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星明 《中国茶叶》1989,11(4):15-15,14
工夫红茶的筛号茶拼配,即是红毛茶精制过程中分出大小、长短、粗细、轻重不同的筛号茶,经审评定级后严格对照加工标准样或成品标准样,把那些外形规格大体相同、内质基本一致的同级筛号茶进行合并,拼配出一个品质水平与标准样相当的成品小样。筛号茶拼配对调剂品质,稳定和提高成品茶质量,形  相似文献   

2.
茶叶拼配是商品茶叶加工的重要步骤,是将不同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的茶混合搭配,以提升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文章介绍了拼配的作用、基本原则,综述了拼配在传统茶类、组合茶类、再加工茶类中的运用情况,分析了当前拼配茶产品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茶叶拼配向标准化、智能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为茶产品拼配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工夫茶精制工艺中,合理拼配产品,与精制工艺改革,提高品质,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具有密切关系。工夫茶分路加工品质筛号茶多,在形质特征上十分繁杂。在审评拼配时要全面分析,掌握加工筛号茶的形质,采取“统筹兼顾”,“取长补短”的原则,既达到保证出厂产品质量,又能发挥加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茶叶》1986,(1)
浙江省茶叶公司、杭州商品检验局和绍兴出口茶叶拼配厂等单位于1985年9月间,对当年进厂验收的出口珠茶成品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质量比历年同期有所下降,不合格的比重上升。从八项品质因子来分析,有些珠茶外形颗粒松扁,身骨轻,净度差。筛档不匀,整  相似文献   

5.
评茶术语是感官审评时用于表达茶叶品质状况的一类词汇,据初步统计有近600条之多。其中有些术语是一个名词,本身不具有区分茶叶品质好坏的功能,只有在其前面或后面添加辅助词,才能表达出茶叶的品质情况。例如“洒面”一词,它只是作为砖茶表层茶的一个名称,本身无品质上的含意,但与辅助词组合后,如组成“洒面太粗老”,才具有表达品质优劣的功能,成为评茶术语。也有一些术语既可用于香气,也可用于滋味,或者既可用于外形,也可用于叶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故而会在不同的审评项目中重复出现。还有一些词语,本身虽不属于评茶术语,但在茶叶审评中  相似文献   

6.
茶叶整碎,是毛茶和精茶品质审评的一项因子。所谓整碎,一般是指外形的匀整程度。毛茶的整碎,受采摘和初制加工技术影响,但基本上还是保持原自然形态。而精茶的整碎,是将毛茶精制成不同类型的筛号茶,再依照某种标准样,人为地拼配而成。对眉茶来说,除要求条索完整以外,还要使上、中、下三段茶的筛档比例适当。否则,外形参差不齐,仅有好的内质,也会降低商品茶的价值。目前,眉茶品质上存在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外形条索短钝,缺锋苗,中、下段茶比重大。因此,在精制加工过程中,对茶叶的整碎问题,尤其是对碎末茶偏多,处理就较为突出。现从浙江省临安茶厂眉茶精制中反映出的茶叶整碎的变化,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和商榷。  相似文献   

7.
茶叶精制成本中,原料成本占了极大比重,因此,在茶叶精制付制前,做好每批付制原料的合理选配(即毛茶拼配),对于调剂品质,充分发挥原料的经济价值,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具有重要意义。绿茶精制的毛茶拼配,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选配原料,使前后付制原料品质平衡,为车间均衡地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创造条件。一、毛茶拼配付制的方式炒青、烘青一般采取单级拼配、单级付制、多级收回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每次付制的原料品质单纯,加工方便,节约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缺点是产品质量不够全面,不能及时拼配出厂,增加筛号茶的贮存。为了克服这方面的缺点,可采取阶梯式付制方式,即以每3~4批作为一个周期,付制原料  相似文献   

8.
茶叶拼配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拼配,另一种是销售(贸易)拼配。它们在同一理论指导下,但具体的拼配原则又不尽相同。生产拼配,一般来讲,是两种以上的品质、规格比较接近,又互有特点的茶叶才能相拼合;而销售拼配,也是两种以上,但品质较接近或品质特点根本不同的茶叶(如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根据一定的要求和规格标准拼合在一  相似文献   

9.
茶叶品质是茶叶色、香、味、形的总称。评茶既是政策性强又是技术件高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现阶段,感官审评仍是鉴定品质高低的主要方法。如何看待叶底、外形和内质的提法是否确切,看了湖南《茶叶通讯》1983年第1期上《叶底应属外形》一文后,受益很大,启发颇深。笔者对该文提出的某些看法表标赞同,但对有的看法却又不敢苟  相似文献   

10.
茶叶拼配的类型大体可分为原料拼配、筛号茶拼配、半成品拼配、成品茶拼配等几种。一、原料拼配即是毛茶的定级归堆,并于付制前进行以内质为主的拼配,目的是要保证主级茶有最大的回收率。原料拼配是按“毛茶付制通知单”在毛茶仓库进行,拼配后向精制车间发货。原料拼配必须参照毛茶收购标准样,按“以嫩度为依据,外形适当升降”的原则进行毛茶定级归堆。具体归堆方法:正茶按原级归堆,例如嫩度上符合标准样二级的毛茶则归入二级堆,次品茶要降一级归堆。  相似文献   

