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固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包头市区北50公里,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温4℃,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降水期主要集中在7-9月份,3-6月份降雨偏少,春旱、伏旱严重。≥10℃的积温1900℃—2400℃,热量不足,仅能满足喜凉作物生长的要求,但在作物生长旺季的积温2115℃-2419℃之间,无霜期95-110天,生长期热量足,而对小麦来说热量有余,这是小麦生产上的优势,但  相似文献   

2.
<正> 冀北地区年日照时数2600~3000小时,作物生长季节每月的日照时数为200~250小时,作物生长旺期在7~8月份,月太阳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达13.1~16.1千卡。年均气温6℃左右,无霜期80~150天,≥10℃的积温1320℃~3600℃,作物生长期内气温日较差旬平均值为10℃~17℃,较北京地区高2℃~4℃;年均降水量400~600毫米,6~8月份降雨量220~340毫米,年均蒸发量1300~3000毫米。由于光照充足、光质好、辐射量大、昼夜温差大,蔬菜品质好、耐贮存、干物质积累多、营养价值高、上市季节正值北京蔬菜市场的淡季,成为环首都的重要蔬菜基地。  相似文献   

3.
李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409-12409,12443
通过研究热量条件的变化,分析原阳1981—2012年热量奈件(月、四季及≥0℃、≥10℃的活动积温及持续日数)的变化特征,建立多年平均气温与积温和持续日数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原阳县作物生长季内平均气温较20世纪80年代上升0.5℃。≥0℃的初日、终日分别提前11d和推后8d,作物生长期延长19d;≥0℃的积温增加153.9℃·d;≥10℃的初日、终日以及持续日数与80年代相比无明显变化。年平均气温与≥0℃、≥10℃积温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通辽市近20年(1991—2010年)作物生长季的热量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增温明显;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10、15℃各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延后,积温增多;初霜延后,终霜提前,无霜期明显延长。建议适当推广晚熟高产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5.
利用济宁地区11个县站1970~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倾向估计,分析济宁地区主要热量资源的时间、空间变化趋势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济宁近43年作物生长季年平均气温整体呈阶段性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30℃/10a;≥0℃活动积温为5 222.1℃·d,增加速率为86.7℃·d/10a;≥10℃的积温为4 777.2℃·d,增温速率为77.4℃·d/10a;0℃负积温绝对值为99.1℃·d,增温速率为14.1℃·d/10a。≥0℃、≥10℃持续的日数增加4.5天和3.2天,稳定通过≥0℃、≥10℃初日提前了3天和2天,≥0℃、≥10℃的终日分别晚2天和1天。作物生长季内有效积温的增加,使冬小麦—夏玉米的生产系统受到显著影响,其中冬前生长积温增加导致传统播期的冬小麦冬前旺长,因此冬小麦须推迟播期以适应气候变暖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夏玉米来说,由于热量的增加和冬小麦播期的推后,改变了原有套种模式,可以推迟至小麦收获后进行夏直播。  相似文献   

6.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西部,是黑龙江省农业大市,谷子是全市种植面积较大的杂粮作物,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较强的资源优势.齐齐哈尔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辐射充裕和雨热同季是齐齐哈尔市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为0.7~4.2℃,南部县和西北部县相差3.5℃,跨四个积温带,年有效积温2 450~2 970℃,年平均无霜期为122~151天.年日照时数在2 600~2 900小时之间,作物的生长期5~9月份日照时数为1 300~1 350小时.年降水量400~550mm,其中,5~9月份降水量一般在350~480 mm之间,占年降水量的85%以上.齐齐哈尔市西部县沙土地面积较大,降雨、积温和热量条件都非常适合发展谷子生产.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最北部,无霜期短,农作物生长季节里的热量条件不稳定。低温冷害常常是影响粮食总产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省气象科研所资料,大于10℃活动积温年际间每减少100℃,粮食产量会减少8—10%。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内热量不足,积温不够,而延长生长发育过程,在初霜到来之前不能正常成熟。第二种  相似文献   

8.
利用北方旱作农区317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和比较了1961—1990年(时段Ⅰ)和1991—2010年(时段Ⅱ)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区日照时数总体呈降低趋势,时段Ⅱ较时段Ⅰ平均减少了92.9 h;研究区域近50年年降水量变化呈现西部增加东部减少的特征;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研究区域年均气温增加了0.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10℃的持续日数普遍呈增加趋势,喜凉作物生长期内≥0℃积温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10℃积温分别平均增加198.6℃·d和197.3℃·d;研究期间全区气候变化西部地区总体呈暖湿趋势,东部地区总体呈暖干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主要农业区≥10℃积温为2 800~3 200℃,无霜期90~150天,可满足喜温作物和部分喜热作物的热量要求。由于种植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玉米种植效益降低,为优化结构,根据多年试验结果和近年来种植专业合作社大面积示范情况,平原灌区适合洋葱与食用向日葵的套种。该模式一般亩产洋葱4 000 kg,亩产食用向日葵200 kg,合计亩产值5 600~6 400元,亩纯收入2 100~2 900  相似文献   

