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烯效唑对稻苗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就烯效唑浸种对稻苗的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烯效唑浸种可提高稳苗光合效率,在浸种浓度1~10 mg/kg范围内,烯效唑浸种提高稻苗呼吸强度,浸种浓度高于10 mg/kg,则减弱稻苗呼吸强度。外源生长素。赤霉素与烯效唑控制稻苗生长的作用有拮抗效应,外源生长素(吲哚乙酸)高浓度(100 mg/kg)抑制稻生长,它与烯效唑控长作用有加合效应,效唑浸种减弱水稻种子发芽势,此与 烯效唑浸种降低种子α-淀粉酶活性有关。烯效唑浸种使稻苗矮壮的生物学基础是使得稻苗的细胞变小,组织的细胞层数增加。  相似文献   

2.
烯效唑促进龙眼砧木实生苗根系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烯效唑对龙眼砧木实生苗根系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1-10pmS3307浸种,浸根均能促进幼苗根系生长,显著提高根冠比;尤其是幼苗移栽时,S3307能明显促进主根断口处萌发多条侧根,很快恢复生长势;高浓度的S3307则抑制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烯效唑对稻苗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烯效唑和多效唑浸种对稻苗生长的影响比较研究表明,烯效唑的生物活性约比多效唑高10倍,然而喷苗或土施均降低烯效唑的生物活性。烯效唑浸种对稻苗的影响主要是降低稻苗生长的速率而不是抑制生长,因此,烯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物质.而不是植物生长抑制物质。烯效唑的生物学效应是控制稻苗的高度,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干重积累、促进分蘖、提高根冠比。 光、温及土壤水分条件会影响烯效唑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丁二酸浸种对玉米幼苗生理代谢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丁二酸浸种能够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增加生物量,改善根部性状,提高幼苗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硝酸还原酶活性;用200~400 mg/L浓度的丁二酸浸种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增产率为12.20%~12.50%。  相似文献   

5.
烯效唑浸种对玉米壮苗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青苗  杨文钰 《玉米科学》2003,11(4):074-075
研究了烯效唑浸种对玉米苗期光合生理特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后,苗期叶片的PEP羧化酶活性增强,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增加,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提高,浓度间以40 mg//kg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化学调控物质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及根系生长的调控作用,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烯效唑、水杨酸、硅酸钠、硝酸镧等4种化学调控物质浸种对盐胁迫条件下2个小麦品种(临汾8050和临旱536)根系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化学调控物质浸种可以显著或极显著地减少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MDA含量,增加幼苗的次生根数、总根长、根冠比、功能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Pro含量、 SOD和POD活性,但可溶性糖含量的提高未达显著水平。2个小麦品种对化学调控物质处理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适当浓度化学调控物质浸种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系的伤害,具有显著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培育壮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沙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和甜菜碱浸种后对胁迫下玉米萌发和解除胁迫后苗期生长性状的影响,比较不同胁迫类型间的药剂浸种效果差异。结果表明,与低温胁迫相比,低温干旱双胁迫使玉米发芽势、地上部干鲜重和鲜重根冠比极显著下降。水杨酸和甜菜碱均能显著提高不同胁迫下玉米子粒发芽势,显著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对于幼苗高度和幼苗干鲜重,药剂浸种表现为低温胁迫下抑制效果和低温干旱双胁迫下促进作用。根系总长对药剂浸种的响应强于其他根系性状,且对甜菜碱的响应更为显著;地上部生长对水杨酸的响应强于甜菜碱。随着药剂浓度升高,水杨酸效果减弱,甜菜碱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浸种提高棉花幼苗的耐盐性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50mg·kg ̄(-1)多效唑浸种棉花幼苗根冠比提高,但生长却受到抑制。在盐胁迫条件下,用多效唑浸种的棉花幼苗跟对照相比,生长速率提高,棉苗体内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提高,棉苗体内水分状况也明显得到改善。表明多效唑浸种能缓解盐胁迫对棉花幼苗的伤害,提高棉花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9.
ABT生根粉对花生幼根生长的影响/王铭伦…(莱阳农学院农学系)阳农学院学报.-1993.10(4).-239~243ABT生根粉浸种可明显促进花生幼苗根系生长,提高根系生长的整齐度;提高幼根中IAA(吲哚乙酸)。Z+ZR(玉米素+玉米素核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外源亚精胺提高玉米抗芽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健  王考艳 《玉米科学》2011,19(3):87-80
以农大108为材料,研究外源亚精胺浸种对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能减少芽涝逆境下玉米幼苗黄叶数和死苗率,延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维持根细胞膜透性的稳定,减少芽涝逆境下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外源亚精胺浸种能提高玉米的抗芽涝能力,适宜浓度为0.4mmol/L。  相似文献   

