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芽又称蒲菜、象牙菜,属香蒲科、香蒲属、宽叶香蒲种,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是云南省内的珍稀蔬菜.草芽的食用部分为地下肥嫩、洁白的匍匐茎.嫩茎可炒、煮,尤以做汤最脆嫩、鲜甜,具有鲜嫩、味淡、清口的特点.营养十分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中以钾、磷含量最高.它是蔬菜中的珍品,稍老的草芽可腌渍成咸菜,蒲叶可以编草席、草鞋等工艺品,蒲黄(即花粉)可作伤口止血药.  相似文献   

2.
建水县草芽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草芽的营养特性和市场前景草芽又名蒲菜,属香蒲科、香蒲属、宽叶香蒲种,是1年生或多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草芽作为蔬菜栽培原产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据建水县志记载"草芽熟藕,味较甘美,为邑中特产",在建水县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云南省乃至国内的珍稀蔬菜。草芽的食用部分为地下肥嫩、洁白的匍匐茎。嫩茎形似象牙,所以又称为"象牙菜"。  相似文献   

3.
水草芽是云南省建水县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珍稀蔬菜品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香蒲科香蒲属宽叶香蒲种,主要食用部份为地下肥嫩洁白的匍匐茎,作为蔬菜栽培,原产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据建水志记载"草芽熟藕、味较甘美为邑中特产"。建水草芽栽培现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相似文献   

4.
象牙菜,学名香蒲,别名水中龙、蒲菜、水蜡烛、甘蒲、草芽、白莲参、象牙笋等,为香蒲科香蒲属多年生水生草奉植物,是一种高档珍稀水生蔬菜.其食用部分为地下肥嫩、洁白的匍匐根状茎,形状极似象牙,故名"象牙菜".它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硝酸盐含量极低,抗逆性很强,属纯天然绿色蔬菜.现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蔬菜新贵——象牙笋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牙笋,学名宽叶香蒲,俗称水中龙、白莲参、象牙菜等,属香蒲科香蒲属植物,茎粗如嫩莲包如碧玉,极似象牙,因此得名。是集食用、药用、观赏于一体的多年生水生植物。象牙笋富含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食用风味独特,嫩脆鲜美,可炒食,可煮汤,亦可凉拌,是夏令时节的美味。  相似文献   

6.
蒲儿菜(TyphalatifoliaL) ,又叫香蒲、蒲草,为香蒲科香蒲属的栽培种,多年生宿根沼泽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其叶鞘相互抱合的假茎内层白嫩部分,或者为地下匍匐茎枝。产品洁白柔嫩,清香爽口,可炒食、烩制和做汤等,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特种蔬菜,也是东台市“淮扬美食节”中重点推荐的一  相似文献   

