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小鼠最大耐受量法、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等方法,研究黄芪总黄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作用。结果显示,黄芪总黄酮的小鼠急性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15g/kg,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黄芪总黄酮属无毒物,对小鼠体细胞、雄性生殖细胞均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紫茎泽兰粉的致突变作用,采用紫茎泽兰粉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均以10、5和2 g/kg剂量经口给予紫茎泽兰粉5 d,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鼠伤寒沙门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和TA102 4个菌株,试验剂量为5 000、2 500、1 250、625和312 μg/皿,观察各菌株的回变菌落数.结果显示,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Ames试验,紫茎泽兰粉各剂量组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亦未见剂量-反应关系,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致突变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粉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3.
狼连涂擦剂急性毒性试验及微核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狼连涂擦剂(以狼毒为君药,连翘为臣药的主方)的毒理学安全性,对试验小鼠进行半数致死量试验及微核试验。结果狼连涂擦剂LD50为3253.87 mg/kg,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中未发现该药物对小鼠有遗传毒性,表明狼连涂擦剂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对三叶白术汤口服液的遗传毒性,为其安全性评价提供试验依据,进行了Ames试验(采用平板掺入法,每皿分别加入5 000、1 000、200、40、8μg)、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试验药物浓度分别为5 mg/mL、1. 67 mg/mL、0. 56 mg/mL三个剂量组)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分别以2 000、1 000、500 mg/kg·bw的剂量给小鼠灌胃),3个遗传毒性试验均另设置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结果显示,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表明在此研究试验条件下,三叶白术汤口服液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三种短期测试组合探究胍基乙酸是否具有致突变作用。结果发现:Ames试验结果显示,胍基乙酸在8~5000μg/皿,有或无代谢活化系统(S9)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_(97)、TA_(98)、TA_(100)、TA_(102)四种试验株均没有诱变性;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显示,胍基乙酸在1250~5000 mg/kg体重剂量内经口染毒后,各剂量组小鼠骨髓细胞中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显示,胍基乙酸在1250~5000 mg/kg体重剂量内经口染毒后,各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三个致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胍基乙酸为非致突变物质。  相似文献   

6.
评价峨眉千里光毒性作用,采用机率单位法(Bliss法)和固定剂量蓄积系数法考察了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水提物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及蓄积毒性。急性毒性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水提物均能导致小鼠发生中毒和死亡,引起小鼠肺和肝脏损伤;叶水提物LD50为62.28 g/kg,95%可信限为52.68-73.65 g/kg;全草水提物LD50为81.65 g/kg,95%可信限为70.15-94.53 g/kg。蓄积毒性结果显示,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的蓄积系数K〉5。结果表明,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水提物对小鼠有急性毒性作用,叶的毒性比全草强,肺和肝脏为毒性靶器官;两种水提物均有轻度蓄积毒性。  相似文献   

7.
将1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即对照组,臭氧发生器开启30min组、60min组、120min组。观察臭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以期探讨臭氧对小鼠的遗传毒性。利用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每天分别处理30min、60min和120min,分别在处理后30d和60d处死10只小鼠,检测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发现,处理30d和60d后不同臭氧处理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臭氧对小鼠体细胞没有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与方法: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探讨桔皮素乙酰酯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结果: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250.03mg/kg,口服LD50为2499.19mg/kg,各试验组微核率(2.20‰-2.40‰)与阴性(2.00)‰和溶剂对照组(2.88‰)相近,精子畸形率(2.48%02.72%)与阴性(2.36%)和溶剂对照组(2.06%)比较也无显著差异,结论:桔皮素乙酰酯属低毒类物质,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9.
