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海水网箱养殖真绸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和创汇渔业的重点项目之一。 真鲷(Pagrosomus major),俗名赤板,加级鱼,是一种名贵的海水食用经济鱼类,以肉嫩味美而著称,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它栖息于近海底质为岩礁、砂砾或贝藻丛生的水域,喜结群,游泳迅速。真鲷食性杂,主要摄食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小鱼虾等;它分批产卵,产卵亲鱼多为5~10龄,平均产卵量为100万粒以上,每年春季到海湾产卵。国际市场上需求量大,出口创汇率高。以往真鲷主要靠捕捞获得,近年来,沿海群众捞其幼鱼用  相似文献   

2.
王应松 《海洋渔业》1988,10(3):122-123
<正> 网箱养殖石斑鱼成败与否,取决于能否掌握实用养殖技术,笔者将几年来在南澳县猎屿湾石斑鱼网箱养殖实践进行总结,并把有关问题的探讨,提供给热心于石斑鱼网箱养殖者参考。一、鱼排规格与设置从本海区养殖实践,养殖石斑鱼的鱼排以12或15格网箱组成,每格网箱的长与宽以3×3米较为适宜。由于夏秋季水表层光照太强,为有利于鱼苗的正常生长,降低发病率,故网箱深度以2.7~3.5米为宜(应以最  相似文献   

3.
关于网箱养殖真鲷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克仁 《水产科学》1989,8(2):44-46
真鲷(Pagrosomus major)是名贵的经济海水鱼,为近海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底质为岩礁、沙砾或贝藻丛生的水域,一般在水深20~60米。主要摄食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小鱼虾等,属杂食性鱼。真鲷分批产卵,产卵亲鱼多在5~10龄,平均坏卵量  相似文献   

4.
石斑鱼网箱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斑鱼为海产肉食性鱼类,常栖息于热带和温带底质为岩礁的海域和沿岸石砾岩礁较多的浅海。具有生长快、个体较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故素来深受人们所喜爱,还能出口创汇。石斑鱼隶属于鲈形目Pefciformes、鳍科Serfd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  相似文献   

5.
网箱养殖石斑鱼成败与否,取决于能否掌握实用养殖技术,笔者将几年来在南澳县猎屿湾石斑鱼网箱养殖实践进行总结,并把有关问题的探讨,一并提供给热心于石斑鱼网箱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网箱养殖真鲷技术(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箱养殖真鲷技术(三)三、讨论与小结海水网箱养殖真间从总的情况来看,是完全可以获得高产的。例如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于1988年与平潭县合作,在平潭竹屿口海区投放248个网箱(折合水面3.38亩),投放真鲷苗种并87000尾,经过6个月时间的饲养,个体重由...  相似文献   

7.
网箱养殖真鲷技术(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箱养殖真鲷技术(一)真鲷(Pagrosomusmajor)是一种名贵的海洋经济鱼类,是海洋拖网捕捞对象之一。近年来,由于海洋水产资源衰退,因此,转向海水网箱养殖经济鱼类是大势所趋。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真鲷是平潭县于1986年最早试养成功,是平潭发展高产...  相似文献   

8.
真鲷是日本、台湾省、英国、朝鲜等;;.地的主要海水养殖鱼类之一。近年来,平。潭县网箱养殖真鲷发展迅速,至1996年全县已发展到3万多箱,为全省之冠,年产量为全县海水鱼养殖产量的70%以上。由于海水鱼疾病与淡水鱼疾病的差异,以及防治措施的实施难度较大,经验又少,一旦发生疾病,很难达到预期的疗叫效,从而给专业户造成了经济损失。而真鲷容易患病,致使每年因病害死亡率在30%以上。网箱养殖的真鲷鱼病,其流行季节一般为5~9月,其高峰期多为当年的7~8月份。而危害最严重的为当年的真鲷鱼种,以细菌性肠炎病为主,并与肝炎病…  相似文献   

9.
平潭县网箱养殖真鲷,是由陈大关联合体进行试养获得成功而发展起来的。该联合体于1986年5月在本县自然海区购买真鲷鱼苗35000尾,利用放养石斑鱼的网箱进行养殖,经过18个月的精心管理。达到商品鱼规格,平均个体重达0.95公斤。总产30吨,产值120万元。  相似文献   