10.
那济海  国世友  侯绪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23-15726,15750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冷暖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法]研究1961~2009年黑龙江省10℃积温及其持续日数、初日、终日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与气候冷暖的关系。[结果]在49年中,黑龙江省平均10℃积温增加355.4℃,持续天数延长13 d,初日提前8 d,终日延后5 d;20世纪80年代以后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开始增暖,90年代以后是变暖最明显时期;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与气候冷暖的相关性很好。[结论]近49年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显著增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有利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近55年来河西走廊农业水热资源变化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热资源影响巨大,评估其潜在影响可为制定未来区域农业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河西走廊13个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1960-2014年间河西走廊地区农业水热资源时空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 a来,河西走廊≥0℃起始日期以1.8 d/10 a的趋势提前,作物生长期内平均温度、≥10℃积温和生长期持续天数呈显著升高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0 ℃/10 a、77.1 ℃/10 a和2.8 d/10 a,≥10℃积温超过3 000℃和生长期天数超过170 d的地区已经扩展到疏勒河流域和黑河流域大部以及石羊河流域的北部;生长期日照时数也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达9.0 h/10 a;作物生长期内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以及湿润指数的变化趋势不显著,区域干旱状况并未得到缓解。总体上看,河西走廊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以“气温升高、热量改善、日照增加”为主要特点,这一变化有利于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条件,为扩大粮油作物种植面积和进行粮饲作物周年复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正>一、示范地基础条件试验在康平县海洲乡,海洲村进行,年均气温7.4℃,降水量368.6毫米,≥10℃的活动积温3232℃。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前茬作物玉米,肥力中等,地力平坦。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7—2018年内蒙古东部(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及其周边35个气象站点日均温数据,基于≥10℃初始日、终止日、持续时间、积温和生长季(5—9月)积温占比,研究该区域农业热量资源的空间分异和资源潜力,并通过区域联合试验分析当前农户传统种植模式下玉米的资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内蒙古东部农业热量资源呈现东南-西北方向倾斜的纬度地带性,赤峰市、通辽市和兴安盟东南部热量资源较丰富,而兴安盟西北部和呼伦贝尔市热量积累相对不足;玉米生长季总热量与玉米产量密切相关,充分利用热量资源是玉米增产的重要因素;内蒙古东部≥10℃温度初始日差异大,通过选择适宜播期充分利用春季热量资源,是实现作物高产的必要条件。生长季积温占比的空间变异表明,在温凉区适时播种,在温暖、温热区种植晚熟品种,可充分利用农业热量资源,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4.
凌海市位于辽宁西部,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大于10℃活动积温3450℃左右,无霜期170~180d,80%的保证率为165d。属于一季绰绰有余、两季略有不足的旱作农业区。作物复种一般需要积温3500℃~3700℃,特别是3~6月上茬作物生长期间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很丰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石家庄市1955~2012年气象资料分析,明确了年均气温、≥OoC积温呈升高趋势,特别是近20年≥0℃积温升高明显,各季节≥0℃积温增加不均衡,以小麦季(春、秋)增加较多,比常年增加151.9℃,玉米季(夏季)增加较少为58.3℃;近20年该地区小麦冬前10~11月份≥0℃积温比常年增加44.6℃,冬前积温增加不利于其安全越冬,小麦播期应适当做出调整;根据热量资源增加情况与小麦冬前、玉米成熟积温需求,提出应通过小麦-玉米耕作制度优化,重点调整秋季小麦-玉米上下茬热量资源配置,定向减少增量积温资源在小麦上的配置,增加下茬玉米生长季积温资源,使热量资源在小麦一玉米上下茬循环高效利用,实现两季高产。  相似文献   

16.
沈阳东陵区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趋势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刁军  刘凤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33-4134,4179
对沈阳东陵区≥10℃初日、初霜日、作物生长季活动积温的历年趋势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1~2008年,沈阳东陵区作物的适宜播期可提前5~6d,收获期初霜冻日期有后延趋势,作物生长季活动积温趋势增加290℃。  相似文献   

17.
瓜州县地处甘肃省的最西端,年均温度8.8℃,≥10℃积温3 582.9℃,年日照3 260 h,年降水量45.3 mm,蒸发量3 140.6 mm,平均无霜期146 d,日照充足,光热丰富,土质良好,灌溉条件优越,适宜甘草、孜然等作物生长。甘草和孜然都喜温喜光,耐旱怕涝,  相似文献   

18.
利用茶叶气象平行观测资料综合分析法,分析春季茶叶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表明:春季土温5.0℃左右,茶树根系开始生长,平均气温7.0℃左右,早生茶树开始萌芽,一般品种8.0~10.0℃茶树开始萌动,18.0~23.0℃最适宜茶树生长,当气温降至8.0~10.0℃,茶芽生长停滞;进入体眠状态,春季茶芽萌动需要一定热量积累,早生品种需≥5.0℃的有效积温51.2℃开始萌芽,≥5.0℃的有效积温86.1℃进入萌芽盛期,春芽采摘期与积温关系式为y=78.6-2.335 2x+a;影响春季生产的主要气象农业气象灾害是倒春寒。  相似文献   

19.
《天津农业科学》2016,(3):131-135
气象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天津地区的汉沽、北辰、宝坻、蓟县4个葡萄产区的4—10月活动积温为3 580~3 700℃,能够满足不同成熟期酿酒葡萄品种对热量的需求;4个产区4—10月份活动积温差距小,无法进行葡萄品种气候区域划分;7—9月份的水热系数值K=1.4~1.8,8~9月份K=1.2~1.6,说明天津地区是酿酒葡萄种植的优良产区。但是7、8月份尤其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全年温度最高,降雨量最大,日照时数最低;高温高湿低光照限制了葡萄品质形成,为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是品种引进筛选中首先和必须考虑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示范地基础条件试验在阜蒙县大巴镇助力村进行,年均气温6.9℃,降水量514.3毫米,≥10℃的活动积温3589.5℃(详情见表1)。土壤类型为壤土,地势平坦,有水浇条件,前茬作物花生,肥力中等,地力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