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株系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夏各病区采集的典型甜菜丛根病标样经单斑转接后,在番杏上稳定表现同心轮纹斑(CR)、黄斑(YS)和坏死斑(NS)3种症状;3种症状病叶经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试均与NYV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回接甜菜根部,均对甜菜表现出致病性。试验初步确定了BNYVV在宁存在CR、YS和NS3个株系。  相似文献   

2.
应用ELISA检测甜菜品种抗BNYVV病毒差异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应用ELISA检测甜菜品种抗BNYVV病毒差异蔡惠珍,孙以楚,张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甜菜丛根病(Rhizomunia)是由多粘菌(Polymyxa)为介体传播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病(Beetnecroticyellowveinvirus)。...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加准确地检测患有丛根病的甜莱植株中BNYVV病毒的含量。实验采用了RT-PCR的方法分别从26株待测甜菜的根中扩增获得了324bp的BNYVV病毒基因片断。通过调整反转录cDNA模板的浓度,研究发现,当cDNA模板稀释到100倍时.能更加精准地检测到不同丛根病染病植株中BNYVV病毒含量的差异。同时.半定量PCR的统计结果进一步表明.当待测植株中BNYVV病毒的相对含量低于阳性对照的一半时,甜菜丛根病病症并不明显;而当其相对含量超过阳性对照的1.3倍时,甜菜受害严重,有些几乎死亡。本检测方法为更加及时、快捷、准确和系统地检测甜菜植株的染病程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选用甜菜的根和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ELISA对新疆甜菜品种丛根病病毒(BNYVV)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在试验所检验的5个品种中,X14号,902号,913号,923号为抗病品种,X15号为感病品种,与田间结果相符。(2)从试验中可以看出用叶片样品的检验结果与用根样的一致,但根样的显色反应更为敏感准确。  相似文献   

5.
利用PCR-SSCP对新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RNA2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对新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RNA2的区间进行分析,12个BNYVV分离物和美国的BN-TX及我国黑龙江的He分离物通过RT-PCR扩增后都能得到一段590bp左右大小的片段;通过SSCP分析,12个分离物既不同于美国的BN-TX分离物,也不同于黑龙江的He分离物,可分为4个变异类型,S1和S2归为Ⅰ类,T3、T6、T7和T8归为Ⅱ类,K1、K2、K4和K5归为Ⅲ类,Q1和Q2归为Ⅳ类,初步明确了新疆BNYVV分离物存在着分化,而且有明显的地域分布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症状反应和RT-PCR技术对12个采自新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分离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2个BNYVV分离物在甜菜、番杏和昆诺阿藜上的症状反应无明显区别,均以黄斑为主;利用RT-PCR进行的核酸组分分析却有一定差异,不同地区的BNYVV分离物含有不同的RNA组分,塔城地区、奇台地区及石河子145团的BNYVV分离物核酸组分为RNA1、RNA2、RNA3和RNA4;库尔勒地区的BNYVV分离物核酸组分还含有RNA5;石河子有些地区的BNYVV分离物核酸组分只有RNA1和RNA2。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几种生物、物理技术在甜菜育种方面的应用概况简述,说明了通过这些方法对甜菜种子的处理和以后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对植物界育种工作产生巨大影响,可以看出育种工作的广阔性,同时也给育种工作者带来更大的工作空间和自身的工作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宁甜单优1号和宁甜双优1号杂优品种系以抗(耐)丛根病为选育目标,经1993、1994年在宁夏、甘肃、内蒙三省(区)病地、非病地广泛设点试验、示范育成。宁甜单优1号在病地产量平均为3591.4kg/亩,平均含糖13.91%,产糖量500.3kg/亩,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比当地对照种提高207.5%、2.37度与276.95%;宁甜双优1号在病地平均根产量为3031.1kg/亩,平均含糖13.61%,产糖量414.1kg/亩,比当地对照种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增加159.5%、2.07度与212.02%。在非(轻)病地两品种分别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37.7%、12.88%,含糖均比对照提高1.0度,适应性广泛,现已在宁夏、甘肃、内蒙等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甜菜当年抽薹开花诱导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类型甜菜品系及不同苗龄幼苗光温诱导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甜菜品系、不同苗龄的幼苗均表现出随着光温诱导时间的延长,其抽薹率、开花率和结实率均有提高;但不同类型品系之间对光温诱导的敏感性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同一品系幼苗的不同苗龄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饲料甜菜品系HSLTC在诱导80d以前各期的抽薹率明显高于糖甜菜品系DP10,但其开花率和结实率在各诱导时期均明显低于DP10。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各品系的抽薹率、开花率和结实率有所递增,糖甜菜幼苗的光温诱导时间以110d左右为宜,饲料甜菜应不少于130d。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02年Haberlandt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概念以后,直到40年代末,Skoog和崔蟩等人用烟草髓组织培养诱导根、芽器官形成获得成功。随后,1958年Steward和Reinert在各自的实验室由培养的胡萝卜细胞诱导形成体细胞胚胎,进而形成完整植株,开创了生物技术研究时代。生物技术在甜菜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取得可观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国内甜菜生物技术研究进展情况,简洁与国际上同类研究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甜菜抗丛根病机理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长魁  陈晓军 《中国糖料》2005,(3):32-34,38
研究结果表明:甜菜抗丛根病类型品种与感病类型品种在发育的前、中、后期传毒介体多粘菌的含量差异均达极豆著水平(t〉0.01),而在同一抗性类型的品种间,甜菜在同一或不同的发育阶段,多粘菌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多粘菌的含量与甜菜抗丛根病性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初步认为:通过对甜菜多粘菌含量的分析,可以作为甜菜抗丛根病特性鉴定和品种选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甜菜抗丛根病杂交种内糖(ND)38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内糖(ND)38是二倍体单粒雄性不育杂交种。母本是来自德国KWS公司的CMS66181,父本是采用胚珠培养和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系9-7705。1999~200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抗(耐)丛根病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甜研303提高85.5%、1.31度和101.2%,病情指数比对照低11.6。2001年在中度(3级)丛根病地进行了生产示范试验,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27.5%、1.68度和154.7%,病情指数降低33.0。在华北、西北甜菜平作区适宜种植密度为7.5~8.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甜菜抗丛根病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甜菜抗丛根病类型品种与感病类型品种在叶片厚度,气孔数目,气孔大小,叶片表皮细胞面积,栅栏细胞面积,海绵细胞面积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变异系数大,与甜菜抗丛根病特性设计相关性;在叶片气孔指数,叶绿素含量,根木栓化细胞层厚度,根细胞膨压,根还原糖,根长度的差异上达到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与甜菜抗丛根特性密切相关,初步认为,抗病品种具有叶绿素,叶片还原糖高,气孔指数大,根细胞膨压高,根还  相似文献   

