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远佳 《中国猪业》2017,(11):29-32
类NADC-30毒株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由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所组成的蓝耳病病毒的二元世界,并逐渐演变成为优势毒株.在此新形势下,本文综合了两项商品化蓝耳病疫苗的效果评估试验,得出结论:当前的蓝耳病疫苗免疫对于缩短类NADC-30毒株感染的临床发病时间、 改善增重水平确实存在一定作用,但其提供的免疫保护并不完全,免疫场仍然存在暴发类NADC-30毒株的风险.故猪场在使用疫苗的同时,仍然需要做好猪场选址与布局、 生物安全、 淘汰敏感种猪和隔离驯化后备猪方面的工作,以阻止或者降低类NADC-30毒株的暴发风险.对于暴发场,通过阻止发病猪群的病毒血症、 阻断怀孕母猪的垂直传播以及发病猪只的水平传播,并结合封场,淘汰敏感母猪,可将猪场损失降到最低.中国蓝耳病的根本解决之道是在有条件的区域开展蓝耳病的净化,给蓝耳病病毒毒株做减法,让猪场毒株种类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2.
病毒驯化是当前猪场蓝耳病防控的实用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内猪场的养殖环境和现有水平,认为蓝耳病的控制需从“驯化”入手:让某一种蓝耳病血清型在猪群中成为优势毒株,让猪群中所有个体对这一血清型产生免疫,停止排毒,以便让病毒失去新的易感宿主,找不到继续增殖的场所,确保蓝耳病不暴发,尽量降低蓝耳病对生产造成的损失。驯化手段有二:一是统一感染,感染源包括发病猪血清、商业化疫苗、本场分离的蓝耳病自家苗;二是加快猪自身的病毒血症清除。阻止带毒猪排毒,包括封群、饲喂泰乐菌素。淘汰带毒猪。维持猪场内蓝耳病感染的动态平衡,还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减少外源性血清型蓝耳病对现有猪群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是尽量减少猪群内部蓝耳病的交流传播,以防蓝耳病病毒产生变异和重组。  相似文献   

3.
血清驯化是控制和维持猪蓝耳病稳定的有效措施。通常用于后备猪的驯化,常年对后备猪进行血清驯化的猪场,一般猪蓝耳病稳定且场内PRRSV变异较小。在母猪场猪蓝耳病变得不稳定,比如流产增加,产房弱仔增加且流产前母猪检出PRRSV,整个母猪群可策略性使用血清驯化。分析2007-2016年8个母猪场约10年间的11次血清驯化:母猪流产在驯化后第2天就开始出现;平均6.2 d为流产高峰期;10.4 d停止流产。2014年期间,对一个1 200头母猪的PRRS不稳定场,采用血清驯化,引入7个月后备猪,封群管理,成功实现猪蓝耳病的净化。血清驯化为规模猪场PRRS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即使是在非常健康的猪场,不正确的后备母猪适应(或称驯化)程序仍是持续发生蓝耳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适应方法遭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后备母猪不能一致地感染场内的多种病原体。大多数后备母猪适应程序都没有被科学地证实其有效性,所以其经济效益也无法确定。未接触过蓝耳病病毒的后备母猪进入妊娠舍后,往往会受到蓝耳病病毒、支原体病毒潜在的感染威胁,并在机体中得到增强和扩散。后备母猪适应程序成为降低蓝耳病病毒在阳性群中暴发的主要控制策略之一。因此,为了评估后备母猪在获得免疫时,何种适应程序能达到一个与病原接触的最佳水平(?)是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以引起妊娠母猪发生繁殖障碍和仔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症状。猪蓝耳病自198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后,随着各国之间种源交流等方式迅速在全球养猪业扩散开来,我国于1995年因从国外引种而输入该病。时至今日,猪蓝耳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世界各地养猪业的重点疫病之一,很多猪场存在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缠绵难退且不时暴发流行的情况。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以猪场为单元的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国内外研究制定了猪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评估分类,为猪场猪蓝耳病动态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猪场健康保障计划应该解决外部和内部生物安全。它应该以降低疾病传入猪场的风险(外部生物安全),以及降低疾病在猪群内部影响(内部生物安全)为主要内容。在生产系统生物安全方面,满足隔离、驯化需求的后备培育舍是种猪群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无论隔离在场外或场内,后备培育舍在处理蓝耳病和其他流行病方面都有助于促进清  相似文献   

7.
开心短信     
在猪场引种时,许多人都认为从多个猪场引种,种源多、血缘宽,有利于本场猪群生产性能的改善.但是却忽略了每个猪场的病原谱差异较大,而且现在疾病多数都有呈隐性感染的趋势,一旦不同猪场的猪混群后,某些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引种时,为了确保饲养安全,应尽量从一家或少数种猪场引种,因为引种的猪场越多,带来的疫病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8.
集团化养猪公司的某个分场暴发蓝耳病,对另一个未发病的分场的后备猪进行两次紧急免疫,尽管未免疫猪场由于蓝耳病的暴发造成了损失,但通过猪群的紧急免疫对未发病分场的猪群起到了充分的保护作用,表明后备猪的管理和疫苗紧急接种是防控蓝耳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猪场引种时,许多人都认为从多个猪场引种,种源多、血缘宽,有利于本场猪群生产性能的改善.但是却忽略了每个猪场的病原谱差异较大,而且现在疾病多数都有呈隐性感染的趋势,一旦不同猪场的猪混群后,某些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引种时,为了确保饲养安全,应尽量从一家或少数种猪场引种,因为引种的猪场越多,带来的疫病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0.
