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对云南省63个养殖场送样和215个取的配合饲料和饲料原料,进行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检测,样品包括养殖场配合饲料120、玉米23、大麦27、麦麸7、豆粕8、青贮6、牧草18及秸秆6份。结果表明:云南省养殖场所用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普遍且严重,2种霉菌毒素共存现象在动物配合饲粮中超过60.00%,应引起云南省养殖业的高度重视,加强检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规模化鸡场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从新疆部分地区规模化鸡场采集豆粕(78份)、玉米(72份)、麦麸(60份)及全价配合饲料样品(80份)共计29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90份饲料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和T-2毒素(T-2)含量。结果表明,豆粕、玉米、麦麸及全价配合饲料样品中4种霉菌毒素检出率在52.7%~100.0%之间,豆粕中AFB1和ZEN超标率分别为9.2%和6.2%,玉米中AFB1和ZEN超标率分别为16.2%和8.4%,全价配合饲料中AFB1和T-2超标率分别为19.8%和12.6%。说明该地区规模化鸡场中豆粕、玉米、麦麸及全价配合饲料存在AFB1、ZEN及T-2等3种霉菌毒素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前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一直高位运行。养猪场户为了降低饲料成本使用一些陈化粮、或大量收购刚收获的高水分的新玉米储存,这就造成猪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以此饲料喂猪,可引发猪只发生霉菌毒素中毒。(一)猪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2018年广东省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现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部分企业的实地调研,对我省饲料企业的主要饲料原料(玉米、麦麸、面粉、DDGS及粕类)中霉菌毒素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借鉴省级饲料检测机构部分抽检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玉米、麦麸、面粉、DDGS、粕类(豆粕与花生粕)等5种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AFB1)的检出率分别为72.2%、64%、62.9%、91.6%、73.1%,超标率分别为11.1%、2.5%、3.7%、33.3%、9.7%;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检出率分别为88.1%、71.7%、59.3%、91.6%、68.3%,超标率分别为41.8%、7.7%、0%、6.7%、0%;呕吐毒素(DON)的检出率分别为88.8%、100%、88.8%、75%、65.8%,超标率分别为31.4%、64.1%、29.6%、0%、0%。猪、禽及水产配合饲料中AFB1、ZEN和DON的检出率为83.3%~100%,赭曲霉毒素(OTA)的检出率为15.3%~29.%;但配合饲料中上述毒素含量均未超标。以上结果表明:2018年广东省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受霉菌毒素污染比较普遍,广泛存在AFB1、ZEN和DON等3种霉菌毒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省所用的550个饲料原料、饲料产品进行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样品包括玉米488份、小麦3份、麦麸2份、DDGS 10份、缅甸碎米2份、米糠2份、玉米蛋白粉2份、棉粕2份、菜粕2份、豆粕2份、草及秸秆16份、成品饲料19份。结果表明:云南饲料原料特别是本地产玉米、草及秸秆、DDGS、饲料产品受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比较严重,应引起云南省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高度重视,加强检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和了解楚雄州猪场饲料原料、自配饲料及成品饲料受黄曲霉毒素B_1污染的情况和特点,对楚雄州部分生猪养殖场的饲料及原料进行ELISA定量检测分析。结果:(1)玉米和豆粕检出率分别为50%和17%,麦麸中未检出;玉米有21%为中度污染,豆粕17%都为轻度污染;有检出的原料中仅玉米出现超标,为21%。(2)自配饲料仔猪料检出率为60%,超标率为40%,严重污染率为20%;自配育肥猪、种猪料检测率为54%,超标率为27%,中度污染率为23%。(3)成品仔猪料检出率为83%,超标率为27%,中度污染率为2.4%;成品育肥猪检出率为53%,但未出现超标,53%为轻度污染。结果表明玉米、自配料、成品仔猪料检出率较高,超标率也较高。该类毒素有极强的致癌性,可引起动物严重的生理病变及对人类造成间接危害,因此养殖场要引起重视,加强对黄曲霉毒素B_1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2021年国内配合饲料及玉米、小麦、杂粕等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采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了1 025个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呕吐毒素(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类饲料和饲料原料不同程度地受3种毒素的污染,其中玉米、玉米副产物中AFB1含量最高,小麦及小麦麸中DON含量最高,玉米副产物中ZEN含量最高。总体来看,2021年饲料和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不容乐观,饲料生产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玉米、小麦等谷物及其副产物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霉菌毒素中毒是当今养殖业中普遍存在而又很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调查,世界上每年有25%的粮食受到已确认的霉菌毒素的污染。容易产生霉菌毒素的农作物饲料主要包括玉米、小麦、大麦、稻谷、高粱、糠麸类和糟渣类以及豆粕、棉籽粕、花生粕、葵花粕等。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化学毒素临床表现一样,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通常以慢性为主。1饲料中霉菌毒素为何难以清除(1)霉菌毒素可以在很低的水分含量的饲料中生长繁  相似文献   

