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柴家荣 《种子》2008,27(2):40-42
以烤烟K326、白肋烟TN86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烟草类型种子萌发期蛋白酶及相关物质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蛋白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都随萌发进程呈上升趋势,其间虽各有所波动,但彼此的变化动态相似,并呈一定的相关性;峰值最高期蛋白酶活性在84h,可溶性蛋白质在96~168h,而总游离氨基酸在萌发结束时(336h),可溶性蛋白质滞后于蛋白酶活性的提高,而总游离氨基酸又滞后于可溶性蛋白质的提高;不同烟草类型种子萌发总体趋势相近,但起伏峰值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濒危植物长叶榧种子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濒危植物长叶榧不同产地、不同质量大小的种子中可溶性糖、粗脂肪、总蛋白质、总黄酮、总绿原酸、总鞣质等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质量大小的长叶榧种子中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均存在差异。不同产地长叶榧种子中可溶性糖、总黄酮的含量以浦江地区最高,粗脂肪、总绿原酸、总鞣质的含量以桐庐地区最高,总蛋白质的含量以富阳地区最高。桐庐地区不同质量大小的长叶榧种子中,除总绿原酸外,种子质量越大,可溶性糖、总黄酮、总鞣质的含量越高,但粗脂肪、总蛋白质的含量却越低。长叶榧种子可溶性糖的含量与粗脂肪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旨在对采集自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寒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深入分析。以153份寒地野生大豆为试材,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了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7种游离氨基酸中,甲硫氨酸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为0.469,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069 mg/g,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为0.894 mg/g。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均为正相关,大部分游离氨基酸之间表现为正相关,仅天冬氨酸与苯丙氨酸以及丝氨酸与精氨酸之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15%,第1、2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26.47%和20.55%。以第1、2主成分作图可知,北部地区资源和中南部地区资源之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资源之间差异较小。该研究明确了寒地野生大豆中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异情况和组分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了不同来源地对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组分的影响,为大豆育种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蓝茎冰草种子劣变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蓝茎冰草(Pascopyrum smithii)种子在自然和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和人工老化过程中,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下降,活力指数的变化先于发芽率,是反映种子质量的敏感指标;蓝茎冰草种子电导率与种子生活力及活力正相关;氨基酸泄漏与种子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正相关,不反映种子膜的透性;蓝茎冰草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人工老化而上升。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三尖杉种子形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福建省内几个三尖杉分布区之间三尖杉种子形态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三尖杉种子的形态指标:长、宽、厚、种子大小(长×宽×厚)及种子单粒重存在极显著的产地差异.在发芽率与各性状的相关性方面,三尖杉种子长、宽、厚、长宽比、重、大小、比重等形态特征与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正相关,特别是种子的单粒重、大小和比重与发芽率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长厚比和宽厚比与发芽率却成负相关,其中宽厚比与发芽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聚类结果表明,除来源于永泰的F9外,其余各地种子在D0.407处可以大致地分为两大类:来源于永泰黄溪和柘荣的三尖杉种子形态差异不明显,归为一类;来源于漳平的三尖杉种子与其它居群有明显的差异,归为一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比较了广东、广西、海南3省10个市(县)不同产地66个家系种质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状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0个产地66家系降香黄檀种子性状及幼苗生长具有丰富变异,种子性状变异系数为8.99%~25.28%,幼苗性状变异系数为8.49%~33.03%,种子性状中荚果千粒重(22.34%)、去翅荚果千粒重(23.8%)、出种率(20.17%)、种子千粒重(25.28%)、种子厚(14.20%)、种子发芽率(16.11%)变异系数较大,幼苗性状中幼苗高(15.71%)、根干重(22.62%)、茎干重(33.03%)、叶干重(27.87%)变异系数较大,可作为育种和优良单株选择重要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种子千粒重与荚果(长、宽、千粒重)、种子(长、宽、厚)呈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出种率、种子千粒重、种长、种厚呈显著正相关;苗高、地径及幼苗地上干重均与种子千粒重、种长呈显著正相关;幼苗根干重与种子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此外,降香黄檀种质受地理位置因素的显著影响,年均温与荚果、种子大小和种子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降雨量与出种率呈显著负相关;海拔与种子千粒重、发芽率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烟草种子萌发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以烤烟K326种子和白肋烟TN86种子为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索了烤烟K326种子和白肋烟TN86种子从萌发时第0小时至第336小时共十六个时期的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烤烟K326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峰,在第96小时达最大值,而白肋烟TN86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峰,则在168小时达最大值;烤烟K326种子和白肋烟TN86种子游离氨基酸含量最大值,均在第336小时;两种类型烟草种子萌发期间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长柱红山茶(Camellia longistyla)种子颇具油用价值.以黔东南雷公山区和黔北赤水河谷采集的野生种子为材料,分别测试分析其种子形态特征、内含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的差异,以探讨环境对种子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柱红山茶种子属大粒种子,千粒重达30383.2 g,脂肪含量达428.6%;不同产地的种子形态达到显著差异、种子千粒重呈极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不显著差异.2)产于雷公山区和赤水河谷的种子中皆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6种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TAA)含量分别为193.7,330.1 mg/g,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分别为80.1,132.9mg/g,其中组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57.9mg/g和10.14mg/g),亮氨酸次之(分别为20.7mg/g和34.1mg/g),色氨酸最低(分别为01.8mg/g和00.3mg/g);不同产地种子氨基酸含量中除胱氨酸、缬氨酸含量差异显著外,其余11种氨基酸、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差异.3)2个产地的种子营养评价皆达到WHO/FAO的理想蛋白质标准,可作为贵州特有的油用山茶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与其萌发特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7种作物种子,测定百粒重、发芽率以及发芽期间的丙二醛浓度和酶活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种子粗脂肪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和淀粉含量无相关关系。样本间百粒重和4d发芽率区别明显,且二者之间没有相关性;二者主要与粗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发芽期间,淀粉类种子MDA含量较低且为逐步上升趋势,脂肪类种子MDA含量较高且为先升后降趋势,并且随粗脂肪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淀粉类种子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脂肪类种子POD活性变化较复杂,主要随着粗脂肪含量的增加而上升。CAT活性呈逐步上升趋势,SOD活性呈逐步下降趋势,这2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在淀粉类种子和脂肪类种子之间没有区别,主要随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而下降。总体来看,相对于脂肪类种子,淀粉类种子在萌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生产中可以适当降低播种量。种皮较厚的种子出苗率较高但发芽速度慢,生产中最好采取一定的催芽引发措施,以促进其出苗。  相似文献   

