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LASICO电子求积仪乘常数C_A的测定方法和三种量测面积的方法。实验证明,LASICO电子求积仪,不论在求积的精度方面,还是在作业的效率方面,均优于其他的机械求积仪。通过对不同面积量测所取得的大量实验数据,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提出了L42型及S—4A型电子求积仪的精度估算公式。本文最后提出几点结论,以供求积作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全站仪测算材积的原理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全站仪是一种电子精密测量型工具 ,自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后 ,美、英、德、日等国在林地面积测量、树高测量中初步使用全站仪 .该文首次采用全站仪测量树干上部直径及材积等测树参数 .以全站仪为测量工具 ,在林地中自动测量每 1棵树的树高 ,用直径测量数学模型自动测量树干胸径及任一处直径等参数 ,以及利用树干材积计算数学模型自动计算树干材积 .从其测量结果看 ,测量数据精度很高 .其测量树高的精度可达 1 14 0 0 ,测量任一处直径的精度可达 1 2 0 0 ,且均高于其它测树方法的精度 ,完全能够满足林业测量的精度要求 .由于全站仪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可与数据采集器实现数据的实时通讯 ,提高工作效率 .全站仪在测树中的应用 ,不仅提高了测树速度、精度和效率 ,更重要的是不用伐倒林木和爬树 ,不对林木有任何损害就可以自动、实时获取测树因子 ,它在林业测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角规测树较为粗放的现状,为了满足精准林业的需要,实现单木和林分精准测量,该文以电子经纬仪和掌上电脑为硬件,经PDA编程开发,形成电子角规测树系统,充分发挥了电子经纬仪精密的测角功能和PDA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贮功能.利用电子角规可获得树木树干的胸径、树高、任意处直径和材积,树冠部分的表面积和体积,林分的胸高断面积、林分平均高、平均株数、蓄积量和生长量等数据.经过分析,电子角规测树精度为1/7 000,而比特利希角规测树精度总误差达1/32,电子角规的测树精度比普通角规高出200倍以上,其速度也较快.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角规测树较为粗放的现状,该文提出了电子角规测定森林蓄积量及生长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电子角规是电子经纬仪与PDA的有机结合,电子经纬仪测角精确,配合相应的PDA应用程序,可以准确地实现角规的量测胸高断面积功能.电子角规可以实时准确地量测树木材积,从而可以计算各树形高值以计算林分蓄积量;此外,电子角规还可以准确地测量各棵树相对于样点的坡度以进行坡度改正.为了测量蓄积生长量,该文作者在样点设置固定标桩进行两期观测.为了合理地解释森林蓄积生长,该文采用潜在计数值法,它可以合理地计算出进界木在前期的潜在量,林分实际生长量等于保留木、潜在木和进界木生长量之和.  相似文献   

5.
以南川石漠化山区地形测图为例,对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联合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流程、控制点精度进行分析,指出RTK与全站仪的有效结合,不但可以提高速度、节约时间、节约人力、财力,而且可以保证测图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各地陆续建立了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地面站系统(CORS).在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快速普及的背景下,常规的全站仪导线控制测量或GPS静态定位测量,已不能满足城镇地籍控制测的需求.该研究结合内蒙古某城区的地籍测量工作实践,介绍了网络RTK技术在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并对网络RTK技术获取的城镇地籍控制测量数据与全站仪导线测量获得的测量数据进行精度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网络PTK技术克服了单基站作业半径的限制问题,不受天气、通视、地形的影响,工作效率高,精度能达到要求,可以代替全站仪导线测量用于城镇地籍控制测量.  相似文献   

7.
立木直径是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参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免棱镜全站仪对边测量原理的立木树干直径精 准量测方法,并以南方全站仪NTS-3401 为例,对该方法的理论精度进行了论证,结合量测数据对实际精度进行了 分析。结果表明:免棱镜全站仪对边测量原理的立木树干直径精准量测方法的理论精度中误差在0.4 mm 以内;使 用胸径尺量测立木直径3 次取平均值作为真值,用来检验全站仪量测立木树干直径的精度,数据表明真误差控制 在1 mm 以内,而林业测量中要求测量结果精确至1 mm。本文提出的全站仪精准量测立木直径的方法达到了林业 测量中量测立木直径毫米级的精度要求,可以解决非接触式量测立木上部(2 m 以上)直径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几种量算土地面积方法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利用辛普森法,求积仪法,方格网法,量算了标准图形面积,并将量算值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3种方法的量算精度,推算出1:1万地形图面积的测量误差,用辛普森法量算面积较其它方法精度高,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几种测量方法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外业调查数据分析和理论推导,对林业调查中的几种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①罗盘仪由于制作粗糙,在标准样地测设中尚能满足规范要求,但随着距离和竖直角的增加,精度急剧下降,在大范围的林地面积和科研特殊需要的测量中操作不便捷,精度差,效率低;②全站仪测设样地边长不超过100 m时,半测回的距离测量可达到1/10 000,高差测量误差不超过1 cm,且受距离和竖直角的影响较小;③当面积大于3.34 hm^2,边长超过100 m时,手持全球定位系统(GPS)完全可代替罗盘仪,并可通过坐标差分或修正坐标转换参数来提高测量精度。另外,网络RTK的发展必将连同全站仪成为精准林业测量的主要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10.
对土方量的测量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方格法、等高线法、断面法和DEM法等4种方法中以DEM法的计算精度最好,利用全站仪采集数据、DEM法计算土方量是目前精度最高和速度最快的测量方法,适合于任何地形的土方测量;经纬仪测量适合于精度要求不高的丘陵地区的土方测量;水准仪测量地面高程的精度较高,野外测量简单、成本低,适合于平坦地形的土方测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全站仪在农田土地平整中测量高程的原理,并对其长、短距离测量高程的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在短距离测量中可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通过实例证明全站仪在小面积高程测量过程中代替水准仪测量,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特点,在农田土地平整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乡村发展转型下,结合地理空间差异探讨农地规模经营,对厘清山地丘陵区规模经营条件空间差异及经营模式分区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为研究区,并以乡村转型发展为研究视角,运用Pearson分析方法对村域农地规模经营影响因素进行识别与探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农地规模经营条件进行评价及分区。结果表明:水田面积比重、流转租金、农村剩余劳动力指数、灌溉保证率、道路网密度与农地规模经营呈显著正相关,地块细碎化程度、坡度及距城镇距离等与农地规模经营呈显著负相关;农地规模经营条件空间差异显著,可分为规模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拓展区、山地农业特色区、生态农业发展区。因此,山地丘陵区农地规模经营应全面考量经营条件并引导经营模式分区配置。  相似文献   

