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昭通“桃王九九”果园桃潜叶蛾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的观察研究,探索出了桃潜叶蛾的综合防治技术.为昭通及其他地区桃潜叶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桃潜叶蛾在秦安县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潜叶蛾(Lyonttia Clerkellal)属鳞翅目潜叶蛾科,主要为害桃,也危害杏和李,以幼虫潜食桃叶片。严重发生时,单叶虫斑多达10余个,致使叶片破碎,叶功能丧失,提早脱落,影响果实生长和次年花芽分化。秦安县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桃产业是秦安县的主要产业之一,据我们调查,桃潜叶蛾在秦安县5100hm^2桃园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重者叶片被害率达85%以上,对产量和质量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对桃潜叶蛾的生活史、生活习性观察和防治试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桃潜叶蛾属鳞翅目潜蛾科。近年在鲁南桃树产区内危害日渐严重,发生严重的区域,6月下旬开始落叶,9月下旬大量落叶,严重影响桃树生长和来年产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笔者于2003~2007年,连续4年对桃潜叶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进行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桃潜叶蛾幼虫空间分布及二阶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2002年7~8月份的调查,得出桃潜叶蛾幼虫初期在桃树间和桃树内的空间分布型均属于普通的负二项分布。计算了桃潜叶蛾幼虫二阶抽样的理论抽样数,进行了桃潜叶蛾幼虫二阶抽样的序贯分析。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调查与观察,阐述了桃潜叶蛾在上海地区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及其生物学特性,并结合实践研究,提出了桃潜叶蛾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喷雾方法测定了4.5%高效氯氟氰菊酯、2.5%溴氰菊酯、2.4%阿维.高氯杀虫剂对桃潜叶蛾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桃潜叶蛾幼虫孵化后,这些药剂对桃潜叶蛾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d均能有效控制桃潜叶蛾的为害,而且无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7.
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桃潜叶蛾Lyonetia clerkella的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长期以来,化学防治作为主要的防控措施,被广泛应用于桃潜叶蛾防治中,但大量过度使用农药,已经导致桃潜叶蛾抗药性增加、环境污染及杀伤天敌等问题,因此,利用其他可持续防控措施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对桃潜叶蛾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及防控技术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总结了目前在农业、生态、生物、物理及农药防治方面的进展,以及影响防治效果的因素,并比较了国内外防治方法的差异。对于桃潜叶蛾防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加强生物、生态防控技术和物理防控装备的研究,特别是要开发桃潜叶蛾与果园其他主要害虫的复合迷向剂,防治果园多种害虫。同时,开发桃潜叶蛾专用型发光二极管诱虫灯,降低化学防治的副作用,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目的。表1参60  相似文献   

8.
我国桃潜叶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潜叶蛾(Lyonetia clerkella L.)是一种危害桃树等果树的重要害虫,其形体小,在各发生地均造成严重为害。通过对桃潜叶蛾在我国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的综述,对制定该虫综合治理策略和方案有实用意义,以供广大植物保护工作者和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9.
桃潜叶蛾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桃潜叶蛾属于鳞翅目,潜叶蛾科,又名桃叶潜蛾,是桃树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桃潜叶蛾在迁安市严重发生,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1 发生规律及习性 1.1 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桃潜叶蛾性信息素监测桃潜叶蛾发生动态及其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性诱技术监测潜叶蛾成虫的发生动态,结合气象资料探讨了气候因子对潜叶蛾发生的影响,比较了3种诱捕器对潜叶蛾的诱捕效果.[结果]潜叶蛾在龙泉驿区1年发生7~8代,16 ~30 d完成1代;6~9月的发生程度重于3~5月,6~9月雨水相对集中,温度较高,有利于潜叶蛾成虫羽化;3种诱捕器中,船式诱捕器诱捕潜叶蛾的效果最好,共诱捕潜叶蛾6 276头,是三角形诱捕器诱捕潜叶蛾数量的2.79倍,是白色粘板诱捕器诱捕潜叶蛾数量的9.18倍.[结论]试验结果为利用性诱剂防治桃潜叶蛾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柑桔潜叶蛾又名画图虫、鬼画符、潜叶虫,是危害上海地区柑桔最严重的蛾类害虫。如不加以防治,就可能造成较大危害,严重影响桔园树势及柑桔产量和品质。现将我区10多年对柑桔潜叶蛾发生规律的观察与防治技术报道如下。1形态特征与危害特点柑桔替叶蛾成虫体长约2mm,为小型蛾子,头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秦安县桃园桃潜叶蛾的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代数与生活习性,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桃园桃潜叶蛾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榆织蛾是小型的害虫,据资料记载榆织蛾是以专门危害榆树树叶的食叶害虫。近年来,首次在朝阳市辖区内发现其危害水果李子树的树叶。通过笔者在室内、外的仔细观察,发现榆织蛾每年l代,以蛹越冬。文章详细描述了危害李子树的榆织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桃潜蛾(Lyonetia clerhella L.),又名桃潜叶蛾,属鳞翅目,潜叶蛾科,是桃树害虫之一。该虫在上海郊区一直为次要害虫,对桃树生产不构成威胁,无需专门防治。但在2002年6月间,桃潜蛾在上海市郊突然大发生,涉及市郊七个区县。其中受害最重的奉贤区光明镇,受害严重桃园的叶受害率达89%,受害叶片少则1叶有1~2个虫道,多则10来个  相似文献   

15.
柑桔潜叶蛾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柑桔潜叶蛾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信都区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两种食叶害虫进行对比,总结了二者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桃潜叶蛾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遵 《北京农业》1997,(4):24-25
<正> 桃潜叶蛾属鳞翅目潜蛾科,是世界性害虫,国内分布很广。近年来北京郊区发生为害严重。寄主以核果类果树为主,如桃、李、杏和樱桃,也可为害仁果类果树,如苹果、梨和山楂等。一、形态特征和为害成虫银白色小蛾,体长约3毫米,翅展7毫米,翅狭长。前翅端部有"丰"字  相似文献   

18.
桃潜叶蛾是桃树的潜叶性害虫,近年来大面积为害成灾。原因是在集体所有制时期统一喷药,集中防治,未使生产受到重大损失;而实行个体单独经营后,喷药不集中,使桃潜叶蛾成虫到处乱飞,为害日趋严重,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近年来防治潜叶蛾多选用菊酯类杀虫剂,防治效果差,同时还杀伤天敌,造成害虫与天敌失去平衡,引起该  相似文献   

19.
桃潜叶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潜叶蛾[Lyonetia clerkella L.]是鳞翅(Lep-idoptera)潜蛾科(Lyonetiidae)潜蛾属(Lyonetia)的一种小型蛾,是桃树重要害虫之一,每年发生5-7代冬初及害虫发生初期是防治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桃潜叶蛾[Lyonetia clerkellaL]是鳞翅(Lep-idoptera)潜蛾科(Lyonetiidae)潜蛾属(Lyonetia)的一种小型蛾,是桃树重要害虫之一,每年发生5—7代冬初及害虫发生初期是防治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