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61~1999年期间南海水产研究所5次渔业资源调查的底拖网渔获率数据,分析了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30多年间,南海北部大陆架和北部湾底拖网渔获密度的下降非常显著,分别下降72%和81%,其中北部大陆架沿岸、近海和外海分别下降71%、74%和70%。南海北部海域底拖网渔业资源均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沿岸和近海过度开发较严重,外海过度开发的强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2.
法国研制出一种底拖网作业用的滚动式新型拖网网板,尤其适用于不良底质渔场拖网作业。这种新型网板有一个开缝大圆轮连接在一个大强度矩形板前端,网板的前部、内部及侧边都安装着可以旋转并可增加网板稳定性的小滚轮,在硬底质渔场捕鱼可使渔获量增加,且能减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诺瓦斯科舍达特茅斯的Nordsea渔具公司最近在纽芬兰圣约翰斯海洋研究所水槽进行了一种在硬底质渔场拖网捕鱼时所采用的新型拖网装配方法的网模试验。 Nordsea公司采用一项标准诺瓦底鱼拖网和一对Bison网板来开创这种新的装配方法。具  相似文献   

4.
渔业动态     
美国船长选择冰岛二片式拖网 越来越多的美国船长正在选择拖曳结构简单的二片式拖网。冰岛Hampidjan设计的“冠军拖网”是至今最现代最好性能的二片式拖网。 最近的水槽试验证明,该冠军拖网的上纲高度超过多数四片式拖网。该网深切去飞目网袖,可在硬底渔场捕鱼作业,但可装配“泥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南海底层鱼类资源正在衰退,渔船单位功率产量逐年下降,而且大部分为低值下杂鱼,优质鱼只占10%,渔船生产效益低,以致一些底拖网渔般被迫停产或转产,拖网渔业潜在崩溃危机。另一方面,南海渔场尤其海南岛周围水域中下层鱼类资源(如带鱼、马鲛鱼等)有待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6.
南海南部拖网渔场开发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南部拖网渔场是我国拖网渔船在南海南部海域的最主要作业渔场,该渔场的开发为保证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顺利实施、拓展南海外海渔业生存空间、开发南海渔业资源及维护国家在南海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分析南海南部拖网渔场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开发价值和潜力,探讨进一步推进渔场开发,加强我方对该渔场的有效管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闽中渔场位于台湾海峡北部,渔场范围北纬26°00′~24°30′,作业水深50~80米,海底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底质为泥、砂泥和沙质,适合机轮底拖网作业。近几年,随着台湾海峡局势缓和,我司部分渔轮于1950年初开始进入闽中渔场进行底拖网作业,至6—9月份,公司渔轮全面投产,尔后1981—1983年几乎全年在该渔场作业。经过四  相似文献   

8.
1988年清明节前后,青岛市胶南县100多条20~40马力小拖网船,在连青石渔场的西部,用简易海螺底拖网捕香螺。投产早的船作业2~3个月,对船产香螺2~3万公斤,产值6~9万元,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使香螺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现将胶南县渔民所用的简易海螺底拖网介绍如下: 所谓的简易海螺底拖网,就是用捕鱼底拖网改造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虾拖网的副渔获组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拖虾是南海捕捞渔业的一种主要作业方式,南海北部的珠江口是广东省虾拖网的优良渔场之一。文章以珠江口铜鼓水道虾拖网渔业生物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该渔业的副渔获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虾拖网渔获种类多,以底栖鱼类和甲壳类为优势类群;副渔获的组成在不同月份有所变化;副渔获比例较高,虾与副渔获之比为1:10-1:19;副渔获中大部分鱼种未达到可捕规格,对幼鱼资源造成损害。建议渔业管理部门重视对副渔获问题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6年4~8月在南海北部大陆架渔场广西生产渔船的捕捞信息,通过对比休渔前后的渔获指标,评价了休渔在恢复渔业资源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1)单双拖网、桁杆拖虾网和灯光罩网的产量分别占渔船总产量的64.92%、8.70%和24.70%,是该渔场最主要的捕捞类型;(2)休渔后,单双拖网、桁杆拖虾网和灯光罩网渔船的渔获率(CPUE)分别提高了28.78%、96.27%和4.20%,比2015年同期分别提高了24.00%、65.41%和13.35%;(3)单双拖网和桁杆拖网捕获的主要经济种类产量所占比例较休渔前增加了41.74%和3.04%;(4)主要经济种类中,多数种类的CPUE提高,且CPUE提高显著的种类多为经济价值较高的南海传统捕捞对象.研究结论:休渔促使南海北部大陆架渔场的渔业资源量增加,资源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1.
《水产科技情报》1973,(12):18-23
日本为了改变恶化了的“以西底拖网渔业”现状和开辟新渔场,于1967年12月对过去几乎未开发过的东海东南部200米深度以下的大陆坡水域进行了调查,以确定其作为底拖网渔场的价值,并考察其开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水产科技情报》1975,(1):26-28
一、日本以西底拖网渔业的现状 日本以西底拖网渔业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20年前后,岛根县的渔船开始在长崎县五岛列岛近海进行对拖作业,这就是以西底拖渔业的开端。之后,渔场逐步向外海扩展,发展到东海和黄海。现在日本所称的以西底拖网渔业,系指东经128度30分以西、以东黄海为渔场的机轮底拖网渔业。最大的基地是九州西部的长崎。  相似文献   