9.
霉菌毒素中毒是影响我国畜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中毒病之一。为了解晋南地区规模化蛋鸡场饲料霉菌毒素中毒情况,从晋南地区规模化蛋鸡场采集了226份饲料样品(豆粕45份、玉米79份、麦麸44份、全价配合饲料58份),测定样品中的黄曲霉素B1、呕吐霉素、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结果表明,豆粕、玉米、麦麸和全价配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呕吐霉素、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超标率分别为15.56%、17.78%、15.56%和13.33%,13.92%、12.66%、15.19%和16.46%,15.91%、15.91%、13.64%和11.36%,17.24%、13.79%、10.35%和12.07%。结果提示,晋南地区规模化蛋鸡场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比较严重,养殖场需重视饲料发霉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规模化养猪场成为主流,饲料的需求量随之加大,饲料原料及加工成品在运输储存等各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导致饲料霉变。霉菌毒素种类繁多,且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及腐败的有机物中。现在还不能确定有多少种霉菌毒素存在,但有已文献报道指出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毒素普遍存在于饲料加工原料中,当猪采食了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会引起猪只病理或生理变化,严重时直接导致猪只死亡,然而在  相似文献   

11.
正霉菌毒素是动物及人类食品安全的重要威胁因素之一,是饲料质量管理的着重关注点。全球气候变暖,加上不完备的仓储条件,加剧了霉菌毒素的污染程度。霉菌毒素的污染对养猪业的危害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较为常见。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是由禾谷镰刀菌、粉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等污染玉米、大麦、豆类、高粱及青贮饲料等产生的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霉菌毒素,对猪的繁  相似文献   

12.
正霉菌在小麦、大麦、玉米和棉籽等饲料原料上生长时,会产生具有毒性的霉菌毒素,猪食用此类饲料会产生一系列中毒反应。1病因分析当霉菌在小麦、大麦、玉米和棉籽等饲料原料上生长时,会产生具有毒性的霉菌毒素。霉菌生长需要3个必要条件:可获取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温暖、潮湿的环境(10~25℃)与氧气。也可能需要其他生产毒素的特定条件。霉菌毒素中毒的关键因素:(1)购买了发霉、潮湿或贮存不佳的谷物。(2)将未污染和已污染的谷物混合了。(3)把谷  相似文献   

13.
霉菌毒素中毒是当今养殖业中普遍存在而又很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调查,世界上每年有25%的粮食受到已确认的霉菌毒素的污染。容易产生霉菌毒素的农作物饲料主要有玉米、小麦、大麦、稻谷、高粱、糠麸类和糟渣类以及豆粕、棉籽粕、花生粕、葵花粕等。其中常见的霉菌有黄曲霉菌、杂色霉菌、变异曲霉及玉米赤霉烯酮,  相似文献   

14.
霉菌毒素中毒是当今养殖业中普遍存在而又很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调查,世界上每年有25%的粮食受到已确认的霉菌毒素的污染。容易产生霉菌毒素的农作物饲料主要有玉米、小麦、大麦、稻谷、高粱、糠麸类和糟渣类以及豆粕、棉籽粕、花生粕、葵花粕等。其中常见的霉菌有黄曲霉菌、杂色霉菌、变异曲霉及玉米赤霉烯酮,  相似文献   

