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种子》2006,25(11):93-95
应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测定了隐性核不育两型系SAB-3的配合力,结果表明:SAB-3的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荚果、荚实粒数和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强,易配强优势组合;已育成黔油12号、黔油18号和通过省级区域试验的组合黔杂RX003。  相似文献   

2.
陈静  饶勇  肖华贵 《种子》2002,(6):102-102,105
黔油 12号系用我所自育的双低隐性核不育系 SAB- 3作母本 ,与双低恢复系双 16 8作父本组配育成的双低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 ,于 1999年 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半直立 ,苗期长势强 ,生长整齐一致 ,株型紧凑 ,开花集中 ,营养生长期长 ,不易早薹早花。植株高度 180 cm左右 ,一次有效分枝 9~ 14个 ,主花序长 85 cm左右 ,结角密度1.5个 / cm,全株有效角果 45 0左右 ,每角实粒数约 2 2粒 ,千粒重 4g左右 ,生育期约 2 10 d(直播 )至 2 40 d(育苗移栽 ) ,与油研 7号相当。该品种综合性状好 ,高产稳…  相似文献   

3.
饶勇  肖华贵  陈静 《耕作与栽培》2002,(6):15-15,23
黔油 12号是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自育的双低隐性核不育系SAB 3为母本 ,与双低恢复系双 16 8为父本组配的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 ,在贵州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 ,分别比对照油研 7号增产 13 98% ,14 6 5 % ,于 1999年 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般大田生产中 ,单产 2 70 0kg/hm2 左右 ,最高单产 370 0kg/hm2 左右 ,品质双低 ,抗 (耐 )病力强 ,适应性广。为加快推广应用 ,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应用 ,进行了系列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 材料和方法表 1 在相同施肥条件下 ,密度设计水平处 理密度(万株 //6…  相似文献   

4.
肖华贵  陈静  李超  饶勇 《种子》2007,26(7):92-95
黔油12号系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SAB-3与双低恢复系双168组配的杂交组合,于199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优点。其商品菜籽芥酸含量0.5%,硫苷含量25.2μmol/g,含油量39.2%。对杂交种及亲本进行产量和经济性状考察,结合RAPD标记DNA多态性分析,进行杂种优势比较,其产量、经济性状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杂种优势指数与DNA多态性预测的结果趋势基本一致,筛选出9条引物用于分子鉴定,对品种纯度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肖华贵  陈静  李超  饶勇  代文东  王沁  陈佳琴 《种子》2005,24(5):88-90
试验采取挤浆识别拔除技术、花蕾形态识别拔除技术、看花识别拔除技术共3个处理,研究黔油12号制种中可育株识别拔除技术.结果表明:(1)不同拔除技术的处理间制种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以挤浆识别拔除技术处理产量最高,为77.04kg/667 m2,较对照看花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增产幅度达18.12%,达极显著水平;较花蕾形态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增产幅度达11.27%,达显著水平.(2)不同识别拔除技术处理的拔除时期不同,母本不育株群体表现出自我调节下的经济性状差异.以挤浆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对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一二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度、全株有效角数、单株产量改善较好,能增加全株有效角数约100个,增加单株产量约5 g,但对结角密度、千粒重和角粒数影响小.(3)挤浆识别拔除技术处理进度快且便于操作、种子纯度高、质量风险小,可育株营养体饲用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高;看花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工作开始较晚、持续时间长、工作不便、投入劳动力大、种子质量风险较大,可育株营养体饲用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变低.  相似文献   

6.
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2号经在贵州各地多年的制种技术研究和实践,总结其育苗移栽和直播的制种技术,规范从播种育苗至收获期间的培育壮苗、大田管理、拔除母本可育株,栽培调控,收获等环节的技术工作,确保种子质量和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7.
陈静  肖华贵  李超  饶勇 《种子》2008,27(4):94-96
黔油18号系用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半冬性、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03年8月和2007年3月通过贵州省和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用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数据对该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综合性状好,丰产稳产性较强,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增产潜力较大,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适宜于贵州省内各油菜产区和与贵州生态相类似的长江流域油菜产区推广种植,已引种到川、渝、湘、鄂、赣、浙等省(市),推广应用面积40余万hm^2。  相似文献   

8.
肖华贵  陈静  李超  饶勇  周介雄  代文东 《种子》2005,24(4):88-90,93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油菜品种黔油12号制种产量与行比(母本群体)、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定量关系,分析四因素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建立数学模型、明确不同制种产量水平下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四因素对制种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磷肥>行比(母本群体)>钾肥.制种产量达到5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x1(行比)1:7,x2(纯氮)14.10~15.20kg/667 m2,x 3(速效磷)7.02~7.86kg/667m2,x 4(速效钾)6.07~7.01 kg/667m2;制种产量达到60kg/667 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x1(行比)1:(7~8),x 2(纯氮)14.92~16.08 kg/667 m2,x 3(速效磷)7.59~8.51 kg/667m2,x 4(速效钾)6.63~7.69 kg/667m2.  相似文献   

9.
肖华贵  饶勇  陈静  李超 《种子》2006,25(5):101-105
本文总结了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2号亲本隐性核不育两型系SAB-3和恢复系双168采取三圃制原则进行提纯鉴选和杂种优势鉴定整理的方法,确保亲本种子质量和品种使用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取挤浆识别拔除技术、花蕾形态识别拔除技术、看花识别拔除技术共3个处理,研究黔油12号制种中可育株识别拔除技术。结果表明:(1)不同拔除技术的处理间制种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以挤浆识别拔除技术处理产量最高,为77.04k异/667m^2,较对照看花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增产幅度达18.12%,达极显著水平;较花蕾形态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增产幅度达11.27%,达显著水平。(2)不同识别拔除技术处理的拔除时期不同,母本不育株群体表现出自我调节下的经济性状差异。以挤浆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对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一二次分枝教、主花序长度、全株有效角数、单株产量改善较好,能增加全株有效角数约100个,增加单株产量约5g,但对结角密度、千粒重和角粒数影响小。(3)挤浆识别拔除技术处理进度快且便于操作、种子纯度高、质量风险小。可育株营养体饲用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高;看花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工作开始较晚、持续时间长、工作不便、投入劳动力大、种子质量风险较大,可育株营养体饲用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变低。  相似文献   

