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桉树人工林木材的干燥特性及干燥基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百度试验法,结合常规干燥、真空干燥、常规-真空联合干燥三种不同干燥方式,研究了圆角桉和柠檬桉人工林木材干燥特性和干燥基准.结果表明两桉材前期开裂和皱缩比较严重,截面变形达到5级,属难干材,特别是含水率在30%以上时,干燥速度不宜过快,并须要对其进行前期、中期及终期处理.综合考虑干燥速度与干燥质量,常规-真空联合干燥是其较为理想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2.
短周期工业材干缩率和干燥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短周期工业材在干燥过程中木材表层和内部各层干缩率及弹性和塑性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准硬度水平对应变值的大小和最大变就值的到达时间有显著影响。干燥前期,木材表层伸张弹性应变最大值随着温度和平衡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木材表层塑性应变则随平衡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正确调节基准初期阶段的平衡含水率水平,能有效地控制干燥前期应变最大值,从而达到控制干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桉树木材干燥特性与工艺及其皱缩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桉树木材与干燥有关的材性和干燥特性 ,指出桉木的密度、含水率和干缩率变异性大、渗透性差 ,在干燥过程中易产生皱缩、开裂等干燥缺陷 ,若采用预冻处理和前后期调湿处理可减少木材的皱缩 ;同时建议研究各种桉木不同规格板材的干燥基准和两段式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4.
青冈属木材材质好,在我国具有一定数量的蓄积量。木材加工企业在生产中通常将其分为白青冈、红青冈类,但其树种间材性存在差异,部分树种自身变异也较大,干燥时易开裂。青冈是白青冈类中的一种,至今未得到充分利用。针对30mm厚青冈锯材,采用3种干燥基准分别对其进行干燥工艺的初步研究,旨在探讨合理的青冈锯材干燥工艺,为其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干燥初期锯材含水率下降速度快,前期干燥温度不宜过高,应采用低温预热并保持一段时间,干球温度不应高于40℃,干湿球差需控制在1℃。风速控制在1.0~1.2m/s,甚至更低为宜。研究证明采用合理的多阶段干燥基准,控制各含水率阶段的干燥速度,可以有效减少青冈锯材干燥过程中的开裂等干燥缺陷,满足二级干燥锯材质量的要求,可应用于地板基材、家具用材。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15年生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木材的干燥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干燥基准,本研究利用百度试验法对15年生巨尾桉木材进行干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5年生巨尾桉木材干燥速度为4级,较慢;截面变形程度较严重,为4级;初期开裂也较严重,为4级;扭曲等级为2级,内裂最为严重,达到5级。针对15年生巨尾桉木材的干燥特性,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得出15年生巨尾桉木材干燥初期温度为38℃,干湿球温度差2~3℃,末期温度为65℃,拟定25~30 mm厚15年生巨尾桉木材的干燥基准。在实际的窑干生产中,只需对拟定的干燥基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便可以得到适合于15年生巨尾桉木材的干燥基准。本研究可为巨尾桉木材的实木加工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百度试验法研究了25年生大花序桉木材的干燥特性,制定其干燥基准,进行干燥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大花序桉初期开裂等级为4级,内裂等级为2级,截面变形等级为2级,干燥速度等级为5级,属中等难干材;采用百度试验法制定的干燥工艺,40 mm厚大花序桉从初含水率48.89%降至9.45%,干燥周期为26天,干燥均匀度较好,厚度上含水率偏差为3.22%,除纵裂外,其他可见干燥缺陷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规定的一级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百度试验法研究小径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的干燥特性,制定巨尾桉材干燥基准,进行干燥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小径巨尾桉材初期开裂等级为3级,内裂等级为2级,截面变形等级为5级,属中等难干材;采用制定的巨尾桉材干燥基准,试件从初含水率115.13%降至8.50%的干燥周期为16.3 d,除瓦弯变形外,其他可见干燥缺陷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GB/T 6491—2012 《锯材干燥质量》规定的一级要求.  相似文献   

8.
按树木材干燥特性与工艺及其皱缩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桉树木材与干燥有关的材性和干燥特性,指出按木的密度、含水率和干缩率变异性大、渗透性差,在干燥过程中易产生皱缩、开裂等干燥缺陷,若采用预冻处理和前后期调温处理可减少木材的皱缩;同时建议研究各种桉木不同规格板材的干燥基准和两段式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9.
将难于利用的原木加工成圆盘是高效利用原木材、提高其木材经济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为解决圆盘干燥过程中易于出现开裂的问题,以枫桦原木圆盘为对象,研究了采用氯化钠溶液浸泡其圆盘的预处理方式,对枫桦原木圆盘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对氯化钠抑制圆盘开裂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项预处理方法可使枫桦原木圆盘在40 mm厚枫桦锯材干燥基准条件下获得良好的干燥质量,提高了其干燥效率,很好地解决了圆盘的干燥问题.该预处理对枫桦原木圆盘的径向含水率分布及心表层含水率梯度产生明显影响.指出经此预处理后,其圆盘材弦径向干缩系数间差值的变小,是氯化钠抑制圆盘开裂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百度实验法对尾赤桉木材干燥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尾赤桉木材干燥基准,并进行工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此种干燥工艺后,60mm厚尾赤桉木材初含水率从87.05%降至12.55%,干燥周期为46d,且除纵裂度较大外,其他可见缺陷干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GB/T6491—1999《锯材干燥质量》规定的一级要求。  相似文献   

