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桂花花粉活力测定与''''晚籽银''''桂柱头可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TC、无机酸和离体萌发等方法测定了不同桂花品种的花粉活力,用联苯胺一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晚籽银'桂柱头的分泌物.结果表明TTC、无机酸法不适合用于桂花花粉活力的测定,而用一定浓度的蔗糖、硼酸制成的固体培养基则能较好地测定花粉活力.桂花的不同品种和不同的开花期其花粉活力均具有显著差异.'晚籽银'桂的柱头为湿型柱头,在整个花期中均具有较强的可授性.'晚籽银'桂属雌蕊先熟型,其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有4-5 d的相遇期.  相似文献   

2.
常绿杜鹃品种‘XXL’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绿杜鹃品种‘XXL’为研究材料,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开花过程中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并对其柱头表面分泌粘液情况与其柱头可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当天,常绿杜鹃品种‘XXL’的花粉活力较低(68.42±7.06%),柱头无粘液,柱头无可授性;在开花后2天,花粉活力达到最高值(80.75±9.44%);在开花后3-4天,花粉活力开始减弱,柱头仍无粘液,但柱头开始有可授性;在开花后5-7天,柱头开始分泌粘液,柱头可授性逐渐增强;在开花后8-11天,柱头分泌粘液量增多,期间的柱头可授性最强;在开花后12天,花瓣萎蔫,花粉活力降至最低(48.72±14.53%),可授性仍然很强。实验结果表明,常绿杜鹃品种‘XXL’适宜作为父本、母本开展杂交育种工作,其开花后2-6天为最佳采粉期,开花后8-12天为最佳授粉期。  相似文献   

3.
2014年对浙江省天台县天台鹅耳枥(Carpinus tientaiensis)的花期物候、花形态特征进行观测,并测定其花粉生活力和雌蕊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天台鹅耳枥雄花始花期早于雌花,雄花散粉与雌花柱头可授期重叠时间为15 d,较大的空气湿度和阴雨天气可能会对授粉产生不利影响;天台鹅耳枥初花期花粉萌发率最高,达到10.83%,是人工采集花粉的最佳时期;0.6%琼脂粉+0.005%和0.01%的硼酸+1%的蔗糖最有利于花粉的萌发;雌蕊柱头可授性在开花1 d后达到最佳状态,可授期为5 d。  相似文献   