林太明 《中国猪业》2018,13(7):46-47
规模化猪场的后备种猪饲养管理关系着猪场的稳定,在生产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猪蓝耳病阳性场的后备种猪更为关键。本文就猪蓝耳病阳性场中后备种猪的防控要点做一总结,为生产实践中猪蓝耳病阳性场中后备种猪群平稳过渡进入生产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艳青 《猪业科学》2019,36(1):34-34
猪场从猪蓝耳病(PRRS)暴发到持续性实现断奶仔猪猪蓝耳病PCR检测抗原阴性所需时间,被称为“达到稳定化时间”(TTS)。一些因素如猪群的感染状态是否一致、是否之前猪场发生过猪蓝耳病、引起暴发猪蓝耳病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均能影响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文中对美国中西部猪场猪蓝耳病发生季节对TTS的不同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血清学检测,是猪场最广泛使用的检测方法之一。本案例中,笔者对江苏某猪场送检的193份血清样进行了猪瘟抗体、猪伪狂犬g B/g E抗体、猪圆环病毒抗体、猪蓝耳病毒抗体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场后备母猪猪瘟免疫欠佳,猪伪狂犬病免疫不合格,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偏高;母猪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程度较高,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普遍感染且抗体偏高;公猪猪圆环病毒抗体水平偏高;商品猪猪瘟免疫效果不稳定;猪蓝耳病感染比较普遍,且部分猪群抗体水平偏高,猪圆环病毒病免疫欠佳。结合该场免疫程序,表明该场后备母猪和商品猪的猪瘟、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需要做适当调整;同时考虑通过测序了解本场的猪蓝耳病流行毒株,以确定合适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13.
1毒株 中低等毒力的潜伏期一般2~4星期,有些猪甚至是终身带毒。主要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哺乳仔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保育及育肥猪的呼吸道综合症等。高毒力毒株潜伏期2~7天,完全没有接触或感染蓝耳病病毒的猪场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后有可能全群暴发。主要表现高热,妊娠各阶段的母猪流产、死胎,后备猪发病后死亡。哺乳仔猪及生长育肥猪也有较高的死亡率,免疫过蓝耳病活疫苗的母猪及哺乳仔猪会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2021年对猪场主要疾病进行抗原、抗体监测与检测,结果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德尔塔病毒、猪圆环病毒3型、猪轮状病毒检出率在增加,有暴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高热病”暴发过程中的链球菌病因素及其有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热病"发病猪场的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均表明,在"高热病"暴发过程中,链球菌病的并发或继发存在重大影响。由于蓝耳病病毒感染对链球菌病的诱发和放大作用,造成部分"高热病"发病猪场对正常猪群作蓝耳病疫苗免疫预防或对"高热病"发病猪群作蓝耳病疫苗紧急免疫时发病和死亡急剧增加。当猪群存在链球菌感染或潜伏感染时,免疫蓝耳病疫苗存在导致链球菌病暴发的巨大风险。有效控制好链球菌病,是预防和控制"高热病"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蓝耳病学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猪感染蓝耳病病毒(PRRSV)而导致的疾病.蓝耳病是目前全国大部分猪场存在的常见病毒性疾病,普遍见于母猪群、仔猪群、保育及生长育肥猪群,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病受管理因素影响较大,一旦感染会在大群中快速传播.本文从蓝耳病病毒特性、饲养管理、免疫保健、生物安全等角度分...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改良我国猪群品种质量,国内大型种猪场纷纷到国外频繁引种,在对我国猪种进行改良的同时,也把国外的疾病带了进来。一些猪场因引种或检疫、隔离等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猪场疾病爆发,特别是圆环病毒和蓝耳病的引入,以致各种各样的混合感染日趋严重。猪场疾病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控制,以至现在的养猪人叹呼猪愈来愈难养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TJM-F92株弱毒疫苗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感染后在猪场生产中主要表现为妊娠后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和弱仔比例增加,生长群尤其是保育阶段易发生呼吸道疾病或继发其他细菌性疾病,种猪或生长猪群产生免疫抑制等特征.蓝耳病首次子1987年在美国出现,2006年在我国全国范围内暴发高致病性蓝耳病,造成灾难性损失.时至今日,蓝耳病仍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最严重传染病之一,尤其是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HP-PRRSV).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猪蓝耳病病毒的抗体进行检测,2020年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对全国18个省(区、市)采集的3857份生猪血清样品进行了抗体检测.检测数据显示,蓝耳病平均抗体合格率为74.3%,反馈了临床上蓝耳病的严重程度.造成猪群发生蓝耳病的主要原因是种猪质量不高、后备驯化缺失、免疫不科学、不尊重免疫学规律等.提升种猪群质量,重...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一种急性、烈性、毁灭性、病毒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病毒病的流行,尤其是圆环病毒、蓝耳病毒对猪群造成很大的威胁,病毒抑制了猪机体的免疫器官功能,造成猪只注射了猪瘟疫苗产生不了对应性的免疫抗体,造成猪瘟的暴发和流行。从最近厦门地区许多猪场求诊的病例分析,大多数猪群都因感染了圆环病毒、蓝耳病毒,也最终暴发猪瘟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