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南雄晒黄烟种植现状与开发利用情况,该文介绍了南雄晒黄烟的种植情况、内在质量、工业利用以及栽培调制技术,阐述了南雄晒黄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流通无序、栽培调制技术粗放、抗自然风险能力弱、科研投入与工业利用研究不足等问题,并从制定分级与收购标准、提高晒黄烟生产的规模化与标准化、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深化晒黄烟工业应用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南雄晒黄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晒黄烟生产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宁乡晒黄烟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宁乡晒黄烟标准化生产的对策即利用晒黄烟自身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对晒黄烟生产发展的重视;规范晒黄烟生产技术,实现晒黄烟生产的科学化;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打造技术全面的晒黄烟从烟队伍;加强烟草站职能建设,为烟农提供综合服务;提高烟农抗风险的能力,保证晒黄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烟叶专业合作社,促进晒黄烟生产提质增效;积极探索晒黄烟生产发展的现代烟草农业模式,实现晒黄烟的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吉林省晒黄烟主栽品种,研究分析了10份晒黄烟品种的生育期、形态特征、主要农艺性状、田间主要病害的自然发病情况、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等。结果显示,包盖烟和南雄烟田间长势强,成熟期分层落黄好,调制后原烟外观质量较好,颜色棕黄,光泽中强,油分有至多,叶片结构疏松,不发生赤星病、中感TMV,中抗PVY和CMV,化学成分协调,经济性状表现好,两个品种推荐为吉林省晒黄烟烟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4.
阐述歙县种植晒黄烟历程、晒黄烟生产技术要点和晒黄烟晒制加工技术,为歙县今后开发晒黄烟生产项目做一探析,同时也为歙县晒黄烟种植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出适宜广东种植的晒黄烟品种.[方法]对大叶青梗、81-26、小叶青梗3个晒黄烟新品种进行大田试验,调查研究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各指标的差异.[结果]3个参试的晒黄烟品种中,81-26农艺性状较好,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优于其他品种;大叶青梗经济性状表现最佳,产量、产值分别为1612.56 kg/hm2、78483.30元/hm2,显著优于81-26与小叶青梗,并且外观质量表现最好.小叶青梗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最高,81-26总植物碱与全钾含量较高,不同晒黄烟品种化学成分均较为协调.工业评价方面,81-26的含梗率低,工业利用性好;大叶青梗评吸质量最佳,具体表现为浓度适中、香气饱满、杂气少.[结论]3个晒黄烟品种中,大叶青梗最适宜在广东南雄种植.  相似文献   

6.
广东晒黄烟在烤烟型卷烟配方中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广东晒黄烟在烤烟型卷烟叶组配方中的应用,选用连选一号、中密合、81-26、青梗-4等4个广东晒黄烟品种,分别在广东连州、封开、南雄等地种植,按当地传统调制工艺进行调制。对其原烟物理性状、主要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进行评价;以江西中烟工业公司某两类烤烟型卷烟为对照,通过替换或添加广东晒黄烟、提高膨化烟丝掺配比例,开展叶组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材料的物理性状和主要化学成分差异较大;香型均为似烤烟型,风格显著或较显著;广东晒黄烟可在烤烟型卷烟配方中作为主料烟或调味料使用,最佳使用比例为5%~8%,同时提高25%~33.3%的膨化烟丝使用量,能丰富香气,提高烟气浓度、满足感和余味舒适感,保持卷烟香型风格不变,或略具晾晒烟香韵。在卷烟工业应用中,应根据晒黄烟品种的质量特点确定其在叶组配方中的使用比例。  相似文献   

7.