4.
地被香石竹花粉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TTC检测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电镜扫描等方法,对地被香石竹‘春之歌’的花粉形态、花粉活力、花粉萌发、柱头可授性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花粉外形为近圆球形,直径约为32 ~ 45 μm,具10多个萌发孔,外壁纹饰为颗粒状.散粉期的花粉生活力为49.5%,离体萌发率可达28.7%,花粉管不完全是单一萌发,柱头在绒毛1/3 ~ 3/4时可授性最强.为利用该品种进行香石竹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鸢尾属不同品种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其杂交效率,以鸢尾属7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开花过程中不同时间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观测,并对其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鸢尾品种花粉活力最高期与柱头可授性最高期在时间上不吻合。‘贵格少女’开花后2h花粉即散尽,6-8h柱头可授性保持最高;蓝蝴蝶、黄菖蒲、马蔺、‘音箱’、‘紫褐’和‘平瓣粉’分别于花后2h、2h、4h、6h、6h、6h花粉活力达到最大值,4-24h、4-26h、4-24h、6-8h、6h、6-8h柱头可授性保持最高。在欧式距离D2=2.68处,7个鸢尾品种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4个品种,按相似度依次为‘音箱’、‘平瓣粉’、‘贵格少女’和‘紫褐’。第二类包括3个品种,按相似度依次为黄菖蒲、马蔺、蓝蝴蝶。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花粉和花柱头可授粉性活力,探讨了呼和浩特市树木园人工栽培17年的蒙古扁桃和长柄扁桃的生殖适应性。结果表明,栽培蒙古扁桃花粉活力维持时间大致为12 d,开花当天花粉活力最强,从开花前1 d至花后第4 d均保持较高的活力。其花柱头授粉能力维持时间为9~12 d,其中短花柱的为12 d、中花柱的为9 d、长花柱的为10 d,花后第2~4 d授粉能力最强,与花粉活力最强时间基本相重合;栽培长柄扁桃花粉活力维持时间大致为15 d,维持花柱头授粉能力时间为13 d左右,其中从开花前1 d至花后第4 d保持较高的花粉活力,从开花前1 d至花后第5 d保持较高的柱头授粉活力,两者重叠时间可达6 d,更有利于授粉。说明,该栽培环境对蒙古扁桃和长柄扁桃的花粉活力和花柱头可授性未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濒危植物扇脉杓兰的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观测,运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萌发试验,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对扇脉杓兰开花特性、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研究,并对其柱头表面和花粉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扇脉杓兰4-6月份开花,群体花期23天,单花花期12 ~ 16天.开花当天柱头即具有可授性,柱头可授性持续期为14天左右.花粉活力在花朵刚开放时最高(95%),至花朵凋谢之前仍保持较高的活力(70%).雌雄生殖单位在持续时间上有较长的相遇期.开花时柱头略高出花药,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雌、雄蕊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扇脉杓兰杂交指数OCI =4.自然条件下,扇脉杓兰的结实率仅为5%.人工自花授粉、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90%和95%,表明扇脉杓兰是高度自交亲和的.而套袋后不采取措施和去雄的花均小结实,表明扇脉杓兰不存在自动的自花授粉、无融合生殖,因而扇脉杓兰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传粉才能繁衍后代.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不同条件下笔竹的花粉活力以及柱头可授性,为笔竹的有性繁育及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为竹类植物生殖生物学积累相关资料。采用I_2-KI染色法、花粉离体培养基法测定笔竹花粉活力变化;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不同开花阶段的柱头可授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笔竹新鲜花粉活性最强;1 d中笔竹花粉活性在3∶00 pm左右达到最高;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配比对花粉萌发具有显著影响,笔竹花粉在10%蔗糖+0.01%硼酸浓度的培养基上培养3 h,萌发率最高;不同储藏条件对笔竹花粉萌发具有显著影响,而4℃湿藏条件下保存短时间内可延长花粉活力至120 h;柱头具可授性,可授期仅2~3 h,成熟期(散粉时期)柱头可授性最强。结论:笔竹花粉在10%蔗糖+0.01%硼酸的培养基内培养3 h萌发效果最好;1 d内尽量采集3∶00 pm左右的新鲜笔竹花粉对散粉时期的柱头进行人工授粉效果最好;新鲜花粉易失活,低温不干燥的储藏处理可以短时间内延长花粉寿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不同萱草品种杂交育种的成功率,确定不同萱草品种的最佳人工授粉时间,该研究选取10个萱草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其花粉生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其柱头可授性,探究不同品种萱草之间以及不同取样时间对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0个萱草品种间花粉生活力有很大差异,按照花粉生活力由强到弱依次排序为:‘牙买加使我疯狂’>‘粉肉’>‘群星’>‘静脉’>‘紫色黄心’>‘芭芭拉’>‘愤怒的眼睛’>‘贝拉’>‘粉美人’>‘布奇’;不同取样时间花粉生活力不同,绝大部分萱草品种在上午6:30~10:30花粉活力较高;另外,不同采样时间对柱头可授性的强弱影响不大,10个萱草品种在取样时间范围内都具有可授性,但一般表现为8:30~9:30和15:30~16:30各品种柱头的可授性强,早上6:30最弱。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省玉溪地区野外分布红马银花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花部特征及开花期动态观察、杂交指数和花粉与胚珠比估算、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测定、传粉者及其行为观察。结果表明:红马银花的花期主要从2月上旬到3月中旬,单花花期5-8天;根据杂交指数初步判断其繁育系统为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P/O比为89.91±11.17,判断其繁育系统为兼性自交;MTT染色法测定红马银花散粉后24h花粉活力达到90.6%,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红马银花散粉12-24h后花粉活力达82.9%;柱头可授性试验表明,红马银花开花2-4天柱头可授性最强;红马银花的主要传粉者为熊蜂和蓝喉太阳鸟,二者的主要访花频率时间分别为14:00-17:00和8:00-11:00。传粉者稀少及其自身的自交亲和特性可能是导致其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4年生"不育紫薇"和普通"可育紫薇"为研究对象,进行杂交育性分析,并利用液体培养法和荧光显微技术测定了两个紫薇品种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不育紫薇"的花药表面较光滑湿润,难以释放花粉;花粉粒畸形,不能萌发,没有生活力;雌蕊的柱头对正常成熟的花粉有亲和力,具有可授性,但结实率仅4.0%。"不育紫薇"的不育性状由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2.
滇丁香的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花部形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与胚珠比、杂交指数、套袋实验、传粉观察等方面,对花柱二型植物滇丁香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针型花植株的单株花序数明显较多,而花冠管和柱头裂片长却明显较短;散粉8 h后,滇丁香的花粉活力达到最高值70%左右,从花药始散粉期至末花期其柱头均具过氧化物酶活性;针型花和线型花的花粉与胚珠比分别为1641.7±365.84和947.3±194.84,杂交指数均为3.结合套袋实验和传粉观察结果认为:在自然条件下,滇丁香为虫媒花植物,其中针型花和线型花所接受的亲和性花粉分别为异株同型花和异型花提供.滇丁香不仅是形态意义而且是功能意义上的花柱二型植物.  相似文献   

