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明美 《农业考古》2006,(1):238-238
陈文华先生是我国农业考古这一学科的开创者。他专业功底扎实,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思维敏捷;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数十年笔耕不缀,著述颇丰,在史学界、尤其是农业考古领域,可谓闻名遐迩,声名远播。如今,早就学业骄人、早已功成名就的他,又向史学界奉献出另一部学术力作——《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真真切切地填补了我国农业文明史一个空白。真是可喜可贺,可敬可叹!  相似文献   

2.
主编同志:杭州一别,转瞬经年。叠奉馈赠《农业考古》二册,真是别有天地。从大作《农业考古大有可为》得知我国已有地震考古,火山考古,水文考古,后来古船发现又有海洋考古及陶瓷考古、冶金考古等等,考古学与科技结合,遂大有可为。贵刊不胫而走天下,日美且羡慕不止。今愚已古稀,为日无多,然对贵刊爱若珙璧,真是青出于兰而胜于兰。  相似文献   

3.
文华教授:您好!五月三十一日的信是在一个多星期前收到的。感谢您盛情约我为《农业考古》创刊十年说几句话。首先,让我向您与编辑部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对农业考古这门学科,我是个外行,但对您创办的《农业考古》却怀有特殊的感情。记得,十年前,您为着筹办《农业考古》而四处奔走,到北京之后还特地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找  相似文献   

4.
周昕 《农业考古》1991,(1):32-47
《农业考古》创刊十年了!这是创业的十年,也是奋斗的十年,更是胜利的十年。十年来,《农业考古》从报刊丛林中的无名小卒,跃居斐声中外的著名学术刊物;从每期容量不足21万字到每期超过60万字,在国内外独一无二的大部头学术杂志。可以想见,它的创办人和支持者是不无艰辛的。《农业考古》的创办,为中国农具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从而使农具史的研究,在祖国大地上开出了一遍似锦的繁花。  相似文献   

5.
海外来信     
《农业考古》主编先生:您好!薰风五月,大地新绿,爽风传来了。先生寄来的《农业考古》1985年第二期已收到,衷心感谢先生的厚意和友谊之情!先生和王星光先生的大作《试论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生命力》已拜读。大作将“天时、地利、人和”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这一基点出发来研究农业历史,并强调“只有尊重农业传统的现代化才会使农业迅速发展”,我也和你们有同感!希望你们的研究工作和贵国的  相似文献   

6.
农史通信     
杨宏道伯伯:您好!我自1983年由学校毕业后,没有得到升学的机会,使我很痛苦。1984年又因别人误伤而造成终身残废,我算是个被生活所遗弃的人,曾经因此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终日躲在家中不敢抛头露面。后来我看到一篇关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文章,使我激动、兴奋,激发我生活的勇气。我应该振作起来,干一番事业。有位友人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我学习兽医,可我在这偏僻山村向谁去学习呢?可巧,我在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农业考古》和《历代兽医验方精选》的广告,真是喜出望外,立刻订购1986年两期《农业考古》和《历代兽医验方精选》,它激起我学习  相似文献   

7.
农史通信     
文华兄:您好!龙年大吉。元旦刚过就收到您赠阅的《农业考古》,匆匆浏览一遍,很为它内容之丰富,涉及学科的广泛,作者遍及国内外而高兴。文艺界很早就有一个大型刊物《收获》,深受群众喜爱。《农业考古》可与之相媲美。学术刊物之中篇幅之大要数《农业考古》了。一年两大册问世,并多得各界好评,可见主编及各位编辑先生组稿、审稿有方,为此付出了艰辛的  相似文献   

8.
很荣幸受邀参加《农业考古》创刊30周年的刊庆活动。作为一个刊物,30年的时间,经历了从探索、修正到定位、稳定并逐步成熟的阶段。在此送上我们诚挚的祝贺!不能与会,深感遗憾,特致短文,聊表歉意。《农业考古》是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令人羡慕的是《农业考古》有强大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的支持,有文化底蕴深厚的江西大地作为腹地。有用之不竭的选题和文章可做。这  相似文献   

9.
《农业考古》已经10岁了,论期数,恰好20期了。《农业考古》是个取名怪异的新生刊物。习惯于坚守学科阵地的人起初有些看不顺眼,说它考古不象考古,农业不象农业,硬把农业与考古拉在一起,还要“古为今用”,要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而说古道今,何乃太不自量!  相似文献   