11.
柠檬桉和邓恩桉木材干燥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百度试验法对广西产柠檬桉和邓恩桉木材的干燥特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柠檬桉的初期开裂、内部裂纹、截面变形、扭曲变形和干燥速度分别为3~4、2~3、3、2级和4级;邓恩桉相应的特性等级分别为3、3~4、5、3级和4级。计算了这两种木材的生材含水率、基本密度和干缩系数。绘制了干燥过程曲线。基本弄清了这两种木材的干燥特性,并给出了它们的参考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辊筒式单板干燥机对尾巨桉、柳叶桉、巨桉、大花序桉、邓恩桉、粗皮桉6种桉木单板进行干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树种对单板干燥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从单板终含水率及均匀性看,粗皮桉、尾巨桉和大花序桉较好,邓恩桉干燥速率低,终含水率未达到单板干燥质量要求;从干燥后单板的开裂数量及延长度看,树种间差异不显著;从干燥后单板的翘曲程度看,柳叶桉、粗皮桉和邓恩桉质量较好;从单板干燥过程中节子脱落造成的孔洞增加数看,尾巨桉、邓恩桉和柳叶桉质量较好。总体来看,粗皮桉、尾巨桉、大花序桉和柳叶桉的单板干燥质量较好,可以满足胶合板生产质量要求,邓恩桉和巨桉单板干燥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大气湿度循环变化的过程中,木材含水率随之改变,导致木材胀缩性发生变化,引起家具零部件松动,甚至脱落和开裂。采用人工模拟大气湿度变化规律,对尾巨桉木材进行循环干湿处理,探索尾巨桉木材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旨在探索降低尾巨桉木材胀缩性的新途径,为尾巨桉木材干燥和实木加工提供新理论。  相似文献   

14.
以35 mm厚柞木板材为对象,在常规干燥过程中的预热阶段分别对其进行不同条件(时间、温度)的处理,之后以相同工艺基准实施第一阶段干燥,检测试件干燥速度、含水率分布、残余应力指标及表面缺陷,通过对上述参数的对比分析,确定适宜预热处理条件,以及该条件对中间处理时机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热时间是决定预热处理过程中含水率梯度的重要因素,预热温度对其没有影响;增加预热时间、提高预热温度,可以使干燥前期的干燥速度加快、含水率梯度和残余应力指标减小、中间处理时机滞后;对于35 mm厚柞木板材,温度70℃、湿度100%预热处理8 h为最佳条件,可以得到较好的干燥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26年生大花序桉木材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大花序桉木材初期开裂严重,缺陷等级达4级;截面变形程度2级;内部开裂程度中等,为2级;干燥速度较慢,为5级.根据木材干燥特性结果,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6年生大花序桉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16.
赵庚  褚俊  孟杨  陈广元 《森林工程》2014,30(5):53-57
以菲律宾桃花芯木为研究对象,探索30 mm厚菲律宾桃花芯木锯材干燥工艺。通过百度试验法得知其初期开裂为3级、内裂为2~3级、截面变形为1级;通过密度测定实验得知其气干密度为0.562 g/cm^3、全干密度为0.517 g/cm^3和基本密度为0.465 g/cm^3。根据该木材密度和干燥特性制定3种30 mm厚菲律宾桃花芯木锯材干燥基准并分别进行常规干燥工艺试验。通过对3次工艺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在3次工艺实验所用执行基准均能满足2级干燥指标。其中,第一次工艺实验所用执行干燥基准为本研究中最佳干燥基准。第一次工艺实验的初始温度为60℃,末期温度为80℃、初含水率为66.97%、终含水率为7.79%的锯材干燥周期为185 h。  相似文献   

17.
采用百度试验法,进行铁线子木材干燥特性和干燥工艺的试验。结果表明,铁线子木材初期开裂较严重,为5级,内裂为2级,截面变形为3级;干燥速度较慢,为4级。按照试验拟定的干燥基准,进行22 mm厚铁线子地板坯料干燥试验。从初含水率30.7%到终含水率12.3%,干燥周期为28 d,干燥质量满足实木地板的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格木木材干燥特性,拟定了25~30mm厚格木木材的干燥基准。结果表明:格木木材初期开裂初期开裂等级为3级,主要为端裂和端表裂,干燥结束后,未出现内裂,等级为1级;截面变形值弦切板平均0.608mm,径切板平均0.618mm,等级为2级;扭曲值弦切板平均2.7mm,等级为2级,径切板平均1.92mm,低于弦切板;格木干燥质量好,初期开裂是其主要干燥缺陷;弦切板从含水率30%降至5%平均用时26h,平均干燥速度0.96%·h~(-1),径切板平均用时38h,平均干燥速度为0.66%·h~(-1),等级为4级,弦切板干燥速度快于径切板;干燥时可参考本研究制定的25~30mm厚木材干燥基准执行操作,将板材分类摆放,干燥初期干湿球温度差不应太大,升温不宜过快。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桉树人工林小径桉木的干燥效率和质量,在对桉木干燥加工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锯材的堆积方式和干燥基准进行分析,制定优化干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干燥工艺,小径巨尾桉锯材从初含水率47.30%干燥至终含水率9.14%,共耗时178 h,平均干燥速率0.21%/h,比企业干燥工艺的干燥速率高出23.53%;干燥质量指标均满足GB/T 6491-2012对二级锯材的技术要求.该工艺可进行推广,有利于桉木锯材干燥生产的提质增效及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5年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切片分析法,系统研究了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干燥过程中,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干燥初期0~4 h曲线下降速度较快,4 h以后含水率下降速度减慢曲线趋向平缓;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微波辐射功率对木材含水率影响极显著;干燥温度和微波辐射功率对干燥速度影响极显著,木材初含水率对干燥速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