13.
渔业动态     
挪威渔船使用分离栅开拓禁渔场 目前有100多艘挪威鳕鱼拖网船在使用Sort-X分离栅捕鱼,选择最小尺寸鱼和较大尺寸鱼,还开拓以前因小于规定尺寸鱼数量大而封禁拖网捕鱼的渔场。 1993年5月,第一艘拖网船开始使用sort-X栅进行商业捕鱼时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栖息地指数的南海北部枪乌贼渔情预报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2014年南海捕捞信息网络获取的南海北部200 m等深线以内近海底拖网渔业数据,结合环境遥感数据,构建南海北部枪乌贼类(Uroteuthis sp.)栖息地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选取海表水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和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CHL)等环境因子,采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建模,并分月份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各环境因子的权重系数,从而建立南海北部枪乌贼类的栖息地指数综合模型。构建的模型能够有效解释渔场分布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可从模型中推断各环境因子的最适范围和变化趋势;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e effect,CPUE)高的渔场主要分布于HSI大于0.5的海域,其他HSI高的海域可能为潜在渔场。对不同因子权重系数的研究发现,叶绿素a浓度是影响渔场分布的重要因素。对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其准确率达到75%以上。该研究表明,基于不同权重系数的HSI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南海北部枪乌贼渔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沙群岛,海域辽阔,岛屿群礁,礁湖浅滩,星罗棋布,栖息着金枪鱼、红笛鲷、石斑;珍珠贝、砗磲、马蹄螺;海龟、海参、龙虾、海龙;石花菜……等鱼虾贝藻类和海珍品。近年,随着渔业船舶的不断探捕,开辟了南沙群岛西南大陆架底拖网渔场,揭开了利用南沙群岛渔业资源的新里程,为南海渔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 二长棘鲷 Paragyrops edita Tanaka 是鲷科鱼类中仅次于真鲷的重要海产经济鱼类,为近来海洋鱼类增养殖的重要鱼种之一。是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暖水性底栖鱼类。分布较广,北自日本南部,朝鲜近海,南至印度尼西亚都有栖息。在我国东南沿海和北部湾,都构成底拖网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性喜集群,适应性较广。根据南海水产研究所1964~1965年南海北部底拖网鱼类资源调  相似文献   

17.
为加深对南海北部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种群的结构特征认识,根据2014—2017年南海北部底拖网调查中蓝圆鲹的生物学数据,对该区域内蓝圆鲹群体的体长与体质量、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等生物学特征的组成与季节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南海北部蓝圆鲹体长范围78~248 mm,平均体长146 mm,...  相似文献   

18.
南海大目拖网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底鱼资源八十年代以来正在衰退,而中下层鱼类资源有待开发的潜力巨大,但传统的小网目低网口底拖网却无法捕获这些高水层鱼类。为了减轻南海底鱼资源的捕捞压力,充分合理地利用中下层优质鱼类资源,南海水产研究所渔捞技术研究室与海南省水产局海洋处联合试验了两种南海最大网目尺寸的大型拖网,并获得成功。现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82年10月,部分底拖网渔轮在采捕底鱼渔场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鱿鱼渔场。立即组织渔轮捕捞,延续到十二月份,总卸港量达三千吨。为秋汎渔轮生产,不紧弥补了产量,而且借此增加了收入。更重要是的是,为今后进一步利用好这部分资源,提供了经验。因为过去没有捕到过这么多的鱿鱼,所以,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最主要的是这支鱿鱼群体的利用,是“春常在”,还是不过“坛花一现”而已。  相似文献   

20.
依据1997~2002年开展的国家海洋勘测专项"南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渔业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HY126-02)"所取得的浮游动物调查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局部插值法构建景观分析模型,对南海北部浮游动物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浮游动物生物量高值区在沿岸海域呈斑块状分布,其景观格局的季节变化与季风气候和沿岸流转换一致,且与南海北部几个重要上升流区和传统渔场的渔情渔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