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梢枯病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分布与危害 松梢枯病是世界分布的一种松属树种病害。世界上发生此病的国家有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非洲的南非,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洲的波兰,西德和苏联,亚太地区的中国、以色列和夏威夷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我国至今报道已发生该病的地方有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 该病主要为害当年嫩梢引起梢枯,特别是主梢受害后树干畸形,影响高生长和径生长,生长量下降40%,减少商品材积63%(Currie 1978,Swart 1985)。当主梢、侧梢和芽枯死、针叶受害脱落,会导致整株松树死亡。梁子超(1980)报道广东省1万余亩马尾松发病,其中严重的有2000余亩,别润之(1985)报道湖北太子山有70ha松林成片死亡;沈伯葵(1990)报道江苏省盱 相似文献
2.
3.
5.
由松壳色单隔孢[Diplodia penea(Desm.)Kickx.]引起的松树梢枯病,危及云南林科所早年引种的意大利松[Pinus pinea L.]及别的外国松,使定植了廾年的意大利松逐渐枯萎死亡,并几乎全部毁灭。据几年来该菌在此种松树上的发生为害情况和初步观察,报告如下。症状本病害自1977年在已郁闭了的意大利松梢尖上初次出现红顶,之后的两年内,仍然只见红顶症状,似被松梢小蠹虫[Cryphalus Piceus]为害,但无虫孔无凝 相似文献
6.
7.
8.
通过3a的系统调查与试验取得了良好结果;(1)基本掌握了江苏句容市国外松梢枯病的分布、危害程度以及发生规律;(2)防治试验认为,运用综合防治技术规律, 可有效地抑制病害的发生发展,病害的防治效果达到70.3%,其幅度为63.4%-75.3%。 相似文献
9.
12.
14.
15.
16.
杨树腐烂病属于弱寄生,强腐生性真菌侵染所致。病原菌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污黑腐皮壳菌。但在一般自然状态下常见到其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中的金黄囊孢菌。此病可为害多种杨属树种,一般平均气温10~15℃时,有利于病害发生。我区每年发病盛期在5月份;7月份开始缓和;入秋后可第二次危害,但此时树液流动缓慢,病势不如春季严重。病菌以子囊壳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边缘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时,越冬病菌开始为害。树木受病菌侵染后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杨树腐烂病在我区为害十分严重。据土左旗1981年调查,有43.8万株大苗因腐烂病致死。占全旗1980年造林面积的9.9%,使造林成果受到很大损失。造成杨树腐烂病在我区发生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导致树势衰弱外,造林时不注意良种壮苗、适地适树,造林后经营粗放,人畜破 相似文献
1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