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三樱椒,俗称朝天椒、子弹头,是一种小角形尖椒,它对土地、气候条件适应性较强,北方农村一般都可栽培。由于栽培技术与产品质量和产量关系很大,因此,必须掌握栽培的关键技术。一、苗地选择与苗床建造苗地选择通风向阳、地势平整、不积水的地块。由于三樱椒的育苗工作是在低温季节进行的,要求苗床必须具备良好的增温、保温、采光效果,生产上多采用小拱棚育苗。  相似文献   

2.
一、品种选择早春辣椒品种分尖椒和泡椒两大类,应选择早熟、丰产、抗逆性强、耐低温、耐弱光、商品性好的品种,如尖椒可选择"鸡爪×吉林"、"抗病一号",泡椒可选择"丰优B特早"、"汴椒1号"等。二、苗床准备1.苗床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水稻田或三年内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园土作苗床。667平方米(1亩)大田需准备10平方米苗床。  相似文献   

3.
一、播种育苗 1.苗地选择:宜选水源方便、排灌条件好,土质肥沃疏松,避风向阳,前作未种槙茄科作物的耕地作苗床。苗床与大田种植面积比为1:10-15确定育苗苗地面积。  相似文献   

4.
<正> 1 选用良种 宜选较耐寒、对低温适应性强、坐果节位低、早熟丰产、品质好的品种。甜椒主要有双丰、甜杂6号、中椒5号、冀研4号;半辛辣型品种有辽椒1号、湘椒1号、早丰1号、洛椒2号;辛辣型品种有苏椒2号、洛椒4号、保加利亚椒、中椒6号、湘研4号、早杂2号等,各地可有选择地应用。2 培育壮苗2.1 苗床准备 菜椒幼苗期对温度要求较高,且幼苗生长慢,苗期较长,因而育苗时用温床作播种苗床,用阳畦作分苗床。温床可选大棚套小棚,电热温床。苗床的营养土按肥沃园土6份、腐熟厩肥4份,进行调制。每立方米培养土再加过筛  相似文献   

5.
一、选用适宜的品种彩色椒属喜温性蔬菜,但品种间差异较大。黄欧宝、麦考比、紫贵人等品种较耐低温,较适宜温室冬春茬栽培。二、苗床准备选择地势高燥,通风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作苗床,根据温室大棚面积确定苗床的大小,一般667平方米面积需苗床30~40平方米。营养土的配制方法:一  相似文献   

6.
<正>1.品种选择品种应选择市场前景好,抗病,高产的品种,如巨丰牛角椒、赤选牛角椒、羊角椒等。2.育苗2.1育苗时间:露地栽培育苗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5月中旬定植,要求苗龄尽量大些。2.2冷床拱棚育苗:选择避风向阳地块,东西向作畦,畦宽1.5m,长10m,深15cm。亩栽苗需苗床0.1亩,拱棚高1.5m以便于管理。2.3营养土配制:选用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园肥土  相似文献   

7.
<正>为解决秋延后辣椒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增加菜农收入,笔者在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形成了一套以预防辣椒病毒病为主的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选择豫艺特大墨玉大椒、新秀大椒、青皮大椒等品种。二、培育壮苗调节好温、光、水、肥,创造适宜辣椒生长的环境是培育壮苗的基础,为此需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苗床选择与建造苗床地要选择靠近大田,地势高,通风条件好,遇旱涝时排灌方便的地块,  相似文献   

8.
正1.品种选择品种应选择市场前景好,抗病,高产的品种,如巨丰牛角椒、赤选牛角椒、银川羊角椒等。2.育苗2.1育苗时间:露地栽培育苗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5月中旬定植,要求苗龄80天左右。2.2冷床拱棚育苗:选择避风向阳地块,东西向作畦,畦宽1.5m,长10m,深15cm。亩栽苗需苗床0.1亩,拱棚高1.5m以便于管理。2.3营养土配制:选用未种过茄科  相似文献   

9.
一、栽培技术1.苗期培育管理(1)嫁接苗的砧木选择和整地。在山坡地种植青梅选择本砧为好。选择好砧木的种子后,宜选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沙质壤土的地块作苗圃,结合苗地进行深翻消毒。苗地应深翻25—30厘米,施足基肥,苗床畦面宽100厘米,畦高20  相似文献   