10.
石斑鱼是暖水性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深受消费的青睐。随着人们对鲜活海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市场越来越供不应求。海水网箱饲养石斑鱼是一项新兴的养殖业,它具有投资大、效益好、创汇高的特点,是开发利用港湾发展生产的好形式。  相似文献   

11.
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霞 《中国水产》2009,(2):40-41
石斑鱼是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本属中国大陆沿海有36种,南海35种,东海10种,黄、渤海1种,台湾27种,常见养殖的约15种。我国海水网箱养鱼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省沿海最早开展了海水网箱养鱼试验,放养了石斑鱼、鲷科鱼类、尖吻鲈等20多个品种,获得了成功。后来转入生产性养殖,  相似文献   

12.
<正> 真鲷是日本、台湾、英国、朝鲜等地的主要海水养殖鱼类之一。近午来,平潭县海水网箱养殖真鲷发展迅速,至1991年全县已发展到3万多箱,为福建全省之冠,年产量占全县海水鱼养殖产量的70%以上。由于海水鱼疾病与淡水鱼疾病的差异性,其防治措施实施难度较大,加之经验少,一旦发生疾病,很难达到预期的疗效,从而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了经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真鲷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在2005年6月于福建罗源湾岗屿海区进行试验,共收获5695kg成品鱼,成活率88.1%,经济效益良好。实验表明,深水网箱养殖与传统小网箱相比优势明显:养殖容量大,病害少,成品鱼体色好,肉质鲜美,饵料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14.
一、网箱设施一般采用浮动式网箱。网衣用聚乙烯线编结,网目大小以鱼类不能逃逸为原则,采用正方形网箱,规格为3米×3米×3米或2.5米×2.5米×2.5米,框架用钢管或木材等材料做成,浮力用塑料桶或泡沫塑料。如泥沙底质海区,可用铁锚或打木桩加以固定,缆绳长为其水深的2~4倍。箱底各角和底边中间拴有5~10千克重的坠石,使箱体在水中充分展开。网箱据海水流向及风浪大小进行排列,最好呈“品”字形。二、鱼种放养鱼种放箱前,常用2%的食盐水浸泡15~20分钟。石斑鱼鱼种规格要整齐,一般体长12~15厘米的鱼4…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殖鲑点石斑鱼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鲑点石斑鱼俗称芝麻斑,其生长快,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鱼类,并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在南方的市场广大,价格高,现已成为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1998年我们在深圳市龙岗区南澳镇鱼排上进行了网箱养殖鲑点石斑鱼试验,经过一个生产周期的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网箱养殖真鲷的疾病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永添 《河北渔业》2002,(3):31-32,43
<正> 真鲷,俗称红鳞加吉鱼。体色红艳,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较高。但近年来,随着网箱养殖的真鲷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了真鲷养殖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挫伤了养殖业者的积极性。为此,笔者现将真鲷主要疾病的防治技术及其有关情况阐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霞 《海洋与渔业》2008,(10):38-39
石斑鱼是鲈形目能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鱼类的统称。本属中国大陆沿海有36种,南海35种,东海10种,黄、渤海1种,台湾27种,香港17种,常见养殖的约15种。此外石斑鱼类还广泛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我国海水网箱养鱼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省沿海最早开展了海水网箱养鱼试验,放养了石斑鱼、鲷科鱼类、尖吻鲈等20多个品种,获得了成功。后来转入生产性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生产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迅速,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石斑鱼价格的看好,石斑鱼将是今后海水网箱的主要养殖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18.
石斑鱼新型网箱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型网箱健康养殖与传统网箱养殖的比较分析入手,进而从养殖场的选择、网箱的结构、苗种的放养、网箱养殖日常管理及疾病预防这几个方面分析石斑鱼新型网箱健康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网箱养殖真鲷技术(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箱养殖真鲷技术(二)3.真鲷养成技术(1)真纲苗种来源苗种来源于自然海区为主,由养殖户从渔民手里购买。捕捞真鲷苗种季节为5月上旬至6月下旬。前期苗种体长1cm左右,成活率达60~70%;后期真鲷亩种较大,成活率达70~80%。首先将这些真鲷苗种投放...  相似文献   

20.
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霞 《齐鲁渔业》2009,26(11):27-27
近年来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迅速,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石斑鱼价格的看好,石斑鱼将是今后海水网箱的主要养殖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