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上期)(6)鸡传染性鼻炎用鸡传染性鼻炎灭活苗35~40日龄首免(皮下或肌内注射0.3毫升),110~120日龄二免(皮下或肌内注射0.5毫升)  (7)鸡败血霉形体  在被污染鸡群7~15日龄雏鸡使用鸡败血霉形体油佐剂灭活苗颈背皮下注射0.2毫升,产蛋前颈背部皮下注射0.5毫升。  (8)产蛋下降综合征  开产前2~4周,即120~140日左右用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油佐剂灭活苗皮下或肌内注射0.5毫升;在发病严重的鸡场,在开产前4~6周免疫一次,在开产前2~4周再免疫一次。  (9)鸡痘  用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20~30日龄首免,90~110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在污染严重的鸡场1日龄首免,40~50日龄进行第二次,90~110日龄进行三次免疫。  (10)大肠杆菌病  用多价大肠杆菌氢氧化铝灭活苗,幼鸡阶段(3周龄)首免,0.5毫升/羽,皮下注射:开产前(18周龄)第二次免疫,0.5毫升/羽,肌肉注射。  (11)禽脑脊髓炎  10~12周龄接种(饮水、滴鼻、点眼均可)弱毒疫苗,开产前1个月肌内注射灭活苗0.5毫升。  (七)药物预防  1.预防传染病发生与流行 ...  相似文献   

2.
禽霉形体的众多血清型中,最重要的是鸡毒霉形体(MG)、鸡滑液囊霉形体(MS)和火鸡霉形体(MM),尤其是鸡毒霉形体感染很普遍。鸡毒霉形体引发的症状主要在呼吸系统,主要病变在气管和气囊。单纯的鸡毒霉形体感染,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常  相似文献   

3.
正禽霉形体有多种血清型,其中包括鸡毒霉形体、鸡滑液囊霉形体和火鸡霉形体,以是鸡毒霉形体感染最常见.症状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主要病变为气管和气囊.单纯的鸡毒霉形体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只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死亡率10%~30%,肉鸡感染后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减少38%,饲料转化降低21%,淘汰率增多,胴体等  相似文献   

4.
①在误投药后.应立即用3%盐酸毛果云香碱注射液0.5~1毫升.皮下注射.使气管分泌物增多.以促进异物的排除。⑦用抗菌素治疗.可用20%磺胺噻唑钠注射液10~2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或用青霉素40万~80万单位.0.25%普鲁卡因注射液5~10毫升.气管注射.每日一次,  相似文献   

5.
将3株鸡败血霉形体(MG)菌株的培养特,分别感染离体培养的鸡胚气管环。经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3个菌株均具有致纤毛运动停止的作用。扫描电镜观察,在接种MG的气管环上,见到明显的纤毛脱落、细胞剥离、粘膜面凹陷等上皮受侵蚀变化,同时见霉形体附着于光秃的上皮表面或残存纤毛的顶端。在未接种MG的气管环上未见此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1.鸡新城疫肾变病型鸡传支鸡法氏囊炎三联高免血清:由吉林省兽医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新城疫、肾变病型鸡传支、鸡法氏囊炎三联高免血清是米用当前3种疫病流行病毒株制备的高效价抗原,运用科学的免疫方法制成,是当前防治鸡新城疫、肾变病型鸡传支、鸡法氏囊炎等3种严重危害养鸡业传染病的特效生物制品。该血清适用于任何日龄鸡,经大面积推广应用证明,早期及时应用的治愈效果均达90%以上,深受广大用户欢迎。该血清为桔红色透明液体.经冻融后可能出现少量沉淀物,但不影响效果。预防量为每只鸡注射0.5毫升,治疗量为每只注射1毫升。注射…  相似文献   

7.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鸡的发病特征是咳嗽、打喷嚏和气管发啰音等,成年鸡患病后多呈隐性感染。本病在许多鸡群中长期存在。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可导致免疫抑制,其易与大肠杆菌等合并感染而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8.
1.注射三合激素。每只抱窝鸡胸部肌肉注射0.5~1毫升,赖抱时间短的一次便可奏效,并且在一周内可以恢复产蛋;对于赖抱达60天以上者,注射第一次后隔3天再注射一次,12天后便可恢复产蛋。注射三合激素催醒抱窝鸡对鸡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是由鸡败血霉浆体(M)引起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多发于秋冬和初春。该病传播快,迅速波及全群,典型临诊症状是咳嗽。打喷嚏、流鼻液、结膜发炎、呼吸困难和气管罗音;剖检常见鼻道、气管、支气管有粘液性分泌物,气囊混浊。增厚并有露珠状或干酪样分泌物。鸡群患CRD后,虽死亡率不高,但增重受到严重影响,如继发其他疾病,则会对鸡群造成重大损失。1995年元月新乡市某鸡场45日龄的海兰鸡爆发了CRD,经血清平板凝集试验检测,鸡滑液囊霉浆体(MS)为阴性,MG为阳性。为了确诊病原,给治疗和预…  相似文献   

