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免疫系统被认为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抵抗多数病原菌。溶菌酶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其水平或活性是先天性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溶菌酶存在于黏液、淋巴组织、血浆等体液中,也在多种组织中表达,可溶解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本质上具有调理作用,能激活补体系统和吞噬细胞。随性别、年龄、季节、环境及疾病感染、压力程度的不同,溶菌酶活性也不同。本文综述了溶菌酶在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机体在感染病原苗后,血浆中维生素C水乎急剧下降,同时巨噬细胞对维生素C的利用又大大增加。由巨噬细胞活性反映的细胞免疫反应是抵抗感染的最直接的第1道防线,随之出现具特异抗体的第2道防线。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证明,补充维生素C的鸡比未补充的鸡能更好地抵抗疫病感染,降低感染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接种活菌疫苗后弓愧的反应也较温和。研究亦证明,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后更容易防治的疾病有以下几种:鸡新城疫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在控制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反应,这可由血凝集抗体抑制效价检测到。免疫后鸡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断奶仔猪的胃酸分泌不足,而胃酸是抵抗细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乳酸、饲喂发酵乳或向饮水中添加乳酸等措施来调控胃中的酸度,都可降低胃中的pH值并减少胃中的大肠菌数量。  相似文献   

4.
在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中,中性粒细胞为主要的效应细胞,它是机体抵御感染性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可以迅速穿越机体生理屏障到达局部组织.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清除异物,杀菌和细胞毒作用,因此,中性粒细胞在抗真菌、细菌、病毒感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乳铁素参与乳房链球菌对乳腺上皮细胞的粘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印迹试验表明,试验用的3株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uberis)菌株均可与乳铁素(Lactoferrin)结合。培养基中加入乳铁素或乳清可以显著促进细菌与乳腺上皮细胞之间的粘附,抗乳铁素抗体可以特异性地抑制乳铁素或乳清预处理细菌与乳腺上皮细胞的粘附。乳铁素在细菌和细胞之间起着桥梁分子作用。有助于细菌与乳腺上皮细胞之间的粘附和乳腺感染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用兰州乳房炎试验(LMT)对来自西安市某个牛场的76份奶样作隐性乳房炎检验,并对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牛场的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33%,阳性乳样中细菌检出率为93.4%。阴性乳样中病原菌检出率为28%,在检出的94株细菌中,共有5种菌22株是与乳房炎有关的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占病原菌总数的90%以上。是引起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试验从新疆石河子地区3个建设兵团采集60份临床型乳腺炎患牛的奶样。细菌分离纯化后,在VITEK 2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基础上,利用16S r DNA序列分析对乳腺炎主要致病菌进行菌种鉴定,并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60份奶样中共分离14种细菌,其中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最多(2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15.56%)。选择14种常用抗生素,采用Kithy-Bauer纸片法,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最强(耐药菌株最多)。通过免疫蛋鸡制备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卵黄抗体(Ig Y),体外抑菌试验表明,10mg/m L的特异性Ig Y能够有效抑制两种细菌的生长,为卵黄抗体替代抗生素防治奶牛乳腺炎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腺中的初级吞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PMN)和巨噬细胞构成了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1道防线。在健康奶牛的乳腺中,巨噬细胞占主导地位且充当哨兵的角色。当病原体侵入乳腺时,巨噬细胞及乳腺上皮细胞就会释放出直接将PMN迁移到该区域的趋化剂,使PMN从循环中迅速流入并吞噬和杀灭细菌,起到保护的作用。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2道防线是由记忆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组成的网络,它们与第1道防线相互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了解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可为研究和调节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就奶牛乳腺免疫细胞防御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1绪论传统意义上的免疫系统在体内的有效免疫分先天和后天免疫应答。后天免疫同先天免疫应答相比,对病原菌作出的反应速度较慢,且只对特殊抗原作出反应并具有免疫记忆性。相反,先天免疫反应则迅速,且肩负着抵抗病原菌第一道防线的功能。先天免疫包括机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可溶性因子如补体蛋白,还包括多种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10.
<正> 早在乳品工业发展的初期,人们就认识到乳中病原菌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乳中病原菌是指那些通过直接(动物疾病通过乳传给人)或间接(病人污染乳,再经乳传播给其他人)传播方式引起人类感染、中毒的细菌。本世纪初卫生工作者就发现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白喉、猩红热、Q—热、胃肠炎等的病原体均可  相似文献   

11.
黏膜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机体的淋巴器官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照微生物可能人侵的路线呈规律性的分布,其防御机体感染由浅而深可归纳为3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主要由密集或散在的淋巴组织构成;第二道防线由淋巴回路通路上的淋巴构成;第三道防线由位于血循环通路上的脾脏构成。其中,第一道防线的淋巴组织总量最多,主要分布在抗原最易入侵的黏膜处。  相似文献   