10.
1选择品种延秋辣椒应选择高温、抗病、丰产、后期耐寒且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品种。2适时播种秋椒对播种期的要求比春椒严格。播种过早易发生病毒病,播种过迟则产量低。苗床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茄果类的蔬菜地,要求地势高,通风好,排水方便。播前3天,将苗床精细耕翻整平,每平方米撒米乐尔颗粒剂10克,以防线虫及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1.
正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择抗病性强、株型紧凑、丰产性好、抗寒性强的品种。目前睢县主要种植的是汴椒一号和洛椒4号。播种前要将种子晾晒1天,然后装入纱布袋中,在55℃左右的温水中浸泡6~8小时,洗净种皮上的黏质后,再浸入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15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二、播种育苗与苗床选择播种过早,苗期持续高温多雨的时间长,幼苗长势弱,容易徒长,且易发生病毒病;播种过迟,后期温度低,影响产量和品质。适宜播种期为7月中下旬。苗床选择在未种过茄果类、瓜类的地块,要求地势高平,土壤有机质丰富。播种前,要整平苗床,把营养土均匀撒在苗床上,浇足底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述水稻旱育秧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通过选用适宜本地气候的优质水稻品种、选择适合的苗地、按照需求秧苗数准备苗床,并做好冬前培肥、拨前施肥杀虫和壮秧剂消毒等苗床准备工作。根据海拔高度按期按需播种、除草、盖膜,通过温度、水分、肥料和病虫鼠害防治等多项管理,从而完成旱育秧栽培及田间管理,实现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3.
<正> 1.选用良种 适应我地栽培的有皖椒一号、湘研三号、洛椒四号三个品种。这些品种优质、高产、耐热、抗病和抗寒。同时具有果型大、病果率高、耐贮藏、耐运输、微辣、适口性和商品性好等特点,已成为我地主栽品种。 2.育壮苗 壮苗是夺取高产的基础,也是我地延后椒生产的难点,夏季我地天气炎热,阳光强烈,又多暴雨。针对复杂的天气情况,苗床应选择地势稍高,利于灌溉、利于排水,而又通风凉爽、土壤肥沃,前茬2~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砂壤土。施足有机肥和化肥。一般10平方米苗床施腐熟人畜粪100公斤,灰杂粪80公斤,菜籽  相似文献   

14.
秋延后大棚辣椒栽培技术已推广多年,但由于种种原因,产量一直较低,效益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我县通过改变栽培方式,优化管理措施,摸索出起垄双株定植栽培技术,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一、精选优良品种秋延后大棚辣椒要选择生长势强、抗性强(特别是抗病毒病)、前中期结果集中、果实膨大速度快的中早熟品种为宜,本地适宜秋延后种植的品种主要有洛椒98B、新丰四号和皖椒一号等。二、培育适龄壮苗1.苗床选择苗床要选择两年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提前半个月左右翻晒、整平并施足底肥,苗床设在提前搭好的大棚内。为防止高温引起秧苗徒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结合芝麻与三樱椒大田生产实践,从间作模式、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施肥、育苗时间、苗床管理、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芝麻与三樱椒间作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采取该间作种植模式的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5,(5)
<正>1育苗1.1优选品种选择耐冬季弱光、抗寒性强、抗病,早熟、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如砀椒1号、新丰4号、汴椒1号、江蔬2号、苏椒6号、洛椒2号、赣丰5号等,甜椒有甜杂6号、中椒5号。1.2苗床土壤处理选用未使用过除草剂的肥沃园田土和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按体积6∶4配制,每立方米施入1公斤磷酸二铵、0.5公斤硫酸钾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2.5%敌百虫粉剂80克,过  相似文献   

17.
辣椒栽培     
<正>一、品种选择辣椒有早熟栽培、春夏露地栽培和秋延后栽培。因此,不同的栽培季节宜选用不同的品种。一般作早熟栽培的品种宜选较耐寒,对低温适应性较强,座果节位低,早熟丰产的辣椒品种,如湘研1号、洛椒l号、赣椒l号、湘研9号等。春夏露地栽培宜选择植株生长势较强,抗病、丰产、优质、耐热的辣椒品种,如苏椒3号、农大40、皖椒l号等。秋延后栽培要选用苗期抗热性、抗病性、耐涝性及后期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如皖椒1号、洛椒4号等。  相似文献   

18.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作为餐桌上的必备菜,其市场需求量很大,是一年四季的常用菜。本人根据工作实践,摸索出一套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措施如下:一、品种选择选择生长势强,前期耐高温,后期抗低温、抗病毒能力强,适应性好、坐果快、结果集中、光泽度好、肉质厚,深绿色品种,主要品种有8819线辣、苏椒5号、湘研15号、农大21号、湘研1号、湘研2号。二、育苗移栽选择排灌方便、通风透光、平坦、肥沃的田园作苗床。苗床宽l米;沟深0.3米,宽0.4米。床面铺施一层腐熟细碎的干细粪3—5厘米厚,然后与7—10厘米的土层拌匀,并刮平,即可播种。播种后覆盖火土灰1厘米,然后起…  相似文献   

19.
1播种育苗 1.1品种选择。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性强的品种。该类品种具有果实周正、果大肉厚、果形整齐、果色鲜艳等特点。红椒品种有朱迪、世纪红、红苏珊等,黄椒品种有黄贵人、美梦、皇太妃等。1.2适时播种、育苗。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选用4~5m2的育苗床育苗,  相似文献   

20.
根据青椒的栽培季节和方式,采用保护地温室育苗,选用优质、抗病、高产的杂交一代品种中椒7号,播前准备好温室和苗床.温室的保温性能要达到适合秧苗生长的要求。冬季最低温度保持在8℃以上,保证秧苗的安全越冬生长。播前整理苗床,按每亩大田需20平方米苗床计算,亩施优质腐熟骡马粪5立方米、二胺50千克。施后翻地作畦、浇水,待地温升高后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