国产硫酸头孢喹肟对小鼠的急性和蓄积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国产硫酸头孢喹肟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国产硫酸头孢喹肟的LD50;以剂量定期递增法计算蓄积系数,并于给药后第21天给予试验组和对照组小鼠1 LD50的量,观察各组小鼠对硫酸头孢喹肟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国产硫酸头孢喹肟原料药对小鼠口服LD50大于5 000 mg/kg,其混悬液制剂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844.03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802.05 mg/kg~887.56 mg/kg;蓄积试验中无小鼠死亡,蓄积系数K>5.3;耐受性试验显示,试验组死亡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40%)(P<0.05)。由此可见,国产硫酸头孢喹肟毒性低,临床使用安全,对小鼠没有蓄积毒性,小鼠对本品可产生明显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对植物炭黑进行毒理学安全评价。小鼠急性毒性试验(LD50测定)按植物炭黑5 000 mg/kg体重剂量经口灌胃,观察试验期内小鼠中毒症状、大体剖检及死亡情况。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以环磷酰胺40 mg/kg体重为阳性对照组、1%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阴性对照组,植物炭黑设5 000 mg/kg体重、2 500 mg/kg体重、1 250 mg/kg体重3个剂量组,经口灌胃,观察试验小鼠股骨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异常细胞,观察雄性小鼠两侧附睾精子形态及各类畸形精子。结果表明:1)按5 000 mg/kg体重剂量经口灌胃,观察期内小鼠无中毒症状、大体剖检无异常变化、死亡率为0%。2)阳性对照组小鼠染色体畸变细胞率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植物炭黑3个剂量组小鼠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阳性对照组小鼠精子畸形率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植物炭黑3个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植物炭黑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5 000 ...  相似文献   

11.
以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红景天软胶囊为材料,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与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等毒理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景天软胶囊安全无毒,为红景天软胶囊申报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投产销售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聚氰胺时蛋鸡的急性生和蓄积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个试验,研究三聚氰胺经口染毒对蛋鸡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试验一,选择70只22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蛋鸡一次口服三聚氰胺的剂量分别是944.7、1 306.7、1 807.4、2 500.1、3 458.0、4 783.1和6 616.0 mg/kg,研究三聚氰胺对蛋鸡的急性毒性.试验二,选择40只240日龄的海兰褐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R,试验组蛋鸡每日口服三聚氰胺605.0 mg/kg,累积剂量至5LD50时结束试验,对照组口服等量淀粉,研究三聚氰胺对蛋鸡的蓄积毒性.试验结束后,对存活蛋鸡进行耐受性测定.结果表明,海兰褐蛋鸡口服三聚氰胺的LD50为2 419.9 mg/kg,95%可信限是2 017.0~2 903.4 mg/kg.蓄积系数K>5.三聚氰胺中毒存活鸡一次口服三聚氰胺2 419.9 mg/kg后,蛋鸡死亡率达8.3%;对照组蛋鸡初次口服三聚氰胺2 419.9 mg/kg后,死亡率达45%,二者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三聚氰胺对蛋鸡具有低毒性、轻度蓄积的特点,蛋鸡对三聚氰胺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对0.13%百瓒防蛀气雾剂及其主要有效成分辛硫磷进行了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吸入毒性(LC50):雌、雄小鼠均大于2150mg/m3;急性经口毒性(LD50):小鼠为9 210mg/kg;皮肤刺激实验:无刺激作用;皮肤变态反应:致敏率为“0”;眼刺激试验:无刺激性;辛硫磷原药(85%)对大鼠28d亚急性吸入毒性:对雄、雌性大鼠无作用浓度(NOAEL)均为10mg/m3。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复方制剂清呼合剂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试验通过对KM小鼠单次灌胃清呼合剂,观察试验小鼠出现的中毒症状、中毒程度、性质及死亡情况,评价受试药物毒性作用的性质。结果显示,KM小鼠经口灌服5000mg/kg剂量的清呼合剂,7天内未出现死亡、精神及行为异常,表明本品对KM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定,本品属实际无毒类中兽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黄芪花的饲用安全性,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黄芪花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致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以及90 d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大鼠和小鼠在灌胃黄芪花14 d后均未出现明显中毒和死亡情况,黄芪花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大鼠和小鼠最大耐受量LD50大于20.00 g/kg BW。