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然蒙古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夏铭  周晓峰  赵士洞 《林业科学》2001,37(5):126-133
蒙古栎 (QuercusmongolicaFisch)为壳斗科、栎属植物 ,主要分布区包括中国的华北、东北、内蒙古东部 ,朝鲜半岛 ,俄罗斯远东和蒙古的连续分布区及日本桦太、北海道的间断分布区 (吴晓春 ,1 993)。蒙古栎是我国东北的典型植被类型———红松阔叶林的主要伴生树种之一 ,同时在红松林被干扰破坏后是形成次生阔叶林面积较大的主要树种 ,也是分布区超过北纬 45°的唯一栎属植物。近年来 ,蒙古栎的分布区和群体数量呈扩张趋势 ,其原因除人为干扰外 ,可能涉及气候变化、物种特性、种内遗传多样性、种间互作等等。对蒙古栎群体…  相似文献   

2.
美国山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14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技术,采用Operon公司的10种随机引物,以采自美国东南部、北部、西部和我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云南等地的9个美国山核桃栽培群体45个单株的种子为材料,检测出多态位点42个。以这些多态位点为依据,计算了估测了多态性位点百分比、Shannon表型多样度指数、Virk群体内遗传距离和Nei氏群体间遗传距离,并用它们作为参数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美国山核桃品种群体遗传变异明显,且群体间差异大于群体内差异,我国引种的群体遗传差异大于原产地美国的群体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3.
秃杉种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RAPD技术 ,通过 1 1个多态随机引物对 3个秃杉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秃杉天然群体内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各位点平均基因多样度为 0 41 92 ,3个秃杉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明显 ,1 9.5 %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间。通过秃杉种内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为今后有效保存和合理利用秃杉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RAPD分析药用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9种药用石斛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石斛资源奠定基础。采用RAPD技术,应用NTSYS软件对9种石斛的RAPD-PCR结果进行分析。利用从103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70条随机引物对供试材料DNA进行随机扩增,共得到520条带,其中多态性带有491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4.42%。采用UPGMA类平均法对扩增出的谱带进行遗传聚类分析,得出反映各种间亲缘关系的树状图。在遗传距离(D)=0.44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2类,RAPD对基因组的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差异不大。试验结果表明,RAPD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药用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RAPD标记分析狗牙根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收集到的28份狗牙根为材料,用20个随机引物(10nt)共扩增出314个RAPD多态性片段,表明试验材料之间存在复杂的遗传背景,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NTSYS—PC软件进行的非加权组法(UPGMA)聚类分析,建立了狗牙根居群的分子系统树状图;并将所有居群分为A、B、C3大类,A类包含12个居群,B类9个居群,C类7个居群,各居群问遗传变异范围很大。  相似文献   