11.
茶叶拼配是闽北乌龙茶精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闽北乌龙茶的精制加工不但可以起到整饰外形,提高净度,匀整美观,便于贮运的作用,还可通过闽北乌龙茶特有的“火功”,提高香、滋味,调剂品质。同时,通过认真细致的拱配,合理用料,可以提高品质,充分发挥毛茶原料的经济价值。由于受产茶区域、茶树品种、自然生态和制茶技术的影响,使毛茶的色、香、味、形各有所长。因此,无论是茶叶出口贸易,还是国内贸易,都经过适当拼和后投入市场,以调剂品质,提高茶叶经济价值,稳定产品标准和规格,便于销售。闽北乌龙茶的拼配可分为:毛茶拼配…  相似文献   

12.
龚淑英 《茶叶》1994,20(2):35-38
本文首先根据毛茶的品质特征和茶叶精制的基本原理,从技术上阐述搞好毛茶拼和,提高毛茶精制率,从而充分发挥毛茶经济价值的诀窍。并根据精制后各路各筛号茶的品质特征,本着“扬长避短,显优隐次”的原则,从技术上介绍精制讲配过程中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与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成品茶拼配是根据各级产品的不同规格要求,选配一定比例数量的筛号茶送行拼和,使各种不同品质的筛号茶能取长补短,相互调剂。从而,进一步调剂品质,保证产品均匀一致符合标准,保持全年出厂的各级精茶外形内质相对稳定。成品茶排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现就笔者多年来在拼配岗位的实践探索归纳总结,以飨读者。一、构成成品茶质量的因素1.等级:原料是品质的基础,毛茶有六级十二等,不同等级原料的半成品,其品质不同。2.季节:不同季节的毛茶原料,其外形内质不同,冈一季节不同时期的原料,在品质上也存在差异。3.品种:不同茶…  相似文献   

14.
雁荡白云茶     
雁荡白云茶产于雁荡山风景区海拔700m无污染的高山峻岭之间,其品质特征是外形细嫩紧秀,色泽绿润显毫,香高持久浓爽,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该茶在第四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于2001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认证。……  相似文献   

15.
绿茶含水量与品质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水分含量的多少对品质保存影响很大,加工好的成品茶,经过一段时间贮运,才能到消费者手中,特别是刚炒制的名茶,香气清鲜持久、汤色清绿明亮、滋味甘鲜爽口,叶底黄绿鲜嫩、品质新鲜,但保存不当或含水量过高,茶叶很快吸潮变质,香气由清鲜变淡、汤色黄、滋味平淡、叶底黄暗,失去名茶原有品质特征,影响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精制茶半成品的综合拼配,对调节品质,发挥原料经济价值,提高产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加工企业完成各项经济指标最重要的一环。一、视原料、级别不同进行拼配原料是加工的基础,原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品与半成品的质量。因此,在拼配前,应该全面了解原料季节和级别的基本情  相似文献   

17.
茶叶感官审评技术与商品茶研发密不可分,福建闽北各地产出的精制茶,均需通过各大茶企研发部、采购部审评,方可收购入库作为拼配原料,由此可见审评技术的重要。本文简述茶叶审评在武夷岩茶商品茶生产中的运用,介绍以茶叶审评技术促进商品茶品质提升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茶叶拼配是根据各成品茶的质量标准,将多种在制品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成某一确定等级的成品茶。众所周知,我国茶叶产区分布广,跨度大,各地自然条件、茶树品种、鲜叶采摘习惯千差万别,各地茶叶生产者对制茶技术掌握和应用也有差异,致使生产的茶叶品质、风格不尽相同。茶厂或销售商为保持各自成品茶的品质、风格相对稳定,获取最大利润,往往要对毛茶进行精制加工和拼配。拼配方式有好几种。计划经济时代,茶叶出口主要由茶叶进出口公司掌握,其计划性强、量大、交货周期长,通常采用箱式匀堆机拼配。但箱  相似文献   

19.
茶毫氨基酸组成及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茶白毫的多少及隐显是评定茶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明确茶毫中的化学组成,以富含茶毫的碧螺春、滇红、白毫银针及白牡丹4个茶样为研究对象,将茶毫与茶身进行分离,利用碳氮元素分析仪对其总碳、总氮及碳氮比进行分析,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其氨基酸组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用来测定其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茶毫中的C、N含量分别为2.96%~4.74%和42.87%~45.58%,其中N含量显著低于茶身(P0.01),C含量差异不显著,C/N茶毫显著高于茶身;茶毫中水解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0.78%~12.46%和20.78~34.65 mg·g~(-1),其中水解氨基酸主要组分及总量均显著低于茶身(P0.01),游离氨基酸总量低于茶身(P0.05),而茶氨酸、天冬酰胺、甘氨酸、γ-氨基丁酸等游离氨基酸组分差异不显著,茶毫中茶氨酸所占游离氨基酸的比例显著高于茶身(P0.05);茶毫中的矿质元素普遍低于茶身,其中P、S含量极显著低于茶身(P0.01),其他元素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茶毫中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并不比茶身高,但品质成分组成比例的差异赋予了富含茶毫茶叶特有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眉茶精制中,为求得成品茶的长短规格一致,面张匀净,对在制品分筛的筛号茶都要进行一次撩筛,以后在风选定级前一般还要作一次撩筛。由撩筛分出的筛面茶称撩头,所占比例为毛茶的7%左右。撩头茶因身骨较轻,条索粗松,且含有大量粗老茶梗,所以在精制中一般都另做一路加工,且制品作降级处理。传统的撩头茶加工方法是反复滚切、筛分,直至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