10.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引起的鸡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咳嗽、喷嚏和气管罗音等,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该病在许多地区的鸡群中长期存在,可以导致免疫抑制,容易并发细菌感染,产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鸡支原体病又称鸡霉形体病、鸡败血支原体病、鸡败血霉形体病、鸡慢性呼吸道病和鸡呼吸支原体病等.是由鸡败血支原体(MG)引起的鼻道、气管、支气管和气囊的慢性进行性疾病,表现流鼻涕、咳嗽、气喘、呼吸罗音、消瘦和生产性能下降.我国各地养鸡场普遍存在,并常与其它疾病病原体混合感染,使病情恶化,损失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近年苏联学者Γ.Рошеьа等人,用呋喃西林进行种蛋霉形体消毒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并且证明经处理七日龄种胚,在蛋黄中含量1.6~3.7单位/毫升仍然是无害的。据此,我们进行了应用呋蝻西林在育成鸡中对霉形体病的治疗试验,并着重测试了用药安全量以及用药方法和程序有关规律,以便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症状鸡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由霉形体引起,30到60日龄鸡容易感染。病鸡主要表现为流涕、张口呼吸、食欲减退、咳嗽、眼睑肿胀等,其气管和鼻腔存在较多黏性分泌物,囊壁存在坏死病灶和淡黄色渗出物,黏膜充血、增厚等,有的病鸡为排出鼻液而经常摇头。患鸡出现鼻炎后,气管、口腔等部位会出现炎症,舌根、颊部等部位出现黄白色或灰白色假膜。病情严重时患鸡喉头堵塞,张嘴伸颈呼吸,发出断续的咕噜声。若未及时治疗,患鸡可死亡。  相似文献   

14.
鸡毒霉形体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鸡毒支原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及生长环境恶劣时多发.该病的特征是上呼吸道及邻近窦黏膜炎症,常蔓延至气囊、气管等部位.某山地养鸡公司饲养的120羽鸡于2006年10月下旬在一专卖店内留养2 d后有28羽鸡相继发病.笔者前往诊治,经问询、观察,初诊为鸡毒霉形体病,即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肺炎是牛的常见病。临床上常采用肌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其疗程较长,很不经济。笔者用气管注射治疗该病二例,疗效满意。治疗方法:行站立保定,保定好牛头使之稍朝上;用青霉素240—320万单位,链霉素1克,0.5%普鲁卡因30毫升;取50毫升注射器和16号针头,将以上药物稀释,经第三气管环  相似文献   

16.
鸡慢性呼吸道病义叫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支原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病.病的特征是咳嗽、流鼻液和气管哕音,剖检特征是上呼吸道炎症和气囊有十酪样物.该病发展缓慢,病程长.  相似文献   

17.
鸡毒霉形体平板凝集抗原和滑液霉形体平板凝集抗原、都是由相应的霉形体培养物经过浓缩后制成的。根据作者的经验,制成一毫升抗原须用血清10毫升左右,因此,血清增大了抗原成本,抗原价较贵。在作者们完成了以 Y 成分代替血清配制霉形体培养基的工作之后,就进而应用这种 Y 成分培养基培养制造凝集抗原的研究,并获得了极为满意的结果。材料和方法霉形体菌种:1。鸡毒霉形体 S6,中监所禽霉形体实验室保存菌种。2.滑液霉形体WVU1853,中监所禽霉形体实验室保存菌  相似文献   

18.
鸡支原体病又称霉形体病,是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鸡败血支原体(MG)感染可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流鼻液和气管音和鼻炎。滑液囊支原体(MG)感染可引起滑囊炎,其特征为关节肿大、跛行。发病后的雏鸡生长不良,产蛋鸡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发展,鸡毒霉形体病的危害性逐渐显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该病宿主范围大:鸡、珍珠鸡、鹌鹑、鹧鸪、鸭、鸽、鹅、孔雀、雉鸡、莺等10多种禽类均可感染。鸡毒霉形体病是鸡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特征为上呼吸道及邻近窦黏膜的炎症,常蔓延至气囊、气管等部位。该病发展缓慢,病程长,所以也称为慢性呼吸道病。  相似文献   

20.
应用后海穴注射氯霉素液治疗雏鸡白痢,每只每天用量0.1毫升(一万单位),一般疗程为2~3天,治愈率为92.65%。该法简便易行,治愈率高,有一定的推广价值。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2—3周龄以内的雏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呈流行性发生,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疾病之一。因此对鸡白痢的防治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本试验应用后海穴注射氯霉素液治疗雏鸡白痢,同时设内服链霉素组、土霉素——大蒜液组、呋喃唑酮组、氯霉素片组等疗法做对照,结果表明,后海穴注射氯霉素液组疗效最高(92.65%)显著高于其它四个口服组(P<0.05),氯霉素片拌料组、链霉素饮水组、呋喃唑酮拌料组疗效均低于后海穴注射氯霉组和口服土霉素一大蒜液组(P<0.05),此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优选方法顺序为后海穴注射氯霉素液组>口服土霉素—大蒜液组>氯霉素片拌料组、链霉素饮水组、呋喃唑酮拌料组。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