6.
七子花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胸径将浙江省天台山天然七子花划分为大树、中树、小树和幼树 4个大小级种群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 4个大小级种群共 4 5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通过 12种随机引物扩增共检测到 6 4个可重复的位点 ,4个大小级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高低为大树 >中树 >小树 >幼树。Shannon信息指数估计七子花 4个大小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低为大树 >中树 >小树 >幼树 ,大小级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 5 4 4 1% ,大小级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 4 5 5 9% ,表明不同大小级种群内、大小级种群间个体均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但大小级种群内的遗传分化比大小级种群间高。Nei指数估计的七子花不同大小级种群的基因多样性的高低与Shannon指数估计的一致 ,大小级种群内的遗传分化高于大小级种群间 ,大小级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 0 3939。不同大小级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以大树与中树最高 ,大树与幼树最低。聚类分析显示大树与中树先聚成一组 ,小树与幼树再聚成一组 ,最后 2组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乐昌含笑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分析了珍稀木兰科植物乐昌含笑6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程度。19条随机引物扩增出111个可分析位点,多态位点百分比为81.98%,经POPGENE分析发现,乐昌含笑的Nei’s基因多样度(Hc)为0.3255,Shannon表型指数(I)为0.4751,与其它植物比较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6个乐昌含笑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Gst)值为0.2226。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大于群体问的遗传变异。按照遗传距离将乐昌含笑6个群体划分为两类:第1类有广西三江、湖南宜章、湖南双牌和湖南资兴的群体,第2类包括江西官山和湖南醴陵的群体;研究表明:第2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高于第1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8.
天然珙桐群体的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RAPD技术 ,通过 13个引物对 5个天然珙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珙桐天然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但群体间的差异明显 ,2 6 %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间 ,与我国濒危树种马褂木和银杉等相似 ,而与广布性树种相异。取样方法对遗传多样性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 ,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基因多样度受取样个体数的影响较小 ,群体间的分化系数和基因流的估算受取样个体数的影响较大。研究还将珙桐划分为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大种源区。通过珙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为今后有效保存和合理利用珙桐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巨桉11个种源8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通过20个10bp随机引物的扩增,共检测到149个位点,其中89个为多态性标记位点,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9.73%.各个种源多态位点百分率较高,为42.86%~55.89%,多态位点最多的是8号种源,最低的是6号种源.Shannon表型多样度估测值的统计表明,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种源内部.遗传变异在种源间占28.74%,在种源个体间占71.26%.Shannon表型多样度估测值在种源间为0.1720~0.2650,平均为0.2373.8号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最高,6号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最低;种源间的遗传距离为0.0391~0.1344,平均为0.0817.这些遗传变异为巨桉优良种源的早期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RAPD标记研究马褂木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利用RAPD标记对马褂木全分布区 1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马褂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但东部种群因现有种群小 ,其遗传多样性明显地低于西部种群。种群遗传学研究揭示 ,由于小种群效应 ,以及缺乏有效的基因流和特有的致濒机制 ,马褂木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巨大 ,30 %以上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但在不同的地理区域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不同。在西部分布区 ,地域上相距不远的种群其遗传距离较小 ,而在东部即使两个相邻的种群 ,其遗传距离也非常大。使用Nei’s遗传距离进行算术平均数的非加权成组配对法分析 (UPGMA) ,其聚类结果可以很好地将马褂木划分为西部和东部两个种源区 ,而西部种源又可再划分为西南亚区和华中亚区  相似文献   

11.
用萌蘖芽为外植体对黄藤进行组培快繁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的6BA及多激素组合有利于丛芽诱导,但在继代增殖过程中需要适当降低6BA的浓度及除去2,4-D以利于芽伸长壮苗;0.25~0.50MS诱导根效果好;培养基中加入0.1 g/L活性炭显著提高生根率;NAA诱导的根过粗,不利于幼苗生长和移植成活;而IBA诱导的根细长,形态上接近自然根,幼苗易长高,移栽易成活。  相似文献   

12.
Daemonorops margaritae is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commercial rattan in South China. Its microstructure and basic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variation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1)The variation along the height is small, while the variation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is significant; 2) The fibre length, fibre ratio and distribution density of the vascular bundles in the cross section decrease from cortex to core, while the fibre width, vessel element length and width, parenchyma ratio,...  相似文献   

13.
黄藤人工林密度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设置造林规格为3 m×3 m(A)、2 m×3 m(B)、1 m×3 m(C)和1 m×2 m(D)4个水平的密度试验,分析造林密度对黄藤人工林生长与收获的影响.结果表明:萌蘖力、藤丛的母茎长和总茎长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密度的不同对6年和14年时的萌蘖力分别造成显著和极显著差异,而对植株母茎长无显著影响,但对14年时藤丛总茎长则有极显著影响;在14年时,林分自疏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密度水平间有极显著差异;林分直径大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递减,不同密度间有显著差异,但造林密度减小或增大至一定程度时对直径所产生效应并不明显;单丛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受造林密度影响最大,除密度A与B及C与D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密度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藤林总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逐步减少,不同密度间无显著差异,但以密度为3 333株·hm-2时的总产量最高.在营建黄藤人工林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3 m×1 m或3 m×2 m密度,从而获得较高的藤产量,便于藤林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4.
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是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森林中的主要伴生植物,是我国的优良商品棕榈藤种,为中国特有种(许煌灿等,1994a)。天然分布以海南岛为中心,延伸至23°30'N以南的广  相似文献   

