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滚蹄是马骡经常见到的一种变形蹄,骡比马发生较多,后蹄比前蹄较多。我们应用去掉铁脐的镫状蹄铁矫正滚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假性内向肢蹄是马骡前肢所特有的一种肢势和蹄形。此种肢蹄对马螺正常体力的发挥颇有影响,而且容易诱发某些变形蹄和肢蹄病。为了了解军马中假性内向肢蹄的发生情况,探讨假性内向肢蹄与装削蹄的关系,我们调查了649匹军马,并对其中61匹假性内向肢蹄马骡进行了试验性矫正装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幼驹滚蹄是肢蹄发育畸形所致,若不予矫正,育成后影响使役,甚至报废、1978年以来,我场先后发现新生驹滚蹄10例,前肢3例,后肢7例。症状是:驻立时患肢提举,不愿着地;运步呈明显跛行,患肢以蹄前壁着地或拖于地面。往往四肢中仅一肢滚蹄,另三肢正常;或者两前(后)  相似文献   

4.
趾(指)屈腱短缩俗称“滚蹄”,是马属动物一种常见的疾病,使役较重的马匹更易发生,常常使家畜的劳动能力大为降低或根本失去使役价值。尤其在北方冬季冰滑的道路上患畜运步更为艰难。矫正蹄铁(俗称挂掌)也往往阻止不住滚蹄日渐发展的趋势。在治疗上几无有效的内服药,趾(指)屈腱截断术不仅手术较为烦复,而且创口较大,常会损伤指侧动脉等周围血管,不易获得满意效果。我们按中兽医针割法治疗“滚蹄”11例,除一例因治疗后护理失宜造成屈腱断裂外,其余10例全部治愈,并在15~20天投入使役,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趾(指)屈腱短缩俗称“滚蹄”,是马属动物一种常见的疾病,使役较重的马匹易发生,常常使家畜的劳动能力大为降低或根本失去使役价值。尤其在北方冬季冰滑的道路上患畜运步更为艰难。 矫正蹄铁(俗称挂掌)也往往阻止不住滚蹄日渐发展的趋势,在治疗上几乎没有有效的内服药,趾(指)屈腱截断术不仅手术较为烦琐,而且创口较大,常会损伤指侧动脉等周围血管,不易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役用马骡的变形蹄,以熊脚蹄、山羊蹄、突球蹄为多见。在装蹄学有关资料中着重指出,对熊脚蹄、山羊蹄和突球蹄不能削蹄踵,如削蹄踵,蹄下踏时屈腱紧张或球节下沉疼痛,则以蹄前壁着地而成弯蹄。即无法矫正,以致淘汰。  相似文献   

7.
正蹄叉腐烂是蹄叉角质的腐烂分解,并常伴发真皮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是马骡常发的一种蹄病,尤以城市马骡发病率较高。本病在前、后蹄均可发生,但以后蹄较为多发,并多见于蹄叉中沟,蹄叉侧沟次之。有的一蹄发病,也有的四个蹄同时发病。本病主要是因蹄底部受损伤后,病菌侵入或者由于蹄底长期踩于潮湿泥土中,造成蹄叉腐烂坏死、角质脱落并  相似文献   

8.
蹄叉腐烂是马骡蹄叉腐烂和崩坏的常见病,又叫腐蹄病。多为一蹄发病,有时两三蹄甚至四蹄同时发病,多发生于后蹄。笔者共治疗4例,其中清油和沥青结合治疗3例,只用沥青治疗1例,均治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属动物中的“滚蹄”,在我国北方、南方及云、贵等省都有发现,马、骡、驴都会发生。对患蹄的矫正方法,据记载祖国兽医有独到之处。如结合西医的外科手术及药物处理,更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就“滚蹄”的病因、症状、治法、护理和预防以及輓马前、后肢“滚蹄”病例,简要分述于后: 一、病因:多因使役过力,板筋劳损,或因寒湿凝于蹄部,伤害筋腱,或因修蹄钉掌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藏羊蹄病发生的常见原因、蹄病检查、蹄部矫正和饲养管理,保持蹄组织健康关键在于营养物质的摄取,减少瘤胃酸化和强化营养物的摄入(如生物素、钙和锌),增加20 mg生物素可在短期内治疗蹄爪的病变,减少蹄病在羊群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提高装蹄质量减少马骡蹄病宋继忠(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62)装蹄是马骡护蹄的一项重要内容。装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蹄的健康,乃至使役,特别是对比赛用马则尤为重要。合理的装蹄,不仅可以防止蹄角质过度磨损和防滑,使马骡运步灵活,而且对预防蹄病和变形蹄的...  相似文献   

