占总株数的73.6%。但因长期沿用实生繁殖,株间差异很大,大多表现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探索核桃大树多头高接技术,掌...  相似文献   

3.
核桃高接换优是快速提高低产劣质核桃树产量和品质的最有效技术措施,近年来全国核桃产区均在大力推广。目前各地主要采用包土保湿高接技术,该技术操作繁琐,工效低,尤其是在小干径(〈3cm)幼龄树、大树多头高接及平斜枝上高接操作难度大。近两年,笔者借鉴山东、河南的核桃高接经验,总结出一套操作简便、工效高、成活率高的核桃高接换优简易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新丰等14个核桃品种为试材,对不同品种、不同砧木粗度和树龄的嫁接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核桃的高接时间、死亡原因和高接树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总结提出适宜高接换优的核桃品种、最佳砧木粗度、树龄和最佳高接时间,为进一步提高核桃高接换优的成活率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核桃高接换优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对不同品种、不同砧木径级(龄级)的嫁接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核桃的高接时间、死亡原因和高接树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总结提出适宜高接换优的核桃品种、最佳砧木径级(龄级)、最佳高接时间,提出了接后管理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提高核桃高接换优的成活率和加强技术培训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核桃高接换优是低产劣质核桃树改造的最有效技术措施,全国各核桃产区均在大力推广。长期以来.我市在对核桃实生幼树高接换优中一直采用装土保湿(在高接体上用报纸卷成筒,筒内填湿土,外套塑料袋)的方法进行改接,操作繁锁,工效低。大树多头高接及在平斜枝上高接操作难度大,特别是受春季高接期间低温、多雨等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从而使改接成活率低而不稳,大面积应用严重受阻。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对核桃产业的支持,我县核桃产业也进入大发展阶段。截至2011年,我县核桃栽培面积已达5666.7hm2,但其中大部分为低产树,高接换优是改造低产树的有效途径。与其他果树相比,核桃嫁接的难度较大,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嫁接成活率。我们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认为影响核桃高接成活率的主导因素和技术如下。1影响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核桃发展较快,但由于良种核桃苗紧缺.栽植了部分实生核桃树或部分品种不对路的核桃树,致使放任生长的核桃低产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要尽快获得效益,必须实行改造。对不同类型的低产园的改造,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一方面对实生树或劣种树可通过高接换优的方法加以改造:另一方面对放任生长的荒芜的核桃树。加强综合管理进行改造,以迅速提高核桃的品质、产量。  相似文献   

9.
鲁南山区核桃栽培历史悠久,以费县、苍山、沂水、蒙阴等县为主,现有核桃3050hm^2,但由于长期以来沿用实生繁殖,实生低产树占1/3以上,致使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劣、经济效益低。对现有资源中适龄不结果或坚果品质低的实生树实行高接换优,是核桃树低产变高产,劣种变良种的有效技术措施。现根据笔者在鲁南从事核桃改接换优的工作实践总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辛国  张进德  林云 《果农之友》2007,(11):27-27,33
核桃高接换优是快速提高低产劣质核桃树产量和品质的一项最有效技术措施,近年来全国核桃产区均在大力推广.目前各地仍主要采用包土保湿高接技术,该技术操作繁琐,工效低,尤其对小干径(<3厘米)幼龄树、大树多头高接及平斜枝高接操作难度大.因此,笔者近两年来借鉴山东和河南等地的核桃高接经验,通过多次试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核桃高接换优简易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工效高,高接成活率在90%以上.现作一介绍,供生产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1.
核桃低产树换优改造是快速推广优良品种,提高核桃产量质量,尽快实现良种规模化栽培的重要途径。一般高接换优后第2年可恢复树冠,第3年可以丰产,发展核桃高接换优是进一步巩固造林成果,加快农民致富的重要技术手段。结合多年工作体验,从核桃高接换优的适用条件、品种选择、嫁接方法、嫁接后的管理等方面做了简要论述,以期为核桃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改变核桃采用种子繁殖,造成的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产品优劣混杂等被动局面,通过对实生大树进行改优去劣,可提高经济效益50%以上。文章主要介绍高接换优及良种壮苗培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正>核桃树高接换头是利用优良品种的早果、高产、优质的特性,改变实生树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不抗病等缺点,是改劣换优最快捷的有效措施。1砧木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嫁接部位直径5~7厘米。砧木龄在10年以上的树,高接部位因树而异,可在主干或主枝上进行单头单穗、单头双穗或多头多穗进行高接。2接穗选择充实的发育枝或早实核桃的2次枝作接穗。要求芽饱满,无病虫害,直径1.0~1.5厘米。接穗在  相似文献   

14.
曲阳县现有核桃面积1024hm^2,主要生长在太行山丘陵地区,大多数是2002年以后退耕还林项目发展起来的。有的直接用实生苗建园,有的栽植了嫁接苗,但嫁接苗多从外地引入,纯度较低,良莠不齐。为提高品质,改劣换优,2007年5月12~15日,我们利用方块芽接高接换优的方法,嫁接1000株,单株成活率100%,单芽成活率95%以上,当年高接换优,当年恢复树冠,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果农之友》2008,(6):54-55
自2002看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赞皇县一些农民栽植了大量的实生核桃苗,急需进行高接换优,但不知怎么高接。笔者近年搞了核桃高接换优试验,成活率在90%以上。现将枝接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广大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影响核桃高接换优的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斌  李林 《北方园艺》2011,(6):60-61
根据多年从事核桃高接换优工作的经验和核桃高接换优试验研究的结果,及在陇南市进行推广的情况调查,对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对影响核桃高接换优的因素进行了分类,并对核桃高接死亡原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接后管理工作在核桃高接换优中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提高核桃高接换优的成活率和加强技术培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过去,大面积栽培的核桃多数是种子繁殖的,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现在则采用高接方法改劣换优。接穗采自优良品种的成熟阶段,性状稳定,能保持本品种优良性状;砧木已生长数年,具有强大根系和一定的营养物质积累,成活后生长快、结果早。一般接后第1年恢复树冠,第2年见果,第3年丰产。目前普遍采用高枝接,高芽接多作为未成活砧木的补救措施。1~2年生树主干高接,3~4年生树三主  相似文献   

18.
总结秦岭山区提高核桃高接成活率、保存率的技术措施,为核桃高接换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核桃低产林改造中的高接换优,采用插皮舌接、塑料袋套袋、报纸遮阴的新技术,具有简单易学、操作简便、接后生长快、见效早、成活率高等优点,深受广大果农的欢迎。几年来,陕西省丹凤县示范推广累计完成核桃低产树高接换优8 667 hm2,成活率达到90%以上。做好优良接穗选择,掌握高接技术要领,搞好接后栽培管理,是成功实现高接换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低是山西核桃产业的主要特征.目前实施的核桃提质增效措施,主要以低产园高接换优为主要手段.本试验以早实和晚实核桃品种为接穗,以10年生实生树为砧木进行嫁接,记录嫁接后不同品种的成活率和枝条的生长量.试验结果表明,接穗的品种特性直接影响嫁接后枝条的生长特性,早实品种高接后枝条的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