11.
以杂C-546为试材,采用10、20、40、80、160 mmol/L外源CaCl_2浸种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处理种子,比较分析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Pn、Fv/Fm、POD和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抑制玉米幼苗生长条件下,一定浓度CaCl_2(10~80 mmol/L)处理可降低玉米幼苗生长伤害程度。80 mmol/L CaCl_2浸种处理对玉米低温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与对照比较,发芽率提高8%,发芽势提高24.6%,发芽指数提高33.2,相对电导率降低51.8%,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76.3%,SOD活性增加35.7%。适宜浓度的CaCl_2在低温条件下可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降低低温对玉米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抗旱剂对大豆出苗及幼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干旱胁迫下,抗旱拌种剂加浸种剂复合处理能够提高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加强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能提高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降低,植株保水力明显增强。试验结果表明抗旱剂浸种8h后2%拌种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烯效唑浸种对玉米的生物学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烯效唑浸种对玉米的生物学效应初探郑寨生,张尚法,王祥根陈帮群(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兰溪市农业局)烯效唑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据有关资料报道,其生物学效应与多效唑相似.而活性高于多效唑5~8倍,且毒性小,分解快。为了进一步探讨烯效唑在玉...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三种药剂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玉米品种龙原288(2006、2007两年生产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EG、生根剂、千斤顶浸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遴选出玉米施用PEG、生根剂、千斤顶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生根剂、千斤顶浸种处理后均可提高玉米种子的出苗率,10%浓度PEG、1mg/L千斤顶、2.5g/L生根剂处理对2006年种子出苗率提高效果明显;15%浓度PEG、2mg/L千斤顶、2.5g/L生根剂处理对2007年种子出苗率提高效果明显。对2个不同年份的玉米,10%浓度PEG和2.5g/L生根剂处理能很好的促进了幼苗生长,不同浓度的千斤顶均抑制幼苗生长。3种药剂均促进根系发育,且第一片叶比对照宽,叶片数增多。  相似文献   

15.
烯效唑浸种对麦(油)后稻大龄抛秧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麦(油)后稻抛秧季节紧、秧龄长的特点,研究了秧龄与烯效唑浸种浓度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麦(油)后稻抛秧中采用烯效唑浸种处理能增产。抛秧秧龄以47d左右适宜,秧龄与烯效唑浸种浓度间存在显著的互作。在秧龄57d时,以40和60mg/L浸种产量较高;在秧龄47d时,以20和40mg/L浸种增产显著;在秧龄37d时,烯效唑浸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烯效唑和三唑酮调节水稻秧苗生长的增效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烯效唑、三唑酮和烯效唑+ 三唑酮浸种或苗期喷施的结果表明, 烯效唑能有效地调节水稻秧苗的生长, 使苗高降低、分蘖增加。三唑酮对水稻秧苗的生长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烯效唑和三唑酮协同调节秧苗生长, 控制苗高和促进分蘖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与此同时, 烯效唑和烯效唑+ 三唑酮协同作用使内源激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 GAS 和IAA 含量明显降低,iPA s和ABA 含量显著增加。根据烯效唑和烯效唑+ 三唑酮协同作用调节水稻秧苗生长与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 明确使内源GAS、IAA 含量降低和iPA s、ABA 含量增加是烯效唑和烯效唑+ 三唑酮协同调节水稻秧苗生长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多裂骆驼蓬提取物对燕麦生长的影响,以不同浓度多裂骆驼蓬提取物将燕麦种子浸泡15h后,进行室内常规培养,在不同时间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根系活力、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幼苗培养14d时根系和茎叶的干重。结果表明,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发芽率越低;浸种可促进幼苗根系活力,增强叶片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幼苗生长量,增大根冠比。  相似文献   

18.
采用10%~30%PEG溶液浸种24 h的方法进行PEG预处理,研究PEG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其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PEG浸种预处理能提高常温和低温下水稻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增加主根长和侧根数,提高幼苗的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表明PEG浸种不但可以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长,而且可以增强种子和幼苗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不同药剂浸种处理水稻种子,观察处理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并结合田间成苗和恶苗病发生情况,分析并选择最佳的浸种药剂。结果表明,氰烯菌酯浸种处理和阿马士包衣处理可明显促进室内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田间成苗无显著抑制作用。且可显著降低水稻幼苗田间恶苗病发病率,是最佳的防治水稻幼苗恶苗病的浸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烯效唑浸种对玉米壮苗的形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青苗  杨文钰 《玉米科学》2003,11(3):066-069
研究了烯效唑浸种对玉米苗期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对叶片和叶鞘的伸长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第7叶时抑制效应明显减弱,且抑制效应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烯效唑处理的植株粗壮,比叶重、叶宽和茎基宽增加,根数增多,根长显著高于对照,根于重增加,根冠比和苗粗壮度提高,表现出明显的壮苗长相;对根系的促进作用10~40 mg/kg范围内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当浓度达到80 mg/kg时,促进作用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