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林川 《农业与技术》2023,(19):100-103
影响牛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日粮精粗比。适宜的精粗比有利于提高牛的生长性能,促进瘤胃发育。为了解精粗比对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综述对比不同精粗比下牛的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以及瘤胃发酵的参数,探讨精粗比对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牛在饲养中合理选用精粗比日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为研究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对泌乳新疆褐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根据新疆褐牛泌乳母牛营养需要量,针对泌乳期设计A组(4060)、B组(5050)、C组(6040)和D组(7030)4种不同精粗料比例全混合日粮配方,选择体重、泌乳量相近的健康新疆褐牛泌乳母牛24头,分成4组,每组6头;试验期内测定采食情况、产奶量、乳成分和采食行为。结果显示,随着全混合日粮精粗比提高,各组间干物质采食量、体况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产奶量C和D组高于A和B租(P<0.05),但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显著低于A和B组(P<0.05),A组干物质高于D组(P<0.01);各组间采食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反刍时间A和B组高于D组(P<0.05)。结果表明,全混合日粮饲喂泌乳新疆褐牛,随精料比例提高可增加产奶量,但会降低乳脂率、乳蛋白和干物质,对采食时间无影响,减少反刍时间;精粗比为5050时,既能体现新疆褐牛乳脂率,乳蛋白、干物质高品种特色,又能保证较高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奶牛产奶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奶牛产奶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精粗比为80∶20、70∶30、60∶40、50∶50的全混合日粮,测定10 d日均产奶量(kg/d)、10 d日均乳脂率(%)、10 d日均乳蛋白率(%)和10 d日均采食量(kg/d).结果表明:随着TMR中精料比例减少,产奶量降低,试验组Ⅰ(80∶20)和试验组Ⅱ(70∶30)10 d日均产奶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Ⅰ(80∶20)和试验组Ⅳ(50∶50)10 d日均产奶量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TMR中粗料比例增加,乳脂率增加,试验组Ⅰ(80∶20)、试验组Ⅱ(70:30)、试验组Ⅲ(60:40)10 d日均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当TMR中粗料达到50%以上时,10 d日均乳脂率显著高于试验组Ⅰ(80∶20)和试验组Ⅱ(70∶30).随着TMR中精科比例减少,乳蛋白率降低,试验组Ⅱ(70∶30)、试验组Ⅲ(60:40)、试验组Ⅳ(50:50)乳蛋白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试验组Ⅰ(80∶20)差异显著(P<0.05).随着TMR中精料比例减少,能量水平和蛋白含量降低,10 d日均采食量(kg/d)增加.  相似文献   

4.
选取24头健康梅花公鹿,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12%,16%,20%)的梯度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血清尿互氮浓度影响显著,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提高,血清尿互氮浓度显著升高(P〈0.01);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血液胰岛素、血糖、血氨、三碘甲状原氨酸、甲状腺素以及鹿茸中蛋白质、脂肪等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选择4头安装有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精粗质量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等4种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瘤胃纤维降解酶活性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奶牛采食4种精粗比不同的日粮,均能达到满足纤维降解及纤维分解菌生长要求的瘤胃pH值;日粮精粗比对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和木聚糖酶等瘤胃纤维降解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奶牛颈静脉血中血浆葡萄糖浓度和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浓度亦无显著(P>0.05)影响。说明4种精粗比日粮对奶牛瘤胃纤维降解酶活性及上述血液指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全混合日粮(TMR)裹包贮存效果及裹包TMR饲喂对泌乳末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TMR饲粮水分含量调整为40%、50%和60%,利用裹包技术将新鲜制作的TMR饲粮进行裹包,分别存放0、3、7、15和30 d后进行营养物质含量和发酵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TMR饲粮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由于干物质的损失而有相应的增加,裹包TMR饲粮的pH值显著降低(P<0.05),氨态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随着TMR饲粮初始水分含量增高,pH值降得越低(P<0.05),氨态氮生成量越高(P<0.05)。另外,选择24头泌乳末期荷斯坦奶牛,以常规饲喂(精粗分开)作为对照组,比较裹包TMR饲喂对奶牛生产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裹包TMR饲喂比对照可显著提高产奶量(14.37 kg/d vs.12.38 kg/d)和产奶效率(0.84vs.0.72)(P<0.05),除血糖(P<0.05)外,其他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认为,裹包技术可以用来在规模化牛场和大型饲料厂进行TMR饲粮的裹包生产,从而实现TMR饲粮的有效贮存和运输,以达到中、小规模养牛场和个体养殖户也...  相似文献   

7.