采用黄芪花提取物进行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黄芪花提取物未能引起受试菌株发生回复突变,对小鼠红细胞含微核细胞率无影响,对染色体异常细胞率、常染色体单价体和性染色体单价体无影响。90 d经口毒性试验显示,不同黄芪花剂量组喂养下大鼠的增重、总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无显著变化,大鼠血液指标和脏器重量均无明显毒理学变化,解剖及组织学观察也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变化,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1.20 g/kg BW。研究表明,黄芪花安全性高,无致突变性及亚急性毒性,在试验剂量下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三氟氯氰菊酯对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及精子畸形和蓄积毒性影响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三氟氯氰菊酯的毒理作用。选取健康成年小鼠50只,随机分为给药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0只。给药组分别以三氟氯氰菊酯水溶液9.18、4.59、2.29 mg/kg体重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4 d;阳性对照组以环磷酰胺80 mg/kg体重腹腔注射1次;评价三氟氯氰菊酯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另取健康成年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给药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给药组分别以三氟氯氰菊酯水溶液9.18、4.59、2.29 mg/kg体重灌胃;阳性对照组以环磷酰胺80 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5 d,计算精子畸形率。选择健康小鼠40只,随机分20只为蓄积毒性试验组,20只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剂量递增连续染毒法来评价三氟氯氰菊酯的蓄积毒性,计算累积系数,按累积系数的评价标准评价蓄积毒性。结果表明,三氟氯氰菊酯为明显蓄积物质,对小鼠生长造成严重损害;三氟氯氰菊酯高剂量组精子畸形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三氟氯氰菊酯高剂量组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因此,三氟氯氰菊酯为明显蓄积物质,且具有极强的致畸、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亚硒酸钠的致突变性,进行了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杭试验。结果表明:当受试物终浓度为2mg/kg,1mg/kg剂量组PCE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为阳性;0.5mg/kg剂量组PCE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阴性结果。结论:亚硒酸钠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8.
纳米硒对昆明系小鼠的急性毒性及蓄积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用昆明系小鼠作为试验动物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以评价粒度为100 nm纳米硒的毒性。急性毒性试验灌注浓度分别为482.04 mg.kg-1、303.94 mg.kg-1、191.64 mg.kg-11、20.83 mg.kg-1、76.19 mg.kg-1,根据小鼠死亡率确定纳米硒的LD50。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采用1/5 LD50固定剂量染毒法进行蓄积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硒毒性导致小鼠死亡主要集中在灌注后48 h内,一次灌注损伤在灌注后第5天可得到恢复,纳米硒LD50为303.94mg/kg体重(276.75~391.66 mg/kg体重);纳米硒在成年昆明系小鼠体内的蓄积系数K5。  相似文献   

19.
高温烹饪淀粉类食物时可产生丙烯酰胺,本试验研究丙烯酰胺对大鼠骨髓含微核嗜多染红细胞(MNPCEs)的影响。将丙烯酰胺溶于蒸馏水中,以不同浓度(0、125、150、175mg/kg)灌胃8周龄雄性SD大鼠,48h后采集骨髓样本,检验MNPCEs。用嗜多染红细胞与正染红细胞的比值(PCE/NCE)指示丙烯酰胺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表明,3个剂量的丙烯酰胺提高MNPCEs,最高剂量组为对照组的3.75倍,与对照组相比丙烯酰胺可降低PCE/NCE比,证明丙烯酰胺对骨髓具有细胞毒性。研究表明,丙烯酰胺可增加大鼠骨髓PCEs的生成,而出现这种结果可能由于高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代替灌胃所致。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黄芩多糖的急性、亚慢性毒性,试验采用小鼠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将40只(雌雄各半)SPF小鼠随机均分为高(5 000 mg/kg)、中(2 500 mg/kg)、低(1 250 mg/kg)剂量组和对照组(按体重0.1 mL/10 g灌胃纯化水),每天灌胃2次,连续9 d,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临床症状、体重及采食量,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将40只(雌雄各半)小鼠随机均分为高(2/25 LD50)、中(1/25 LD50)、低(1/50 LD50)剂量组和对照组(按体重0.1 mL/10 g灌胃纯化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35 d,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临床症状、体重及采食量,最后1天采集小鼠血液及器官,计算脏器系数,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黄芩多糖经口给小鼠灌胃,LD50大于5 000 mg/kg。根据WTO有关外源性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进行评价,本药物属实际无毒。黄芩多糖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