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云南瘤牛又名德宏高峰黄牛,是一个热带生态种,属较原始的瘤牛型,是我国黄牛品种资源中一个珍贵畜种。云南瘤牛的主要产区在德宏。长期以来,由于对该品种资源重视不够,加之项目经费缺乏,致使存栏逐年下降,目前在德宏境内不足1千头。本文对建立云南瘤牛保护区,发展云南瘤牛提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BMY杂交F1代与德宏高峰黄牛进行了短期肥育对比试验研究。选取12月龄BMY杂交F1代牛与德宏高峰黄牛各7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采用现代养牛管理技术进行生长肥育对比试验,试验期12个月。结果表明,BMY-F1代牛的平均日增重比本地黄牛高0.09 kg,增重效果极显著(P<0.01);BMY-F1牛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高于本地的高峰牛;BMY杂交F1代的屠宰率比本地黄牛高出2.1个百分点,产肉率高出1.7个百分比,差异性显著(P<0.05);平均利润BMY-F1牛每头比本地黄牛高出497元;14头黄牛共计产值7.20万元,纯利润1.78万元,投入产出比=1:1.29。采用全舍、集中饲养,粗料自由采食,精料定位采食,本地高峰牛和BMY-F1代都有显著的成长优势。在相同饲料、饲草及饲养条件下,BMY-F1代牛的效益优于本地黄牛。  相似文献   

3.
德宏黄牛是我国南方肉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统保护完好,具有丰富多样的遗传基因,繁殖力、抗逆性强,对肉用性能开发潜力较大。本文对德宏黄牛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进行了客观地分析和总结,阐述了保护德宏黄牛遗传资源的重要性。提出了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方法和技术措施,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其优良特性、利用好这一地方品种资源作一建议性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南高峰牛,为云南瘤牛在德宏州辖区内称呼。云南瘤牛是我国黄牛属中一个珍贵的畜种资源,由于瘤牛具有耐湿热、抗蜱能力和抗某些疾病的能力,为近代世界开展黄牛改良中成为欧美各国改良乳牛或肉用牛的重要遗传资源。本文认为不论是物种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是通过开发利用造福于社会,都应该注重云南高峰牛品种资源的保护,并以此提出了在德宏州瘤牛集中产区建立与健全保种基地,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地进行选育提高,进一步开展对云南高峰牛形状及开发利用的研究,为其数量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以全株玉米、甘蔗稍两种当地粗饲料资源育肥云岭牛×德宏黄牛F1断奶犊牛的肥育效果,选择体重相近(始重87.15 kg±12.35 kg)的云岭牛×德宏黄牛F1断奶公犊(平均月龄6.14月龄±1.16月龄)13头进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云岭牛×德宏黄牛F1断奶犊牛生长发育较好,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试验结束时(13.14月龄±1.17月龄)体重达206.07 kg,全期平均增重118.92 kg,平均日增重566.30 g。每头牛增加毛收入2 973.00元,盈利766.27元。说明利用全株玉米、甘蔗稍育肥云岭牛×德宏黄牛F1断奶犊牛效果好,降低了养牛成本,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德宏芒市尼里拉菲×摩拉×德宏本地水牛和摩拉×德宏本地水牛为研究对象,对其杂交类型及胎次和高峰奶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两种杂交类型间的高峰奶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胎次对杂交水牛高峰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1胎奶水牛高峰奶量与3、4、5胎高峰奶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胎次和杂交类型间不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盈江县牛人工授精受胎率,2013-2015年(每年的7~10月)对德宏本地黄牛30头、德宏水牛30头、杂交奶水牛30头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发情率、受胎率分别为96.7%、73.3%(本地黄牛);93.3%、53.3%(德宏水牛);90%、50%(德宏杂交奶水牛),同期发情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一、高峰牛的来源德宏高峰牛来源于缅甸,亦称之为忧拉牛。戞拉牛据说是印度牛(驼峰黄牛)引入缅甸与当地牛杂交繁殖而形成的。我省德宏州与缅甸毗邻,边境居住的傣族农民历来由缅甸境内购牛,便逐渐地将戞拉牛输入了我国。从前多是购入公牛、阉牛,傣民用之挽车。解放后又引进一批戞拉母牛,以作繁殖挤乳。自此以后戞拉牛逐渐繁殖增多,就形成我省一特有类群牛。因为其肩峰高大,故群众称之为高峰牛。  相似文献   