15.
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其对农作物的污染给食品业、饲料业及畜牧业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估计,全世界约有25%的农作物在田间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饲料,其无论是在田间还是在仓贮都比其他饲料更易感染霉菌,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中国"没有安全玉米"(指霉菌污染)的概念,加上其他饲料(麸皮、饼类)的霉菌污染,严重威胁猪群的健康,虽说许多猪场有用添加剂处理霉菌毒素,但处理多不彻底,猪群中仍然广泛存在霉菌毒素中毒的症状.  相似文献   

16.
<正>霉菌的种类很多,常寄生在牧草、青贮饲料、玉米、小麦、豆粕、花生粕等饲料中。目前已证明有几十种霉菌都能产生毒素,其中最少有十三种能使畜禽中毒,如曲霉菌、镰刀菌、T-2毒素、青霉菌、丝核菌、葡萄状穗菌以及麦角生物碱等。在这些霉菌中曲霉菌属的黄曲霉菌毒害最大,毒力最强。当猪采食了有霉菌污染的饲料后就会引起中毒,造成大批发病和死亡。临床上猪霉变饲料中毒通常是多种霉菌混合污染饲料,引起"复合性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近年来全价饲料及玉米、小麦、豆粕等主要谷物原料的霉菌毒素污染状况,收集“中国知网”以及“奥特奇”“奥迈”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月—2020年6月发布的30份调查报告,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部分省区市饲料中存在霉菌毒素污染,其中华东地区最为严重,4种霉菌毒素检出率均较高;谷物原料中存在优势霉菌毒素,其中玉米中主要是伏马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小麦更容易受呕吐毒素污染,而豆粕中霉菌毒素检出率较低;全价饲料中黄曲霉素B1、伏马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均存在较高检出率和阳性值。结果表明,我国饲料及谷物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较严重,需要采用发酵、高压等去污技术和严格的法律法规加以管控。本研究为我国畜禽业用粮指导和霉菌毒素污染限量标准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地区配合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分布在10个不同市县的19个规模化种猪场30批种猪配合饲料及全区的猪、牛、禽、鱼配合饲料47批,合计77批全区有代表性的饲料样品进行了6种常见霉菌毒素的检测,结果表明:①所测饲料普遍受到6种霉菌毒素的污染,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T-2毒素和黄曲霉毒素B1的检出率为100%。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在所测饲料中污染较为严重,超标率为10.0%~100%;T-2毒素、赭曲霉毒素A和黄曲霉毒素B1污染相对较轻,未超标。②所检种猪配合饲料中至少含有一种霉菌毒素的污染率为100%,同时含有5种所检霉菌毒素的污染率为52.6%,同时含有2种超标的霉菌毒素(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的污染率为36.8%。③种猪场配合饲料比全区各地配合饲料样品污染要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掌握我省肉牛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养殖场户及饲料加工企业开展霉菌毒素防控,避免霉菌毒素污染对饲料品质和肉牛健康的危害,降低经济损失。[方法]本研究对来自河南省泌阳县8个养殖场户的22份肉牛饲料原料进行分析,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赭曲霉毒素A(OTA)、呕吐毒素(DON)及T-2毒素(T-2)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22份饲料原料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其中,72.73%的饲料原料受到2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AFB1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毒素,检出率高达90.91%,超标率达59.1%,尤其是在麦秸、花生秧和玉米中的污染表现得更为突出。其次是T-2毒素,检出率为77.27%,在麦秸和青贮玉米中污染严重。DON、 ZEN及OTA毒素检出率为36.36%、 27.27%及27.27%,其中,DON毒素的最大检测值为5 830.3μg/kg。[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泌阳县肉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现象普遍存在,霉菌毒素共存现象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李静 《饲料广角》2005,(5):26-27
对大多数饲料生产企业而言,保证饲料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全程控制沙门氏菌。一个西班牙的研究小组最近调查了商业猪饲料生产过程中饲料原料和最终产品的沙门氏菌污染情况。饲料原料共送检9样:玉米、小麦、大麦、豆粕、木薯、麦麸、豆壳、饼干粉和甜菜根。每种原料送检10个样品,结果发现只有少量的豆粕(2/10)、麦麸(2/10)和豆壳(2/10)样品被沙门氏菌污染。最终饲料产品共送检148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