13.
RTD GPS量测林地面积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林地面积与森林蓄积量的估算精度,以RTD GPS(实时差分全球定位系统)为主要工具,通过对面积大小不同、形状规则的地块进行试验研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相对中误差、标准方差、精度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最低的测量精度达到97.67%,能够满足各类森林资源调查中林地面积测量的精度要求,并且随着测量面积的增大,RTD GPS的测量精度逐渐提高;采用实时差分定位的缺点是必须到现地观测,这对于大面积森林调查是不现实的,根据林地调查的实际分析,RTD GPS适用于林地面积传统调查(图上勾绘等)的实地精度检验,这种方法较传统的检验方法快速高效,而且能够保证精度.图1表2参8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综合预测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如下:(1)预测误差大小反映中长期生产潜力的预测精度,预测误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高产农田被大量占用或蔬菜、水果面积大幅度增加而短期内使粮食单产下降;(2)就"综合预测模型"中长期生产潜力预测精度而言:国家级大于省级和地区级、省级和地区级大于县级;不同省、不同地区、不同县之间预测精度差别比较大,这与境内气候的互补性和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3)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综合预测模型"是科学的、准确的和实用的,可作为今后粮食生产潜力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GPS静态相对定位,建立了云南省永善县土地二次调查中的控制网,并用常规RTK技术加密控制网以提高精度。对静态相对定位进行精度检测,证明静态相对定位误差范围小且稳定,上午观测能获得相对较高的精度,验证了研究区的控制网能满足精度要求。研究结果对GPS静态相对定位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特征信息的光谱预测值,使其更具直观性、空间性及科学性,为大尺度对农田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状况获取、评价与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ArcGIS 9.3的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插值方法,对小面积及大尺度试验区的土壤样本点进行有机质反演插值填图,并将实验室化学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实测值与其高光谱模型预测值进行Kriging插值填图比较,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空间分布状况差异。【结果】从小面积试验区到大尺度条田地块插值后的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光谱预测值(基于归一化光谱指数NDI[495,485]预测)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相似性,预测效果较好。【结论】通过土壤有机质含量信息状况的空间分布填图来确定农田分区基本管理单元的适宜尺度,为实施大区域农田养分分区精量管理的划分,提出科学的平衡施肥方案,为适合新疆及兵团特色的精准农业管理、土壤养分快速探测、精量施肥等技术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拜城县基本农田的相关状况,通过计算、处理、分析,汇总统计出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面积,核实基本农田分布及用途变化情况,为拜城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提供基础资料.[方法]运用苍穹软件,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实地调研、结合计算,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拜城县基本农田保护与利用情况.[结果]此次基本农田上图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5.34×104 hm2.[结论]与2002年基本农田保护指标面积6.38×104 hm2相比,减少1.04×104 hm2.  相似文献   

18.
科学准确地揭示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因地制宜地构建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是降低耕地细碎化的重要手段。以华北集约化农区典型县域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耕地细碎化评价方法,在阐释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结果表明:基于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的曲周县各乡镇耕地细碎化指标与耕地细碎化程度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但耕地细碎化程度总体呈现由北向南依次递减的趋势,其中,曲周镇、河南疃镇和第四疃镇耕地细碎化程度较高,依庄乡耕地细碎化程度较低;基于自然细碎化和产权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构建以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道路交通等土地整治工程与地块互换、地块合并和土地流转等土地权属调整方式为核心的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耕地细碎化整治过程应以村集体为基本单元,重点突出农户的主体地位,还需通过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总体控制、县级政府的指导落实、乡镇政府的沟通协调等过程。因此,耕地细碎化整治应针对细碎化类型从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进行综合评判,基于耕地细碎化成因从土地整治和权属调整角度进行耕地细碎化整治。  相似文献   

19.
以2015年内蒙古武川县哈乐镇草地斑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格局指数,从农村牧区草地规模、分布及形状的视角构建草地景观特征评价指标;采用2020年人均耕地标准测算退耕潜力,探讨草地景观综合状况与退耕潜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武川县哈乐镇草地密集区域较多,草地斑块的疏密程度受海拔与坡度影响较大;不同村组的草地景观差异较大,西北地区草地景观规模小且破碎化程度高,东南地区草地景观规模大且集聚度好;退耕还牧潜力较大的发展潜力区和优势潜力区大多位于哈乐镇东北和西南边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