9.
沧源高峰黄牛是产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特有黄牛物种,采用高峰黄牛肉制作的牛干巴在营养价值、风味口感、卫生品质等方面有独特的开发前景.本文论述了沧源高峰黄牛牛干巴产业在各方面的开发价值,以及相关研究的现状,并从营养和健康相结合的角度对沧源高峰黄牛牛干巴产业的利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决德宏本地黄牛个体小、生长慢、产肉性能差的问题.[方法]通过引进BMY牛与德宏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按照初生、6月龄、12月龄进行阶段称重并用LSD法进行检验.[结果]六年的体型外貌及数据分析表明,BMY牛及其杂交后代具有体型大、耐粗饲、抗逆性强、生长快等特点.初生重本地黄牛公母和杂交牛公母牛都差异显著(P<...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德宏高峰牛公牛及该品种阉牛各15头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中Ca、P含量以及ALP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德宏高峰牛公牛血清中ALP活性极显著高于阉牛(P0.01);Ca、P含量均低于阉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按海南农牧学会的要求,我们于1984年7月。组织技术力量深入商品牛生产的重点地区——美丁区各乡,对雷琼高峰黄牛自然繁殖率进行调查。并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受胎率、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雷琼高峰黄牛的品种资源海南黄牛也称需琼高峰黄牛,是我省优良的黄牛品种。在我《县府志》中记载:汉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养牛生产经济效益,自七十年代初,我市开始引进温岭高峰牛改良本地黄牛。通过近二十年来的杂交改良,我市黄牛品质有很大提高,取得较好的效益。为了摸清高杂牛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经济效益,总结温岭高峰牛改良黄牛的实际效果,进一步加快我市黄牛改良工作,根据台农牧  相似文献   

14.
温岭高峰牛改良本地黄牛经济效益调查情况胡明康(浙江省永嘉县科学技术委员会325100)为了提高养牛生产经济效益,自70年代末,我县开始引进温岭高峰牛改良本地黄牛,通过10多年杂交改良,我县大部分乡、镇黄牛品质都有根大提高,取得较好的效益,为摸清高峰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的精料饲喂量对德宏高峰牛育肥效益的影响,为养殖户进行德宏高峰牛育肥合理使用精料饲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试验分为4个组,每组10头,按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分别以每头每天1.5 kg,2 kg,2.5 kg,3 kg精料进行饲喂,通过90 d育肥,分析得出效益最好的精料饲喂量组。[结果]结果表明,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0.64 kg,每天每头牛可获利7.40元;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0.712 kg,每天每头牛可获利8.02元;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0.748 kg,每天每头牛可获利7.57元;试验4组平均日增重0.779 kg,每天每头牛可获利6.96元。[结论]德宏高峰牛育肥按每头每天饲喂精料2 kg经济效益最好,即按体重1%左右给予精料育肥德宏高峰牛效益最可观。  相似文献   

16.
<正>通过病史、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方式,诊断和处置一起德宏黄牛因投服猪用驱虫药过量中毒继发肉牛瓣胃阻塞病例,经治疗,取得明显效果,减少养殖户的损失,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1.1病史2016年4月,云南芒市杨某饲养的79头德宏黄牛拌料投喂驱虫药"微虫净"(有效成分为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2 d后,出现食欲废绝,卧地不起、流涎、肚子臌胀及死亡等情况。1.2临床检查牛群呈现精神沉郁,反刍停止、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德宏高峰牛公牛及该品种阉牛各15头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基本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德宏高峰牛公牛血清中BUN含量极显著高于阉牛(P0.01),UA含量显著高于阉牛(P0.05),TC显著低于阉牛(P0.05),TP、ALB、TG、TBIL含量低于阉牛,Crea含量高于阉牛,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温岭高峰牛再次改良F_1代黄牛效果观察范福贤(金华汤溪兽医站)为改良本地小黄牛的肉用生产性能,自1985年开始,金华地区相继弓l进温岭高峰种公牛6头,与本地小黄牛进行杂交,所产杂种一代黄牛,在体尺、体重、肉役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在此基础上,继续采?..  相似文献   

19.
温岭高峰牛是我国优良黄牛品种之一,也是我省黄牛改良的当家品种。为保证种公牛具有旺盛种用价值,进一步提高牛改质量,加速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温岭高峰牛育种委员会在台州地区畜牧兽医站牵头下,于1988年下半年对全区国有温岭高峰成年种公牛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等级评定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等级评定项目指标、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中国黄牛起源于青藏高原范围内的古(牛曷)牛,以至古原牛,为新石器时代的古羌人驯化、培育成中国原始黄牛。由于民族的迁徙与融合,中国原始黄牛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扩散。中国黄牛有高领峰与低领峰之分,在古代没有外来牛血液干扰情况下,古中国不分南北、东西均有高领峰与低领峰牛存在,迄今从北到南分布着由秦川牛到温岭高峰牛、云南高峰牛各种领峰高度的过渡类型,说明古(牛曷)牛原始品种性状的多样性。中国黄牛驯化时间较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