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新立 《蔬菜》1991,(6):12-13
山西省新绛县嵋阳村张宝成,1986年引进广东青皮冬瓜又名后基冲,由于他连年选留优种,逐年改进栽培技术,摸索出一套育苗移栽、矮人字支架等适合北方地区采用的高产栽培技术,1989年种植1亩,9月中旬~10月下旬采收,亩产达16120公斤,单株平均成瓜指数1.5、单瓜重32公斤,最大的56.5  相似文献   

2.
蓝山大白苦瓜本品种是目前全国最优良的苦瓜良种之一。瓜条长50~70厘米,横径7~9厘米,单瓜重0.75~2公斤以上。株产10~12.5公斤,亩产5000公斤上下。瓜色洁白而有光泽(俗称  相似文献   

3.
湘乡市横洲乡横新村,1991年4月伊始,24家农户在低产田里,搞起了冬瓜丰产试验,共计32亩。至8月底止,共采收181000多公斤冬瓜,亩平产6000多公斤;其中有5.4亩,采收冬瓜5.3万多公斤,亩平9800多公斤;谭家齐试种的冬瓜,采收时,瓜长0.8~1.4米,重15~26公斤,亩产12425公斤。  相似文献   

4.
新品种介绍     
适宜我省栽培的哈蜜瓜品种 一、新蜜杂9号 该品种系杂交一代种子。生育期85天,为丰产早熟品种,植株长势较强,蔓长291厘米,平均单瓜重1公斤,最大可达2公斤。平均单株结瓜2~4个,果实椭园形,果面金黄有网纹或无网纹,果肉青白,肉质细软,汁水适中,清香,适口性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14%,高者可达15%,果实成熟落柄,耐贮运。  相似文献   

5.
黄瓜 夏青三号 夏青三号由广东省农科院经作所(在广 州市)育成。 该品种生长势强,主蔓6~7节结第一瓜,瓜呈短圆柱形,瓜色深绿,刺瘤疏小、白色。瓜长约20厘米,横经4.8厘米,肉厚2.5厘米单瓜重150~200克,肉质脆而甜,商品瓜比例高达88.7%。 该品种耐热、耐涝性较强,抗疫病,兼抗霜霉病和炭疽病。早熟,播种至初收35~37天。采收期30天左右。亩产1750~2000公斤。适于夏秋栽培,可在我国南方各省推广应用。 津杂一号 津杂一号由天津市黄瓜所育成。 该品种植株生长健壮,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主蔓先结瓜,第一雌花节位平均着生在第三节位上。有侧枝3…  相似文献   

6.
金华早熟冬瓜为地方品种,果实呈长圆筒形,不被蜡粉,商品瓜果皮青绿色中带有白色斑块,嫩瓜果肩青绿色,果的下部白色,果重2~2.5公斤,最大3.5公斤,果长35厘米,果大直径13厘米。1988年以来,采用大棚育秧,地膜覆盖,一次栽培,采收三次,比其它品种早一个月上市,亩产高达6850公斤,产值2700元左右。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蓝山大白苦瓜,长50~70厘米,横径7~9厘米,单瓜重0.75~2公斤。株产10—12.5公斤,亩产约5000公斤。瓜色洁白有光泽,味微苦带甜而有清香,品质极佳。5~7月收摘的瓜条,切片后可直接下锅入菜,无需烫浸去苦味。  相似文献   

8.
“五虎牌”朱宝(W—607)是台湾全绿种苗公司最新育成的红瓤大西瓜。瓜形与皮包近似“新澄”,但单瓜重可达11~12公斤。经品种比较栽培表明:成熟期比其他台湾品种(新红宝、金钟冠龙等早熟7~10天,抗逆性相近,产量提高10%左右。1991年在肥西县小庙区种植12亩,生育期85天、平均亩产3300公斤,亩收入1050元。朱宝耐低温性强,在春  相似文献   

9.
早杂一代丝瓜是我系育成的早熟高产的优良杂交一代品种。第一雌花着生节位5~7节,以后每节着生雌花,可连续结瓜4~5条,肥水条件好时可连续结瓜5~6条,结瓜性较好。平均瓜长50厘米左右,粗4.5~5.0厘米。单瓜重0.3~0.4公斤,瓜条顺直,表皮绿色,平均667m2产量4500~5000公斤。是日光温室、大棚、小棚等保护地和露地栽培的优良品种。1 播种育苗丝瓜属于较耐高温的蔬菜,生长适温18~30℃,超过30℃仍可生长良好。春季育苗要求最低温度在15℃以上才能顺利出苗,日光温室育苗播种期在1月中下旬,育苗需要营养钵或营养土块护根育苗,一般用制钵器制作营…  相似文献   

10.
“五尺一条耕作带,冬瓜窄行巧安排,宽垄四行早甘蓝,瓜菜收后种白菜,‘霜降’栽上晚芹菜,收入超过三千块”。这是近几年来通过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几句顺口溜。采用此种模式种植,一般亩产甘蓝4000公斤、冬瓜4000公斤、白菜5000公斤、芹菜3000公斤,亩总收入3000元以上。且简单易行,极易被群众接受,其主要技术要点为: 一、合理配置种植带:按170厘米1带,每带起  相似文献   

