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机械深松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四大核心技术之一,该技术是在不打乱土壤土层结构,保持熟土在上,生土在下的情况下,利用深松铲松动土壤,创造虚实并存的土壤构造,解决土壤虚实度过大问题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深松有效打破犁底层,加深了耕作层,提高了土壤通水透气度,推广并应用该技术是农业耕种领域内的一场技术革命,可分为全方位深松和间隔深松的方式,不需要年年进行,应视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疏松情况灵活掌握深松间隔期,一般三年深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不翻土的耕作作业、是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深松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创造虚实并存土壤构造的耕作技术。此技术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之一,应用这一技术可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 虚实并存耕作技术就是利用特制的深松犁,在耕作土壤进行一定距离的间隔深松,使之形成耕松土壤和未深松土壤立体并存的独特的耕层结构,导致产生虚实并存耕作效应,从而改变了土壤水、肥、气、热的运移规律,对土壤培肥、供肥、蓄水保墒、通风透气、热量变化都产生有利的影响,从而达到增产  相似文献   

4.
彭辉 《新农村(黑龙江)》2012,(7):243-243,266
机械化深松整地是不翻土的耕作作业,是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机械松动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创造虚实并存土壤结构的耕作技术。机械化深松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利于作物扎深根,起到涝能蓄水,旱能提墒的效果;有助于气体交换,矿物质分解、活化微生物、培肥地力,是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内容之一。机械化深松技术顺应了当前倡导发展低碳农业的大趋势,应用该技术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既可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1机械化深松技术的好处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深松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的耕作技术。一是深松促进土壤蓄水保墒,增强抗旱防涝能力;二是促进农作  相似文献   

6.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指利用深松机械来疏松土壤的一种深耕方法,深松是少耕、免耕保护性耕作的重点内容,是我国旱作农业的主要农艺措施之一。深松作业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多年翻耕形成的犁底层,加深耕层,熟化底土,便于雨水的渗入,便于作物根毛部分的生长发育;不打乱既成的耕作层,利于土壤中生物与微生物的持续生长,有效保证土壤肥力的自恢复,减少化肥造成的土壤酸化、沙化、水质污染等环境危害;降低土壤容重,形成上松下实、虚实相间的土壤结构,有利于土壤中水分、热量、气体的交换,促进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的形成;减少降雨径流,减轻土壤水蚀,有效地保护土壤;减轻农机作业造成的土壤压实,目前广泛应用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生产中。深松技术的发明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深松机械是实现深松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深松机械的发展对深松作业中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决,是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助推剂,对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度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机械浅翻深松耕作技术的特点浅翻深松耕作技术是少耕深松耕作技术的一种,是继我国东北地区广为应用的深松耕作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旱作农业增产新技术。该技术采用深松铲与浅翻犁体组合工作部件,对土壤进行浅翻、  相似文献   

8.
吴丹 《吉林农业》2012,(12):133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指用不同的动力机械配套相应的深松机械,在不翻土的情况下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的耕作技术。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得到农民的广泛认可,并成为各地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深松技术是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深松机作业,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的耕作技术。深松可熟化深层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目前,常用的深松机械是间隔深松机、深松整地机、深松免耕播种机,按照深松铲的结  相似文献   

10.
深松技术是土壤耕作技术的又一次改革和发展,它是指利用深松铲疏松土壤,加深耕层而不翻转土壤的耕作方法。近几年在玉田县大面积推广应用表明,土壤深松一是可以疏松土壤,打破犁底隔离硬层,增强降水入渗速度和数量;二是可以作业后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少,减少由于翻耕后裸露土壤水份蒸发损失,保墒作用强。对农业增产增收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种类  相似文献   

11.
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是指利用深松机械作业,不翻转土层,保持原有土壤层次,局部松动耕层土壤和耕层下面土壤的一种耕作技术。深松深度一般在25~30厘米,以打破犁底层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深松整地机械化作业技术要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是指利用深松机械作业,不翻转土层,保持原有土壤层次,局部松动耕层土壤和耕层下面土壤的一种耕作技术。深松深度一般在25-30厘米,以打破犁地层为目的。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内容,深松整地技术得到普遍重视。各地农机化管理及推广部门把农机深松整地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了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机械化深松技术是不翻土的耕作作业,是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机械松动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的耕作技术。机械化深松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利于作物扎深根,起到涝能蓄水,旱能提墒的效果。应用这一技术可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作物产量。1农机深松项目实施情况现有耕地面积105.32万亩,拜城县水土光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新疆维吾尔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5,(9)
<正>深松作业是保护性耕作四大核心技术之一,通过深松可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而不翻转土壤,有效调节土壤固、液、气三相比,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抗旱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土壤水蚀,为作物提供上虚下实、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下面就介绍几种深松机。1沭河牌1SZL-300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1.1主要技术参数该机由山东常林农业装备  相似文献   

15.
全方位深松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方位深松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方法,它可以在不打乱活土层的条件下,采用全方位深松机对土壤进行耕作,能彻底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在松土层底部形成鼠道,起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的作用,使栽培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16.
正农机深松作业是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机等机具,进行行间土壤耕作或全方位深层土壤耕作的机械化整地技术。应用这项技术可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加厚松土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从而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能有效增强粮食的基础生产能力,促进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一、农机深松整地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发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2009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土壤  相似文献   

17.
深松耕作是一种改善土壤结构、增产增收、实现农业科学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深松铲还存在一定的优化改进空间。基于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finite element/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简称FE/SPH)利用ANSYS/LS-Prepost建立深松铲破坏土壤的仿真分析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深松过程中,土壤会受到较大的应力,但该应力会在短时间内变小;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深松模型的动能是守恒的,外界牵引力提供的能量主要转化为土壤粒子的内能;深松过后,深松铲经过的位置土壤粒子密度大大降低,土壤变得松软。分析结果可为后续深松铲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 浅耕深松也称虚实并存耕作技术,它是旱地农业的一项重要增产措施,被河北省农业厅列为96年农业技术三十推重点项目。所谓浅耕深松就是利用多用组合犁或改装现有犁具加深松铲,在进行翻地的同时,对土壤进行间隔40—50cm,深入耕深8—10cm的间隔深松,使犁底平等形成波浪沟形,虚实并存。黄骅1993年试验示范表明,小麦亩增产15%左右,其它粮棉增产12—15%,薯类等块根块茎作物增产20%以上。在旱地上应用增产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深松技术是利用深松铲疏松土壤,打破原多年翻耕形成的犁底层,加深耕层而不翻转土壤,是适合于旱地农业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之一。深松能够调节土壤,改善耕层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抗旱的能力。深松后  相似文献   

20.
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是指利用深松机械作业,不翻转土层,保持原有土壤层次,局部松动耕层土壤和耕层下面土壤的一种耕作技术。深松深度一般在25~30厘米,以打破犁底层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