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近年来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持续下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价格连续下滑。棉花机械化生产远远落后于国外,在机采棉的研究上进展不大。棉花品质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需求。为了在棉花产业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亟需推进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步实现棉花生产生态优先、提质增效。本文从棉花生产成本、种植模式、机械化生产方面,分析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现状、趋势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江西统计年鉴》和江西省农业厅市场处提供的2010―2016年相关数据,总结了江西棉花生产概况,采用数据对比法分析棉花与水稻、油菜两大传统农作物成本收益状况及棉花种植成本的主要构成。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逐步减少,成本收益率快速下降;与种植水稻和油菜相比,种植棉花成本和收益均处于明显劣势。建议从科学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与补贴政策、棉价稳定措施等角度入手,提振江西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3.
刘卓 《江西棉花》2014,(5):33-35
通过对河北省邯郸市的棉花生产现状调查,分析了棉花的种植模式和灌溉方式等几个方面因素,针对当前棉花种植与销售中出现的费时费工、过度用水、劳动力短缺、价格不稳等问题,提出了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农业科研部门加强技术支持,促进棉花节水灌溉、机械化采收等技术推广的建议,以确保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淮海棉区棉花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棉田面积大,植棉集中程度高,棉花产量多,棉花商品率高。本文重点论述黄淮海棉区棉花种植区域演变,棉花生产布局调整和种植制度的变化及其当前棉花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内国际棉花市场形势及当前棉花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棉花生产实际情况,从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经营模式、技术服务、残膜治理、机采、籽棉加工、政策扶持等方面介绍了第七师在CCIA高品质棉花生产基地建设与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并就建设CCIA高品质棉花生产基地和创建国棉品牌、实现棉花全产业链合作共赢提出了实质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5年棉花市场走俏,价格上扬,广大棉农从中受益,这无疑对2006年的棉花生产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2006年棉花种植面积到底有多大涨幅、广大棉农对发展棉花生产有些什么建议和要求?为此,江西省经作局组织有关人员于2月13—17日深入主产棉区永修、都昌、九江、渝水等县(区)就2006年棉花面积的安排、生产资料的准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10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持续下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价格连续下滑。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其他棉区棉花生产机械化进展缓慢,特别是机械采收几乎是空白。本文分析了我国棉花产业和棉花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机采棉,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棉花与水稻种植效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晔  顾桂华 《江西棉花》2001,23(2):27-30
研究农作物比较效益,对指导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三年来对棉花和水稻进行系统跟踪调查,从物质费用及其构成、用工作价和种植效益等方面比较分析,棉花每公顷净产值2000年高达13405.65元、种植效益达5458.05元,均为水稻的2倍多,为稳定发展棉花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谈我国实现2000年4500千吨棉花的潜力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我国棉花生产历史与现状的回顾和潜力分析,阐明到2000年实现我国棉花4500kt的目标是完全可能的;并提出进一步发展棉花生产的对策,这就是在政策、科技、投入的保证下,至2000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宜稳定在5300khm2,单产在850~900kg·hm-2,实现棉花450kT的潜力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棉花生产特性与生产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棉花种植规模的变动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提出棉花生产具有横向的生产转移和纵向的生命周期的特性。该特性根基于我国农业独特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棉花生产自身的特点;纵横特性的差别又决定了在经济均匀区域和经济非均匀区域内棉花生产规模预测的两种不同模式。文章还对棉花生产水平预测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简要讨论了实际生产中对棉花生产抗逆能力的量度问题。  相似文献   

