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新疆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种子内四种贮藏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进行了含量测定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树种在蛋白质含量上都是球蛋白为最高,谷蛋白次之;清蛋白比较低;醇溶蛋白为最低。在含量上每一种蛋白质的种间差异不明显。在电泳图谱上,球蛋白不存在种间差异;清蛋白只能区分出新疆落叶松,其余三种无差别;谷蛋白存在种间差异,能区分出这四种落叶松;醇溶蛋白电泳图谱模糊,无法分析。  相似文献   

2.
SDS—PAGE鉴定小麦品种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品种纯度鉴定是当前国内外种子检验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小麦为材料,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了10个品种种子的醇溶蛋白图谱。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贮藏年限种子的醇溶蛋白组分没有发生变化,电泳图谱基本一致;而不同品种种子的醇溶蛋白条带差异明显,B区和C区的主带数目是品种的“指纹”特征,可用于品种鉴定。本文还对几项电泳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热导系玉米种子的可溶性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 明,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都显示出丰富的带谱。自交系间谱带数目、带的强弱与分布等特点均可 见较明显的差异,可将各供试自交系互相区分出来;醇溶蛋白谱带均较弱,自交系间差异小,难以把 各供试自交系互相区分出来。尽管种子的可溶蛋白质 PAGE 图谱都可作为玉米自交系鉴定的蛋 白质指纹图谱,相比之下,利用清蛋白 PAGE 图谱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泳技术对改良蒜的10个体细胞无性系(F0代)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醇溶蛋白进行了研究,电泳图谱分析表明,受检的10个体细胞无性系,其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均出现了酶活性的变化和酶带条数的减少。对照植株的酯酶同工酶在13区有4条酶带,而G0。、G04、G07、G11、G15、G16、G17、G22、G23等9个无性系只有1~3条酶带,均少于对照,变异率达90%;醇溶蛋白在图谱上也表现出不同无性系之间条带数量的不同及迁移率相同的条带而颜色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品种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为材料,对人工加速老化种子的活力及其醇溶蛋白、麦谷蛋白组成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温(45±1)℃、高湿(95%相对湿度)老化处理20d后,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降为0,活力完全丧失。与未老化种子相比,人工老化20d后的种子醇溶蛋白与麦谷蛋白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在ω、γ、β、α4个醇溶蛋白区,3个品种醇溶蛋白表达量均有明显下降,其中在ω和γ醇溶蛋白区,3个品种还表现出个别谱带的增加或丢失;郑麦9023部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丢失,周麦18、新麦208部分麦谷蛋白亚基表达量下降,推测种子醇溶蛋白组成的变化与种子失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火炬松等5种松树的醇溶蛋白图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火炬松等5种松树进行醇溶蛋白电泳分析,发现这5种松树仅有1条共有的醇溶蛋白带,树种之间醇溶蛋白图谱不同.黑松与赤松的图谱最相似,相似值为80.0.对这5种松树的醇溶蛋白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在50>λ>41.2时,可聚成3大类,黑松与赤松为第1类,马尾松与湿地松为第2类,火炬松为第3类.  相似文献   

7.
玉米种子蛋白质电泳鉴定品种的研究:——醇溶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玉米种子醇溶蛋白和盐溶蛋白分别用于区分不同品种的效果作了比较。种子醇溶蛋白采用了70%乙醇和55%异丙醇两种溶剂分别提取。结果表明,两种溶剂提取的醇溶蛋白SDS-PAGE带谱均较简单,品种间差异小,难以把各供试品种互相区分开来。而种子盐溶蛋白则显示出丰富的带谱,品种间在谱带数目,带的分布与强弱等特点均可见较明显的差异,据此可将各供试品种互相区  相似文献   

8.
拟鹅观草属植物的醇溶蛋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 -PAGE)对小麦族拟鹅观草属 2 2份材料和鹅观草属 5份材料进行醇溶蛋白遗传分析 ,结果表明 :① 2 7份材料共分离出 2 6条带纹 ,多态性高达 10 0 % ;②拟鹅观草属植物具有较丰富的醇溶蛋白多态性 ,其种间和种内不同居群间均存在明显的醇溶蛋白遗传变异 ,且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 ,醇溶蛋白图谱可以作为鉴定拟鹅观草属植物的指纹图谱 ;③醇溶蛋白图谱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细胞学和RAPD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表明醇溶蛋白资料可以运用于拟鹅观草属植物种间、种内遗传差异及系统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9.
苦瓜不同器官的蛋白质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苦瓜不同器官的蛋白提取物经SDS-PAGE和IEF分析,结果表明:在14.4~116 kD的分子量范围内,同一器官中可溶性蛋白的种类较醇溶蛋白更为丰富;不同器官中的醇溶蛋白表达存在一定差异,但至少有5种醇溶蛋白为各器官所共有;苦瓜各器官中的蛋白质等电点多数小于7,且主要集中在pH3.75~6.55之间,但种子、果实和根中有少量碱性蛋白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大青芒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长期种植于中国东北春麦区不同环境的小麦地方品种大青芒的遗传变异。【方法】采用14个形态和农艺性状、种子贮藏蛋白分析以及84对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种植地区的5份大青芒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供试材料间在形态和农艺性状上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但在编码种子醇溶蛋白的Gli-1位点、编码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Glu-B1位点,以及57.1%的SSR引物位点上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5份供试材料内共检测到异质性SSR引物位点27个,有4份材料(ZM4401,ZM4402,ZM4407和ZM4421)内的个体间在醇溶蛋白或HMW-GS组成上具有异质性。多态性SSR引物位点揭示的遗传差异分布具有基因组、部分同源群和染色体间的不均衡性。【结论】不同来源的大青芒地方品种在14个形态学性状及农艺性状上表现一致,但由于在不同地点多年种植等原因,导致了材料间和材料内在蛋白质和DNA水平上遗传变异的产生,建议对不同来源的同名地方品种在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时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11.
以4个三系配套杂交水稻组合及7个杂交稻F1代种子为试验材料,提取其醇溶蛋白和盐溶蛋白,利用SDS-PAGE技术进行图谱分析。结果表明:醇溶蛋白的多态性较弱,差异不大,蛋白质特征带不明显,不适合用于杂交水稻组合和杂交种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检测;而盐溶蛋白的多态性丰富,差异明显,蛋白质特征带稳定,杂交水稻种子蛋白质电泳鉴定与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结果基本吻合。SDS-PAGE技术简便快捷、分离效果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可作为杂交水稻F1代种子纯度蛋白质指纹图谱鉴定。  相似文献   

