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钢  吴春来 《种子科技》2011,29(2):21-23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石家庄研究了中等肥力条件下密度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相关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不同的玉米品种对密度有不同要求,3个试验品种均表现较好耐密性,其中郑单958、蠡玉37号对密度适应范围广,在亩植5500株的条件下产量最高,适宜密度为4500~5000株;秀青74-9抗倒伏能力突出,在亩植5000株的条件下产量最高,其适宜密度为4000~4500株。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性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密度对秃尖影响最大,其次是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密度、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品种正大999和黔单100为试验材料,利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栽培密度中,以3168株/667m2产量最高,3669株/667m2次之,其后是2835株/667m2和2501株/667m2,以2168株/667m2最低。通过多重比较表明,3168株/667m2有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黔单100产量高于比正大999,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赵文媛  刘旭 《中国种业》2011,(Z2):33-34
增加群体密度是玉米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群体密度的增加会给玉米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抗倒伏能力降低、空秆率增大、秃尖增长、株高和穗位提高、子粒容重和百粒重等品质性状下降。由此可见,密度不能无限制增大,不同品种种植密度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才能获得理想产量。本研究选取生产上具有代表性的玉米单交种为试材,结合生产实践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探讨不同密度对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为品种定向和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密度与施肥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普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农艺措施,以云瑞47、云优105两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下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产量差异显著,在相同密度和施肥水平上云优105高于云瑞47;云优105栽培密度在82500株/hm2和施肥水平N37 kg/hm2、P2O5 225kg/hm2、K2O270 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云瑞47栽培密度82 500株/hm2和施肥水平N375 kg/hm2、P2 O5 225 kg/hm2、K2O270 kg/hm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5.
紧凑型玉米不同品种密度与产量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玉米在栽培上与产量直接相关的主要是品种、密度、施肥水平。为了探讨紧凑型玉米在我县的适宜种植密度,特设置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密度增加而产量增加。即栽4500株/667m^2〉4000株/667m^2〉4000株/667m^2〉3700株/m^2〉3700株/667m^2。  相似文献   

6.
玉米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等优点,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不同的影响。通过种植2种中熟玉米与2种晚熟玉米,研究其在不同密度下的产量,从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测试项目2年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t测验,提出了种植小麦套种玉米最佳的收获密度,为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玉米品种最佳密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凤海  周芳  王志斌 《种子》2007,26(2):77-80
本研究采用了3个玉米品种。5个密度处理在中等地力条件下进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密度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且品种与密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不同密度之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供试品种的耐密性有一定的差异。铁单12的产量开始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再继续增加密度,产量不再上升。在试验密度范围内,辽单35、丹玉39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对植株叶面积、LAI、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观测得到如下结论:随密度的增加,群体内单株叶面积降低。LAI、叶绿素含量开始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值后,随密度增加而下降。尤其在生长后期,下降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紧凑型玉米6个处理的密度试验,对紧凑型玉米掖单13号能够取得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进行了探讨,经试验研究,6个试验处理栽培密度中,以5500株/667m^2产量最高,密度最佳。  相似文献   

10.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灌浆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以超试1号(晚熟型)、郑单958(中熟型)为材料,研究了5个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叶面积指数和子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25万~11.25万株/hm2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但增幅越来越小,最佳种植密度为6.75万~9万株/hm2.随着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种植密度对玉米单粒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前期的灌浆速率,不同品种单粒重的差别是灌浆持续期和平均灌浆速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垄作模式和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裂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垄作模式和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产量分析结果表明,大垄双行垄作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虽与种植密度无显著相关,但与玉米品种存在显著相关性。种植密度的提高也能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但也与玉米品种关系很大。耐密型玉米品种采用大垄双行较之常规垄作能够在高种植密度下获得产量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旱作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法,研究45 000、52 500、60 000、67 500和75 000株/hm2 5个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陇单9号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67 500株/hm~2以下时,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大,光合指标与LAI呈显著正相关,但种植密度过大时,叶片遮阴导致Pn和WUE显著下降。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和出子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种植密度在45 000~67 500株/hm~2范围内,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大,产量最高达10 879.5kg/hm~2。因此,西北旱作地区,当密度为67 500株/hm~2时,陇单9号的P_n、WUE最高,产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植株及籽粒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永优1573’、‘永优1593’、‘郑单958’、‘先玉335’等4个玉米品种,设置6万株/hm2、6.75万株/hm2、7.5万株/hm2、8.25万株/hm2、9万株/hm2 5个密度梯度,测定8个产量性状和不同生育期4个植株性状及3个籽粒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先增后降,在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株高、穗位、叶面积指数(LAI)逐渐增加,百粒重、单株叶面积(LA)逐渐减小。从拔节期开始,LALAI均显著增加,散粉期达到最大值;籽粒灌浆前期百粒重快速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少,LALAI降低。籽粒粗淀粉含量(CT)、粗蛋白含量(CP)、粗脂肪含量(CF)受籽粒发育和种植密度的双重影响,品种间差异显著。‘永优1573’的CP较高,‘先玉335’的CT较高,‘郑单958’的CF较高。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种植密度,配合田间水肥管理措施,可以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同时提高籽粒营养品质含量。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探明重庆地区玉米种植最佳密度,选有代表性的3个玉米品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渝青玉3号’在重庆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12506.25 kg/hm2‘渝单16号’在重庆地区的最适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11255.7 kg/hm2,‘渝糯851’的最适种植密度在52500~600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9209.1 kg/hm2,同品种在不同密度下产量先增后减,说明重庆地区生产上的种植密度没有达到该品种发挥高产潜力的密度。因此,重庆地区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普洱烟后玉米获得高产的最佳种植模式,进行了烟后玉米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和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种植模式为:种植玉米杂交种品种甘优1790,密度60000株/hm2,8月10日前播种。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5个种植密度(6.00、6.75、7.50、8.25、9.00万株/hm 2)对玉米品种苏玉20、苏玉29和郑单958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品种的合理密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苏玉20、苏玉29和郑单958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株高、穗位和叶面积指数逐渐提高,而单株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3个品种均在7.50万株/hm 2条件下产量最高,分别为8 264kg/hm 2、8 792kg/hm 2和7 194kg/hm2,在此种植密度条件下植株维持较高的叶面积和光合速率是取得高产的重要原因。本试验中,苏玉20和苏玉29产量均高于郑单958,这可能与郑单958不适宜在江苏中南部地区夏播种植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6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白鹤、吉单101、中单2号、掖单13、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下(37500、52500、67500、82500株/hm2)的抗倒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间的倒伏率表现出很大差异,近现代品种显著低于早期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所有玉米品种倒伏率和穗高系数逐渐增加,茎秆穿刺强度和压碎强度逐渐降低。但不同品种间抗倒性能指标的差异远大于种植密度的处理。研究显示,虽然种植密度的提高会对抗倒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品种本身的抗倒特性才是提高抗倒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