11.
双低丰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静  饶勇  肖华贵 《种子》2002,(5):68-68,83
黔油12号系1999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双低丰杂交油菜新品种,为加快该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对该品种的丰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的产量比CK增产 9.58%。其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变异系数相对CK较小,回归系数(bi=1.1602)接近1,回是离差(S^2di=0.483)接近零,表现出了较好的丰产,稳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侯燕  侯剑  侯国佐  李风华 《种子》2019,(10):110-115,F0004
杂交油菜品种油研998是以隐性全不育系Q02A为母本,J24为父本配制的杂交油菜品种,其中Q02A又是以纯合不育系C02A为母本,临保系L01B为父本配制的隐性全不育材料。品种在贵州省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170.9kg·(667m^2)^-1和72.74kg·(667m^2)^-1,2年产量均列全组第一位,比同组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增产6.8%和7.37%,比油研50分别增产0.94%和5.31%;生产试验比同组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增产5.01%和10.46%,比油研50产油量增加8.31%。含油率为43.92%,比对照油研50平均含油量高2.76%,比同组参试品种平均含油量高2.8%,芥酸含量0.5%,硫甙含量27.25μmol·g^-1,种子蛋白含量26.25%,油分蛋白总量70.17%。生育期203d,比油研50早熟1.3d。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中的硼肥使用技术,探讨硼砂的施用量、施用方式、施用时间对制种产量和母本群体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以底肥施用结合喷施方式的群体制种产量和经济性状效果最佳,其底肥用硼砂数量应控制在0.6~1.11kg/667m2,最适用量1.11kg/667m2,喷施时间在移栽活棵期—现蕾抽薹期;一次性底肥方式效果其次,硼砂用量应控制在0.6~1.31kg/667m2;采取单一喷施方式时,应在5叶期—现蕾抽薹期及早施用,并增加喷施次数。  相似文献   

14.
就母本宽窄行种植,父本不同株距插栽于母本宽行中对黔油29号的种子生产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母本采用宽窄行种植,父本插栽于母本宽行中,减少父本占地面积,增加了母本株数,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其中以80 cm的父本株距插栽于母本宽行中的种植方式较优,制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曾兵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王沁 《种子》2007,26(8):99-101
黔油18号于2003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系我所用蜀杂1号F2代分离的不育株与双低品种R-8杂交选育的双低不育系SAB-3作母本,与杂交选育的双低恢复系双19作父本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根据黔油18号母本基本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肖华贵  饶勇  陈静  李超 《种子》2004,23(9):14-17
为制定黔油12号大面积制种技术方案,明确黔油12号制种时父母本的适宜行比,试验父母本行比共设1:2、1:4、1:6、1:8、1:10、1:126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因行比不同,单位面积上母本不育株数差异较大,行比1:6和1:8的不育株数较行比1:4的分别多124株和342株,行比1:10和1:12的不育株数比行比1:4的分别多461株和551株;(2)考察距父本行不同距离的母本行的经济性状,以距父本行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全株有效角较多,距父本三行以上的千粒重高,但每角实粒数减少,单株产量随与父本距离加大而降低;不同行比母本群体经济性状以行比1:2~1:6的全株有效角较多,随行比加大,群体的平均每角实粒数减少,千粒重增加,单株产量逐渐降低.(3)在相同面积条件下,制种产量以行比1:6至1:10为佳,其中1:8的产量居第一位,为51.50kg/667m2;1:10的产量居第二位,为51.23kg/667m2;1:6的产量居第三位,为50.03kg/667m2.  相似文献   

17.
肖华贵  饶勇  陈静  李超 《耕作与栽培》2004,(5):20-20,64
应用回归最优设计试验,对黔油12号密度、氮肥、磷肥、钾肥进行了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氮肥和密度的增产效应最大,且随着N肥施用量的增加或密度加大,产量逐渐提高,当产量达到最高水平时,增施N肥或增加密度,产量反而降低.在低水平下,K肥对产量的影响比P肥大,而在高水平时,P肥对产量的影响比K肥大.氮肥与密度互作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与钾肥.而密度与钾肥互作对产量的影响最小.欲求高产,应重视氮肥的施用量,在保证合理密度时,还应注意P肥与K肥的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8.
杂交油菜黔油1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油19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隐性核不育系98-116 A与双低恢复系ZW 024组配而成的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油2006002号),适宜于贵州甘蓝型油菜产区及与之相类似生态区推广种植.为了进一步探讨该品种在生产上的产量表现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2007~2008年度在贵州省遵义县和金沙县进行了黔油19号"百亩"连片高产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19.
汉油6号是利用甘蓝型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型系1003-2AB与恢复系06-862杂交选育而成的两系核不育油菜杂交种,杂种优势强,植株繁茂,根系发达,早熟,适应性广,高产稳产。适宜在陕西省汉中、安康种植。  相似文献   

20.
试验是对"云油杂2号"与"云油杂3号"在不同地点不同密度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云油杂2号"比"云油杂3号"更具有优势;最佳种植密度均以1.5万株/667 m2最好,示范推广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