7.
香蒲对水体的净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焕顷  范玉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76-6576,6582
为了研究香蒲对水体的净化效应,为衡水湖的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于2005年不同时间对大量生长香蒲区和无香蒲区的水样进行NH4+-N、NO2--N、总磷和水硬度的测定,通过时空水质分析研究了香蒲对水体的净化效应。香蒲对NH4+-N有明显的吸收作用,且不同生长阶段对NH4+-N的影响不同,营养生长旺盛阶段对NH4+-N的影响最大,但在高温季节大量香蒲残体分解已使湖水严重污染;香蒲对NO2--N无吸收作用,对衡水湖的影响是间接的;香蒲对总磷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对水硬度没有明显的影响。香蒲的生长对氮、磷有吸收作用,其营养生长旺盛时期效果更加明显。香蒲有利于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草芽中无机元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对草芽中Na、Mg、Al、K、Ca、Fe、Ti、Mn、Cu、Zn、Sr、Mo、Ba共13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建水草芽中无机元素含量较为丰富,不同地区草芽样品的无机元素总含量相当,Na、Al、Fe这3种元素含量在不同地区草芽中差异明显;相同地区草芽中13种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K、Na、Mg、Ca、Fe、Al、Mn、Zn、Ba、Sr、Ti、Cu、Mo,元素间存在明显差异但相关性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草芽中矿质营养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狭叶香蒲为材料,在阐述狭叶香蒲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基础上,结合寒地湿地气候条件,针对狭叶香蒲的种子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物候期、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研究,探索寒地湿地人工育苗技术,提供后续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的优质试验材料,以期为水生植物狭叶香蒲的引种驯化、抗逆品种选育以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东方香蒲对重度污染土壤中As、Cd、Pb的耐受性能与累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污染土壤处理相比,当土壤中As、Cd、Pb含量分别达到48.4、16.9mg·kg-1和316mg·kg-1时,东方香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均无显著降低,东方香蒲对土壤中As、Cd、Pb表现了较强的耐受性能;当土壤中As、Cd、Pb含量分别达到285、42.1、1008mg·kg-1时,东方香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均明显下降(P<0.05),表现出植株矮小、叶片枯黄等中毒症状。东方香蒲对土壤中As、Cd、Pb的累积主要在根部,其含量分别可达31.69、35.12mg·kg-1和87.12mg·kg-1,而在茎叶中仅为2.06、2.83mg·kg-1和20.18mg·kg-1,根部向地上部转移系数小。研究结果表明,东方香蒲可作为As、Cd、Pb重度污染土壤植物稳定修复的潜在目标植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合理确定采收时间,提高草芽产量及营养价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分析草芽根状茎在不同生长期和不同采收间隔期下的含水量、淀粉、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C等的含量。[结果]草芽鲜嫩根状茎中含水量达90%以上,且随生长期的延长而下降;淀粉含量在21~25叶时含量最高,达4.98%;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在16~20片叶时最高,分别为0.455%与0.186%;而有机酸的含量较低,低于0.030%,各生长期差异不大。在不同采收间隔期下,间隔10 d的草芽根状茎中蛋白质、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分别为0.455%0、.020%与0.185%,而淀粉含量随采收间隔期的延长呈增加趋势。[结论]在生产中以16~20片叶的根状茎间隔10 d采收最为适宜,所采收的草芽根状茎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氧弹式量热计对不同湿地香蒲的热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香蒲的热值含量高低不同,香蒲全株干质量热值在18.55 k J·g-1~24.96 k J·g-1之间。植物香蒲的茎、叶和花等器官间的热值大小规律性较显著,表现为:花〉叶〉茎。本实验测定方法原理简单,易操作,方法可靠,这为湿地植物的热值分析方面提供一定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以狭叶香蒲种子及幼苗为材料,研究了0、50、100、150、200、300μmol/L Cu~(2+)胁迫下狭叶香蒲种子的萌发特性,以及0、250、500、750、1 000μmol/L Cu~(2+)胁迫下狭叶香蒲幼苗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当Cu~(2+)浓度增加时,狭叶香蒲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和活性逐渐减弱;随着Cu~(2+)浓度增加,叶片和根中的POD活性上升,且在750~1 000μmol/L Cu~(2+)胁迫下叶片的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在Cu~(2+)影响下幼苗的子叶以及根中AsA和MDA显著高于对照组。当Cu~(2+)浓度增加时,狭叶香蒲叶片和根部的MAD呈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可见,狭叶香蒲幼苗叶片对Cu~(2+)胁迫的敏感性比根部强,其种子可在轻度(0~300μmol/)污染的水体中萌发,狭叶香蒲幼苗对Cu~(2+)存在着可耐性,可用于Cu~(2+)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的治理和修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典型湿地挺水植物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在砷(As)污染下的生长状况,以及香蒲中As的累积与迁移特征,设置As_0、As_(50)、As_(150)、As_(600)4个梯度As污染生境,对应底泥中As含量分别为0、50、150、600 mg·kg~(-1),探析As胁迫下生命周期内(生长期、成熟期、萎黄期)香蒲的生长发育、As累积特征及其对土壤中As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在4种程度As胁迫下香蒲均能完成生命周期,结出种子柱头。