选择10头初始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肉牛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二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精粗比为55∶ 45、50∶50的玉米秸秆型饲料,所有牛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预饲期为7d,正式期75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精粗比的提高,平均日增重逐渐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料肉比,精粗比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高精粗比日粮组肉牛屠宰率大于低精粗比日粮组,差异显著(p<0.05);在净肉率上,高精粗比大于低精粗比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高压快速氮化稻草为主要粗饲料,研究不同粗饲配比的TMR日粮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羔羊粗饲料中增加氨化稻草的比例可以提高羔羊的采食量、日增重,并提高瘤胃中DM、NDF、CP的消失率.但是要想获得最佳饲喂效果,需在保持适当氮能比,从试验结果来看氨化稻草和青贮玉米配比为7:3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选用20头体质量、产奶量、泌乳日龄相近的头胎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单一秸秆组(CS)和混合粗饲料组(MF),预试期2周,试验期4周.研究2种日粮类型对泌乳中期奶牛血液脂肪酸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S组相比,饲喂前,MF组奶牛静脉血浆C18∶3、NEFA含量显著升高(P=0.001,P=0.04),t11C18∶1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2);动脉血液中C16∶0、C18∶3、NEFA的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3,P<0.002,P<0.05).饲喂后,MF组奶牛静脉血浆中c9c12C18∶2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UFA、PUFA含量显著升高(P=0.04,P=0.049),SFA含量显著降低(P=0.04);动脉血液中C14∶1、C18∶3、C16∶1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2,P=0.014,P<0.009).2个处理组之间奶牛血液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表明2种日粮类型对奶牛血液脂肪酸组成和能量代谢影响较小,但可提高奶牛血液中必需脂肪酸C18∶3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短期育肥波杂羔羊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制不同精粗比的全混合日粮,对波尔山羊与徐淮山羊杂交羔羊进行短期育肥试验.结果表明,精粗比为60:40的全混合日粮组对波杂羔羊短期育肥的效果优于精粗比为50:50和40:60的日粮组,育肥羔羊的采食量和增重得到显著的提高,并表现出较高的经济效益,30 d短期育肥日增重达到180.92 9,平均每只纯收入达到37.10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东北梅花鹿染色体R带核型,为梅花鹿的遗传变异、基因定位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外周血细胞培养,过量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阻断法使细胞分裂同步化,用RBG显带方法来研究东北梅花鹿中期染色体R带核型。[结果]梅花鹿单倍体染色体显带数目达400条。No1、No2、No3、No4、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R带和高分辨G带几乎完全是相反的;除了No21、No24、No28末端浅染外,其他的末端均为阳性深染带。[结论]RBG显带方法能使东北梅花鹿中期染色体显示出典型的R带带型。  相似文献   

12.
东北梅花鹿卵泡闭锁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东北梅花鹿卵泡闭锁的规律,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对6只发情期东北梅花鹿卵巢上的各级闭锁卵泡进行了观察,并利用目镜测微尺和显微照相技术进行测量和拍照。观察结果表明:卵泡闭锁发生于卵泡生长的各个时期,主要表现为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的形态变化。有两种形式:Ⅰ型表现为卵母细胞首先出现退行性变化,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的主要闭锁形式;Ⅱ型表现为卵泡细胞首先出现核致密化,胞质空泡化瓦解,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在三级卵泡的闭锁中常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不同饲喂方式对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5头12月龄雌性梅花鹿随机分成3组,每组5头。对照组A组采用先粗后精的饲喂方式;试验B组采用先精后粗的饲喂方式;试验C组采取全混合日粮(TMR)的饲喂方式。结果表明,C组梅花鹿的末体重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梅花鹿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及B组(P0.05);C组梅花鹿的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钙消化率及磷消化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C组梅花鹿的血糖含量及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TMR饲喂方式能够提高梅花鹿日增重,改善瘤胃发酵,提高日粮营养物质利用率,是梅花鹿养殖中值得推广的饲喂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精饲料补充料对生茸期梅花鹿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健康、年龄一致、体重相近的141头生茸期公鹿,随机分成3组,每组分别为48,45,48头,饲喂3种不同组成的精料。日粮精粗比均为35∶65。结果表明:生茸期成年公鹿干物质、有机物质采食量、蛋白质、粗纤维消化率随日粮中蛋白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采用Ⅰ组试验日粮(粗蛋白含量20.05%的精饲料配方)时,采食量及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最高;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日粮精饲料补充料水平对鹿茸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5.