10.
《农业考古》主编同志:我因偶然的一个机会,从我的学生那里见到你们出版的《农业考古》,喜出望外,爱不释卷,干脆就借了回去。实在说,我对《农业考古》是爱上了,希望能成为她的忠实读者。农业上经常有所谓杂交优势,其实学术上也何尝没有这种现象!拜读大著之后,常敬慕你们的幸运,经揉合农学、考古与史学于一炉,创一新格,已为中外学术界所注目,以后必有煌煌成果。  相似文献   

11.
农史通信     
《农业考古》编辑部同志们: 承惠赠你们主编的《农业考古》,非常感谢! 这一刊物,内容充实,讨论活跃,几年之间,居然出了八厚本,洋洋巨观,殊为钦佩! 我解放前,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发表过《卜辞中所见之殷代农业》(日本贝冢茂树等《古代的帝国》一书曾大量征引),《气候变迁及殷代气候之检讨》(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之初步研究》一文殷代部份,即引用敝说)及《卜辞中关于雨雪之记载》等文。解放后,曾发表过《殷代农作施肥说》、《殷代农作施肥说补证》,《再论殷代农作施肥问题》及《殷代的冰雹》等  相似文献   

12.
贺信     
《农业考古》2012,(1):15-17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值此贵院《农业考古》创刊三十年之际,谨向贵院、贵刊表示热烈的祝贺!《农业考古》自1981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的办刊方针,推出了大量研究我国古代农业历史的学术成果,开创了一个由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和农史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新领域,为我国农业考古学科的创建与创新、为我国古代农业史研  相似文献   

13.
黄淑美 《农业考古》2005,(3):243-243
1991年,伍慕仪女士应《农业考古》编辑部之约,编纂了《〈中国农史〉、〈农业考古〉、〈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索引1980-1990》一书,并于当年八月在南昌召开的“首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由《农业考古》编辑部印发给参加会议的代表及有关农史研究单位,这给农史研究工作者及其他读者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4.
《农业考古》创刊至今已有十年了。十年来这份杂志越办越好,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大大促进了我国农业考古研究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农业考古的认识,并且积极开展了农业考古的国际交流。作为一个读者,对于这些成绩感到特别高兴。借此机会,谨向编辑部同仁和广大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祝贺!  相似文献   

15.
二十年前在《农业考古》发表《河南信阳地区农业考古启示录》,二十年后的今天,把我调回福建后的农业考古即五千年农业文明探索做一个总结,定名《福建考古备忘录》,供年青考古工作者参考和未来考古新发现验证。  相似文献   

16.
说明一、本索引按内容分为农作物、农田水利、农作图、家畜家禽(附蚕桑、渔业)等五编,每编再分为若干类。本编“家畜家禽”已在《农业考古》1984年2期至1986年2期发表。从1990年1期起刊登续编,主要是1985年至1989年的资料。二、本索引主要收集已在《文物》、《考古》、《考古学报》三大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古代农业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17.
说明一、本索引按内容分为农作物、农田水利、农作图、家畜家禽(附蚕桑、渔业)等五编,每编再分为若干类.本编“家畜家禽”已在《农业考古》1984年2期至1986年2期发表。从1990年1期起刊登续编,主要是1985年至1989年的资料。二、本索引主要收集已在《文物》、《考古》、《考古学报》三大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古代农业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18.
文华同志:您好! 我本打算参加您发起和筹办的“首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惜因健康关系,行动不便,未能赴会,失去了这次很好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真是遗憾! 今得知将成立“国际农业考古学会”,我非常高兴,衷心支持和拥护你们的这一创举。这样的学会很有必要!我国历史悠久农业发达,自古以农立国,农业文化资料积累异常丰厚,地上地  相似文献   

19.
一1981年,一个崭新的刊物在神州大地上诞生,那就是由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5年6月以前为江西省博物馆)合办的《农业考古》,是一种学术性、资料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刊物,它发扬学术民主,贯彻古为今用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宗旨是“研究我国农业的悠久历史,发扬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总结我国农业的历史经验,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考古》的出刊,受到广大读者的热情欢迎,四川省巴县农科所孙开铨从《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满碗饭好吃,满肚话难说”。谈我与《农业考古》,确实有满肚子的话,又不知从何说起,特别是对我这个一生工作在电力工业部门的人来说,居然与风马牛不相及的《农业考古》发生了关系,又要多一番话,在纪念《农业考古》创刊20周年喜庆之际,就实话实说,信笔所书吧! 一、缘起关系友人 我喜欢留心报纸上所刊各类刊物目录广告,1986年的一天,偶然从《光明日报》看到所刊是年第二期《农业考古》目录,觉得栏目新颖,内容丰富;不仅考古,而且论今;尤其刊物气魄之大,容量之广,仿佛就是一本大部头书,使我怦然心动,立即写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