生长期,As_(50)处理香蒲根系耐性指数最高,达到132.38%,As_(150)处理香蒲生物量为19.12 g,较As_0处理高出34.08%;As_(600)处理生物量积累为12.35 g,较As_0处理减少13.39%,此时香蒲根系耐性指数最小,为65.23%。成熟期,As_(50)处理香蒲生物量累积最大,达到72.23 g,较As_0处理高出28.70%,此时香蒲根系耐性指数最高,为149.25%;As_(600)处理生物量积累最低,香蒲根系耐性指数最小。萎黄期,As_(50)处理香蒲生物量累积最高,达到79.23 g,较As_0处理高出23.94%,此时香蒲根系耐性指数最高,达到119.28%;As_(600)处理下生物量积累最低,较As_0处理下降13.47%。在香蒲生长的3个阶段,底泥As含量为0~50 mg·kg~(-1)时香蒲叶片谷胱甘肽活性最高;As_(50)和As_(150)处理的PSⅡ光合反应系统最大光合潜力(F_v/F_m)均高于As_0处理,而As_(600)处理下香蒲F_v/F_m最低,此时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最高;香蒲地下部对As的生物富集系数大于地上部,植株间转运系数为0.09~1.10,香蒲对底泥中As的固定率大于去除率,提取量和单位面积迁移量与底泥中As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香蒲可以耐高浓度As胁迫并正常生长,对As污染湿地底泥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可以将香蒲作为As污染湿地植物建群种,香蒲生长达到萎黄期之前增加对香蒲的收获和更换次数可以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水平外源磷(P)输入对挺水植物香蒲在不同梯度砷(As)污染底泥中的生长指标及其对砷累积与迁移的影响,为砷污染湿地生态恢复区的建设和日常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试验模拟0 mg/L(PCK)、0.2 mg/L(P0.2)、2 mg/L(P2)和20 mg/L(P20)4种不同水平的外源磷输入0 mg/kg(As0)、150 mg/kg(As150)和600 mg/kg(As600)3种不同程度砷胁迫生境,分析香蒲的生长指标和其对砷的积累特征.[结果]底泥砷处理为As0时,P0.2处理下香蒲有最大生物量积累(95.57 g/株),根部耐性指数(TI)和香蒲单位面积砷迁移总量(W)最高,分别为110.18%和2.68 g/ha;P20处理下香蒲PSⅡ光合系统最大光合潜力(Fv/Fm)、PSⅡ光合系统电子转运效率(ETo/RC)和植株间转运系数(TF)最大,分别为0.81、1.16和0.50,此时香蒲对底泥中砷去除率(Rc)、固定率(Rs)及提取量(EX)最高,分别为32.96%、33.12%和717.06μg.底泥砷处理为As150时,P0.2处理下生长于污染底泥中的香蒲生物量积累、TI和TF均最高,分别为100.20 g/株、120.16%和0.08,此时Rc、Rs和EX也最高,分别为32.45%、35.35%和1921.98μg;P2处理下Fv/Fm、ETo/RC和W最大,分别为0.84、1.25和8.29 g/ha.底泥砷处理为As600时,P0.2处理下香蒲Fv/Fm、Rc和Rs最大,分别为0.80、56.99%和52.73%;P2处理下香蒲生物量积累、ETo/RC和W最高,分别为96.23 g/株、1.07和20.43 g/ha;P20处理下香蒲地上部对砷BCF和TF最大,分别为0.58和0.24.[结论]当底泥处于中重度砷污染(<150 mg/kg)时,较高磷水平(0.2 mg/L)处理可获得更好的香蒲生态修复砷污染效果;当底泥处于严重砷污染(150~600 mg/kg)时,高浓度磷水平(2 mg/L)处理使香蒲对砷生态修复效果最优.实际应用中适当提高供磷水平可改善香蒲生态修复砷污染湿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象牙菜,学名香蒲,别名水中龙、蒲菜,为香蒲科香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高档珍稀水生蔬菜.食用部分为地下肥嫩的洁白匍匐根状茎,极似象牙,故名"象牙菜".在广州等大城市每1千克鲜菜售价为10-12元,上海、深圳批发价曾高达40元/千克,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现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粗肋草离体培养中芽诱导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影响粗肋草芽诱导的因素,以其为大规模组培生产提供参考。以粗肋草品种A.lady valentine为材料,研究了消毒方法、培养基、培养方式对粗肋草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0.1%HgCl2消毒10 min,外植体的污染率仅为5%;在含有0.3 mg/L TDZ的培养基中诱导率最高,为273%,而且诱导出的芽较壮;高温培养环境有利于粗肋草芽的诱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地胆草组织培养的方法,试验以无菌的地胆草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6-BA和NAA不同激素水平配比对地胆草芽的诱导和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于地胆草芽诱导分化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5 mg/L+NAA 0 mg/L,繁殖系数为2.6倍,适宜于地胆草芽继代增值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 mg/L,繁殖系数为2.3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香蒲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选取皂河人工湿地和皂河人工湿地示范基地作为研究场地,以两个人工湿地中的香蒲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香蒲不同部位中重金属铜(Cu)和铬(Cr)的含量,分析香蒲中Cu和Cr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香蒲能较好地吸收Cu,重金属在香蒲根中的含量最多,其次是茎,叶中重金属含量最少;重金属Cu在香蒲中的含量最多,香蒲中Cu的转移系数较大,通过季节性的收割从而使植物中重金属得以去除;两个人工湿地的香蒲都能较好地去除重金属Cu。  相似文献   

20.
象牙菜,学名香蒲,别名水中龙、蒲菜,为香蒲科香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高档珍稀水生蔬菜。食用部分为地下肥嫩的洁白匍匐根状茎,极似象牙,故名"象牙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