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2.
3.
人为干扰下毛环方竹无性系种群结构及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仅分布在中国贵州斗篷山,属于极度濒危物种的毛环方竹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从龄级、径级和高度级3个方面对人为干扰下毛环方竹无性系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环方竹无性系种群的年龄结构中,龄级为Ⅳ和Ⅴ的分株数量分别占总分株数的30.0%和34.4%。胸径的最大值5.3 cm,最小值0.3 cm,平均值1.7 cm,主要分布范围为1.1~1.9 cm。高度的最大值为9.8 m,最小值为0.4 m,平均值为4.8 m,主要分布范围为3.1~7.0 m。胸径和高度随龄级的增大而增大。毛环方竹无性系种群呈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4.
5.
6.
为探究狭叶方竹伴生群落结构特征及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以3个狭叶方竹伴生群落(斗篷山、老山界、雷公山)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法调查分析群落垂直结构、径级结构、高度级结构、物种重要值、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个群落垂直结构明显,从上向下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不发达,仅少量藤本和附生草本。3个群落径级结构(DBH≥1 cm)呈倒“J”形,更新良好,群落平均胸径依次为老山界(16.02 cm)>雷公山(11.38 cm)>斗篷山(8.98 cm),群落密度则呈相反趋势。斗篷山、雷公山优势种径级结构呈倒“J”形,种群为增长型。老山界优势种径级结构呈单峰型,光叶水青冈种群为衰退型,多脉青冈和巴东栎种群存在衰退风险。随着群落演替,老山界群落优势种将逐步被替代。3个群落高度级结构总体呈倒“J”形,平均高度大小依次为斗篷山(8.14 m)>雷公山(6.87 m)>老山界(6.69 m)。不同群落优势种高度级结构存在差异,大多呈倒“J”形,单峰型次之。物种重要值在不同群落和群落不同层间存在差异,斗篷山、老山界和雷公山优势种重要值之和分别占乔木层重要... 相似文献
7.
石竹地下茎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主要研究石竹(Phyllostachys nuda McClure)地下茎的分布、地下茎的生长规律、竹鞭年龄判别、竹鞭芽转化规律,从中探讨竹鞭生长与环境的关系、与竹林生长的关系,为制定石竹丰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种群生存现状及动态特征,基于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狭叶坡垒固定动态监测样地,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生存函数和存活曲线,分析2015年和2021年种群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通过Ripley’s L函数分析种群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狭叶坡垒种群结构总体呈倒“J”型,个体数随龄级增大而减小。2015年,生命期望值在第Ⅴ龄级前随龄级增加而增加,在第Ⅵ龄级减小,第Ⅶ龄级增加,之后随龄级增加而减小;2021年,生命期望值在第Ⅴ龄级前随龄级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第Ⅴ龄级后随龄级增加而减小。存活曲线均趋近于Deevey-Ⅲ型。生存分析表明,2021年种群的生存率相较于2015年稍有提高。狭叶坡垒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综上所述,群落中的狭叶坡垒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状态,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黄甜竹地下茎的生物学特性即竹鞭年生长规律、竹鞭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竹鞭芽变化规律及竹鞭根系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竹鞭延伸生长量与温度关系密切,一年中鞭笋生长量随着月均温的升高而加大,7~8月达到最大,到12月冬季来临进入休眠;11~30 cm土层是竹鞭分布最多的土层,且竹鞭量在中坡分布最多;2~3龄鞭壮芽数、笋芽数最多,转化为笋及鞭也多。1~4年生竹鞭都具有支根且根萎缩后具有再生能力,5年生竹鞭根萎缩后没有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依据Harper的构件结构理论 ,从群落和个体两个水平上研究了筇竹无性系种群的生物量结构与动态。结果表明 :(1)筇竹无性系种群分株的生物量优化模型为 :W =344 .0 96 3D - 2 2 .6 0 12。(2 )筇竹无性系种群中各分株生物量在 1 5年生的分配为 31.94 %、37.0 1%、13.30 %、16 .2 4 %、1.5 1% ;生物量在各构件单位的分配为秆 4 2 .72 % ,枝 5 .82 % ,叶 6 .5 2 % ,根 6 .70 % ,鞭 2 7.13% ,篼11.11%。(3)筇竹无性系分株生物量在笋 -幼竹生长时期符合Logistic增长 ;叶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 ,其峰值出现在 10月份 ,最低值出现在 2月份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利用遮阳网产生的不同光照强度(100%、70%、50%和20%的自然光照),研究了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当光照强度从20%逐渐增加到100%时,种群生长量、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地下克隆器官参数等增幅均呈二次抛物线变化,相对光照强度为50%~70%是其克隆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2)种群生长量、种群及各器官生物量、子株数量及萌蘖根生长量增幅最大时的光强分别为48.0%~61.7%、52.8%~53.6%、55.6%~57.6%,且分株生长量和种群生物量、萌蘖根生长量和子株数量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而营养生长和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权衡关系。(3)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种群以分株比较高大且分布相对密集为特征,生长格局倾向于集团型;在光照强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下,种群以分株比较矮小且分布相对稀疏为特征,生长格局倾向于游击型。当光照强度由低到高变化时,生长格局将由游击型到集团型再到游击型,形成一个觅养对策连续体。 相似文献
16.
黄纹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扬州大禹风景竹园的黄纹竹(Phyllostachys vivaxcv.Huanwenzhu)出笋、退笋以及幼竹高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纹竹发笋期在3月下旬—6月下旬;退笋多出现在出笋末期(5月11日—6月30日);高生长的Logistic曲线模型为:H=517.593/(1+e6.505-0.231t),Doseresp生长曲线模型:H=0.367+517.03/(1+102.820-0.100t);生长盛期时,昼夜24 h平均生长量达22.38 cm,白天生长量是夜间生长量的1.29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样方法研究霸王岭及尖峰岭保护区内海南粗榧种群结构特征,共取样方24个,总调查面积为10 400m2。记录海南粗榧的胸径及高度等形态指标,并将海南粗榧按高度及胸径分为5级,以研究其种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3龄海南粗榧幼苗成活率很低,从而导致海南粗榧种群结构不稳定,Ⅴ级大树数量不多。通过其生物量和生物碱含量估算,推算出海南粗榧经济价值,就霸王岭和尖峰岭保护区内海南粗榧含高三尖杉酯碱这一项的经济价值来看,就约为225 107.4万元,其经济价值是相当可观的。因此保护好海南粗榧,做好海南粗榧的就地和迁地保护工作,对恢复和维护良好的海南粗榧种群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缓解市场上对三尖杉酯碱等的急切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19.
20.
影响紫叶小檗硬枝扦插成活及生长的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正交试验 ,对影响紫叶小檗硬枝扦插成活及生长的主要因素 (插穗选取部位、插穗粗度、ABT1生根粉的处理浓度、扦插基质等 )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研究 ,选择出提高紫叶小檗硬枝扦插成活及生长的最佳处理组合 :中部插穗 +5mm粗 +15 0mg·kg-1(2h)的ABT1+蛭石和梢部插穗 +5mm粗 +15 0mg·kg-1(2h)的ABT1+蛭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