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龙江省玉米气候适宜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黑龙江省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玉米平均物候资料及64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玉米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玉米生育阶段的气候因子及综合气候适宜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自1961年以来,玉米各发育期对气候因子适宜程度不同,播种期-出苗期、出苗期-开花期、开花期-成熟期温度适宜度呈上升趋势,日照适宜度呈下降趋势,除播种期-出苗期降水呈上升趋势,其余玉米各发育期降水均为下降趋势。玉米全生育期降水、日照适宜度呈下降趋势,温度适宜度呈上升趋势,综合气候适宜度呈下降趋势。各气候因子组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了柠檬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土壤、气温等评价因子对柠檬生态气候适宜度的隶属函数,并结合专家打分法对各因子的权重进行了分配,构建了一个二级层次结构的评价模型。通过评价模型可定量化地计算出柠檬在连平县各镇的生态气候适宜度,并对生态气候适宜度进行区划。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柠檬引种、建园、产量及品质预测、气象灾害损失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了柠檬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土壤、气温等评价因子对柠檬生态气候适宜度的隶属函数,并结合专家打分法对各因子的权重进行了分配,构建一个二级层次结构的评价模型。通过评价模型可定量化计算出柠檬在连平县各镇生态气候适宜度,并对生态气候适宜度进行区划。研究结果填补了当地柠檬生态气候适宜性模糊评价的空白,为当地柠檬引种、建园、产量及品质预测、气象灾害损失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辽宁省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平均物候资料及32个水稻主产区气象站1961~201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水稻全生育期气温和日照及各主要水稻生育阶段的温度和日照气候适宜度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发育期温度适宜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日照适宜度呈显著下降趋势,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气温每升高1℃,适宜度指数增加0.05;气候突变点后暖期水稻温度(日照)适宜度增加(减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辽宁省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平均物候资料及32个水稻主产区气象站1961~201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水稻全生育期气温和日照及各主要水稻生育阶段的温度和日照气候适宜度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发育期温度适宜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日照适宜度呈显著下降趋势,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气温每升高1℃,适宜度指数增加0.05...  相似文献   

6.
7.
尹剑  邱远宏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230-233,236
[目的]对贵州省道地药材天麻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为产地中药资源合理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高程数据、气象栅格数据、土壤质地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土壤侵蚀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从地形适宜度、气候适宜度、土壤适宜度和土地利用适宜度4个方面,考察贵州省天麻的种植生态适宜性,借助空间分析技术将影响天麻生长的各类因素综合,获得贵州天麻种植的生态适宜性区划.[结果]黔西北是天麻种植生态适宜度的高度集中区,黔东北地区种植潜力也较大,但目前开发尚不充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结论]贵州生态条件适合天麻药材产业发展,空间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材种植区划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量国内外学者在气候适宜度模型建立、适宜性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该文对气候适宜度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气候适宜度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气候适宜度模型对陕西关中地区1986年以来的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和全生育期的气候适宜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生长发育期间,温度适宜度和光照适宜度最高,降水适宜度最小;自1986年以来,随着气候变暖,多年温度、光照、气候适宜度变化呈逐年上升,降水适宜度则呈现逐年降低,从变化倾向来看,光照、温度和气候适宜度以每年0.004 4、0.000 2和0.001 3的速度升高,降水适宜度以每年0.002 1的速度减少。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于关中地区冬小麦生产而言,光热资源较为充足,降水则是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主要气候因素,且随着气候进一步变暖,降水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汪清县气象局观测站自1960年到2019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玉米物候观测资料,对汪清地区玉米气候适宜度展开分析,主要从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光照适宜度方面分析,最后进行玉米气候适宜度的评价,发现汪清地区玉米温度适宜度呈现升高的趋势;水分条件能够较好地满足玉米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各生育阶段,水分适宜度年际间波动较大,但均呈平稳趋势;光照条件较适宜玉米生长。并且利用分析结论开展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1.