12.
小麦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国内外学者对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先后开发并运用A—PAGE、SDS—PAGE、HPLC、RPHPLC、CZE等技术,按谱带迁移率的大小将醇溶蛋白分为4种,将编码醇溶蛋白亚基的基因定位于第1、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的短臂上。多数的醇溶蛋白组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少数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些醇溶蛋白的组分表现出共同遗传的特点,在杂交后代的分离中表现为一个遗传性状,由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将高分子量谷蛋白定位于第1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的长臂上,将编码亚基的基因整理分类并命名。许多研究成果被成功地应用于小麦的品质改良,培育出许多优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以4个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6种不同的单一组分和复合组分的醇溶蛋白提取剂,在同一条件下提取水稻种子的醇溶蛋白。通过比较SDS—PAGE电泳图谱发现:单一组分提取剂中100%乙二醇效果最好,用此提取剂提取的醇溶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图谱中带型清晰,分辨率高,条带位置准确,是水稻醇溶蛋白理想的提取剂;5%2-巯基乙醇提取效果最差。此外,还用得出的最佳提取剂提取了另外36个水稻品系的醇溶蛋白,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和SDS—PAGE比较分析了醇溶蛋白的总含量和组成的多态性。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系在醇溶蛋白总量、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等上表现出一定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4.
以4个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6种不同的单一组分和复合组分的醇溶蛋白提取剂,在同一条件下提取水稻种子的醇溶蛋白。通过比较SDS—PAGE电泳图谱发现:单一组分提取剂中100%乙二醇效果最好,用此提取剂提取的醇溶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图谱中带型清晰,分辨率高,条带位置准确,是水稻醇溶蛋白理想的提取剂;5%2-巯基乙醇提取效果最差。此外,还用得出的最佳提取剂提取了另外36个水稻品系的醇溶蛋白,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和SDS—PAGE比较分析了醇溶蛋白的总含量和组成的多态性。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系在醇溶蛋白总量、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等上表现出一定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鉴别不同种类的人参及西洋参种子。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法对不同产地和种类的人参及西洋参种子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并建立了鉴别分析模型。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良好,所建立的鉴别分析模型能有效地判别人参及西洋参种子的类别。结论近红外光谱法能够实现人参及西洋参种子的快速无损分析,为区分不同种类的人参及西洋参种子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3种人参属药用植物种子生根过程胚乳中人参皂苷的变化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人参胚乳中共鉴定出8种人参皂苷,西洋参中鉴定出8种人参皂苷,三七中鉴定出5种人参皂苷。在三者种子生根的过程中,胚乳中的皂苷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当胚根伸长至5 mm时,人参、西洋参中皂苷含量上升不再明显,有些皂苷含量开始减少,但三七未出现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7.
用十二烷基碘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玉米种子醇溶蛋白和盐溶 蛋白分别用于区分不同品种的效果作了比较。种子醇溶蛋白采用了70%乙醇和 55%异丙醇两种溶剂分别提取。结果表明,两种溶剂提取的醇溶蛋白SDS-PAGE 带谱均较简单,品种间差异小,难以把各供试品种互相区分开来。而种子盐溶 蛋白则显示出丰富的带谱,品种间在谱带数目、带的分布与强弱等特点均可见 较明显的差异,据此可将各供试品种互相区分开来.杂交后代中,还可见到某 些“杂种带谱”。利用玉米种子盐溶蛋白SDS-PAGE在玉米品种鉴定中显示了一 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人参、西洋参干种子及人参经层积处理后裂口种子和西洋参烃层积处理未裂口种子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9.
以冬小麦新品系陇育0914的126个株行系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生物性状鉴定,再用聚丙烯酰胺电泳凝胶(A-PAGE)技术对陇育0914醇溶蛋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醇溶蛋白A-PAGE图谱的变异与田间生物性状的穗色、株高和蜡质层有关,而田间生物性状的叶耳色、护颖、颖肩和颖嘴的变异在图谱上并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三七及西洋参纳米化方法及皂苷类成分的溶出行为进行研究,为纳米技术在传统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了三七及西洋参的纳米化方法,并进一步运用球磨法对其进行纳米化处理,研究皂苷类成分的体外溶出行为,绘制溶出曲线。结果显示,固液比值为3. 125%,转速为2 000 r·min~(-1),研磨时间为2 h,可得到粒径为300~400 nm的纳米颗粒。三七及西洋参经过纳米化处理后,与其超微粉相比皂苷类有效成分溶出速度更快,溶出率高。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Rb1在60min内的累计溶出率分别比市售三七超微粉高4. 73%、11. 01%、26. 71%。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g1、Re、Rb1在60 min内的累计溶出率分别比市售西洋参超微粉高14. 51%、43. 89%、15. 93%,其中人参皂苷Re溶出效果最好。中药纳米化处理是中草药快速发展及走向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