基于DGGE和T-RFLP分析采食不同粗饲料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细菌区系在梅花鹿(Cervus nippon)瘤胃发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有关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的研究鲜有报道。研究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为梅花鹿瘤胃发酵调控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选取4头2岁龄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雄性梅花鹿为研究对象,分别饲喂以柞树叶(OL组,梅花鹿A和B)和玉米秸秆(CS组,梅花鹿C和D)为主要粗饲料的日粮,持续饲喂30 d。通过瘤胃瘘管取瘤胃内固液混合物,提取瘤胃微生物基因组DNA。扩增瘤胃细菌16S rRNA基因V3区以及16S rRNA基因,分别用于DGGE和T-RFLP分析。DG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并切取优势条带进行克隆测序,鉴定瘤胃内细菌组成。根据T-RFLP图谱结果计算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丰富度,通过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Ⅲ(MiCAⅢ)数据库推测T-RFs可能代表的微生物种类,并进行T-RFLP图谱的聚类分析。【结果】DGGE图谱聚类表明,CS组和OL组瘤胃细菌区系相似性低于65%,表明粗饲料种类影响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OL组梅花鹿A和B的DGGE图谱相似度大于70%,CS组梅花鹿C和D的DGGE图谱相似性大于75%,而且同组不同个体之间瘤胃细菌区系存在差异。OL组和CS组分别获得20和24个DGGE特异性条带。序列分析表明,CS组条带可归类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而OL组条带可归类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互养菌门。OL组与CS组中存在大量Prevotella spp.,但不同组中Prevotella spp.在种水平组成不同,主要纤维降解菌为Clostridium spp.与Eubacterium spp.。T-RFLP结果显示,梅花鹿D(CS组)具有最高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最低的优势度,梅花鹿A和B的各项指数相近但低于梅花鹿D,说明OL组中的粗饲料(柞树叶)影响瘤胃中微生物的相对生物量。梅花鹿C和D的各项指数相差较大而且梅花鹿C的指数低于梅花鹿A和B,表明同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81、214、272和308 bp的T-RFs为OL组优势条带,90、95、175、273和274 bp的T-RFs为CS组优势条带,161、259、264、266和284 bp的T-RFs为共同条带。根据MiCAⅢ结果,这些T-RFs代表细菌归类于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T-RFs图谱聚类表明,4头梅花鹿T-RFs聚为两类,粗饲料来源影响梅花鹿瘤胃细菌T-RFs图谱特征,其中梅花鹿A、B和C的T-RFs特征条带图谱相似。【结论】Prevotella spp.是梅花鹿瘤胃优势细菌,但不同粗饲料影响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取梅花鹿生茸骨膜干细胞可溶性总蛋白抗体。本试验培养了梅花鹿生茸骨膜干细胞,从该细胞中提取可溶性总蛋白。以其可溶性总蛋白为抗原,通过淋巴结和皮下注射两种方式免疫试验动物,注射的抗原量分别为70μg/只和280μg/只。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第10天和第20天采血,分离血清,通过ELISA试验检测血清中抗体滴度。结果表明,280μg皮下免疫和70μg淋巴结免疫均获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末次免疫后第10天的抗体滴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以屠宰日本北海道野生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卵巢为材料,研究了卵巢不同保存温度(20~25 ℃,10~15 ℃)和时间(12 h,24 h)及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细胞层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卵巢在20~25 ℃下保存12 h,卵母细胞成熟率为77%,无变形卵子出现,但其保存时间延长到24 h时,卵母细胞成熟率降至35%,变形率高达62%;而在10~15 ℃下保存12 h,卵母细胞成熟率为45%,卵母细胞变形率为18%,但10~15 ℃保存24 h与20~25 ℃保存24 h相比,卵母细胞变形率却很低(35%,62%)(P<0.05).周围卵丘细胞层3层以上和少于3层的卵母细胞中,48%~53%的受精卵都能正常地卵裂,但前者获得了13%的囊胚率,后者未发育至囊胚(P<0.05).  相似文献   

18.
探讨梅花鹿(Cervus nippon)鲜鹿茸中蛋白聚糖的提取与分离方法,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鹿茸提供了理论基础。采用Tris-HCl缓冲液匀浆提取梅花鹿鲜鹿茸,将粗提液上DEAE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分离组分。结果表明提取液中总蛋白聚糖含量为6.69mg/g;DEAE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收集到三个蛋白聚糖组分I、Ⅱ、Ⅲ,其蛋白聚糖含量分别占总蛋白聚糖含量的45.25%、25.15%、18.2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和甲苯胺蓝染色均着色,蛋白聚糖I核心蛋白分子量大约为40kD,甲苯胺蓝染色显示3条单一宽带。DEAE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能用于梅花鹿鲜鹿茸中蛋白聚糖的分离,且此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9.
育成雄性梅花鹿越冬期配合颗粒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行设计配方生产的配合颗粒饲料1、配合颗粒饲料2、配合颗粒饲料3和鹿场常规饲料对59只育成雄性梅花鹿,分两年进行饲养试验、消化试验和某些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饲喂配合颗粒饲料组梅花鹿在体增重、体尺增长、某些血液生化指标等方面与饲喂常规饲料组梅花鹿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配合颗粒饲料能显著提高能量消化率达90.02%(P<0.05),并且饲喂配合颗粒饲料比常规饲料可增加经济收入3.07%~11.30%,降低了饲养成本.从而表明配合颗粒饲料饲喂育成雄性梅花鹿没有不良影响,可以在养鹿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