11.
厄尔尼诺事件对世界棉花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对世界棉花生产的影响已引起重视。本文就几个典型的植棉国为例,说明在厄尔尼诺年应及时调整作物种植布局,以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持续下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价格连续下滑。棉花机械化生产远远落后于国外,在机采棉的研究上进展不大。棉花品质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需求。为了在棉花产业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亟需推进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步实现棉花生产生态优先、提质增效。本文从棉花生产成本、种植模式、机械化生产方面,分析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现状、趋势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安徽沿江棉区是安徽省重要的棉花产地,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由于种子市场不规范,一些种子商盲目引种,导致该地区种植的棉花品种“多、乱、杂”,因此搞好品种筛选工作非常重要。2003年笔者就当前在皖南地区推广种植的几个棉花品种进行种植比较试验,以选择优良的棉花品种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大省。近些年来,受粮食安全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和自然条件等多因素影响,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持续下降,但单产却有所提高。从近3年山东省棉花种植规模、成本和收益、影响棉花生产的因素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全省棉花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并列举了当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棉花单产的3种绿色轻简高效植棉新技术,提出了稳定和恢复棉花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探索山东省棉花生产恢复性发展新路径,实现棉花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棉花产销形势及2005年江西棉花生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4/05年度国内外棉花的产销形势分析,阐述了2004/05年度的棉花后市价格走势和2005/06年度的棉花价格预测。提出了稳定种植面积,做大优势区域规模;提高棉花品质,转变生产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降低棉花流通成本;提升综合效益,实现棉花可持续发展的江西省2005年棉花生产的4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东营棉花机械化采收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兴武 《中国棉花》2018,45(5):41-42
机械化采收与人工采收相比,棉花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加之,较小的棉花生产规模、不利的气候条件,限制了棉花机采的推广。为加快棉花机采推广速度,扩大机采面积,应该提高棉花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提高棉花遗传品质,减少棉花机采产量损失,研制适应我国棉花生产规模、棉田状况、种植模式的机采装备。  相似文献   

17.
棉花“矮密早”栽培的理论依据与高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矮密早”栽培是棉花高产、优质、低耗栽培的重要途径。我省1995年在都昌县丘陵旱地试种。1996年栽培面积达9万多亩,今年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棉区“矮密早”栽培面积发展到用万亩。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棉花“矮密早”高产栽培面积必将木断扩大。1棉花“矮密早”栽培的概念棉花“矮密早’俄培,简单地说,就是通过适当增加棉花种植密度、矮化栽培、促进早熟,获得棉花高产、优质、低耗的栽培方式。其具体内容是:1.1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和产量。1.2矮化栽培通过综合利用水肥…  相似文献   

18.
吕宝顺 《中国棉花》2021,48(12):36-39
分析了山东省东营市棉花生产的发展历程、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欲破解当前棉花生产困境,须采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通过落实三项政策(强化棉田土地流转补贴政策,强化对棉田特别是盐碱地棉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加大对棉花管理采收机械的补贴力度),实现三个转变(实现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实现由单一植棉技术推广方式向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方式的转变,实现由单一种植棉花模式向棉花-耐盐碱作物两熟种植制度的转变),在棉花育种、栽培技术集成、棉花产业信息化智能化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植棉的综合效益,提振棉农植棉的积极性,重新确立棉花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地位。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一种花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技术性较强的作物。一般皮棉单产500kg/ha以上,每公顷需生产用工750个左右,每个生产用工可创产值16元左右。近年来,随着生产专业化的发展,棉花布局的集中,重点产棉区人平棉花种植面积达667m~2(1亩)以上,对地多劳少的棉农压力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棉花种植面积的落实,影响了棉花单产水平的提高和土地利用率。根据棉花生长的无限性和生长株型的可塑性特点,近年来,我们对棉花省力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江西省高安县石脑乡闻村壕上村小组,1991年全村植棉18.7 ha,采用省力栽培技术,皮棉单产平均为2025 kg/ha。石脑乡望城村郑春根全家2个劳力植棉0.802ha。采用棉花省力栽培技术,1991年共收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1985―2019年河南省棉花品种的审定和利用工作,概述了审定品种的数量、类型、抗病虫性以及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总结了河南省棉花的主推品种及其主推年份和种植面积,以期为棉花品种的选育、审定和利用以及稳定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