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文龙 《蚕学通讯》2001,21(2):29-31
重庆蚕丝业在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至 90年代中期居全国第四位 ,不仅是重庆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 ,也是财政和蚕农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入世”后 ,蚕丝业是重要的受益行业 ,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发展空间。根据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 ,结合我国丝绸产业结构调整、东桑西移的历史机遇和重庆得天独厚的茧丝绸资源 ,就新世纪重庆蚕丝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谈几点意见。1 重庆蚕丝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1 .1 现状在重庆 40个区县 (市 )行政区划中 ,有养蚕的区县 (市 ) 35个 ,蚕种场 2 7个 ,蚕种冷库6座 ,年制种能力 1 30余万张、年冷藏能力2…  相似文献   

2.
胡文龙 《四川蚕业》2001,29(2):35-37
<正> 重庆蚕丝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居全国第四位,不仅是重庆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也是财政和蚕农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入世”后,蚕丝业将会有更大的市场需求与发展空间。根据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我国丝绸产业结构调整、东桑西移的历史机遇和重庆得天独厚的茧丝绸资源,现就重庆蚕丝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蚕丝的需求日愈增加,我国蚕丝业己经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到西部,这为广西蚕丝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文章分析了广西蚕丝业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希望为广西的蚕丝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1蚕丝业管理科学发展现状 1.1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蚕丝业发源于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并在汉、唐时期形成了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国文明传播史上的一颗明珠.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蚕丝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蚕茧、生丝产量1996年分别占世界的70.2%、63.29%,分别达到47.1万t和4.0万t.由于蚕丝业生产主要为出口产品,据统计,1949年到1996年间,我国蚕丝创汇累计达363.5亿美元,约占我国现有外汇贮备的1200亿美元的30%,可见该产业对我国的贡献是巨大的.而作为一个传统产业,蚕丝业是一项资源可以再生、具有经济与生态双重效应、符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产业.  相似文献   

5.
蚕丝业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并创造过灿烂辉煌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目前能够主导国际市场的唯一产业。在西部大开发和实施退耕还林(草)战略中,中西部许多省(区)已把发展蚕丝业作为实施秀美山川工程的首选项目。根据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结合近十年来蚕丝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中西部地区发展蚕丝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积极采用“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   1 蚕丝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模式   1.1 蚕丝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契约、合同、入股等形式,把蚕丝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提高蚕丝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并制定一套从生产初级产品(蚕茧)到最终商品(丝绸服装等)的生产——销售管理体制和公平的利润分配制度。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在“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极推广产业化经营。发展蚕丝业产业化经营,是蚕丝业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蚕丝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实践证明,蚕丝业产业化是传统产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促进养蚕地区蚕丝业经济发展与保护的必然选择,是能够与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新的蚕丝业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是加快经济跃上新台阶的重要保证,是实现蚕丝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1.2 蚕丝业产业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印度蚕桑生产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印度位于南亚大陆的印度半岛上,国土面积297.47万km2,地处热带地区,年降雨量较少,终年温暖,昼夜温差小,夏期高温多雨,春季凉爽干旱,是世界上唯一能同时生产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和琥珀蚕丝的国家,也是全球蚕丝第二大生产地.2003~2004年云南美誉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与印度中央蚕丝委员会开展蚕业科技合作,笔者作为中方公司及研究机构代表,对印度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在印蚕种试验,了解到印度蚕丝业生产的一些状况,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1 正确认识我国蚕丝业的当前形势我国蚕丝业总的形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持续低迷。目前,我国的茧丝价格仍在低位运行,未见反弹迹象。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我国蚕丝业错误估计世界蚕丝市场形势、企业盲目乐观、应对“入世”的战略研究不够有关。许多人认为蚕丝业是我国入世的第一受惠产业,市场配额的降低和取消将极大的促进我国蚕丝业发展。但入世几年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事实上,国际丝绸市场一直是一个相对稳定而容量有限的市场,丝绸占世界纤维生产总量的比例一直比较稳定在0 .1 8%左右。所以配额的取消对我国蚕丝业的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清奇 《蚕桑通报》2005,36(2):64-67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明珠.据查阅,<全唐诗>与蚕业有关的诗篇约有470多首,其中有的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珍贵的史料价值.而唐代存世农书廖廖无几,仅存韩鄂<四时篡要>,蚕丝业内容很少.唐诗从一个侧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反映了唐代蚕丝业的概貌.本文从唐诗中选择有关蚕丝名句8联,从文学艺术性和蚕丝业史料性结合上,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我国蚕丝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加速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振兴祖国的蚕丝事业,中国蚕丝学会于1998年11月25~27日在重庆西南农业大学隆重召开了第二届青年学术讨论会.参加大会的代表主要是来自全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蚕丝业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青年专家、学者,还有本学会的资深老专家、重庆市有关部门和西南农业大学部分领导,共121人.中国蚕丝学会高度重视本次青年学术会议,大会开幕式由本学会学术专业委  相似文献   

10.
蒋贵兵 《蚕学通讯》2000,20(1):45-49
蚕种是蚕丝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强化蚕种管理,理顺产用体制,深化改革,增加科技含量,促进蚕品种改良和选育,提高质量,增强蚕种竞争力,是重庆蚕种业的当务之急。1 重庆蚕种业的历史沿革 古人云:“养蚕之法,种为先”。重庆位于川东,《新唐书》中记载当时四川向唐皇室贡锦地区就有璧州(现璧山一带),可见重庆地区的蚕种业可追溯到唐代以前。在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合川创办蚕桑公社,以太和镇为基地,举办蚕桑教育,培训技术,改良桑蚕品种,可谓蚕业始盛。这时重庆蚕种主要是农民自留的土种。1933年全国蚕丝改良…  相似文献   