12.
"乳康2号"对奶牛细菌性乳房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乳康2号"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37头。结果表明,治愈28头,有效6头,无效3头,总有效率为91.89%,平均治疗时间4.7d。对采集的37头奶牛治疗前的42个乳区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查,有33个乳区检出与乳房炎有关的病原菌,占78.57%。检出病原菌5种,主要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停药后采集33个乳区奶样,结果有14个乳区细菌转阴,细菌转阴率为42.42%。在转阴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转阴率最高(100%),其次是混合感染(60.00%)和乳房链球菌(50.00%)。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奶牛场生产的原料乳中主要微生物及理化指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采集奶牛场的奶样及奶厅环境空气样品,在实验室检测原料乳中的主要微生物及理化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其指标的主要因素。检测结果表明,冬季牛乳的营养成分高于春、夏、秋三季,微生物各项指标优于春、夏、秋三季,而且未检测到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奶厅环境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得出结论:原料乳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在不同季节间有较大差异,乳中细菌含量与奶厅环境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没有必然的关系,只要严格执行原料乳生产过程的卫生管理规范,就能有效控制和减少原料乳细菌总数和病原菌的数量,生产出安全合格的牛乳产品。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潍坊市某奶牛场对隐性乳房炎最常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数据统计,三种病原菌在该场的检出率分别为27.88%、11.54%和7.69%,在随后对其他七个奶牛场的部分乳样的细菌分离结果中证明,该三种病原菌在潍坊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乳汁中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5.
以Caco-2细胞作为体外模型研究几株乳酸菌的黏附性能及其对大肠杆菌K88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黏附抑制性能。采用荧光标记法评价这几株乳酸菌的黏附性能,并通过竞争、排斥和置换试验检测其对上述2株病原菌黏附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除了乳酸乳球菌外,其他乳酸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率均高于这2株病原菌,且黏附率为乳杆菌(Lactobacillus)>肠球菌>致病菌>乳球菌。2)来源于健康鸡肠道的乳杆菌与分离于人肠道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食果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fructivorans)的黏附率接近。3)大部分乳酸菌菌株能通过置换作用抑制大肠杆菌K88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黏附。结果提示,这几株乳酸菌对肠上皮细胞均有较高的黏附率,尤其是乳杆菌,且它们的黏附有菌属特异性。乳酸菌抑制上述2种病原菌的黏附主要通过置换方式,但没有菌属特异性,且与其自身的黏附力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正当肠上皮防御屏障结构被破坏后,细胞外基质暴露,一些细菌利用表面成分黏附素与细胞外基质结合而进行黏附;同时可溶性细胞外基质结合到细菌表面形成伪装层,使宿主免疫系统不能识别而逃避免疫杀灭,细菌得以定植而感染。一、肠道的黏膜屏障功能胃肠道为机体抵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肠道固有的防御屏障包括微生物屏障、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物理屏障中肠道的完整性可阻止大的饲料颗粒、微生物和微生物毒素从内腔渗透入黏膜固有层,肠道完整性为主要由连续的上  相似文献   

17.
1乳汁病原微生物检查 隐性乳房炎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等。通常主要的病原是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支原体。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病原菌的90%~95%。有些病原菌虽存在于乳房内,但不一定致病。因此,仅仅依据乳汁中有无病原菌进行诊断不可靠,只能根据检出病原菌的种类、数量作出初步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北京某区各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流行情况及其主要病原菌,采用BMT方法检出隐性乳房炎乳样后,对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同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区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感染率为22%,主要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其敏感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噻呋钠、头孢拉定、氟哌酸、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经采取临床用药及改善挤奶方式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区奶牛场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9.
新疆石河子地区隐形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石河子地区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流行情况及其主要病原菌,采用LMT方法检出隐性乳房炎乳样后,对部分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同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奶牛场隐陛乳房炎的感染率为56.3%;对307头共378份阳性奶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发现,阳性乳样品中细菌分离率达62.7%(237/378),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和棒状杆菌为主要致病菌,且多为几种致病菌的混合感染。其敏感的抗菌药物有头孢蒎酮钠、头孢噻肟钠、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  相似文献   

20.
免疫乳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哺乳动物乳汁是机体免疫协凋作用的分泌物之一。免疫乳(Immune milk)是指给哺乳动物(主要指牛、山羊)选择性地接种一些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细菌、病毒或其它一些外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分泌特异性的抗体(Antibody)或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进入乳中,这种乳称为免疫乳。抗原(Antigen)是指存在于环境中能够刺激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