12.
蹄叉腐烂是蹄叉角质腐败分解的同时伴有蹄叉真皮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是马骡常发的一种蹄病。初期多从蹄叉侧沟或中沟开始,逐渐可蔓延至全蹄叉。后蹄多发,有时四蹄同时发生。本人在深圳赛马会工作期间,应用水杨酸高锰酸钾粉配合菜籽油治疗赛马蹄叉腐烂11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屈腱挛缩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屈腱变短,造成指(趾)关节掌屈,妨碍肢蹄运步和负重的一种疾病。幼驹和成年家畜都有发生。站立时,患肢好象较短,腕关节伸展不充分,球关节不下沉,系部直立,蹄踵不着地,以蹄尖负重。甚者出现滚蹄,球关节和蹄前壁着地,蹄底后翻。几年来遇到8例,用小宽针治疗1~2次,均愈。  相似文献   

14.
漏蹄 (蹄叉腐烂、白线裂 )是蹄底角质长期受粪尿浸渍引起腐烂分解的一种疾病 ,是马骡常发病之一 ,牛羊也常发生。严重者达角质深层 ,引起真皮发炎 ,分泌灰黑色恶臭液体 ,或充满灰褐色渣滓。笔者自 1 998年以来 ,用双氧水、碘片治疗家畜漏蹄 4 8例 (马 8例、骡 1 4例、驴 1 3例、牛 8例、羊 5例 ) ,治愈4 5例 ,治愈率 93 75% ,效果良好。1 治疗方法将患畜保定在四柱栏或专用修蹄架中 ,固定好病肢 ,先用镙丝刀将蹄底部的粪泥清理干净 ,再用蹄刀削铲蹄底 ,使深部的病灶充分暴露 ,寻找病位 ,判定病性。经削铲蹄底部彻底暴露出腐烂、化脓创后 ,…  相似文献   

15.
马骡肢蹄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影响家畜的使役和利用年限,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马骡肢蹄病的种类、数量甚多,由于疾病发生的部位、程度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也不一样,给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马骡肢蹄疾病中,有一些疾病发病原因清楚,症状典型,病变范围广或体积大,损伤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6~ 7月份 ,丹寨县种牛羊基地饲养的波尔山羊发生一种以后躯运动神经障碍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经兽医人员按缺钙引起骨软症的治疗方法处理 ,未见好转 ,并且神经机能障碍进一步加重 ,如不及时治疗 ,病羊将失去种用价值 ,甚至死亡。经会诊 ,初步诊断为山羊脑脊髓丝状线虫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病羊 1 0只 ,治愈 9只。1 症状发病突然 ,病初站立不稳 ,后肢提举不充分 ,步态异常 ,运步时蹄尖轻微拖地 (滚蹄 ) ,后肢强拘无力 ,行走缓慢 ,后躯摇摆。随着病程延长 ,病羊运步时两后肢外张 ,捻蹄或蹄头拖地前进。最后 ,后坐于地(犬坐姿式 ) ,…  相似文献   

17.
《元享疗马集》说:“五攒痛者,气血凝滞于蹄也”。因之,蹄壁的真皮发炎。多发生于两前蹄或后蹄,亦有四蹄同时发病者。临床上依据病因,分为料伤五攒痛和走伤五攒痛。1病因多由于精料(米、豆、玉米等)过食,或饮水不足,特别在马骡结症的经过中,更为多见,因消化机能障碍,食物在胃肠  相似文献   

18.
大肠便秘是马骡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近来年在治疗大肠便秘方面虽然出现了许多新方法,但究其疏通机理,则无非是软化、破除秘结粪块和恢复肠管运动机能。据此,我们用破结Ⅲ号剂(碳酸盐缓冲合剂)对马骡大肠便秘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病例:选经临床检查和直肠检查确诊为大肠便秘的自然病马。 (二)破结Ⅲ号剂:碳酸钠150克,碳  相似文献   

19.
一、对马骡前肢病的治疗在西北高原地区,马骡多发四肢病与蹄病。根据我院58年下半年住院病马来看,此病为13.8%;(仅次于鞍伤)。从58年8月中旬开始,采用中医的穴位加上西医的封闭疗法进行试验。对较重的前肢病与蹄病都用奴夫卡因液封闭患肢搶风穴,经多次试用,证明此法确有优越之处。我们认为穴位封闭,不但疗  相似文献   

20.
正蹄叶炎是蹄壁真皮的乳头层和血管层的弥漫性、浆液性、无菌性炎症,是马骡的常发病,有时也见于牛。常见两前蹄同时发病,也有两后蹄或四蹄同时发病的,但单蹄发病较少。1临床症状2015年9月2日,普兰店市丰荣办事处普东社区农户于某致电,家养的4匹马出现了两前肢疼痛、不敢着地的现象。立即到于某家,检查4匹马,两前蹄同时发病,两前肢前伸,蹄尖翘起,以蹄踵负重,头颈高抬,体重后移,两后肢伸于腹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