14.
甜菜丛根病的防治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素珍 《中国糖料》2005,(2):47-48,57
结合新疆石河子实际情况,探讨了甜菜丛根病的发生、危害及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肥效及药物的防治试验和抗甜菜丛根病品种选育工作,选育出SNO33、STN213及STN215等品系(品种),达到从根本上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甜菜抗丛根病基因(Rz1)ISSR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ISSR(简单重复间序列)技术对感病甜菜品种KVS3418及3个以KWS3418为轮回亲本的甜菜抗丛根病近等基因系进行分析,综合RAPD、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经过多次重复,在一套ISSR引物中,筛选到与抗病性状相连锁的3个RAPD标记:Boya940、Boya800、Boya770。筛选到一个引物BA0061,在甜菜抗丛根病基因系间表现多态性。当用这个引物对已知的3个抗病材料及其它不舍此基因的感病材料进行检测时,多态性标记BA0061-1200,可从3个含抗丛根病基因的抗病材料中检测到1条12001bp的多态性带,而在其它感病材料中未出现。此标记可用于甜菜的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1990~2003年育成的抗丛根病甜菜新品种中甜—张甜202的选育经过,并对育成品种的抗病机理进行研究,提出了抗病育种的选育指标和主要利用技术。经1995~2003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对甜菜丛根病的防治效果好,增产、增糖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甜菜新品种内甜抗203(原名内102)是多胚型二倍体抗丛根病品种。该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抗病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量44715.0kg/hm^2,比对照种甜研303提高97.7%;含糖率15.67%,比对照种提高1.34度;产糖量7006.8kg/hm^2,比对照种提高116.2%,丛根病病情指数17,比对照种降低18。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莱品种普通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69225.0kg/hm^2,比对照提高62.0%;含糖率16.85%,比对照提高0.08度;产糖量11664.4kg/hm^2,比对照提高62.8%,达到丰产型品种标准;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抗病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82.6%、1.10度、203.8%,丛根病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47.9,达抗丛根病型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从引发甜菜丛根病的致病病毒BNYVV、传播介体P.betae及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甜菜感染丛根病后的病症、鉴定、生理生化反应及其防治等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甜菜丛根病,提出田间单株根部5级目测法、群体的病情指数及平均病级,经2003~2004年新疆甜菜抗丛根病区域鉴定试验表明:7份参试材料表现中抗,病情指数31.2~38.9,平均病级1.51~2.0;1份高感,病情指数为62.4,平均病级为3.1.两年7份表现抗病的材料平均块根产量与对照KWS5075差异不显著,含糖率15.2%~16.1%,产糖量较对照增加1.9%~1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