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β-葡萄糖苷酶发生转糖苷反应制备龙胆二糖,研究不同来源的酶、反应温度、pH、加酶量、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对龙胆二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林业大学自产酶适合于龙胆二糖的制备,用900 g/L的葡萄糖溶液,加酶量为60 U/g葡萄糖,在pH 5、温度60℃的条件下,以80 r/min振荡转化24 h后得到浓度为46.9 g/L龙胆二糖。得到产物后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进行鉴定和定量。阳离子交换树脂2次洗脱分离后,得到纯度97.0%的龙胆二糖。用制备的龙胆低聚糖增殖青春双歧杆菌,36 h代谢了含有碳元素74.9mmol/L的碳源,生成含有碳元素62.1 mmol/L的有机酸和7.1 mmol/L的菌体,菌体浓度增长了3.8倍,表明实验得到的龙胆二糖可以有效增殖对人体有益的青春双歧杆菌。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芬顿体系催化氧化降解染料甲基橙水溶液的研究,考察了pH值、Fe~(2+)和H_2O_2投加量、温度等因素在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20℃下,pH=3.0、[Fe~(2+)]0=0.4mmol/L、[H_2O_2]0=1.2mmol/L的条件下,反应30min后,甲基橙水溶液(30mg/L)的降解率达到90%。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Fenton体系中甲基橙的降解,但影响并不显著。结果可为利用芬顿体系处理含甲基橙的印染废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硫酸为催化剂、甲醇为溶剂,在反应温度为200℃、压力6 MPa、反应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考察竹材、甘蔗渣、杨木、桉木、松木和麦秆6种原料的定向液化,通过对定向液化的产物进行过滤、中和、萃取分离和旋蒸等一系列分级处理操作,得到甲基糖苷类化合物。结果显示:6种原料的液化率均在78%以上,甲基糖苷类化合物主要为甲基-α-D-葡萄糖苷(MLG)和甲基-α-D-木糖苷,其分别来自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甲醇酸解,并且甲基糖苷类化合物的得率均为原料质量的40%左右;其中甘蔗渣加压液化制备甲基糖苷类的效果最好,甲基糖苷类GC含量86.81%。将甲基糖苷类化合物进行脱色和重结晶处理,得到甲基-α-D-葡萄糖苷晶体,对其进行HSQC NMR、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可知,实验所制备的甲基-α-D-葡萄糖苷晶体纯度几乎接近于标准样品,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  相似文献   

4.
5.
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分离了三倍体黑杨中4类(MET、CMT、DRM、DNMT2)8个特异甲基转移酶片段,其中,5个片段与二倍体同源性达到100%,3个片段发生了剪切变化。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8个甲基转移酶在不同倍性、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时期间表达模式的差异,通过对5个不同部位基因表达的检测,表明不同倍性黑杨在相同的部位可能由不同种类的甲基转移酶参与主要的甲基化调控。通过分析植株从分化早期的茎尖到分化晚期的叶和茎整个生长过程中基因表达的情况,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MET家族 (PnD1PnD2) 基因可能是拮抗调节,CMT (PnD3PnD4) 家族基因可能是协同调节;而隶属于DNMT2家族的PnD6基因在各部位的表达都比较弱,唯独三倍体茎尖有很高的表达。由于茎尖是生长旺盛的部位,PnD6有可能是影响三倍体速生的重要基因。这些结果可能暗示,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可能参与了黑杨发育过程中叶片形态发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Penidiella sp. HEY-1β-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enidiella sp. HEY-1发酵豆渣可制备产胞外β-葡萄糖苷酶(BGL)。粗酶液经过乙醇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等步骤后获得了凝胶电泳均一的BGL。通过SDS-PAGE测得其分子质量为65.5 ku。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0~70℃,最适pH值为3.0,在70℃以下及pH值2.0~8.0范围内均能保持稳定。Mn2+对酶有激活作用,而Na+对酶有抑制作用,其他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影响不大。底物专一性实验表明,该酶可作用于对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PGlu)、邻硝基苯-β-D-半乳糖苷(o-NPG)。作用于p-NPGlu和o-NPG的米氏常数(Km)值分别为0.434和0.411 mmol/L,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vmax)分别为1.0×10-3和3.3×10-4mol/(L.min)。  相似文献   

