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粳稻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辽宁省近年来审定的水稻品种为分析材料,对辽宁省水稻品种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垩白粒率、垩白度及胶稠度是辽宁省粳稻品种今后改良的重点。品种性状优质表现很不均衡,品种优质性状组合能力在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中表现较大区别,其中外观品质、碾磨品质性状组合能力较好,选择的把握性较高,而蒸煮品质组合能力较差,选择的把握性也较低,这些都为稻米品质性状的综合提高增加了难度。注重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等性状改进及优质性状的组合是今后优质品种选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根据本课题组系列研究结果,提出辽宁省水稻生产优质育种的目标及高产优质相结合的可能途径、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水稻品质现状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省近年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20个水稻新品种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在辽宁省主栽品种中,品质性状能够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占总数的20%,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30%,达到国家三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25%,未能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的占25%。在参试水稻品种米质性状中,垩白性状变化最大,是目前在水稻生产上米质不能达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长宽比、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而最为稳定的是糙米率和精米率。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和垩白率为影响目前辽宁省粳稻品种品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和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2005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晚熟组的3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对杂交稻和常规稻在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和主要稻谷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平均产量648.49kg/667m^2,比常规稻高6.87%,达显著水平。杂交稻糙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优质达标率与常规稻相当,虽然杂交稻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质达标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稻,但常规稻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质达标率也较低,所以杂交稻和常规稻都以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为品质改良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以辽宁省2011年~2015年审定的66个水稻品种为分析材料,对辽宁水稻品质性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的优质基因源于丰锦和越光,遗传基础相对较窄。因此,在优质米育种中需导入新的优质米基因,扩大品种的品质遗传背景。1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辽宁省2011-2015年间审定的水稻品种共66个。2结果与分析2.1辽宁省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变异从性状变异程度上看,12个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及时掌握2015年辽宁省粳稻谷的质量状况,摸清优质稻谷在辽宁省的分布区域和内在品质特性,2015年秋季组织开展了粳稻质量品质检测工作,为我省稻农选择优良稻谷品种提供参考,同时为大米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食,在口粮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辽宁省地处高纬度冷凉地区,水稻成熟过程中昼夜温差较大,灌浆速度较快,病虫害较轻,有利于水稻优质、高产、稳产目标的实现.为了探究辽宁省稻米品质现状和地域特性,助力辽宁水稻种植结构调整,推进水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验于2014年和2015年在辽...  相似文献   

8.
姜秀英  韩勇  王之旭  刘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65-15166,15193
[目的]分析辽宁省近几年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品质性状,了解各种环境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改良水稻的品质.[方法]以近几年辽宁省新育成的70个中熟品种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以及品质性状与部分生态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的稻米品质性状中,垩白粒率、垩白度差异较大,降低垩白性状有利于提高整体品质育种水平;品质性状间存在复杂相关,垩白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品质育种应该考虑其相关性;品质形成受温度、光照时数影响较大,灌浆初期高温和成熟期日照时数多均有利于降低稻米垩白粒率,提高稻米品质.[结论]该研究可为加速优质稻米的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辽宁省2008年水稻区试参试的63个品种在10个主要品质性状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上存在明显差异,杂交组合与常规品种在垩白性状上存在差距,只有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才能对品质有较大的改善;7项指标全部达到国标一级标准的有1个,达标率仅占1.6%;有50.8%品种7项指标达到了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有82.5%品种7项指标达到了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辽宁省水稻品质育种应给予相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辽宁南部稻区主栽品种盐丰47为对照,以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最新育成的58份新品系为试材,对辽南地区新育成的品系的16项品质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如下:辽南稻区新品系的产量与各品质性状的相关系数都未达到显著品质,表明高产和优质可以实现有机结合。新品系各品质性状总体较差,只有少部分品质指标达到国标一、二级米标准,但各品系差异较大,其中外观品质差距最大;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呈显著负相关。为了实现辽南稻区新育成品系稻米品质改良,育种工作者可以通过适当牺牲营养品质来实现稻米食味品质的提高,选择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低,整精米率、食味值和综合指标高的品系为育种材料,来实现辽宁南部稻区稻谷高产优质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利用辽宁省1997年、1998年区域试验部分水稻新品系,研究了辽宁水稻品质与产量概况,结果表明:辽宁近年育成新品系的品质状况总体欠佳,突出表现为米粒偏短、垩白粒率高,垩白面积大、其次是AC偏高;在较好的年份优质品种与高产品种相比,具有较优良的外观和较高的结实率,但AC、垩白粒度、粒长、垩白面积等米质指标仍较差,平均而言新品系产量水平较高,但抗倒伏性品系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以1981-2010年育成的62个水稻(Oryza sativa)品种为材料,分析不同时期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多样性和亲缘系数的变化,并通过主坐标分析、聚类分析了解品种间的形态距离和遗传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育种时间的推移,辽宁省水稻品种间品质性状多样性下降,遗传基础狭窄。