13.
檫木组培快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龄20 a以上的檫木基部萌条为外植体,对其进行诱导试验,增殖培养及生根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培养MS+6-BA 0.5~1.0 mg/L+IBA 0.1 mg/L,诱导率78%,增殖培养MS+6-BA 0.5~0.8 mg/L+IBA 0.1 mg/L,增殖倍数4,生根培养1/2 MS+IAA 0.1~0.2 m...  相似文献   

14.
川榛柱头可授性及花粉管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川榛为实验材料,以平榛和平欧杂种榛为对照,采用荧光显微法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授粉方式、不同花序形态、不同授粉时间柱头上花粉的附着数量、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生长特性,以期确定川榛最佳可授期和授粉方式,掌握花粉萌发所需的适宜温湿度。结果表明:川榛不同花期柱头可授性大小为:盛花期末花期露红期;川榛疏散状花序的可授性优于直簇状,平刷授粉效率优于点授;在加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高湿度条件下,花粉管萌发和生长速度先于温室和田间条件,说明湿润温和的环境更利于川榛花粉的附着、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环境温湿度和种质对花粉管萌发具有重要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较大,与种质无关。  相似文献   

15.
小桐子繁育系统与传粉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野外定位观测小桐子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开花动态、传粉方式,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小桐子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1)小桐子是单性花,雌雄同株同序.雄花单花期2 d,雌花单花期5~8 d,雌花直径略大于雄花.(2)雄花开花后9 h内花粉活力较高,24 h后花粉活力明显降低,48 h后花粉基本散失活力;雌花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4 d内最强,5~8 d可授性开始降低,第9天基本失去可授性.(3)传粉方式以虫媒传粉为主,为虫媒植物.(4)繁育系统检测结果为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  相似文献   

16.
山茶花粉生活力及贮藏条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茶两种开放程度花朵(初开和盛开)的花粉为试材,采用无机酸法和联苯胺染色法研究了花朵开放程度和贮藏条件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酸法不适于山茶花粉生活力的测定,联苯胺染色法能快速地检测山茶花粉的生活力.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花粉生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花朵的开放程度对花粉的生活力影响不大,而贮藏条件对其影响显著:室温(13℃~25℃)下,两种山茶花粉贮藏12 d后生活力完全丧失;冷藏(2℃)条件下,盛开花粉贮藏26 d后生活力完全丧失,而初开花粉生活力完全丧失需要30 d.  相似文献   

17.
檫木三个群体的遗传结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运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檫木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湖北省的3个檫木天然小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3个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9.5%,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64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280,群体内杂合体不足,纯合体过量,处于非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黄蔷薇采用不同发育期的当年生嫩枝,在无菌条件下处理后作为诱导培养的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经试验表明,适宜的诱导腋芽培养基为1/3MS BA0.3mg/L NAA0.1mg/L,继代培养基为1/2MS BA0.1mg/L IBAA0.2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IAA0.5mg/L。试管苗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后,可实现黄蔷薇的快速繁育。  相似文献   

19.
武汉地区引种灯台树栽培技术与速生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a3次引种珍稀灯台树,证明灯台树在武汉地区引种成功,且生长迅速。当年苗期平均高生长达89cm。大树年平均高生长达1·2m,胸径1·12cm,大大超过桢楠、紫楠、白玉兰等其他珍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吲哚丁酸IBA和ABT生根粉两种溶液的不同浓度处理及不同土壤基质处理分别对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扦插生根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吲哚丁酸IBA和ABT生根粉两种溶液的不同浓度处理对黄花倒水莲扦插根数、根长、稍长和生根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佳浓度均为0.1g/L,生根率分别达到95%与90.4%,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田园土+细河沙与黄心土+细河沙两种不同土壤基质处理对黄花倒水莲根数、根长、稍长及生根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效果最好的是黄心土+细河沙处理组,生根率达到91.6%,田园土+细河沙处理组效果次之,生根率为79.4%,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