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以不同基质产品为供试材料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基质育秧,特别是保供肥能力强的产品对提高秧苗素质作用显著,移栽后表现为早活棵、早分蘖,最终实现大穗增粒增产。  相似文献   

2.
稻草基质育秧的氮肥管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稻草基质培育水稻秧苗的适宜氮肥管理方法,探讨了不同基质施氮量和不同施氮方法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基质所育水稻秧苗素质优于对照商品基质。随着稻草基质施氮量的增加,出苗率下降,成秧率和植株全氮含量以100 L基质施纯氮90 g的处理最高,而秧苗干重和秧苗叶绿素SPAD值呈增加趋势,秧苗素质提高,移栽大田后11~20 d分蘖速率增加。稻草基质育秧的施氮量,以100 L稻草基质中施纯氮90 g较适宜。将稻草基质中部分氮肥后移作为离乳肥施用,对水稻秧苗素质没有明显影响,但不利于促进栽后生长。  相似文献   

3.
以棉花工厂化育苗推荐基质为对照,以不同配比的煤矸石、蚯蚓粪代替河沙,研究了不同基质的秧苗素质及移栽后的动态生理性状.结果表明,以30%煤矸石+50%专用基质+20%蚯蚓粪和40%煤矸石+50%专用基质+10%蚯蚓粪两种基质的棉苗素质显著优于推荐基质.考虑到经济效益,则以后者配比最优,较对照节省成本30%~50%.以煤矸石和蚯蚓粪代替河沙可以显著提高秧苗质量,提高秧苗抗逆性,缩短移栽后缓苗时间,不仅能大大降低育苗成本,且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4.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种不同育秧基质替代营养土在安徽安庆培育水稻机插秧苗,调查分析了各处理的出苗率、成秧率、地上部秧苗素质、根系、干鲜质量。结果表明,用水稻育秧基质育苗能够明显提高机插秧苗素质和成秧率,尤以安徽绿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安庆亿科育苗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育秧基质优势更明显。建议大面积推广水稻基质育秧,为夺取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三熟制稻区“旱育软盘抛寄两段育秧”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旱育软盘抛寄两段育秧”方式的效果,1997年在临澧开展了几种旱育秧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旱育软盘抛寄两段秧与旱育多两大秧相比,小苗期表现出苗整齐度、茎基宽、白根数、百株干重均较优,立枯病株率较低;寄秧期秧苗分蘖增长相对较快,最高苗数有较明显的优势;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均较高,增产达43%72%。  相似文献   

6.
水稻育秧环境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育秧环境下秧苗生理和形态结构方面的差异及对本田生长的影响。旱育秧苗植株矮壮,体内积累的淀粉多,过氧化氢酶活性强,叶绿素含量高,抛植大田后发根快、分蘖多,具有明显的“爆发”优势,最终成穗率高,有效穗多,产量较高;湿润育秧的秧苗,秧田期生长量大,体内积累的淀粉少,抛植大田后发苗慢,缓苗期长,最终有效穗少,产量较低;前期旱育后期多雨寡照的秧苗体内积累的淀粉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等均不及正常旱育秧,抛植大田后秧苗体的“爆发”优势丧失,产量与湿润育秧相仿。  相似文献   

