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包头地区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甘肃、山西、辽宁等地引进的3个加工型和3个菜用型马铃薯品种在内蒙古包头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加工型品种大西洋和菜用型品种克新1号的产量与商品率均较高、适应性较强,建议大面积引种并进一步进行营养试验与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2.
引进国外马铃薯新品种进行春季对比试验,试验设计分别以鲁引1号为菜用型品种对照,以大西洋作为加工型品种对照,分析每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薯块性状、品质情况、抗病性和产量,以筛选出适宜二季作区种植的菜用型和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广州地区对粤引浙-75菜用大豆进行生产性试验的结果表明,粤引浙-75表现生长旺盛,株高和根系较对照种台湾雪豆长;产量高,每667 m2青荚果和青仁产量分别比对照种增加8.6%和26.0%,综合评价该品种具有明显的优势,适合在广州地区生产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17个马铃薯品种(系)在山丹县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丹县垄膜沟灌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17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适合山丹县种植的食品加工型品种(系)为LK99和大西洋,全粉加工型品种为大西洋和陇薯6号,鲜食菜用型品种为中薯20号.  相似文献   

5.
加工型花生品种(系)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适合用于加工成咸酥花生的加工型品种。[方法]以泉花10号为对照,对10个花生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丰产性进行对比试验,以便进一步进行咸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结果]汕油188、06F6-1的抗旱性、抗倒性、抗病性均较强。对照的有效分枝数最多,其次是06F6-4和汕油188。06F4-51的饱果率最大。各品种(系)的双仁率由高到低依次为:0657、06F6-6、06F6-1、06F6-4、06F5-2、06F6-5、对照、汕油188、06F5-5、06F4-51。0657的百果重最重,百仁重最高,其次均为汕油188。各品种(系)的出仁率除06F5-5外均在60%以上。汕油188、06F5-2、0657和06F5-5分别比对照增产37.3%、28.1%、17.5%和6.2%,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汕油188、0657的综合性状优良,可以继续参加龙岩市咸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适合用于加工成成酥花生的加工型品种.[方法]以泉花10号为对照,对10个花生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丰产性进行对比试验,以便进一步进行成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结果]汕油188、06F6-1的抗旱性、抗倒性、抗病性均较强.对照的有效分枝数最多,其次是06F6-4和汕油188.06F4-51的饱果率最大.各品种(系)的双仁率由高到低依次为:0657、06F6-6、06F6.1、06F64、06175-2、06F6-5、对照、汕油188、06175-5、06F4-51.0657的百果重最重,百仁重最高,其次均为汕油188.各品种(系)的出仁率除06F5-5外均在60%以上.汕油188、06F5-2、0657和06F5-5分别比对照增产37.3%、28.1%、17.5%和6.2%,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汕油188、0657的综合性状优良,可以继续参加龙岩市成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解决马铃薯种植品种单一和适应不同用途的需要,特进行本试验,以期通过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选育出早熟菜用型、高产兼用型、加工型等不同用途的马铃薯专用品种,进一步确定其丰产、抗逆性能,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进行8个鲜食菜用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对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04M05-3、K丰76-6、K丰76-5品种表现突出,建议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铁06166-1、辽06M09-1-2品种建议继续参加参试。  相似文献   

9.
《甘肃农业科技》2010,(9):F0004-F0004
单位对外供应马铃薯品种类型 功能保健型马铃薯:陇引03—1、陇引03—2 早熟特用型品种:Favorita、克新1号等 全粉加工型马铃薯:大西洋(薯片)、夏波蒂(薯条)、陇引03-6以上品种供应微型薯、原种、一级种三个级别的脱毒种薯因种薯繁育时间较长,请有需求的客户提前预定,本单位可提前预约生产适宜客户需求的其他种薯品种。  相似文献   

10.
在南安市良种场鉴定了近年福建省选育或引进的闽薯1号、中薯3号等7个菜用型新品种(系)和坝58等3个加工型新品种的丰产性、生育期、薯块品质和抗病性等性状,结果表明:中薯3号和闽薯1号等2个菜用型品种鲜薯产量高(分别为3241.5kg/667m2、3158.5kg/667m2),分别表现迟熟和中熟(生育期分别为114d和98d),均表现较好的结薯性能、块茎品质和抗病性;加工型品种坝58鲜薯产量较高(1891.5kg/667m2),中迟熟(生育期103d),表现较好的结薯性能、块茎品质和抗病性.这3个品种具有较好的综合性状,适宜在南安市种植,可进一步进行多点比较试验和扩大试种.  相似文献   

11.
铁岭地区不同洋葱品种生长发育特性与环境条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凡  崔兰舫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492-4493
[目的]探讨不同洋葱品种的差别,筛选出适宜铁岭地区栽培的洋葱品种。[方法]以熊岳圆葱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供试9个品种都是长日照类型,鳞茎膨大均需要15 h以上的日照时数。在供试的品种中,生育期比较长,鳞茎重和小区产量都比较高的品种是太阳06-1和太阳06-3。生育期属于中等长度的,鳞茎重和小区产量比较高的品种是太阳06-9和太阳06-13。生育期较短,鳞茎重和小区产量比较高的品种是富士-95。[结论]在供试的9个品种中,适宜铁岭地区栽培的品种是太阳06-1、太阳06-3、太阳06-9和太阳06-13、富士-95。  相似文献   