11.
刘兴宽  沈正风 《蔬菜》1992,(5):23-23
春花菜的品种很多,而我这里介绍的是当前国内最理想的品种——龙牌110天春花菜。该品种叶长35厘米,宽16厘米,株高45厘米左右.开展度45×45厘米,花球洁白,结实重叠,一般花球重1~2公斤。“龙牌110天春花菜”在我地区11月上、中旬改良阳畦或阳畦播种育苗。3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苗期一般110~130天),6月上、中旬上市,我场1990年引种试种,长势良好。亩产2000公斤,现把我场的栽培经验的要点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珍奇蔬菜     
1.海参苦瓜海参苦瓜是苦瓜之珍品。是湖南省苦瓜系的新品种,它的生育期为180天左右,特点是:高产,在一般肥水管理条件下,亩产都可达到或超7000公斤。前期主蔓结瓜,中后期主侧蔓同时结瓜,平均每株结瓜40~45条,每条重在600克左右,瓜长30~40厘米,直径12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3.
温玲 《北方园艺》2004,(5):27-27
1品种 1.1龙圆栗香(108)南瓜 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瓜类研究室选育的杂交南瓜新品种,200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填补了黑龙江省菜用南瓜无杂交品种的空白.该品种极早熟,从播种到始收73 d(天).果实均为扁圆绿色覆白条带,果肉橘黄色,香面可口.单株结瓜2~4个,连续结瓜能力强,平均单瓜重2.2 kg(公斤),果实大小整齐一致.每667m2(平方米)产量3 200kg(公斤),丰产稳产.抗白粉病、病毒病.可鲜食、速冻、加工.种子光板较小,每500 g(克)2 600~2 700粒.适合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蔬菜》1993,(2)
特长大白瓜(越南甜瓜)系新近选育的反季节品种,各地均宜种植。瓜长50~90厘米,单瓜重0.3~2.5公斤。瓜色白,质脆嫩,味甜清淡,生熟食均可。耐瘦瘠,耐热性强,忌涝。早熟性好,从播到收仅35天左右,持续采收期25~35天,亩产3500~5000公斤。2~8月宜播,种植方法同甜瓜。由于该品种以侧蔓结瓜为主,应在主蔓4~6片真叶时摘心,选留4~5条子蔓,待子蔓4~6片叶时摘心,促使孙蔓发生,待孙蔓4~6片叶又  相似文献   

15.
邵伯菱     
邵伯菱是江苏省江都县邵伯镇的一个地方品种,它具有壳薄、味甜的特点,清朝曾因其品质优良而作为贡品,目前该品种在里下河一带广为栽培.邵伯菱为早中熟品种,一般于4月初(清明前后)播种,8月中旬到10月上旬采收,亩产约300~400公斤,每公斤果实约100个,平均果重8~10克,大的可达12克,元宝形.长4~4.5厘米,宽2.6~2.8厘米,四角对称,皮色淡绿。果重与肉重  相似文献   

16.
《吉林蔬菜》2002,(4):39-39
改良李氏二十一 该品种生长势强,叶片中小,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生在2~3节,瓜码密,生长中后期穿插发生回头瓜,比一般密刺等品种早10天左右,瓜条35cm左右,瓜把短。瓜条顺直,色深绿,白刺,品质优,商品性好,前期产量比密刺类增产30%,总产值20%以上,(亩)产可达1万公斤左右。 冬春瓜满棚 该品种适于日光温室,秋  相似文献   

17.
藤瓜又名菜瓜、蛇甜瓜,葫芦科甜瓜属甜瓜种中适于酱渍的变种。以嫩瓜加工腌制为主,可炒食,也可生食。莆田地方品种藤瓜因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藤瓜生育期80~100天,栽后50天左右即可开始采收,以支蔓结瓜,自花授粉,耐高温,耐旱不耐涝,结瓜期遇台风暴雨极易烂瓜导致绝收。叶形与黄瓜相似,有卷须,瓜蔓一般在土面自行伸长,果实棒状,瓜色浓绿,有明显白色条纹,常稍弯曲,瓜皮密生绒毛,成熟后脱落,果长30~60厘米,果实致密,绿白,单瓜重在1千克左右,留种瓜最长可达90厘米,瓜重达4~5千克,一般(亩)产量可达3000~4000千克。  相似文献   

18.
由山东省莱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掖辐一号”大葱新品种,今年三月份.通过省级鉴定.并被山东省种子总站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定名为“掖选一号”。“掖选一号”是采用辐射育种新技术,以“章丘五叶大葱”为基础材料培育成功的。该品种植株高大、挺直,株高130~160厘米,径粗4厘米左右,叶色鲜绿、管状,叶尖锐,叶片上冲,叶鞘集中,叶肉厚、抗风;葱白高度70厘米左右,且质地细、肥嫩脆甜、辣味适宜;平均单株重0.9公斤,亩产6000公斤以上,最高可达8000公斤。  相似文献   

19.
1品种选择 极早熟旱黄瓜新品系-291,极早熟、植株生长势较强,分枝力中等,主蔓第3~5节结瓜,连续结瓜性好,主侧蔓均结瓜,结回头瓜,耐低温,耐弱光,单性结实能力强,播种到采收42 d(天)左右,瓜条生长速度快,短棒形,整齐度好,长20 cm~22 cm(厘米),直径3.5 cm~4.0cm(厘米),瓜色嫩绿,白刺,刺瘤稀少,极耐老化,口感好,甜脆适口,清香味浓,抗霜霉病、角斑病、枯萎病.前期产量高,667m2(平方米)产3 500kg~4 000kg(公斤),适宜春大棚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20.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又名白瓜、寒瓜、枕瓜,起源于中国和东印度,是我国夏秋季的常见蔬菜,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苏、浙江、四川、湖北、安徽、河南、河北等省,种植面积在20万hm^2以上[1]。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所冬瓜课题组从1993年开始,培育生长势强、品质好、产量高、种子光边的早熟粉皮冬瓜品种,以替代四川省成都市地方品种五叶子冬瓜[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