7.
通过Penidiella sp.HEY-1发酵豆渣可制备产胞外β-葡萄糖苷酶(BGL).粗酶液经过乙醇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等步骤后获得了凝胶电泳均一的BGL.通过SDS-PAGE测得其分子质量为65.5 ku.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文冠果仁油非皂化物中三萜醇部分和4-甲基甾醇部分进行一系列的分离和鉴定。三萜醇乙酸酯和4-甲基甾醇乙酸酯是采用20%硝酸银-硅胶G薄板,并用二氯甲烷-石油醚(8:2v/v)作展开剂进行分离的。效果良好。在三萜醇中,我们分离和鉴定了β-香树精乙酸酯(β-amyrinacetate纯度97%)、蒲公英赛醇乙酸酯(Taraxerol acetate纯度99.5%)、Tirucalla-7,24-dienolacetate(纯度90%)和丁酰鲸鱼醇乙酸酯(Butyrospermol acetate纯度92%)。在4-甲基甾醇中我们分离和鉴定了Cyclofontumienol acetate和4α-methylgorgostanol acetate.迄今,在文冠果仁油中尚未找到不能食用的组分。  相似文献   

9.
采用硫酸铵盐析、Phenyl Sepharose CL-4B疏水层析、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层析等步骤,从黑曲霉的发酵液中获得了凝胶电泳均一的两种β-葡萄糖苷酶。其中一种为耐高糖的β-葡萄糖苷酶,葡萄糖抑制系数(Ki)为41.01 mmol/L,纯化倍数和得率分别为56.7倍和22.66%。耐高糖β-葡萄糖苷酶单亚基分子质量为114.6 ku,以对硝基苯酚-β-D-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时,米氏常数(Km)值和酶促反应的最大速率(vmax)分别为0.904 mmol/L和1.08μmol/min。该酶最适反应温度60℃,最适反应pH值为4.0;在60℃以下及pH值3~7范围内均能保持稳定。所测定的化学试剂中,Ag 对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它金属离子及乙二胺四乙酸对酶的活性影响不大。甲醇、正丁醇有明显激活酶活性的作用,但乙腈、丙酮对酶的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20℃下测定了黑荆树栲胶和毛杨梅栲胶水溶液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黑荆树栲胶水溶液为非牛顿型流体,其剪应力随剪切率、测量时间间隔变化而变化,毛杨梅栲胶水溶液是牛顿型流体;同时在温度为22.5℃、30℃、40℃、50℃、60℃下测定了浓度为20克/升~300克/升的这两种栲胶水溶液的粘度,并用经验公式lny=A+Bx+Cx~2和lny=a+b/T+c/T~2对粘度和浓度、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  相似文献   

11.
以马来酸酐和甘油为改性剂处理速生杨木,探究马来酸酐质量分数、预处理温度和时间、酯化温度和时间对改性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酐质量分数100%、预处理温度90℃、预处理时间4h、酯化温度100℃、酯化时间4 h时,改性材的抗体积膨胀率最大;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马来酸酐与木材和甘油中的羟基发生了酯化反应,形成酯化物,填充细胞壁孔隙,降低孔隙率,故提高了木材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从蝶形花科固氮树种刺槐和紫穗槐根瘤中分离得到6株根瘤菌,它们都具有根瘤菌典型的型态特征。回接鉴定表明、6株菌对其各自宿主的幼根均具有侵染能力,使宿主结瘤。刺槐根瘤固氮活力达1.11×10~(?)mol/克鲜重·h。试验证实其确属根瘤菌。  相似文献   

13.
菠萝蛋白酶的提取和分离朱明英林文光(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景洪666100)菠萝蛋白酶,是菠萝下脚料综合利用的重要产品之一,一种新的生物化学制品。菠萝蛋白酶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制革、食品、饮料等生产中应用很多,在医学上用之医治炎症等多种疾病,特别对橡...  相似文献   

14.
从10份麝鼠出血性肠炎病料中,分离到1株对麝鼠具有较强致病能力的强毒株。经电镜观察、理化特性、核酸型和血凝性试验,以及中和试验等系统鉴定,证明本病毒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CDV的特性基本相符,暂定为麝鼠瘟热病毒(MDV)。从而在国际上首次证实麝鼠亦是CDV的易感动物。  相似文献   