7.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材料,研究了叠盘出苗稀播技术对单季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户传统不叠盘处理相比,应用叠盘出苗稀播技术的处理,秧苗素质提高,分蘖速度加快,有效穗数增加,可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蚯蚓粪与砖红土混配比例为0∶10、1∶10、2∶10、3∶10、5∶10、10∶10、10∶5、10∶0获得蚯蚓粪-土复合基质,同时设置1个单施化肥处理,研究其对益智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处理60 d后随着蚯蚓粪含量的增加,益智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总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同等肥力条件下施用蚯蚓粪处理(T6)的生长指标高于化肥处理(HF),而其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和根冠比显著下降;蚯蚓粪含量高于50%时,益智叶片Fv/Fm和Y(II)值显著高于纯土处理(CK),但是当蚯蚓粪含量为50%时,益智幼苗生长发育指标与单施化肥处理无显著差异。结合不同配比蚯蚓粪-土育苗基质对益智幼苗生长发育指标和生产成本综合考虑,蚯蚓粪含量为50%的蚯蚓粪-土复合基质(T5)可以在生产上规模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东北寒地粳稻旱育秧取土难、破坏植被及耕层,水稻无土基质育秧是代替床土育秧的一种新型的育秧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难题。为明确利用烨霖基质所育东北寒地粳稻秧苗素质以及栽后水稻植株长势及成熟期产量,以中龙粳1号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实施烨霖无土基质育秧、营养土育秧(CK)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基质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早返青生长,每盘秧苗质量轻,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用工成本,改善了水稻群体茎蘖质量。与常规营养土育苗相比,该基质育秧机插水稻主要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蚯蚓粪基质与营养土不同配比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蚯蚓粪与营养土的不同掺合比例,探讨了蚯蚓粪基质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蚯蚓粪与营养土为1︰1的配比最适宜机插秧秧苗素质的提高,秧苗的发根数量、根长、白根数、根鲜重和干物质积累均呈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1.
育秧床温调控剂及分蘖促进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楠  高向达  任淑娟 《北方水稻》2012,42(3):31-32,35
对水稻进行育秧床温调控剂及分蘖促进剂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床温调控剂处理的水稻秧苗素质显著改善,株高降低14.9%、地下百株干重提高29.59%、根冠比增加31.74%。移栽本田后,穗数增加34.7穗/m2,增产率达到5.7%;分蘖促进剂的应用明显加快了水稻分蘖前期的分蘖速度,收获穗数增加19.9穗/m2,增产率达到6.6%。两者配合应用增产效果更好,水稻的收获穗数增加54.6穗,增产率达到12.7%。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水稻机插育秧叠盘出苗的保湿效应及对秧苗生长特性及均匀度的影响,以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利用基质和稻田土进行播种育秧试验,分别设置育秧土饱和含水量的55%~60%(T1,基质含水量为38%,稻田土含水量为24%),75%~80%(T2,基质含水量为54%,稻田土含水量为32%)和饱和含水量(T3,基质含水量为70%,稻田土含水量为40%)3个育秧土播种水分梯度,播种后进行60 h叠盘出苗处理,并以不叠盘出苗育秧处理为对照,考查叠盘出苗期间育秧土含水量、种子出苗、秧苗特性及均匀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通过叠盘出苗能够保持出苗期间育秧土水分的稳定,不叠盘出苗育秧基质水分每小时散失1.08%,稻田土水分每小时散失1.29%;(2)叠盘出苗的种子出苗率显著高于不叠盘出苗处理,出苗期间育秧土水分含量与出苗率呈现显著正相关;(3)与不叠盘出苗育秧相比,叠盘出苗基质育秧和稻田土育秧分别使种子成苗率提高了29.9%和39.1%,并增加了株高和叶龄,同时分别使秧苗均匀度增加了23.6%和23.9%。试验说明,水稻机插育秧种子出苗期间进行叠盘能够维持育秧土水分稳定,进而提高种子成苗率、秧苗质量及秧...  相似文献   

13.
稻草基质育秧不同水分管理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代土基质培育水稻机插壮秧的水分管理模式,以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采取早稻稻草基质育秧,探讨3种水分管理方式(每隔1 d、3 d、5 d灌水1次致基质呈饱和状态)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秧苗素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水分亏缺能抑制苗高,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及提高根系的活力,提高成秧率。秧苗2~3叶期对水分亏缺敏感;水分亏缺使秧苗出叶缓慢,叶片长度及鞘长度变短,叶色变淡,对秧苗生长有抑制作用。适宜的水分增强C、N代谢,增加秧苗的干物质量,提高壮苗指数。稻草基质育秧以3 d(W2处理)左右灌水1次的处理有利提高秧苗综合素质,是适于培育水稻机插壮秧的水分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2种育秧盘机插稻生产力,为大面积水稻机械化及轻简化栽培提供最优农机农艺融合方案。结果显示:降解育秧钵盘处理秧苗在水稻茎基宽、单株分蘖数、百株地上部鲜质量均优于普通平盘育秧。同时,降解钵盘采用上毯下钵设计,调节插秧机取秧量可实现按钵精确机插,对秧苗根系植伤较轻,移栽后较普通平盘活棵快,分蘖发生早,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了预期穗数,穗粒结构较对照更为适宜,穗粒数均匀、变异系数小。收获期2个处理产量水平达到显著差异(P<0.05)。降解钵盘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糙米率、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率,效益较对照增加70.04元/667 m2。  相似文献   

