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奶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奶牛是布氏杆菌病最易感动物,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迅猛发展,人畜感染布氏杆菌的阳性病例明显增加,严重威胁着我国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并危害人类健康。晋北地区是山西省奶牛养殖密集区域,研究开展了晋北地区奶牛布氏杆菌病发病情况调查,确诊阳性率达到13.79%,远高于全国布氏杆菌感染阳性率(3.57%)。因此,加强对晋北区域布氏杆菌病的防控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病因 奶牛患传染病(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胃肠道急性炎症等)易引起乳房炎。垫草、喂饲用具、畜舍等不卫生也易引起发病。应用激素治疗生殖器官疾病导致激素平衡失调,亦可诱发本病。机械因素造成乳腺损坏后,由于病原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的侵入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前言:奶牛布氏杆菌病是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奶牛饲养期间,由于工作人员的监管和防治措施不及时或者不到位,导致奶牛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递增,目前,布氏杆菌病已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引起胎膜、睾丸、子宫、关节等各处发炎,由于生殖器官受到感染,很容易导致奶牛的不育、流产等症状发生。这对奶牛饲养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奶牛布氏杆菌病可通过病牛传染人类,也直接危害了人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查我国新疆地区流产奶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新疆15个地区419份奶牛血清样本(有流产史奶牛)进行了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检测.结果显示新疆地区流产奶牛新孢子虫感染率为10.3;,布氏杆菌病抗体阳性率为2.7;,同时检测到既有新孢子虫抗体又有布氏杆菌抗体的奶牛血清,占总数的0.95;,各牛场所检流产奶牛血清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在0~50;,各个年龄段奶牛血清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 0.05).不同妊娠胎次的奶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 0.05).调查结果表明,新疆部分地区奶牛存在新孢子虫的感染且是导致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次调查研究为今后新疆地区有效预防和治疗新孢子虫病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奶牛的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为传染性疾病。1 结核病 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病原是结核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这种杆菌体外有一层蜡样包膜,对干燥、腐败、酸、碱和化学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在外界存活较长时间。黑白花奶牛特别容易感染结核病。奶牛感染了结核病后,结核病灶以及奶牛分泌物、排泄物和乳汁中都会带有结核杆菌。成为新的传染原。奶牛感染了结核杆菌后,潜伏期短  相似文献   

6.
通过监测检疫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了解和掌握规模养殖场奶牛两病的感染状况和分布,为采取隔离、消毒、扑杀等净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分析提出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7.
1.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特点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奶牛布氏杆菌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牛及其皮毛、乳汁、尿液和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等. 2.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症状 布氏杆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当奶牛感染此病后,主要症状以病原菌侵害生殖系统为特征,具体可引发子宫、腹膜、关节、睾丸、淋巴结等炎症,最显著的症状则是怀孕母牛发生流产或不孕症,有些奶牛还会从阴道流出恶臭的分泌物.人若患此病,其免疫力降低,并且感染者会逐渐增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奶牛布氏杆菌病(简称奶牛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奶牛危害极大,永靖县经过多年检疫淘汰,达到了省“稳定控制区”标准。但2006年9月份,永靖县某奶牛场发现疑似病例,县畜牧兽医站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对该场饲养的13头奶牛全部进行布病血清学检疫,并采取隔离消毒、淘汰病牛等有效防制措施,控制了疫情发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养殖畜禽的疫病防控一直是相关养殖人员及疫病防控部门的重点关注问题,兰州市城关区作为奶牛养殖地,在布氏杆菌病及奶牛结核病的监测检疫及防控工作上一直非常重视。奶牛养殖场两病的蔓延不仅对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布病传染性较强还会影响该地区人们的身体健康。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城关区的奶牛养殖场两病检测检疫工作作出技术总结,并提供一定防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归纳总结近年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口蹄疫、结核病、布氏杆菌病高危害疫病一般性特点,提出可行的综合防治方案,降低防治投入成本、增加当前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
奶牛布氏杆菌病(以下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奶牛生殖器官、胎膜发炎、流产、不育等为主要特征,对奶牛养殖影响巨大。同时,奶牛布病可以通过病牛传给人类,从而也直接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我国是布病感染较为严重的国家,近年来,布病  相似文献   

13.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流产为特征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近年来,牛布氏杆菌病的流行非常广泛,有不少人也同时感染上了布氏杆菌病。因此,该病已经给奶牛养殖业和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更加注重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对牛奶的需求量明显上升,极大地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奶牛数量的增多,冬季疾病对奶牛的危害程度大大提升,冬季可以说是奶牛酮病、结核病、口蹄疫、布氏杆菌及肢蹄病等各类奶牛疾病的高发期,严重危害奶牛健康及牛奶质量。本文对冬季奶牛疾病的症状与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今后奶牛养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初筛、试管凝集试验(SAT)确诊并捕杀阳性者对奶牛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的控制效果,2009-2010年,持续监测12个感染程度各异的新建奶牛群。结果表明,当牛群初始感染率较低时,借助RBT与SAT能在较短时期内有效控制并净化布氏杆菌病;但在牛群感染率较高的情况下,上述手段不能有效控制感染扩散。减毒活疫苗模拟感染试验进一步证实,RBT和SAT阳性结果的出现严重滞后于牛群真实感染,这可能是其不能有效防控布氏杆菌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垦》2006,(3):33-35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南郊、北郊、永乐店、西郊,全北京市的奶牛养殖场里,奶牛总数不过千余头,其中大部分还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如布氏杆菌病、结核病、乳房炎、烂蹄症、肠结症等.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一般以羊为主要传染源,人类在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时亦可患病,而且难以产生长久的免疫力。而结核杆菌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这两种疾病严重威胁到生产工人、奶牛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布氏杆菌病属于布氏杆菌引发的疾病,是人畜共患类型的传染病,一旦出现,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奶牛布氏杆菌主要会对生殖器官产生侵害,导致胎膜、子宫、睾丸等出现发炎的情况,进而造成奶牛出现不孕不育或者流产的问题。同时,由于其属于人畜共患疾病,因此会对养殖人员的身体情况产生严重危害,必须加强对奶牛布氏杆  相似文献   

19.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奶牛布病的主要特征是生殖器官、胎膜发炎,流产,不育等,对奶牛养殖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奶牛布病可以通过病牛传给人类,从而也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应引起广大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达拉  孟峰 《农村科技》2006,(1):36-36
一、"两病"介绍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结核病和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是人型和牛型结核杆菌。而牛型结核杆菌能使牛、羊患结核病,并且对动物的毒性要比人型结核杆菌强。布鲁氏菌病是再度肆虐的传染病,是由布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人和动物生殖系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两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