基于降水量的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黑龙江省63个气象站点1965~2014年降水资料,运用降水距平百分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标准化降水指数等研究方法,分析黑龙江省近50年来不同区域间降水变化趋势和特点,结合玉米生长需水特征判断玉米易缺水时段。结果表明,近50年全省玉米生长季降水量平均值约457.7 mm,可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基本需求;黑龙江省各区域中,中南部地区、三江平原区和北部地区生长季降水量高于全省平均值,西部地区低于全省平均值,特别是泰来和肇源,生长季降水量平均值低于375 mm,必须依靠灌溉维持玉米正常生长;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生长季降水量年际间变化较小,三江平原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波动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黑龙江省近50年生长季降水量主要发生2次突变,分别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中后期;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生长期基本均处于缺水状态,需灌溉补充水分,其他地区缺水期主要在6月和7月。研究可为黑龙江省降水研究和玉米种植区水资源配置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黑龙江省为例,选取13个典型评价因子,对2013年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牡丹江市、黑河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较高,分别为0.540、0.530,大庆市和七台河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最低,分别为-0.768、-0.665.对黑龙江省土地生态安全的空间差异进行评价,为提高黑龙江省土地生态安全整体水平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以2003~2012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为数据源,利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通过14个指标对该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显示:10 a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呈波动变化趋势,其中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以2006年最低(0.246),2010年最高(0.540);总体质量相对较好,但也存在着污染加重的潜在危机;为此提出了改善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合理利用土地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热点问题。文章以湿地面积缩小、水土流失、功能退化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地区—黑龙江省煤电化基地为研究区域,选取2004~2013年指标数据,构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函数、协调度模型评价两者之间关系,运用GM(11)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复杂非线性动态协调关系,2004~2013年黑龙江省煤电化基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性呈上升趋势,经历"中度失调—濒临失调—初级协调—中度协调"四个阶段;2004~2008年属波动调整期;2009-2010年处于平稳过渡期;2011~2013年为稳步发展期;2004年空间上呈中间高,南北低特点;2007年出现南低北高状态;2010年呈现两极分化特点;2013年协调等级全部达到中度协调状态;未来五年6个城市协调等级逐渐趋向优质协调发展类型并具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黑龙江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概述了黑龙江省气候特点与水稻生产的关系和水稻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并列举了目前水稻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杜春英  李秀芬  王晨轶  王萍  韩俊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93-15095,15122
基于黑龙江省气候变暖、水稻种植范围扩大、种植界限北移等事实,利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1961-2008年黑龙江省的年平均气温进行了突变性检验,并以气候变暖的突变点为时间节点,利用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观测资料(发育期、生物量、种植品种、熟型)和同期的气象资料,结合当地的实际种植情况,重新划分WOFOST模型水稻适宜区,改进原有发育参数,实现了WOFOST模型在黑龙江省水稻生长模拟中的动态化应用。同时,探讨了利用WOFOST模型进行水稻产量动态预报的方法,通过建立不同时期水稻模拟生物量与实际产量的相关统计模型,实现了WOFOST模型在水稻产量动态预报业务中的应用。通过对1997-2006年历史预报检验和2007-2008年预报试验,结果表明,6月30日、7月31日、8月31日水稻历史预报检验单产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6%、93%、94%,预报试验单产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3%、95%、95%;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动态、定量预报,可进行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图书馆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笔者着眼于黑龙江省农村图书馆,从黑龙江省农村图书馆特点入手,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黑龙江省农村图书馆试点的总体情况,并展望农村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评价与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补充耕地被建设占用的重要途径,为摸清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储量及分布特征,该文基于多源数据,从生态、立地、气候和区位4方面构建宜耕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限制因子"法对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评价,并分析各县(区)空间自相关格局特征。结果发现: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0.55×10~4 hm~2,且以可开垦的其他草地、沼泽地、内陆滩涂和盐碱地为主,主要集中于大庆市、黑河市、绥化市和佳木斯市;耕地后备资源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高-高集聚区多分布于大庆市及周边县(区),低-低集聚县(区)基本为市区或者郊区,低-高集聚较为零散,不存在高-低集聚县(区)。不同后备资源来源用地的集聚特征差异大。黑龙江省今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可重点关注大庆市及其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9.
根据黑龙江省2011年气温、降水、气象灾情资料及相关部门的灾情资料,分析了2011年黑龙江省主要气候特点,统计并总结了2011年黑龙江省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主要气象灾害,包括:后冬异常低温、夏秋连旱、盛夏暴雨洪涝、风雹和早霜,并讨论了主要灾害对农业、林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