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传统茶文化呈全面繁荣之势。这一情形反映在该时期风头一时无二的才子佳人小说中。作者们喜以"茶诗"、"茶联"作为章节题目或是回头诗词,使故事开篇惊艳。书中人物常常"谈茶"、"论茶",提升了小说的文化品位。书中穿插关于"茶风"、"茶俗"的描写,增添了此类小说的市井色彩和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文学的雅与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雅文学曾因其对社会、人生的影响而成为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进入80年代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文化的全球化,通俗文学迅猛膨胀,高雅文学急剧萎缩,俗文化压倒了雅文化,居于中国文学的主流地位。本文通过分析这一现象及变化,揭示雅与俗的关系,倡导雅俗共享、依存互动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3.
民俗中的茶俗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四川茶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茶俗文化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民间饮茶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可以窥见四川人幽默诙谐的饮茶审美情趣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可以探寻川人饮茶习俗演变的轨迹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本文以茶的重要民俗事象,即茶的民间歌谣、竹枝词、茶馆文化来概述四川茶俗文化在民间的发展传承。  相似文献   

4.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红楼梦》总共120回,其中有112回讲到茶,其中对名茶、茶具、择水、茶俗、茶礼皆有涉及。本文从茶事活动、茶对人物的塑造两个角度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浅作评述。红楼茶品,精茗叠见;红楼茶事,亦雅亦俗;曹雪芹展现了全方位的中国茶文化,也借茶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徐德培 《农业考古》2005,(6):201-204
茶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民俗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江西茶俗文化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就其旅游应用构想,尤其是注重推出一批特色系列茶产品,提高茶叶生产的附加值,为江西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亮点提出了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无徽不成镇,无茶不成俗"。安徽是我国古老的茶区之一,由于受经济条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图腾崇拜等的影响,安徽茶俗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在历史的长河中,徽茶文化与徽州民俗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为一,并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总结归纳、口传心授和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徽茶俗文化。茶,早已渗透到了安徽人民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的成规礼俗和迎来送往的人际交往之中。  相似文献   

7.
茶俗、茶艺、茶道是我们探寻茶文化内核的三条必通之途 ,是中华茶文化这只“传世宝鼎”的并立三足。我们若要真正得中国茶之至醇韵味 ,就非对此三者相互关系作一深究不可。掌握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犹如把握住了中国茶文化的枢机 ,以此为纲 ,中国茶、中国茶文化脉络尽知。茶俗是指在长期社会生活中 ,逐渐形成的以茶为主题或以茶为媒体的风俗、习惯、礼仪。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下的产物 ,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而消长变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行业 ,茶俗的特点和内容不同。因此 ,茶俗具有地域性、社会性…  相似文献   

8.
四川宜宾农村的茶俗四川省宜宾市土产公司刘盛龙茶俗是民间风俗的一种,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也是人们心态的折射,它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和完善,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份。川南宜宾农村的茶俗,也是民间茶文化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9.
高红 《农业考古》2008,(6):171-173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最主要代表.日本茶道集美学、宗教、艺术、文学及建筑设计等为一体,通过茶事活动来修身养性,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意境.本文拟从自然关的范畴、日本人与自然、茶庭与茶室等方面入手,探讨自然美在日本茶道中的具体体现.认为日本茶道中除"禅茶一味"的宗教美学思想之外,也体现了人与自然景物融舍为一,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欣赏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10.
茶是我国少数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对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各个方面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喝茶习俗,发扬民族茶俗文化,意义十分重大。本文结合辽宁省地方文化的特色,梳理省内少数民族茶俗文化遗产,找出辽宁省少数民族茶饮文化的可开发点,结合文化、旅游、饮食等多方面内容,提出了该地域少数民族茶俗活化利用的举措,从该领域提升辽宁省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加快辽宁经济文化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与江西茶文化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茶文化研究茶及与茶相关的众多文化现象,涉及自然环境、人文、经济、社会等众多领域;作为一种"中介文化",茶文化又具有很强的现实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黄梅茶俗拾遗湖北省黄梅县文化局桂遇秋《中国茶文化》1993年4期发表的拙稿《黄梅茶事及其茶俗》,对黄梅茶俗作了些介绍,现将遗漏的作为“茶俗拾遗”献给读者。茶宴。在湖北省黄梅县城乡,建国前有茶代酒宴的习俗。租赁、买卖田地、房屋、大型农具、牲畜、青少年拜...  相似文献   