15.
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杂交籼稻机插秧节本增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机插杂交籼稻稀播育秧秧苗生长特性、栽插质量、产量与效益特点。【方法】以F优498和Ⅱ优498的种子为材料开发并优选条播器后,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播种方式为主区,播种量为副区。【结果】条播播种均匀度优势明显,24行条播规格效果最佳。播种14 d后,秧苗开始产生分蘖芽,播后17至23 d是分蘖芽发生速率最快时期。随播种密度的增加,成苗率、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秧苗充实度、N积累量、分蘖芽发生率、发根力、漏插率都呈降低趋势,同时有效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减少,产量先增加后降低。条播相对于散播,秧苗整体素质较好,易形成壮秧,产量较高。【结论】投入与产出综合分析,采用条播方式,播种密度为50 g/盘时,秧苗群体密度和个体优势之间能得到较好的协调,产投比最高。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2017,(6):44-49
为培育适宜双季晚稻机插的健壮秧苗,提高机插双季晚稻产量,以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喷施多效唑对机插秧苗素质、大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秧苗根量、发根力、假茎宽、成秧率均高于湿润育秧秧苗,机插大田后叶面积指数、大田干物质生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湿润育秧处理;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可提高秧苗发根力、假茎宽以及成秧率,且机插大田后秧苗返青快,叶面积指数、大田干物质生产量、有效穗数和实际产量均明显增加;旱育秧并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处理秧苗素质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机插后大田生长优势明显,有效穗数、实际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双季晚稻机插育秧选择旱育秧并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废弃菌渣为基础基质,配以草炭和蚯蚓粪等,探索适合烟草育苗的基质配方,并分析菌渣在烟草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T4处理组(蚯蚓粪∶菌渣∶蛭石∶珍珠岩=1∶1∶1∶1)在株高、根系发育等表观生长指标和可溶性糖、根系活力等生理活性指标方面相较于市售基质处理组(草炭∶蛭石∶珍珠岩=2∶1∶1)均有明显的优势。通过SPSS软件对基质物理、化学性状和烟草生长生理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质较高的总孔隙度、有效铁含量和全钾含量能有利于烟草幼苗的生长,而较高的电导率、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则不利于烟草幼苗的生长。菌渣具有高总孔隙度、高有效铁、适宜营养结构和低成本的优势,但也有高电导率、低容重和高有机碳的劣势,不宜单独作为基质,应用适当配方,可充分发挥菌渣的作用,是一种好的基质材料,具有广阔的基质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稻苗个体素质不壮,群体质量不高,低位强势分蘖利用很少(或不能利用)和成穗率低,是目前制约三熟制稻区连续晚稻高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在超稀播(秧苗播量为150kg/hm^2)栽培条件下,十分用利于高质量壮个体,高光效优群体的形成和建立,能充分地利用低位强势分蘖,有效地降低苗峰,提高成穗率,达到稳穗,增重而增产。  相似文献   

19.
单季杂交水稻强化栽培高产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季杂交稻强化栽培和常规栽培对比试验表明,强化栽培以管水为中心,通过旱耕,旱耙,小(中)苗稀植和湿润灌溉等农艺措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理化性状,创造一个以水调气,以气增温,以温促肥的良性土壤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表现前期分蘖早,速度快,有效分蘖历期长,分蘖高峰出现早,个体生长优势与群体生长质量得以优化协调发展,有效穗和成穗率提高,后期植株的光合生产能力提高,有利于大穗的形成和结实率、穗重的提高,增产显著。总结了单季稻强化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育秧基质和喷水间隔处理对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明适合水稻机械化播种+旱育秧模式下培育符合机插标准健壮秧苗的水分管理方式。方法 以辽粳401为供试材料,选用2种育苗载体(有机质型育苗基质和营养土),于秧苗1叶1心期设置3种喷水间隔处理(24h、48h、72h),研究不同喷水间隔下水稻秧苗素质、移栽质量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喷水时间间隔由24h延长至72h,秧苗SPAD值升高,株高降低,根数增加,根冠比升高,秧苗的综合素质提高。间隔72h喷水处理秧苗机插伤株率和漏插率低,移栽后缓苗活棵迅速,新根数量多。移栽后间隔72h喷水处理秧苗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其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猝灭(qP)和非光化学猝灭(NPQ)均处于较高水平。72h处理成熟期有效穗数最多,结实率最高,实际产量最高。结论 采用间隔72 h的水分管理方式,能够提高水稻机械化育苗的秧苗素质,提高机插质量,利于机插后缓苗,促进茎蘖成穗,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