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源市位于辽宁省西部,辽西地区是半干旱地区,十年九旱,如何提高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玉米是凌源地区的主栽品种,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直致力于研究玉米种植新技术,近年来,玉米种植模式由稀植大穗向密植的种植模式发展。密植玉米双行比空增密高产栽培,是一项有效的促进玉米的光合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增产增收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邯郸市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根据邯郸市玉米生产现状,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重点是落实"一增五改",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紧凑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作业,改早收为适时晚收。1选用紧凑耐密型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3.
"朝谷14号"是辽宁省农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育成的矮秆直穗、叶片上冲、耐密、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2006年通过辽宁省杂粮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辽西半干旱地区及自然条件相似地区种植。一、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4.
选择对不同玉米种植的密度、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作为主要影响玉米高产的决定变量。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研究,分析出不同的栽培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作用,提出了适宜耐密和最佳氮磷钾耦合的品种组合方案,为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耐密植型玉米创新高产栽培模式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玉米耐密种植模式与方法,总结了耐密高产模式的创新点,对玉米不同耐密种植模式对其产量的影响进行试验,并比较其推广效果,结果表明:玉米品种郑单958、辽单565增大种植密度,可以改善植株性况和田间环境,减轻病害,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葫新998是由葫芦岛市农业新品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生产的耐密、抗旱丰产型玉米新品种。通过年初引进该品种一年来的生产跟踪调查表明:该品种具有秆矮、耐密、抗病抗倒、品质好、商品性佳等优点。适合在辽西地区及相邻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我县位于燕山东段南麓,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光足热丰"的优势。土壤多为轻壤质褐土,通透性好,降水丰富,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一、选用优种选择适合我县种植的玉米品种有以抗倒性好、后期叶片保绿度好、光和物质生产高效的紧凑耐密型品种为主,搭配半紧凑耐密型品种和平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宽厢立体间套种植技术是玉米与其他矮秆作物进行立体间套种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玉米秸秆高的优势,推广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土地复种指数。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进行间套种,效益十分显著。选择株型紧凑、耐密、株高中等、抗逆性强的玉米高产品种。对于玉米与马铃薯间套种,宜选用中晚熟玉米品种、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对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间套种,宜选用中熟偏早玉米品种、中晚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种植区域覆盖我国大部分农业区。阜新地处辽宁省西部,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大约在400万亩左右,随着优良品种与先进的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粮食单产水平逐渐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但是,由于阜新地区当前玉米品种更新速度快,与之配套的高效密植栽培技术不够完善,以至玉米产量和质量没有达到较高水平,制约了我市玉米产业的发展。因此,在阜新示范推广优质中熟耐密玉米品种高效栽培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品种的耐密性是主要限制因素,各类高产耐密玉米品种均可在最高根系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周景洋 《现代农业》2011,(11):38-39
一、为什么说种植紧凑耐密型品种要比种植稀植大穗型玉米容易实现高产 目前,国内外玉米生产前沿技术领域发展动态。为“理想株形+杂种优势”的育种理论之说,所谓“理想株形”,就是选择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叶片上冲的耐密型优质品种,依靠群体增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社旗县玉米生产的现状,并提出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多抗耐密品种、测土配方施肥、增加种植密度、实行宽窄行种植模式、推广化学调控、秸秆还田等。  相似文献   

12.
邯郸位于河北省最南部,光热资源充足,有利于夏玉米生长,种植面积较大,而玉米要高产,"七分种,三分管",玉米高产的关键环节在于提高播种质量,达到苗全苗齐苗壮,现将玉米播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把好品种选择关 适宜邯山区夏播种植和推广的玉米品种以"紧凑、耐密、抗倒"类型为主,如郑单958、浚单20、 先玉335、登海60...  相似文献   

13.
增加种植密度是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区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必由之路。与之相适应的玉米育种工作关键是提高品种的耐密性。针对生产上机械化程度低,管理较粗放,保苗不稳定的实际,现阶段品种耐密性的概念应该是适应的密度范围较宽,一般在公顷5万至6万株范围。提高品种的耐密性必须有以下几个性状做保证:1.较高的茎秆质量;2.叶片的保绿期较长;3.雌雄同步;4.抓苗能力强;5.适当紧凑的株型。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是我国的玉米种植的主要省份之一,据统计,辽宁省每年种植玉米面积220万公顷以上。位于辽西北地区的建平县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尽管东南部受海洋暖湿空气影响,但由于北部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经常侵入,形成了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处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区域内,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雨热  相似文献   

15.
针对凌源乃至辽西北地区农业自然环境干旱或半干旱情况,开展了“耐密玉米大垄深耕秸秆深还量产量比较试验栽培模式研究”项目,通过2010年秋季耐密玉米大垄深耕秸秆深还地膜覆盖作用,较好地解决了秋雨冬保春用抓全苗及增产的途径,项目处理区比对照区亩增产玉米110.7kg,增产15.5%。  相似文献   

16.
玉米带状种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玉米带状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方法]2013~2015年通过模式筛选、玉米品种筛选、种植密度筛选等试验示范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结果]采用非等行距3行1带(50.00 cm∶50.00 cm∶100.00 cm)种植模式,选用潞玉36、屯玉99等耐密玉米品种,种植密度范围为75 000~82 500株/hm~2,辅之配套集成技术,形成了完整的、标准化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结论]通过带状种植改变田间微环境,有效解决了产量不增反降、倒伏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为进一步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旱地作物,在自东北向西南的玉米种植带中,有70%的玉米种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区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玉米品种的多样性。辽西是辽宁省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锦州、朝阳、阜新和葫芦岛市,玉米种植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粗浅地阐释了辽西地区玉米制种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一增四改"技术,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1.合理增加种植密度。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攻关田每667平方米(1亩)实收5500~6500株。高产示范田每667平方米实收4500~5000株。一般大田每667平方米实收4000~4800株。玉米种植密度要与品种要求相适应,并且随产量指  相似文献   

19.
玉米大垄双行超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慧 《新农业》2014,(1):16-17
一、选种与种子处理 1.选种根据当地积温状况、土壤结构及环境因素选用耐密植、株型紧凑、根系发达、单株生长力强的抗倒伏、抗病的中早熟高产玉米品种。大石桥地区推广的适宜品种有耐密新品种郑电958、沈玉21、良玉88、强硕68、沈海18、丹玉402、丹玉405等优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总产量需要不断增加,而在增产中玉米的增产潜力最大,且玉米是八五三农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因此,分析了八五三农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品种选用不当,生育期偏短;品种退化;种植密度偏高;品种过于单一,缺乏高产潜力品种;环保施肥欠缺,底肥中氮肥占比例过高,钾肥用量比例较低,总施肥量略显不足;基本不施农家肥;缺乏田间管理。并对此提出应选择耐密、半耐密高光效及稀植型高产品种;采用适当的种植密度;增施肥料,配方施肥;施用有机肥料促进玉米增产;采用种衣剂拌种等技术防治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建立玉米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模式进行推广等解决对策,为玉米增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