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境内山峦起伏,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区山多地少,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戴云山脉绵延全境。泉州山区农作物品种较多,永春为全国柑橘生产基地,德化则拥有三黄、三白特色产业。适宜的温度是作物生存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气温的变化不仅影响作物的分布、产量和发育速度,还影响作物病虫害。  相似文献   

2.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境内山峦起伏,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区山多地少,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戴云山脉绵延全境。泉州山区农作物品种较多,永春为全国柑橘生产基地,德化则拥有三黄、三白特色产业。适宜的温度是作物生存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气温的变化不仅影响作物的分布、产量和发育速度,还影响作物病虫害。  相似文献   

3.
4.
城市热岛效应和迁址对东阿站气温资料序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城市热岛效应和迁址对东阿站气温资料的影响,本文选取东阿站和相邻的阳谷、聊城、茌平3个站1960-2009年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资料,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东阿站和参照站气温资料变化趋势,并计算了热岛效应强度,用Mann-Kendall法对年平均气温进行了气候突变检验。结果表明:1960-2007年,东阿站与参照站的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随年份的增加呈波动上升,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东阿站的线性回归系数(0.032)比参照站的(0.010)大;累积距平分析表明,东阿站主要变暖趋势在1986以后,参照站主要变暖趋势在1994年后;1970-2007年东阿站热岛效应强度随年代增加呈增强的趋势,增温率为0.25℃/10a;热岛效应的存在使得气候变暖的突变点发生了改变,东阿站气候变暖的突变点在1988年附近,参照站气候变暖的突变点在1993年。2008年,东阿站迁址后热岛效应明显减弱或消失,使得气温变化趋势出现了不连续现象。因此在应用东阿站气温资料进行气候分析时,应考虑热岛效应的影响,在热岛效应影响显著的年代里,可利用热岛效应强度的变化方程:y=0.0254x-0.0217进行温度订正。  相似文献   

5.
建立高精度、长时间序列的气温数据集对研究气候变化、作物生长发育、灾害评估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1971-2000年东北地区104个气象站点的气候标准值数据及年值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空间插值方法对该区年平均气温进行插值,并结合参考格点气温数据集,从误差指标、气温特征值及气温时序变化曲线等方面评估时、空尺度上各方法的插值精度。结果表明:空间尺度上,基于局部薄盘光滑样条(PTPSS)函数且以高程为协变量的年平均气温插值结果最优,其均方根误差为0.341℃,平均绝对误差为0.264℃,其次为协同克里格(以高程为协变量),再次为普通克里格;时间尺度上,基于PTPSS以高程为协变量的年平均气温时序曲线与参考格点气温曲线的变化趋势最符合,两个数据集的年平均气温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序变化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可见,以高程为协变量的局部薄盘光滑样条函数法最适于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插值。  相似文献   

6.
1960-2012年中国天山山区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60—2012年天山山区海拔1 500 m以上的8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orlet小波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地区9个极端气温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冷昼日数、冷夜日数、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冷持续日数分别以-0.70,-2.36,-1.00,-5.14,-1.12 d/10 a的趋势减小,而暖昼日数、暖夜日数、生物生长季分别以0.87,2.70,4.03 d/10 a的趋势增加,气温日较差的年际倾向率为-0.34 d/10 a;(2)暖昼(夜)日数的变暖幅度大于冷昼(夜)日数;(3)从空间分布来看,极端气温增加或减少的趋势表现出明显空间差异;(4)天山山区近53 a来各极端气温指数都在一定的时间序列中存在不同的周期变化,周期变化明显;(5)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除了气温日较差外,各极端气温指数之间均呈现出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重点分析了气温空间插值方法中的反距离权重法、克里格插值法和样条插值法三种方法,并分别用这3种方法探讨信阳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通过分析得出克里格插法在信阳市年平均气温分布研究中最优。这3种插值分析法的应用时不仅要考虑站点的温度、地理位置等信息,还要针对不同站点的温度和地形、地理等之间的特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子,以期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墨西哥帽小波(Mexican Hat)函数对承德市1951—2008年共696个月的气温和降水数据进行多尺度分析,确定序列中存在的主周期,并用Mann—Kendall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承德市气候总体变化特征为小尺度变化嵌套在较大尺度的复杂背景之中,气温序列数据表现出14a、6a和2a左右变化周期,14a左右为变化主周期。降水序列数据表现出10~12a,4a和1a左右周期,4a左右为变化主周期。气温序列14a主周期反应冷暖交替的情况,21世纪以前在多尺度波动的背景下,气温呈现上升的总趋势。降水序列4a尺度主周期反应干湿交替的情况,表明多雨年份明显减少,且当前降水仍然偏少。  相似文献   

9.
何文通  白昭庆 《土壤》1959,(12):27-27
福建闽北山区,肥源充足,积肥潜力大,为了确保农业增产,各地在党委领导下总结了群众积肥的经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积肥运动。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辽宁气温和降水空间扩展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辽宁54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气候整编资料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资料,及辽宁地区500m×500mDEM数据,利用气候学原理和G IS技术,对辽宁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空间扩展方法进行研究,建立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的受地形影响的辽宁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的估算无观测资料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实现了常规气象资料的空间扩展,为辽宁省资源开发、经济规划、环境规划、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土壤侵蚀普查方法的初步讨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土壤侵蚀调查制图和动态分析,是国家和省区编制土壤侵蚀宏观规划的数据基础,也是一个重大前沿性研究命题。在综述国内外区域土壤侵蚀调查制图、区域土壤侵蚀因子、土壤侵蚀尺度效应和土壤侵蚀模型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即将开展的全国土壤侵蚀普查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土壤侵蚀普查需要充分利用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用模拟计算方法实现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定量估算;调查内容应包括区域土壤侵蚀因子、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水土保持措施、典型区域抽样调查等;对土壤侵蚀尺度效应、区域土壤侵蚀模型应用示范和区域土壤侵蚀数据库建设方法等关键技术展开攻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农业气象研究、农作物气象条件分析和建立作物农业气象产量预报模式等工作中,常会遇到如何表示农业气象产量的问题。最常用的农业气象产量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绝对值△yw=y-yt表示,二是以相对值yw(%)=y/yt(%)表示。(yt:趋势产量,yw:气象产量,y:实产)。本文通过计算、分析来讨论这两种表  相似文献   