15.
以竹屑为原料,通过加压液化获得产物甲基糖苷和4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酚类物质,采用多种方法分析了产物组成和结构,考察了不同温度对液化过程的影响,阐明了加压液化过程中木质纤维结构变化规律和产物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绝干竹屑40 g,当m(竹屑)∶m(甲醇)=1∶12,浓硫酸1 g,反应时间10 min,反应温度200℃时,液化产物得率为87.83%,其中甲基糖苷得率48.17%,酚类得率39.66%。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产物,结果表明:在液化过程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较低温度下分解,较高液化温度更有利于木质素分解。温度过高时甲基糖苷会进一步分解为酯类和糠醛类化合物。通过对液化残渣的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显示,120~200℃非结晶区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部分降解,残渣纤维结晶度相对原料提高6.12%~40.33%,超过200℃,纤维结构完全破坏。  相似文献   

16.
分别利用超滤和有机溶剂沉淀法对纤维二糖水解液中β-葡萄糖苷酶的回收可行性及其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膜技术回收时,选用截流分子质量 30 ku 膜比较适宜.连续超滤回收不同批次的纤维二糖酶解液中β-葡萄糖苷酶,第1轮的酶回收率和平均膜通量分别为 99.6 % 和 118.6 L/(m2·h);第20轮回收的β-葡萄糖苷酶为初始加酶量的 90 % 以上,且平均膜通量为 79.2 L/(m2·h).利用丙酮沉淀回收时,丙酮与纤维二糖水解液的体积比值在0.75~1.0比较适宜;温度和沉淀时间对酶的回收率影响很大.用 -20 ℃丙酮沉淀 2 h,酶回收率为 95.7 %,连续沉淀回收不同批次的纤维二糖酶解液中β-葡萄糖苷酶时,第15轮的酶回收率仍能维持在 50 % 左右,可节省所需酶量的 79 %.  相似文献   

17.
<正> 1987年10月,在本院苗圃内,为害月季苗木的玫瑰三节叶蜂(Arge papana Pang)幼虫群体受到Erynia radicans(=Entomophthorasphaerosperma)感染,引起大规模的虫霉流行病,该流行病也同时波及圃中为害苦栋的一种尺蠖幼虫。5天内,玫瑰三节叶蜂死亡率从25%剧增至90%以上,虫霉大大地抑制了害虫的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臭蒿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孢子萌发法对抗菌流分进行活性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分析抗菌流分的物质组成。结果显示:臭蒿粗提物分离纯化得到13种流分(Fr.1~Fr.13),其中流分Fr.5抗菌活性最好,对流分Fr.5进一步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4种流分(Fr.5.1~Fr.5.4)。臭蒿粗提物对烟草链格孢菌孢子的EC50为5.04 g/L,流分Fr.5.2的EC50为0.57 g/L。LC-MS分析出流分Fr.5.2主要由去氧双羟基蒿甲醚(17.00%)、去氧双氢青蒿素(43.65%)、去氧青蒿素(16.15%)组成。以双氢青蒿素为标准品,测得流分Fr.5.2中双氢青蒿素的质量分数为40.95%,双氢青蒿素对烟草链格孢菌孢子的EC50为2.70 g/L,表明流分Fr.5.2中主要抗菌物质为青蒿素衍生物。  相似文献   

19.
植物线虫的采集、分离及固定方法是植物线虫研究工作的基础。由于实验室条件的差异,所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现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耿显胜  舒金平  刘莹  刘军 《林业科学》2024,60(5):151-157
[目的]分离和鉴定引起浙江省香椿溃疡病的病原菌,揭示香椿溃疡病的病因,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香椿溃疡病的田间症状,使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利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物种鉴定,采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结果]1)从感病香椿样品中分离到2株病原菌;病原菌的培养性状、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的形态特征与假毛丛赤壳菌一致.2)LSU rDNA、ITS rDNA和tef1-α基因序列分析以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XCKY2菌株的LSU rDNA、ITS rDNA和tef1-α基因片段与假毛丛赤壳菌的同源性均为 100.00%;XCKY1和XCKY2菌株与 11株假毛丛赤壳菌聚为一支,贝叶斯后验概率为 0.94.3)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假毛丛赤壳菌的菌饼和分生孢子悬浮液均能引起健康香椿苗发病,从发病香椿苗组织中也能再分离到假毛丛赤壳菌,由此确定假毛丛赤壳菌为香椿溃疡病的病原菌.[结论]从浙江省感病香椿样品上分离到 2株假毛丛赤壳菌,经鉴定为引起香椿溃疡病的病原菌.本研究首次报道假毛丛赤壳菌是香椿溃疡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