11.
4月13日,四川女皇茧业股份有限公司蚕丝研究院(系四川女皇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股东之一的西南农业大学共同组建)在重庆北碚西南农业大学正式挂牌.参加挂牌仪式的代表主要有西南农业大学有关领导,广元市农经委、体改委、科委负责人,蚕丝研究院全体教职员工及四川女皇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近100人.仪式由西南农业大学科研处处长肖亚成同志主持,四川女皇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俸跃军同志宣布了公司董事会聘任研究院院长决  相似文献   

12.
李芳 《中国蚕业》2005,26(4):69-72
蚕丝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是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的文明纳入到了世界的文明体系,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经考古证实,在我国养蚕业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养蚕业已经相当发达,到春秋战国时代蚕桑生产已经遍及全国.中国古代社会生产以"男耕女织"、"农桑并举"为特点,所以蚕丝业也就自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它到了近代就更是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可以说中国的蚕丝业是随着中国的整个发展进程而起伏跌荡前进发展的.本文着重探讨中国近现代蚕丝业的发展情况,以期能够对我国今后蚕丝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分析1951-2011年世界茧丝生产规模和主产国生产地位变化,发现世界茧丝生产具有鲜明的寡头垄断特征,蚕丝业具有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转移的发展规律.而产业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并且产业链各环节的转移速度和程度并不一致.针对中国“东桑西移”和茧丝原料基地与丝绸加工重心空间分离的现状,建议通过跨区域产业链整合、产业链前端和后端的科技创新及蚕丝业的多元化来推进蚕丝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蚕丝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拓展蚕丝业的发展空间,实现蚕丝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蚕丝业正向二十一世纪迈进,面临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社会背景。基于此,我国蚕丝业产业化才逐步由构想应用于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随着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其研究应用将更加深入。认真总结其特征表现,揭示其深刻内涵,当能对蚕丝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推动产业发展,促进蚕丝业振兴。l 蚕丝业产业化的几个特征1.1 市场化要求拥有完善的市场体系1.1.1 拥有完善的市场体系,这是基本前提。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步成长起来的。面对整个社会产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蚕业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丝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主要蚕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我国是世界蚕丝主产国和主要供应国,丝绸及其制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70~80%,蚕丝产品成为我国极少数能控制国际市场的出口商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纺织工业大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蚕丝业亟需从科技和管理同时入手,加大改革力度,大力促进蚕业产业化经营,加强蚕丝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才能确保我国蚕丝业稳定持续发展。1 我国蚕业生产的分析经过50年的努力,我国蚕丝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49年桑蚕茧…  相似文献   

16.
敬德  童立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12,(3):529-536
应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中心-边缘"理论,对近代(1840~1919年)中国蚕丝业国际地位由中心走向边缘的种种表现与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中国蚕丝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途径。近代以前,中国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中国的蚕丝业也一样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并在世界蚕丝业占据重要位置。自近代中国被卷入世界体系并被边缘化之后,中国的蚕丝业也随之被边缘化,沦为中心区国家的丝绸原料生产者与成品销售地,蚕丝业的外贸权与产品价格被中心区国家操纵,蚕丝生产技术的发展亦被限制,其原因在于世界体系下"中心-边缘"关系的制约。至今,中国蚕丝业仍在为走向中心而努力,其唯一之途径,就在于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以科技推动蚕丝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四川蚕业》2011,39(4):47-47
<正>2011中国国际蚕丝业发展高层论坛在浙江桐乡举行。在商业全球化的时代,蚕丝业作为一个相对年轻并相对独立的产业,其发展过程中遇到较多实际问题需要探讨,同时,还有更多的商业应用领域需要探索。"2011中国蚕丝业发展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18.
杨官臣 《蚕学通讯》2009,29(1):40-41
蚕种是蚕丝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对整个蚕丝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蚕种质量又受蚕种生产条件的制约。因此,创造良好的蚕种生产条件,是提高蚕种质量,确保蚕种生产任务完成,促进蚕丝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区蚕种走出重庆,摆脱因全球金融危机而导致大面积发种巨降,蚕种生产任务减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年多来,国内刮起了一阵“蚕丝业国际市场疲软,蚕茧产大于销,国内没有丝绸的市场”等等冷风,严重的影响了我国蚕丝生产,对我省蚕丝业也起了一定的消极导向作用,不少县区乡领导对发展蚕丝生产举棋不定,难下决心。这就涉及到蚕丝业是否需要收缩后退的问题,现就我所掌握的情况,谈点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朱晓  蒋剑平 《江苏蚕业》2000,22(4):47-49
蚕丝业生产周期长、环节多、劳动投入量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效益相对低下。为实现蚕丝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该行业的比较效益,除了改革蚕丝业的生产经营体制外,还必须加快蚕丝业的技术创新。针对蚕丝业技术创新风险大、融资困难的现状,应逐步引人风险投资,以此推进蚕丝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1蚕丝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及资金约束近几年,我国蚕丝业的技术创新取得了初步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应用技术不断涌现,一些高效、省力、实用的新技术在各蚕区得到了推广应用,培植和繁育了一系列桑蚕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