13.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3,(4):120-133
所谓茶俗,是民间长期生活积累、演变、发展而自然积淀起来与饮茶相关的文化现象,简单地说,茶俗就是民间的饮茶习俗。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信仰、经济等等条件的不同,各地的茶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呈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繁盛局面。特别是有些地  相似文献   

14.
若深小盏孟臣壶,更有歌盘仔细铺.破得工夫来瀹茗,一杯风味胜醍醐. 这是台湾已故著名史学家连横<剑花室诗集>中的一首茶诗,堪称工夫名器、茶意茶境完美结合的情景画卷.深谙工夫茶的连横还在其<雅堂先生文集>"茗谈"中写道:"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由此可见,"若深杯"在工夫茶器具中之重要.但遗憾的是,长久以来,许多人把"若深"误作"若琛",以讹传讹,谬传甚广.  相似文献   

15.
北宋时期,茶已成为居家必备之物,茶饮之风广泛流行。茶与社会生活有着诸多联系,出现了不少与茶相关的社会现象和习俗。宋人留下的众多茶诗,是我们了解宋人茶俗的重要窗口。苏轼的茶诗,具体而形象地反映了以茶待客、以茶赠友、以茶孝亲、以茶赐臣、以茶为乐等宋代茶俗茶情。挖掘苏轼茶诗中的宋代茶俗及其蕴涵的文化意蕴,具有较高的文学和民俗学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贽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其"尚俗"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开创了"俗"文艺的批评研究的新风气,有力地推动了"从雅到俗"的审美流变,进一步促进了杂文、戏曲、小说的发展。但"俗"文艺中包含的一些糟粕,难免带来许多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宋代茶风浓厚,咏茶赞茶的作品也很多,除常见的诗词外,茶赋的兴起也给茶文化领域吹了一股劲风,这其中,享有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三宗之首的黄庭坚的《煎茶赋》,全方位描述了唐宋的茶艺及茶俗,特色鲜明,研究价值较高。本文结合宋代的茶风茶俗及黄庭坚的茶事生平,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8.
最近,茶文化学者吴尚平、龚青山所著《世界茶俗大观》一书,由中国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该书共分中国汉族茶俗;中国少数民族茶俗;中国庙宇茶俗;海外茶俗;茶馆风情以及中外名人茶规七个部分,共计十六万多字。详细介绍中国各民族饮茶风俗、日本茶道、南朝鲜茶礼、英国午后茶、美国冰茶、阿拉伯嚼茶、东欧果皮茶、土耳其薄荷茶……,中国与新加坡、法国等地的茶馆风情,以及古今中外名人饮茶习  相似文献   

19.
较唐代而言,宋代茶文学在体裁上有所出新,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在内涵上有所发展。宋代士人重视心性、重视个体、重视世间的精神浇灌出了宋代的茶文化,并在茶诗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从宋代茶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代茶文化以俗为雅,以平常为道,茶饮生活成了宋代士人身心得以安顿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0.
雅与俗是一个分合消长的流变过程.词体文学从中、晚唐发展到北宋蔚为大观,至柳永与苏轼,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创作趋向--雅与俗的对峙.这种对峙,有着各自不同的源流传承,浸染着宋代文人雅俗两极的文化个性,在词坛审美取向变革的背景作用下,显得尤为鲜明突出.它不仅完成了与东坡言志耆卿言情的构体开派,而且成为北宋词雅俗嬗变的关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