13.
庄卫民 《土壤学报》1966,14(2):243-245
福建素有“东南山国”之称;山地丘陵的面积约占95%.因而,农业生产受地形条件的制约显得尤为突出;耕地利用率仅占总土地面积的12%强.主要分布于沿海的平原和山地河谷两岸的阶地,而在闽西北一带的中山地区,则多散布于山垅谷地之中,显得十分破碎,土地利用率一般只有5-10%,甚或不足5%.在这种山多田少的条件下,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中对于土地资源的了解,以及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技未措施的要求,都需要提供大盆的土竣资料.  相似文献   

14.
<正> 农业气候资源通常用具有一定农业意义的气候要素值来表征。例如热量方面有生长期、各级界限温度的积温(0℃、5℃、10℃……)及其持续日数等。本文对山地界限温度的计算方法谈点粗浅看法,供讨论。一、界限温度初、终期的求算确定界限温度初、终期的统计方法很多,如五日滑动平均法、二倍偏差法、图解  相似文献   

15.
山地丘陵区域耕地资源稀缺,耕地碎片化现象严重,耕地地块细小狭窄且结构复杂,导致了地块级别的耕地信息难以快速、精准获取,阻碍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精准数字农业服务在山地丘陵地区的应用。现有基于边缘检测/语义分割的耕地提取方法忽略了地块的结构化特征,对于狭长地块提取效果不佳,存在边界模糊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研究以西南山区湖南省邵东县为研究区,提出一种面向地块尺度的山区耕地遥感影像高精度提取方法。该研究模型主要有以下特征:1)将耕地边缘作为独立于耕地地块外的新类别,使得语义分割能够更好地区分耕地地块边缘和内部区域;2)级联语义分割网络和边缘检测网络,实现耕地边缘线特征和面特征的融合,使耕地边缘特征强化,提高耕地地块边缘检测精度;3)针对高分影像中耕地边缘像素远少于耕地内部像素问题,借助聚焦训练方法,使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更加关注边缘像素,提高边缘检测精度。试验结果证明,该研究提出的方法在测试集上分类准确率和交并比分别为92.91%和82.84%,相比基准方法分别提升4.28个百分点和8.01个百分点。该研究所提取的耕地地块相比于现有方法更符合耕地的实际分布形态,为地块尺度的耕地信息精准提取提供了实用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首次应用NOAA卫星的AVHRR资料提取天空云遮蔽信息,以多时次可见光波段反射率的平均值与相应的月平均日照时数建立回归方程,计算了哀牢山区无观测资料地区的日照时数.把分析光资源的信息量由57个增加到16万个,为深入研究山区光资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山区局地气候的小网格研究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山区局地气侯除受宏观地形因子影响外,还要受复杂的小环境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山区局地气侯的差异,更好地对山区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应用小网格方法,引入地形因子,修定气候学方程,采用数学方法建立1km热量、降水方程;对北京山区进行分析计算的结果表明,它较好地反映了地形对气候资源的影响,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月平均温度误差不超过0.6℃,年降水量绝对误差不超过40mm,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尾巴序列是一段非玉米基因组引物序列,能够广泛地应用于玉米SSR引物,只需在尾巴序列5`端标记荧光,就可以将大量SSR引物应用于荧光检测系统,实现高通量检测的同时大大降低实验成本。本研究探讨了一种玉米基因组SSR引物尾巴序列的设计方法,包括尾巴序列的设计原则,设计过程,应用原理,通用性及扩增体系的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19.
谷俊  杨飞  李德成  宋效东  张甘霖 《土壤》2023,55(4):871-879
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动态是有机碳输入输出平衡和土壤固持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主要受生物气候条件控制,而后者则主要受黏粒及无机矿物等土壤理化属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沿海拔梯度选择表土地形序列作为“自然试验场”,探究祁连山区SOC含量及组分变化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该地形序列土壤母质主要来源于黄土沉积,土壤黏土矿物以绿泥石和水云母为主,指示该区域的整体弱风化特征。在巨大的水热梯度影响下,地形序列内土壤成土强度差异明显,低海拔地区土壤含有碳酸盐,随着海拔上升,碳酸盐物质逐渐淋失,SOC和铁铝氧化物含量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铁铝氧化物是SOC含量及组分方差的主要解释变量。偏相关分析显示,当控制铁铝氧化物后,气候对SOC含量及组分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气候对SOC的影响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属性,造成铁铝氧化物等属性的差异,间接影响SOC的长期固存,且该机制主要作用于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组分。本研究对理解SOC固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主要探索近年来水土流失监测方法、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及评价的方法的研究进展,针对喀斯特山区提出了当前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监测研究存在的问题,从而科学合理地治理该地区的石漠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