10.
常旭  陈健  许艳梅  徐兴友 《种子》2017,(5):11-14
在25℃的恒温培养箱中无光照条件下培养叶底珠种子,测定叶底珠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叶底珠种子的发芽率为99%,随着叶底珠种子的萌发,含水量迅速增加,淀粉含量降低,培养第4天时降至最低值,后有所升高;淀粉酶活性至第6天增至最高,6d以后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粗脂肪含量在培养的0~6 d变化不大,6d以后迅速下降;蛋白质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但总体变化不大;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女贞不同种源种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女贞不同种源种子差异,为良种选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笔者分别对女贞自然分布区14个种源种子的千粒重、干重、纵径、横径、含水量发芽指标等特性指标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种子的表型性状、质量指标等差异显著,其中发芽率最高的种源为成都,达到83.67%,最低为南昌,仅有20.33%;千粒重最大的是桂林,为34.85 g,最小的是成都,为21.57 g;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与经度、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种子干重、横径与年均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纵径与年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横径与纬度显著负相关,纵径与年均日照呈正相关。并利用种子特性聚类分析将种源初步划分为3个种源区。  相似文献   

12.
Metabolic status of total and individual free amino acids were studied in endosperms and embryoaxes of four rice cultivars differing in salt tolerance, growing under increasing levels of saline stress. At all saline treatment levels and in controls salt tolerant cultivars had higher levels of total free amino acids in germinating seed parts than sensitives. Individual free amino acids which always maintained higher levels in germinating tolerant seeds over sensitives were aspartic acid, arginine, glycine and leucine. Salinity caused accumulation of free amino acids in germinating seed parts in all cultivars. Maximum accumulation was of arginine followed by leucine, alanine, valine, glutamine and proline. Individual amino acids accumulated greatly in tolerant cultivars than sensitives. Increased salinity caused decrease in the levels of aspartic acid, serine, glutamic acid, glycine, lysine and histidine in growing embryoaxes. Results suggest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ls of free amino acids arginine, leucine, alanine, valine, glutamine and proline and degree of salt tolerance in rice. These all amino acid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combination as indices for salt tolerance in rice.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休眠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笃乐 《种子》1999,(3):18-20
对六个冬小麦品种不同采收期的种子进行了水分,鲜干种子发芽及休眠性测定。结果表明;鲜种子的萌发率随要育程度而提高。在生理成熟前后达到最高值,并与其水分含量高度负相关,干燥可显著地促进示熟种了的萌发;种子的休眠性随发育程度的提高而减弱,17DAA以后采收的种子没有休眠性。  相似文献   

14.
陈彦 《种子》2007,26(11):9-13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紫薇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升高,紫薇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株高、根长、根/冠、子叶面积、子叶叶绿素含量下降;种子细胞膜透性增加;子叶POD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去除胁迫后,只有0.1%NaCl胁迫的幼苗能继续生长,其它幼苗停止生长或种子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益母草、蒲公英、车前、紫苏种子进行辐照处理,测定这4种药用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了解60 Co-γ射线辐照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这4种药用植物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0 Co-γ射线对4种药用植物种子具有较强的诱发突变能力,辐照剂量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相似文献   

16.
陈燕  温韦华  李晓东  刘东焕 《种子》2019,(5):57-59,63
采集不同种源地的11种忍冬属植物种子,对其进行不同变温处理的种子萌发特性研究,分析不同种源和温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忍冬、金银忍冬、金花忍冬等空枝组(赭黄花亚组)类种子适温范围广,在8℃/20℃、15℃/25℃和20℃/30℃环境下均有较好的萌发效果,优于其他亚组;15℃/25℃的变温条件是大多数忍冬属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宜环境温度,其次是20℃/30℃;种子大小与其萌发特性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旨在为西伯利亚白刺不同部位的17种氨基酸测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从研究区采集白刺的果实、种子、叶等不同部位为分析样品材料。通过采用盐酸水解法对样品中17种氨基酸进行化学测定分析,检测白刺果、种、叶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白刺干果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0.187~0.781 g/100 g,其中亮氨酸含量最高为0.781 g/100 g。2种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和7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为0.127~1.312 g/100 g。种子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0.065~0.795 g/100 g,其中亮氨酸含量最高为0.795 g/100 g。种子中2种半必需氨基酸和7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0.127~2.136 g/100 g,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为2.136 g/100 g。在不同时期的干叶子中已检测的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7月份4.392 g/100 g>6月份3.885 g/100 g>9月份3.307 g/100 g。2种半必需氨基酸和7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7月份8.783 g/100 g>6月份7.456 g/100 g>9月份6.452 g/100 g。本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白刺果、种、叶等部位均有较高含量的17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