12.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法,以桂薯二号为对照,对广西近年来新选育的11个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的8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旨在为扩大甘薯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2个供试品种与参考品种的加权关联度依次为:桂06-235(0.7857)、桂06-99(0.6617)、桂05-192(0.6463)、桂06-2(0.6259)、桂05-162(0.6036)、桂06-49(0.6019)、桂04-80(0.5699)、桂05-39(0.5496)、桂薯二号(0.5232)、桂05-197(0.5205)、桂03-75(0.5030)、桂04-167(0.4714),与单独依据产量进行评价存在较大差异,但评价结果与品种实际表现相一致,说明应用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法评价甘薯品种的优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鉴定在江苏省鲜食大豆区域试验中表现优良的新品系的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为大面积种植提供适合江苏栽培的新品种,通过最近6年的区域和生产试验,共审定春夏不同季节栽培的菜用大豆新品种8个,极大地推动了江苏省菜用大豆新品种的推广与种植。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在两种不同生长季节的菜用大豆的主栽品种,并对目前江苏不同季节菜用大豆主栽品种的相关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广西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来宾、藤县、田阳、都安等8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市为试点,对近几年育成的11个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进行大面积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鲜薯产量通过生产试验的有10个品种,排在前3名的是桂06-235、桂05-192、桂05-162,其中桂06-235鲜薯平均每公顷34.46t,比对照种桂薯二号增产40.7%,且全部试点增产;干薯产量通过生产试验的有9个品种,排在前3名的是桂06-235、桂06-99、桂06-2,其中桂06-235干薯产量最高,平均每公顷8.74t,比对照种桂薯二号增产51.46%。通过试验筛选出3个适宜广西各地推广种植的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即桂06-235、桂05-192、桂05-162。  相似文献   

15.
广东冬种马铃薯粤引85-38最适密度栽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密度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主要因子之一。为探寻冬种马铃薯主栽品种粤引85-38在广东的最适栽培密度,完善其商品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通过比较6种不同栽培密度下(株距分别为18、20、22、24、26、28cm)粤引85-38的不同产量和商品薯率,发现其在广东冬种的最适栽培密度为株距20~24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合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的大豆新品种。[方法]采用同一播期,间比排列设计,每5个或7个品种首尾设对照,对22个已筛选夏大豆品种再次进行比较试验。[结果]中作04-19产量居第1位,平均为2815.5 kg/hm2,比相邻对照冀豆12增产17.50%;荷99-8产量居第2位,平均为2704.5 kg/hm2,比相邻对照冀豆12增产12.86%;中作06-06产量居第3位,平均为2667.0 kg/hm2,比相邻对照冀豆12增产11.30%,前3位和对照熟期相近,生育期日数均在107 d及以下。[结论]中作04-19、荷99-8、中作06-06适宜在沧州地区作夏播种。  相似文献   

17.
采用低、中、高3种施氮水平(公顷施氮量分别为25kg、125kg、225kg),对20个品种(系)的氮素利用效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可划分为氮高效、氮低效、低中氮高效、高氮高效4种类型,其中吉03-2355、吉03-2843、吉06-56、吉生286为氮高效品种;吉06-39、吉06-44、吉03-55等为氮低效品种;吉粳66、吉06-55、吉粳81等为低中氮高效品种;吉粳88、吉06-43等为高氮高效品种。氮高效品种不论在低氮区、中氮区还是高氮区,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均较高,尤其是在高氮区;氮低效品种则与其相反;低中氮高效品种只在低中氮条件下产量和干物质产量较高,而高氮高效品种在高氮条件下产量和干物质产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育高产、商品瓜率高、抗病性强、耐贮运的黑皮冬瓜杂交一代新品种,为我国黑皮冬瓜高效生产提供优良品种.[方法]2008年以自交系GD06-08-5为母本、自交系FW08-12-07为父本进行组合选配,筛选出GD06-08-5×FW08-12-07组合,2010和2011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2年起在广西南宁和玉林等地进行区域试种示范,对其主要农艺性状、抗性及产量性状进行评价.[结果]GD06-08-5×FW08-12-07组合具有高产、高商品率、耐贮运、较抗枯萎病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春播生育期约110 d,夏播90 d;成熟果实呈长圆筒形,瓜长80.0~100.0 cm,横径15.0~18.0 cm,肉厚4.5~5.5 cm,单瓜重15.0~20.0 kg.在2010和2011年品种比较试验中,GD06-08-5×FW08-12-07组合商品瓜平均产量140232.5 kg/ha,比对照桂蔬1号增产8.72%;在2012~2013年区域试验中,其商品瓜平均产量均高于各地主栽品种;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桂蔬3号黑皮冬瓜.[结论]桂蔬3号黑皮冬瓜的丰产性、商品性、耐贮运性及抗逆性均表现良好,具备在全国各地冬瓜产区推广种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