15.
森林蔬菜黄藤笋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藤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棕榈藤,它的藤茎嫩梢(藤笋)很早就被原产地居民所食用.分析评价了黄藤笋的营养成分,并与其它几类蔬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黄藤笋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0.2%,仅略低于绿叶菜类蔬菜(23.8%),高于葱蒜类(13.89%)、瓜类(17.82%)、根菜类(12.98%)、薯芋类(11.41%)蔬菜.脂肪含量为0.221%,低于上述几类藏菜.黄藤笋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钙含量最高(0.824%),其次为磷和镁,含量分别为0.547%和2780mg/kg.黄藤笋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224.5mg/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占氨基酸总量的52.69%.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黄藤笋中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5.23,营养价值优于韭菜(69.80)、菠菜(66.77)和苋菜(61.88)等常见蔬菜.  相似文献   

16.
米老排林下种植6年的黄藤主茎长为0.28±0.04m,产生萌茎的植株占48%,平均拥有萌茎1.3±0.2条,远远低于相邻间伐50%的马尾松林下的黄藤;黄藤植株晴天全天得到的有效光合辐射和相应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为0.6μmol·m^-1·s^-1和0.05μmolCO2·in^-1·s^-1,远远低于空旷地上的1539μmol·m^-1·s^-1和3.11μmolCO2·m^-2·s^-1,表明米老排林下黄藤生长缓慢,可能与其得到的有效光合辐射较低有关,若在米老林下间种黄藤需进行间伐以增加透光。  相似文献   

17.
短叶省藤和黄藤组培苗造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藤组培苗的适应性与保存率不低于实生苗,其造林的立地、整地、上层林木和种植措施等可与实生苗相同。黄藤组培苗能保持母株优良的生长特性,生长显著快于未经选择的实生苗。同时,组培丛芽苗的第1单芽的茎长生长快于第2单芽的茎长生长。短叶省藤的单芽高度与造林保存率有显著的相关性.高度大的单芽保存率高,反之则小。造林前的苗高分析表明,单芽苗和丛芽苗第1单芽的保存率与其造林前苗高大于15cm的比率接近,丛芽苗第2单芽的保存率与其造林前苗高大于10cm的比例接近,第3单芽的保存率与其造林前苗高大于5cm的比例接近。与黄藤相同,短叶省藤丛芽苗各单芽的生长速度也与造林前单芽的高度相关,苗高大的单芽生长快,苗高小的单芽生长慢。  相似文献   

18.
红藤苗木施肥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 Hance)是我国主要商品藤种之一,目前已在广东、海南和福建等省推广人工栽培。红藤苗木培育周期长,从播种到成苗出圃约需一年时间,而壮苗技术是推广人工栽培的关键。为了研究红藤壮苗培育技术,在取得藤苗光照试验和矿质营养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安排了苗木施肥试验,以探求红藤苗木最适施肥量,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黄藤开花习性、花粉采集时间及萌发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黄藤开花盛期,日开花高峰期集中在9:00~13:00,上午8:30~12:30收集的花粉萌发力最强;在150g/L蔗糖液体培养基中,常温(31.0~32.5℃)条件下培养6h或9h,或35℃的条件下培养6h,花粉萌发与生长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黄藤熟笋、生笋(鲜切笋)、熟笋干和生笋干的水和4种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中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总多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研究了煮熟、干燥加工方法对黄藤笋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煮熟处理能保持或提高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干燥处理则相反。乙醇提取物比水提取物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以50%~75%的乙醇提取溶剂效果最好。熟笋在所有溶剂中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总多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均表现出最高水平,表明煮熟是黄藤笋适宜的加工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