该文针对晒黄烟的开发与利用,对吉林省晒黄烟的生产技术进行了介绍。育苗时间为3月5—15日、4月15日假植、5月15—20日移栽,施纯氮75~97.5kg/hm~2,采用黑白双色地膜覆盖栽培,留叶数为16片左右。调制方式为绳晒,全程调制不吃露。另外制定规范了晒黄分级标准,有利保证了晒黄烟烟叶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的施肥方法对晒黄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0%-70%复合肥作为追肥使用,烟叶产量、外观质量及经济效益较高,化学成分较协调,评吸质量较好,是比较适应南雄土壤、气候条件的一种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的施肥方法对晒黄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0%-70%复合肥作为追肥使用,烟叶产量、外观质量及经济效益较高,化学成分较协调,评吸质量较好,是比较适应南雄土壤、气候条件的一种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育苗是晒黄烟生产中的重点环节,盈江县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宜于当地的漂浮育苗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晒黄烟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育苗进程,为盈江热区冬季发展烟叶产业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了解国内规模化种植晒烟与烤烟的理化特性和香气特点,为卷烟企业开发研制具有独特品牌风格及低焦油中式卷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湖南宁乡、云南保山、广西贺州等地规模化种植的晒烟与云南昆明烤烟、美国烤烟为材料,对比分析不同产地及类型烟草中部烟叶样品的填充值、化学成分、香韵特征及中性致香物质等.[结果]晒烟的填充值普遍高于烤烟,以云南保山晒烟肯那的填充值最高,为5.88 cm3/g,云南昆明烤烟的最低,为2.99cm3/g.不同产地晒烟与烤烟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从而造成其感官品质差异较大.湖南宁乡晒烟的焦香、木香香韵较突出,云南保山晒烟的甜香香韵较突出,广西贺州晒烟的树脂香、坚果香香韵较突出,美国烤烟的干草香、焦香香韵较突出,云南昆明烤烟的清香、甜香香韵较突出.6个烟叶样品中共检出40种中性致香成分,其中酮类物质比例最高,有23种,其次为醛类,有7种;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有36种中性致香成分的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不同晒烟和烤烟的理化特性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差异较大,且各具特点,卷烟企业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合理配比获得适合中式卷烟开发与生产的原材料.其中,湖南宁乡晒烟适合添加应用于高品质卷烟;云南保山晒烟在低焦油、低危害卷烟开发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广西贺州晒烟既可在混合型卷烟中使用,又可在烤烟叶组配方中适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醇化过程中晒黄烟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向红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39-1341
研究了自然醇化过程中晒黄烟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并对醇化过程中的晒黄烟进行了感官评吸,为晒黄烟合理醇化和使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在自然醇化过程中晒黄烟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晒黄烟在自然醇化过程中总氮、淀粉含量略有下降;烟碱、总挥发碱含量均有大幅度地下降;总糖含量表现为前期下降、后期趋稳且稍有上升。自然醇化过程中晒黄烟感官质量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上部烟在30个月时达到最佳,中部烟在25个月时达到最佳,下部烟在20个月时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晒黄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烟株的株高、茎围、有效叶数增加,而干物质积累量及烟叶的产量、产值在施纯氮180kg/hm2范围内也增大,之后则有所减小。在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近似于S形曲线,烟株对氮、钾的积累大体上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磷的积累一直呈增加的趋势;不同氮素用量对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总的来看,宁乡晒黄烟以施纯氮量18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人工接种,采用混合分级的方法,对黑龙江省10份晒烟种质进行了综合农艺性状比较与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10份晒烟种质对烟草赤星病均表现出比较强的抗性;农艺性状与原烟外观质量以大青筋表现最优,可以用作杂交亲本,也可以在生产上直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烤烟、晒烟、白肋烟3个不同类型的11个品种为材料,在相同条件下,采用漂浮育苗方式,对苗期的生育进程,第4片真叶的生长状况、SPAD值、光合特性,以及成苗期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晒烟品种在苗期的生育期较短,第4片真叶长度最大,烤烟品种第4片真叶宽度最大;烟草不同类型之间的光合特性差异较小,而不同品种之间的光合特性差异较大,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之间相关性显著;烟苗鲜重根冠比表现为:白肋烟>烤烟>晒烟,干重根冠比表现为:白肋烟>晒烟>烤烟,总干鲜重比表现为:白肋烟>烤烟>晒烟。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晒黄烟的品质和安全性,全面系统地把握氮代谢在调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调制措施对晒黄烟调制期间主要含氮化合物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氮含量在晒制的前9 d呈下降趋势,9 d之后稍有上升,总体上变化不大;可溶性蛋白主要在晒制前期和中期发生降解;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曲线”,积累速度表现为“快-慢-快”的变化规律;晒制期间生物碱含量变化不大,硝酸盐最终含量低于开始晒制时。不同调制措施相比,划筋处理水分散失较快,有助于可溶性蛋白的充分降解,游离氨基酸的积累和硝酸盐的合理转化。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烟草叶片含梗率和解剖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烟草叶片的含梗率和解剖结构。[方法]测定了不同类型烟草(烤烟、晒红烟和白肋烟)叶片的含梗率和解剖结构。[结果]3个类型烟草叶片干、鲜重的含梗率均以白肋烟最高,晒烟次之,烤烟最低;同类型烟草叶片干、鲜重的含梗率在部位间存在差异。3个类型烟草的叶片厚度均以下部叶为最大,其中以晒烟下部叶最大。烟草类型对叶片厚度和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均为烤烟〉晒烟〉白肋烟。[结论]为不同类型烟草的优质栽培和工业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唐义芝  邹宇航  张华述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71-1472,1475
对比分析漂浮育苗和常规育苗在当地晒烟什烟1号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育苗方式相比,漂浮育苗可以显著提高烟苗素质,进而缩短烟株生长和调制时间,节约成本,降低劳动强度;通过漂浮育苗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烟草黄叶病毒的发生,提高了产量和产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漂浮育苗技术适合在晒烟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胡建斌  尹永强  邓明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83-11485
综述了我国主要晾晒烟调制的生理、生化基础,调制方法与烟叶质量关系和调制工艺研究,并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主要晾晒烟调制研究需加强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