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小城镇基准地价更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乡镇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小城镇驻地土地区域差异越来越大,客观上要求对其进行土地基准地价测算。相对于大城市来说,小城镇驻地基准地价测算样点有类型少、分布不均等特点。以新泰市青云城区基准地价测算为例,从实际出发初步探讨了小城镇驻地基准地价测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乡镇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小城镇驻地土地区域差异越来越大,客观上要求对其进行土地基准地价测算.相对于大城市来说,小城镇驻地基准地价测算样点有类型少、分布不均等特点.以新泰市青云城区基准地价测算为例,从实际出发初步探讨了小城镇驻地基准地价测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是基准地价工作的难点,尤以西部地区更为典型.通过分析西部卫星型小城镇工业测算中遇到的问题,在利用住宅地价模型测算工业地价的思路指导下,借助级差系数法和比例系数法进行该地区工业地价模型比对.结果表明:当前基准地价测算方法并不完全适应于西部卫星型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型调整法,并通过皋...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准地价评估是目前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小城镇由于规模较小,土地利用效益较低,房地产市场不发育,基准地价评估较难。本文根据几个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实践,提出一套实用的、简便的、可操作性强的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
卫新东  王筛妮  兰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94-13695,13697
[目的]解决在基准地价评估时,解决某一级别范围内无地价样点或地价样点数量不能满足数理统计要求时如何确定基准地价的问题。[方法]通过建立土地级别和已测算级别基准地价之间的数学函数关系,经过对比分析研究,选择合理模型,计算无地价样点或地价样点数量不足土地级别的基准地价。[结果]经研究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分布规律的分析得出,级别和基准地价之间呈指数关系并建立相关模型,确定了无地价样点的末级土地级别基准地价,通过实例验证,基本符合当地实际。[结论]应用数学模型计算无地价样点或地价样点数量不足情况下的级别基准地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巴彦浩特镇基准地价结构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巴彦浩特镇土地定级估价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历年基准地价的测算数值,测算并分析级别平均地价、分类平均地价、同类各级地价环比指数、同类各级地价比率指数,为了更能达到直观的效果,把这些数值绘制成表格并且做成图形,总结出比率变动的共同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最后总结出3次基准地价的变化特征及动态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江安县城区土地定级估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大量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影响土地质量和土地效益的诸多因素,运用多种技术方法,进行科学的测算,确定了江安县地区各级土地及不同用途的基准地价,将成区土地划分为I,Ⅱ,Ⅲ,Ⅳ4个级别,使之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城区内部土地的区位条件和用地效益的差异,同时也体现出土地质量及其分布规律。三研究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评定和划分级别,建立起以基准地价和宗地地价修正系数为核心的地价体系,为江安县城区合理利用土地,进行城镇土地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锦江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综合定级的基础上,以实地调研收集的商服样点的市场资料为依据,采用收益还原法测算样点地价,运用样点地价算术平均法和建立地价模型两种方法分别测算各级别基准地价,然后取二者平均值作为锦江镇农村集体经营性商服用地各级别基准地价,并与锦江镇城镇商业用地基准地价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锦江镇农村集体经营性商服用地基准地价Ⅰ级299元/m~2,Ⅱ级203元/m~2,Ⅲ级156元/m~2,Ⅳ级105元/m~2,随着土地级别的降低,级别基准地价与其变化幅度均呈降低趋势;(2)在参数取值、模型构建合理的基础上,参照城镇商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方法来评估农村集体经营性商服用地基准地价的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9.
在土地定级的基础上,针对韩城市收集的样点分布不均匀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估了韩城市商业用地价格。繁华地区样点多采用铺面租金剥离法、收益还原法;未开发土地、商业用地在此没有样点,只能根据已测算的地价,采用级差收益法推算出地价。最终测算出2002年韩城市城区商业用地基准地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随着土地市场的改革,国家对于划拨用地的审批程序日益严格,国家机关团体等公共管理用地越来越多趋向于有偿使用方式获取,现行基准地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各行业测算地价的需要。如何科学系统地进行公共管理用地基准地价测算,是当下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方法]本文采用可行性分析法、二级分类体系修正法,探索统一科学的公共管理用地基准地价测算体系。[结果]采用二级分类体系法进行公共管理用地基准地价测算方法可行性较强;对8种公共管理用地二级类进行分析可知,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科教、医卫慈善、文体娱乐、风景名胜设施用地性质与商服相似,公共设施、公园与绿地用地性质与工业相似;采用"征地成本+适当收益"法,依据成本逼近法测算征地成本,采用特尔菲法确定各地类的收益比例,最终确定安新县征地成本一级区为402元/m2、二级区为339元/m2、三级区为308元/m2、四级区为302元/m2,其政府收益分别确定为0、30%、50%、80%、100%,最终确定安新县二级分类修正系数体系。[结论]该研究全局系统地讲述了公共管理用地基准地价测算的方法体系,保证测算结果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丰富了现有基准地价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土地定级及其成果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乡镇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各种土地交易案例已大量出现,客观上提出了小城镇土地定级的必要性。但小城镇土地定级具有不同于大中城市的特点,文中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小城镇土地定级的的理论和方法,并以莒南县城区为例讨论了小城镇土地级别规律,分析了土地定级结果在促进小城镇土地合理利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艳中  尹霞  张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20-3622
土地的预期基准地价评估工作是目前我国土地估价领域研究的新课题,其工作思路和评估方法均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从预期基准地价的内涵、技术思路、工作方法等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预期基准地价这一新的评估概念和评估思路,并与传统意义上的基准地价从内涵、评估方法以及成果表述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旨在探索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为我国越来越多的类似尚未成城或正在开发建设的新城的基准地价评估工作找到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获得了迅猛发展,房地产成为消费热点和投资热点.部分大中城市出现了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快速上涨的房价导致部分城镇家庭购房困难,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住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弄清房价与地价的关系,有效控制房价,成为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性分析房价与地价的关系,并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城镇土地定级估价的基本过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及二维网格化绘图软件WinSurfer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中应用实例,探讨了上述两个软件在镶嵌绘制城镇地籍(宗地)图和多因素作用分等值线图的基本思路,从而为城镇土地定级估价过程中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多因素作用等级及趋势面分析提出1种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地价因素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城镇地价评估结果的合理性.详细阐述了地价影响因子的选取原则,重点系统地分析了城镇区位、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城镇内部影响因子,并且建立了影响因子体系,给出了因子标准化的方法.最后建议,不同地方的估价人员要尽可能地选取那些与当地土地价格相关性最显著的因素进行估价.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现代小城镇规划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天津市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小城镇特色规划的依据、意义及特征,最后提出了几种现代小城镇规划模式,旨在推动天津市现代小城镇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锐  常庆瑞  刘梦云  岳庆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48-5949,5960
选择神府矿区为试验区,以1986和2003年的多时相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监督分类和人工识别相结合的方式对地物进行解译和分类提取。在GIS技术支持下详细计算了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绘制了相应的动态遥感监测图。结果表明:研究区的耕地、未利用地面积明显减少;林地、城镇用地、煤矿用地面积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基准地价是政府采用科学方法确定且被社会公众认可的地价标准之一,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土地市场中地价总体水平和变化趋势。研究首先提出关于经济发展对土地价格影响的思考,然后以2010年江西省7个地级市中心城区的基准地价和经济发展指标数据为依据,构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应用熵值法对各项经济指标权重进行综合测度,最后着重对经济发展综合得分与平均基准地价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价格之间呈显著性相关,且两者变化步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