在今后的水稻品质育种工作中应拓宽亲本来源、加强种质交流,充分利用现有育成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最大程度发挥优质骨干亲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理想株型杂交粳稻辽优9906辽优9906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采用半矮秆、优质、直立穗理想株型不育系辽99A与中秆、弯曲穗型、优质偏长粒爪哇型一般配合力较强的广亲和恢复系配组,育成的理想株型杂交粳稻新组合。2011年1月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叶片上冲直立、内卷,半直立穗型,株型理想。株高105 cm,穗长约24.3 cm。茎秆粗壮,成熟期植株耐寒,转色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中晚熟期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相关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7份辽宁省中晚熟期粳稻品种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碾米品质的国标优质一级标准达标率很高,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国标优质标准达标率也比较高;垩白粒率、垩白度的国标一级达标率均较低,分别是15.4%、11.5%。在选出的5个影响稻米品质的主成分因子中,碾米品质与外观品质的联合因子、外观因子与营养因子的联合因子的贡献率占到63.0%.为主要因子。我省中晚熟品种的品质育种,应注重整精米率、粒型的选择,可降低垩白性状,增强适口性,从而达到提高稻米品质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以辽宁省1998年区域试验部分水秀发新品系为试材,对辽宁水稻的品质与产量状况进行了对应分析与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不能分为有截然区别的类型,究其原因是品系间产缘关系较近;在现有产量与品种基础上优质与高产可以相协调。并利用对应分析结果对1998年新品系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重茬对大豆各方面的影响,解决生产实践中大豆重茬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试验,研究重茬条件对辽宁省大豆品种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茬相比,重茬种植使大豆籽粒的外观品质变劣,表现在病粒率和虫食粒率增加,百粒重显著降低;重茬对大豆籽粒的营养品质影响较大。与正茬相比,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同时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显著增加,且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在重茬条件下,铁丰30号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产量都表现相对较好,铁丰29号、辽豆13号的品质和产量则表现相对稳定,这3个品种可能为重茬条件下较高产、优质的耐性品种;而铁丰31号虽然重茬对其品质、产量影响较大,但因自身在品质和产量方面表现突出,重茬种植也能获得较好的品质和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对辽宁省2012-2013年新育成的中熟水稻品种(系)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加工品质性状中,整米率变异系数最大;外观品质性状中,垩白率、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在蒸煮及食味品质性状中,碱消值变异系数最大。糙米率和精米率相关系数最大;垩白率与垩白度、直链淀粉与碱消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影响辽宁省中熟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外观品质,改良外观品质成为辽宁省今后中熟水稻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相关分析表明辽宁省中晚熟新品系水稻品质与产量并不矛盾,通过育种家不懈的努力,有望实现高产优质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地方高粱品种食用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16个辽宁省地方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高粱品种食用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关系,为筛选优质食用高粱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个高粱品种籽粒中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粗脂肪、粗蛋白和单宁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这些高粱品种的食用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利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apid visco analyzer,RVA)对高粱淀粉黏滞性进行测定,对其差异性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从营养品质和感官评价分析,矮子白1、红壳棒、锦粱9-2和分枝大红穗获得的综合评分均较高,且适口性、滋味、气味等指标都表现较好。矮子白2和真白粱籽粒中粗脂肪含量较高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红壳白1、红壳白2和黄壳白中粗蛋白含量较高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大白高粱1籽粒中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所有品种单宁含量均低于0.5%。高粱米粥的感官综合评分与粗蛋白和单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和单宁对高粱适口性和滋味有一定的负向作用;支链淀粉对适口性和冷粥质地有正向作用。粗脂肪含量与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淀粉含量与最高黏度和热浆黏度呈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与RVA谱的黏度和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支链淀粉与黏度和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淀粉黏滞性系数与感官评分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最高黏度和崩解值的大小与综合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则与综合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RVA谱特征值与食味指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可以通过测定RVA谱特征值间接反映高粱米的食味特征。综合考虑食用品质,高粱地方品种矮子白1和红壳棒是较为理想的食用型高粱品种。  相似文献   

19.
对2004~2007年辽宁省审定的148个普通玉米新品种的粗蛋白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辽宁省审定的绝大多数玉米品种粗蛋白含量介于10%~12%;有近76%品种可作为一级饲料玉米;2005年选育的盛单216及2007年选育的世宾6和桥景337为优质饲料普通玉米品种,其可降低饲料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20.
以辽宁省水稻研究所在辽宁省东部山区开展的水稻科研及科技推广项目情况为出发点,结合该地区优质米生产情况,分析该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该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